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宅门-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冬天的天儿黑的早,下人拜完澡年没多会儿,天就有些暗了。府里头个个走廊下的红灯笼,都点上了,顿时映得各处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喜气洋洋。
老太太领着李承之,金秀玉,李越之和李婉婷,先去拜了灶神。
花厅里头,屋子已经十分暖和,大家伙儿都脱了大毛衣服。因着今儿个是要守岁的。干守当然不成,丫鬟们早已经准备好了各色花令;酒令;马吊等物。
晚饭自然是十分分威,山珍海味的,也不足以形容。
李家的年夜饭向来热闹,花厅里席开三桌,李家五口,家上林妈妈和张张作陪,坐了一桌;青玉秀秀真儿春云银盘银碗,加上一个花儿,还有一凤来,又是一桌;另外还有一桌流水上菜,小丫头们轮番用的,金日不拘着她们,除开要伺候好主子们用饭,随她们什么时候吃都成。
吃饭行酒令,饭后打马吊,又有击鼓传花等游戏,并猜谜说笑话等调剂,着守岁得又是欢乐。
金秀玉因怀孕的缘故,已经觉着有些累,然而瞧着这满满当当一屋子人,到处衣影鬓香,烛光致致,酒香果香糕点香,人人欢声笑语,她只觉心里头一片温暖和乐。
等到夜宵饺子和米肠上桌,玩的高兴地众人肚子饿了,正好见到这般美味,都是欢呼起来。
只是这满屋飘香的时候,金秀玉却早已经倚在丈夫李承之的怀里,甜甜睡过去了。
第二卷 秋日胜春朝,佳期至 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月啊正月
初一日,金秀玉醒来的时候,天刚蒙蒙亮。
屋里头门窗关的严严实实,香炉里还有一丝残香,屋子里飘着一种暖恬的味道。
她微微侧了侧头,就发现自己正躺在丈夫李承之的臂弯里,一只手搭在他的胸膛上,隔着薄薄的睡衣,感觉到他身上的热度和胸腔微微的起伏。
李承之睡的很沉很恬静,面容如玉。
金秀玉只觉周身上下无不熨帖,人生没有再比此时刻更满足的了。
她把脑袋枕在丈夫的肩窝里,听到屋子外头开始有了轻微的动静。轻而碎的脚步声,远远有人开门,门栓发出吱呀一声细细的呻吟;有人用盆子泼水出来,她听着那声音,甚至能想像出那小片水渍是如何浸透了青石板;另外还有人压着声音低低地说话;有人从廊下经过,衣袂被风吹得翻飞。这些声响,全都是细细的,碎碎的,轻轻的,却又如发丝一般清晰。
对比屋子里头的沉静,仿佛是两个世界。
脖子旁边的呼吸似乎粗重了一些,也热了一些。她转过脸去,发现李承之竟已张开了眼睛,正微眯着看她,眼里有初醒的氤氲雾气。
李承之在她脸上啄了一吓,道:“新年好,娘子。”
刚醒来的嗓音有些沙哑,却透着磁性和温暖。
金秀玉微微一笑道:“新年好,相公。”
李承之手臂紧了一紧,让她娇软的身子跟自己更加贴近了一些。
“时辰还早呢,再眯一会子?”
“不了,清醒的很呢。”
李承之笑了笑,伸手捏了一下她的鼻子,道:“昨儿你是最早睡的,还等不及守完岁呢。都不知道昨儿夜里是怎样的热闹。”
金秀玉笑道:“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睡过去了,你同我说说,昨儿都怎么热闹了?”
