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于康熙末年之转流年-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悖故桥哦俗虐桑此ち耍 
读书(2)
萍小姐,说起来不是别人,就是曾帮助过曹颙的乞儿阿平。前几日,在驿站时,大家就都觉得奇怪,阿平虽然擦了脏兮兮的小脸,却怎么不肯叫人帮着洗澡,还自己躲在屋子里胡乱洗过换的衣服。因大家都惦记着曹颙的身体,没有太过在意。等到这边新宅子,曹寅怕新买的仆人不上心,就传话这边曹家铺子的掌柜,叫他找来几房知根知底的下人。其中,张根家的被曹寅指派照顾阿平,就是曹颙眼前这个三十来岁的媳妇。
  阿平才七岁,比张根家的三儿子还小两岁,张根家的自然没什么避讳,带着两个小丫头把阿平从里到外拾掇了一遍,这才知道这个皮猴似的淘小子竟是位小姐。
  曹寅从四阿哥那里听说过阿平对儿子有恩,起先并没太放到心上,等到看过了与曹颙一起落难的那些孩子,询问儿子那段生活的详情,这才知道阿平实在是算得上儿子的救命恩人。因此,他对阿平多了几分感激之意,知道她是小姑娘更加怜惜,以为她是被拐来的,就派人按照她说出的线索,寻觅她的父母亲人,结果却令人惊愕。
  这个小丫头是杭州府下辖的淳安县人,父亲姓刘,是个木匠,母亲季氏,两年前病故。这季氏本是邻县大户人家的丫鬟,因主母不容,打发人牙子卖出来的,当时已经有了身孕。
  这刘木匠没花几两银子,就得了个俊秀媳妇儿,本来还以为是祖宗开眼,等到知道是买一送一时,季氏的肚子已经大得掩不住了。刘木匠开始没了好脸色,幸好家中没有公婆,季氏赔尽小心,总算日子还能够对付过着。几个月后,季氏产下一个女婴,起名萍。刘木匠养了个便宜女儿,自然是老大不乐意,每每喝过酒后,就开始打骂季氏。季氏没几年病故了,刘木匠想要娶填房,缺少聘礼,就将刘萍八两银子卖给了人牙子,后来不知怎么辗转落到邢二一伙人手中。
  生母死,养父无情无义,这小刘萍的命运坎坷,除了曹家,真是没有安置的地方。更何况,她的生父不是别人,正是曹寅的弟弟曹荃。
  曹寅查到这些时,有些恼,又有些庆幸,恼弟媳兆佳氏心毒,竟然私下卖掉有孕的通房丫头,庆幸这孩子因祸得福,能够与亲人相遇。原本想写信告之曹荃实情,但他知道这个弟弟性格怯懦,怕是不好出头。即便小丫头回到那边府里,在嫡母兆佳氏的淫威下,怕也没什么好日子过。想到这里,他只好另想周全的法子,反正是亲侄女,同亲女儿又有什么分别,借个报恩的旗号,养在自己名下也好。
  刘萍还小,哪里懂得曹寅的心思,只是见曹寅慈爱,心里也亲近他。
  对于弟弟变成妹妹,曹颙虽然有点意外,却并没有怎么放在心上。男孩也好,女孩也好,都是自己的小恩人,以后好好回报就是。尽管还需要卧床一段日子,但他不愿意再浪费时间,比划着叫人拿来好多书。繁体字写着吃力,可七七八八的也认识多半,连着上下文,连蒙带猜,阅读起来也没什么障碍。武艺是要学的,却也不能够成为愚钝的武夫。在大多时候,动脑比动手更容易解决问题,这个道理古今一辙。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曹颙脸上的晒伤好了,死皮退去,渐渐又恢复粉雕玉琢的模样。曹寅却发现,儿子变了,以往整日里精灵古怪,见到他像是老鼠见到猫般恭顺;如今却流露出不合年龄的沉稳,开始喜欢读书,对他却没有过去的恭顺,而是略带几分疏离。
读书(3)
曹寅虽拉不下脸来对儿子软语温存,但私下里却对这个儿子紧张得很。小孩子喜欢吃的,小孩子喜欢玩的,接二连三地买到府里,期待能够哄曹颙开心些。
  曹颙正沉迷读书,哪里有心情学着小孩子装乖弄巧。这次绑架的经历,他也算是因祸得福,至少以后不用再扮演记忆中的小曹颙。经历这样的曲折流离,小孩子心性大变也说得过去。如今他记忆力实在骇人,一页书翻过两次就记得差不多。不知是这个小身体天赋秉异,还是阎王爷害他穿越给的补偿。