李承之深呼吸一下,发出一声满足的叹息。然后同她说起,昨儿打马吊,老太太输了个精光,青玉和林妈妈赚的盆满钵满,老太太心痛得要死。
今年的立春日正好就是正月初一子时五刻,因此今年的岁守得就特别有精神。到了子时五刻正,开春纳福,他领着李越之和李婉婷,指挥着下人,满院子放烟花,大门之外,红灯笼高挂,爆竹噼里啪啦,门前一片红纸屑。
不止李家,淮安城中,家家户户都放鞭炮庆春,一时间满城繁华。
金秀玉听得高兴,新年总是让人心里头喜气洋洋,好像什么烦心事儿都没了。
小夫妻两个相拥私语,耳鬓厮磨,不知窗外天色已越来越亮。直到真儿、春云来敲门,两人才惊觉,原来外头已经红日高挂。
洗漱完毕,早腾吃的是饺子,“年三十半顿饱”,说的就是淮安的饺子,都是年三十夜里吃半顿,正月初一早上吃半顿。
除了饺子,还有各色小菜糕点,小夫妻两个一面细嚼慢咽,一面说了今日的安排。
用完早膳,便是祭祖。
李家一家人都聚到了一起,老太太、李承之、金秀玉、李越之和李婉婷,一个不落,人人都穿了新衣裳。丫头婆子们也是,新衣裳都是年前就做好发下去的,今儿个个都上了身,人人都显着精神奕奕,又是饱满又是喜庆。
祭祖年年如一日,香案、纸马齐备,果品酒菜茶点,由老太太领着大家,给祖先上香磕头,说去年的成就,许新年的心愿,最后烧元宝纸马,祝祷完毕。
祭完祖先,便再也没有什么事儿要做了。
今儿也还未开始拜年,正是府中上下乐呵的时候,老太太睡了一夜,早把昨日惨败输光银钱的事情忘在了脑后,又张罗着要开一桌。
以老太太为首的女眷们,就到花园里去,虽然水榭挨着湖,但地生了火盆,门上挡了厚厚的棉帘子,软榻座椅上又垫了厚实的棉垫子,也不见得冷。况且今儿的天气上好,日头高挂,也没什么风,就是在屋外,也不觉着冷的。
就在水榭里头,开了一桌马吊,金秀玉陪着老太太,加上林妈妈和张妈妈,青玉、秀秀、真儿和春云替她们看牌。
小丫头们端了各色果品点心,炉子上温着热茶,水榭后头还另有个炉子烧水。左右主子们打马吊,也不大使唤,她们都各自找了乐子做耍,也不走远,就在屋子里头。
李婷婷不会打马吊,也不爱看人家打,李越之不在,她只好自己找乐子,带了一帮子丫头小厮在花园里头踢毽子,还要组队,还要比赛,还要这样那样,人人都由她折腾。她玩的兴起,将头上的绒花簪环摘了个干净,只剩两根红头绳扎着瓣子,裙子又提了起来,露出两条葱绿绣花的裤腿,若是长宇王府两位嬷嬷瞧见,知道自个儿的心力尽付东水流,只怕真要哭了。
李承之带了弟弟李越之,去一品楼参加李家商行所有掌柜的团拜年茶。
这也是李家的传统习俗,正月初一,是家主跟商行所有掌柜们团拜,大家伙儿不谈生意,只闲话家常,也是珍重东家与掌柜感情的意思。
因事先早已商定,过了年,李越之和李婉婷便搬出长寿园,自己单独领了院子居住。另,年后过了正月十五,商行开门做生意,李越之便要择一处,从做小伙计开始。因此,李承之早早带他来参加团拜年茶,也是希望通过跟各个掌柜的相处,择一个最适合他的生意。
李府花园之中,金秀玉刚胡了一把,桌上一堆的铜子。
李婉婷蹦蹦跳跳进来,伸手抓了一把,笑嘻嘻道:“嫂子赢了钱你,与我几个买糖葫芦吃。”
金秀玉一面洗牌,一面说道:“你不妨多拿一些,叫小丫头去买一大包来,让大家伙儿都跟着尝尝。”
“哎!嫂子真好!”李婉婷眼睛发亮,将裙子一撩,像个兜子一般,将她面前的铜钱全部扫了进去,用手一捏。
金秀玉立刻叫起来:“姑娘家的,之般成何体统,怎么不叫人给你找个钱袋子来……”
她话还没说完,李婉婷早就扯了自个儿丫鬟银碗的手,跑了。
急的她忙对真儿道:“你快找个钱袋子给她,莫叫她光着两条腿乱跑,在府里也罢了,出了门可不叫人笑话死!”
真儿捂嘴笑着应了,连忙去追人。
老太太一面摸牌,一面叹息道:“这个疯丫头是没法教了,就这么着吧,改明儿若是有个傻孩子能要她,别管人是什么样儿的,随便嫁了得了。”
大家都笑起来,说是哪里能够这样。
玩玩笑笑,没多会儿,李婉婷和银碗果然抱了一大包糖葫芦回来,凡是在场的丫头们,一人一串分过去,金秀玉和老太太自然也不能落下。
金秀玉见各种果子的都有,她手上分到的是串山楂的,便故意问道:“阿喜,可有旁的,给我换一个。”
“啊?”李婉婷愣道,“我原听真儿说,嫂子自从怀了小侄子,就爱吃酸的,特意挑了山楂的给你呢!”
一句话真是让金秀玉疼都心尖子了,抬手就在她脸上拧了一把,笑道:“你个鬼灵精,倒也有懂事的时候。”
正巧李越之从门外进来,见到人人都一串糖葫芦,个个嘴角沾着红色的糖衣,一眼就看见李婉婷手上的油纸包里还有几根,两步上前,抓了两根在手上,张嘴便咬下来一颗果子。
那一串也是山楂的,却是李婉婷特意留给自己的,立时急的跺脚。
金秀玉问道:“阿平不是跟你哥哥去吃年茶了,怎么就你一人回来,你哥哥呢?”
李越之又咬了一颗果子放在嘴里嚼,酸酸甜甜果然好滋味,然后才回答道:“年茶是吃了,只是哥哥半路得了个信儿,去了长宁王座,叫我自个儿先回来。”
提到长宁王府,金秀玉才想起个事儿来,忙问真儿道:“王府那边的年礼,可送了?”
真儿笑道:“一大早就送了的,少奶奶放心。”
金秀玉点点头。
给长宁王府的年礼,还是李承之提的醒儿。
李家如今与长宁王座交好,李承之又是跟着长宁王支持三皇子的,论理是该给王府送年礼的。金秀玉原本已经备下,也嘱咐过真儿,只是今儿早上起晚了,将这回事给忘了,幸亏真儿牢牢记着,一大早就派人送到王府去了。
这会子还不是饭点,李越之一回来,李婉婷就有乐子多了,兄妹俩个一起做耍。
乐乐呵呵到了晚饭时分,才见李承之回来。
他脸色表面看着倒是没什么不同,一家人吃了团圆饭,饭后又做了一会耍,因金秀玉明儿要回娘家,因此早早便回明志院来安置了。
及至这时候,金秀玉才问起李承之来。
“我瞧你神色有些凝重,可是长宁王府那边出了事儿?”
李承之点头道:“长宁王今儿启程回京去了。”
金秀玉吃惊道:“今儿是大年初一,怎么这个时候回京?难道是……”
李承之抚摸了一下她的头发,点点头。
是啊,怎么能猜不到呢?有什么事儿能够让长宁王正月初一就出门赶路,自然是有关君位之事。
难道说,大允朝的天,真的要变了?
第二卷 秋日胜春朝,佳期至 第一百五十九章 初二是个好日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国家大事,对于升斗小民来说,就想天上的浮云,看得见摸不着,与自己无干,只有每日的柴米油盐,才是真正让他们操心的事情。
长宁王仓促上京的事情,对李承之和金秀玉来说也如同浮云一般,高不可攀,私底下猜测也罢了,却不影响他们照常过日子。
正月初二回娘家,是淮安当地,出嫁女儿回家探亲拜年的传统习俗。
一大早,李府便忙着套马车,抬年礼,二门外一片忙乱。
金秀玉和李承之穿戴整齐正在用早饭。
“真儿,老太太那边今儿是什么安排?”
真儿笑道:“老太太早有安排,请了南市有名的戏班子‘四季春’来唱堂会,今日一场,明日一场。今儿是解闷,明儿是招待亲朋,算的好着呢。”
金秀玉点点头道:“早听说四季春两个台柱子,扮相唱功都是绝佳的,只是一直没机会去听一场,今儿也是赶不上了,明日倒要好好听一听。”
真儿和春云都应了是。
用罢早饭,小夫妻两个相携出了二门,上了马车后,离了李府。
李家三辆马车,几十个婢仆,招摇过市,引得街面上那些三姑六婆又开始议论纷纷,再叹一次金家二老真是好福气,女儿嫁了这么个阔气的姑爷,连初二回娘家拜年的年礼都这样的丰厚,要装一大车呢。、
豆腐放金玉巷,金家二老早就得了信儿,大清早的,两人就早早起了床,一个出门买菜,一个收拾里屋外院。虽说两家就在一个城里,但东市西市不同人情,若不是特意上门拜访,也是极少有见面的机会。
自从金沐生上京去,金家只剩夫妻两个,着实有些阿孤单。今日女儿和姑爷来拜年,两人都是可着劲儿要热闹一天。
金林氏正在厨下收拾鱼,听得外头车马辚辚,忙叫道:“他爹,是不是女儿姑爷到了?”
金老六在外头应了一声,她立刻丢下刀子,撩起围裙一擦手,三步并作两步赶出门外。
只见三辆马车一字排开,婢仆们正忙着下年礼,金秀玉和李承之正好躬着身子下马车。
“娘。”
“岳母。”
小夫妻两个齐声一唤,金林氏的脸顿时跟春风拂过大地一般,瞬间就开了花儿。
“来了呀!今儿怎么来的这样迟?”
她拉住了金秀玉的手,略有埋怨。
李承之笑道:“娘子自从怀孕之后,便有些嗜睡,早晨起的晚了,所以来的迟了些。”
金林氏往下看了看金秀玉的肚子,本来就不大,又穿着厚衣服,愈发看不出来了。
“三个月了是吧?”
金秀玉点头应是。
“胃口可好了一些?如今可吃得下饭?可还有孕吐头晕……”金林氏挽着她的手,絮絮叨叨问着,母女两个相携走进院去。
李承之回头见众人已经将年礼都已经搬下来,正一样一样往里抬。
他进了院子,见金秀玉正给金老六福身,忙也赶上两步,尊了声“岳父。”
四人分宾主落座,左右斟茶倒水的事情都有真儿、春云等人效劳,不用金老六和金林氏这两个主人操心,四人便只管闲话家常。
金老六知道年前李承之曾跟着长宁王赈灾,便问起城外如今情形如何,翁婿两个很是有些悲天悯人的模样,一面感叹城外灾民过不得好年,一面又谈起过了元宵,灾民就该分到粮食种子,天暖了就好下种。
金林氏跟金秀玉两个女人家,说的自然是些宅院里头鸡毛蒜皮的小事。
“我听说,那个柳姑娘叫你给赶出门去了?”
金林氏压着声音,神神秘秘地问了一句,金秀玉不由皱起眉头来。
“她是犯了事儿,受了家规处置,送到家庙里头清修去了。怎的说是我赶走了她?”
金林氏指了指门外道:“还不是那些个舌头长疮的婆娘们乱传,说是李家大少奶奶肚量狭小,见不得小妾受宠,使了法子将她给赶出门去了,好大一个妒名。”
金秀玉有些愠怒,埋怨道:“嘴长在人家脸上,咱们管不着。娘怎么也信了她们?”
金林氏忙正色道:“我哪里能信,你是我肚子里掉出来的,怎么个秉性我能不清楚!只不过……”
她回头看了一眼李承之,见他跟金老六正说得高兴,料不曾注意这边,便捏紧了嗓子说道。
“你如今正是要紧的时候,不可行房,姑爷他就没生出旁的心思去?”
金秀玉顿时臊红了脸,深觉母亲粗鲁,皱眉道:“娘,你怎么说话还是这个样子!”
“什么样子?我几十岁的人了,话粗理不粗,那些个大户人家不都是这样。做妻子的怀着身子,还得想着丈夫没个人贴心,还得给纳个姨娘。你们府里又是怎么说?老太太可有发话?是从外头纳一个,还是在丫头中间提拔?”
金秀玉瞧着她问话的模样,不像是担心,倒像是听新闻。
“要我说,外头人不好,还得是家里的知根知底。要从丫头中间提拔,你身边也就真儿和春云两个。真儿虽然看着也忠心,到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