  曹颙心中带着几分稀奇和几分得意,看来自己长大后去考个状元,然后混个翰林院编撰什么的,日子清闲省心,也是不错。一边想着,一边懊恼自己的岁数,看那些YY书中,别的主角穿越时大多都是成人,即便是婴儿,也自小就不同凡响,五六岁时就能够呼风唤雨,积聚一些势力。偏偏自己倒霉,过来后还没享什么福,就把各种苦头先吃了一遍。
  曹颙对那些玩具、吃食不屑一顾,就便宜了刘萍。只是小丫头心地善良,不吃独食,每次好吃的都要留一份给曹颙送来,都是甜甜腻腻的,哪里合曹颙的口味,不过是看在小丫头面子上,尝两口哄她开心罢了。
  曹寅查看儿子看过的书籍,见上面生僻的字句都做了标识,知道儿子确实在认真读书,心里半喜半忧。喜的是他不似过去那样顽劣,忧的是这哪里还有半分七岁童子的模样,如同小大人般,整日里沉迷书海,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嘴角含笑。不管心中如何想,曹寅还是礼聘了一个学识渊博的老夫子,到别院这边给曹颙讲书。
  那老夫子姓宋,虽然没有走仕途之路,却是一身真才实学。其父宋斌臣,是明末清初的大书法家,不愿做官,诗书传家,过着隐居生活,渐渐淡出世人视线。曹寅掌握江南各处的情报,自然知道宋家的底细。原本,想着借机请宋斌臣出山,但其已经是八十高龄,卧床好几年,只好费劲心思请了他的长子。
  调理了几日,曹颙的嗓子已经好了不少,“这”、“那”、“何解”等一个字、两个字的也能够说出来。宋夫子教过几个学生,像曹颙这样好学又聪慧的却是头一次遇到,自然也使出浑身解数。曹颙丝毫不觉得吃力,只觉得学海无涯,好像是开辟了另一番天地,与自己以前所学有所不同。
  除了给曹颙讲解四书五经外,宋夫子还开始指导他的书法。作为一个现代人,曹颙的书法算是弱项,可是他每日书写上百张大字,其专心致志的模样让宋夫子暗暗赞叹。
  来曹家别院讲课期间,宋夫子还带了一个童子来过两次。那童子比曹颙大一岁,其父是宋夫子的首徒,名分上算是曹颙的师侄。
  对于那个大脑门、头发稀疏的小孩,曹颙起先并没有留意,但听了他的名字后,却是稀奇得不行。这孩子的名字是郑燮,莫非就是乾隆朝赫赫有名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想想还真差不多,郑板桥号称“诗、书、画”三绝,“诗、画”暂且不论,既然能够得到书法大家的指导,“书”上能够有所成就也在情理之中。
  或许是年纪尚小的缘故,小郑燮并没有露出什么与众不同的模样,对待小师叔恭恭敬敬的。曹颙盯着他看了一会儿,觉得实在无趣,打发刘萍带他出去玩了。
  
“来客”(1)
曹寅到杭州不久,四阿哥与十三阿哥就启程回京。曹颙虽然有心与未来的雍正皇帝搞好关系,免除曹家抄家之祸,但卧床养病,连见到他们的机会都没有,自然没有法子献殷勤。知道两人回京后,曹颙长吁短叹了半日,曹寅以为是儿子感念两位阿哥的搭救之情,并没有放在心上。
  八月初十,得了消息的李氏带着几个丫鬟婆子到了杭州。曹寅虽不愿妻子担心,但是因马上就要中秋,衙门里、族里事务繁多,他不能够在杭州久留。曹颙却还要在杭州休养一段时日,只好派人回江宁送信,接妻子李氏过来照顾儿子。
  虽然曹颙的皮外伤好得七七八八,但李氏心疼儿子,又是一番泪流。曹寅细细安慰了,又吩咐曹方好好看家护院,而后才起身返回江宁。
  转眼,到了八月十五。
  曹家别院中,虽只有李氏、曹颙、刘萍带着些下人,但各色水果月饼却准备得齐全。李氏已从曹颙那里知晓了刘萍的身世,又感激她对儿子的救护之情,对她发自心底的怜爱。刘萍乖巧伶俐,与小大人般的曹颜完全不同,哄得李氏乐呵呵的。相处不过几日,两人不似母女,胜似母女。
  曹颙在房间里看了半个月的书,此时被下人们抬到院子里,与李氏、刘萍一起赏月。
  夜空青碧如海,浮云微动,团团的圆月洒下一片清冷银光。曹颙嘴里咬着月饼,心里却略带感伤。“每逢佳节倍思亲”,他更是想念从前的亲人。
  李氏见儿子情绪不高,眼里多了几分担忧。就连平日最好唧唧喳喳说话的刘萍,也察觉出不对,看看曹颙,又看看李氏,安静中透着几分乖巧。
  曹颙不愿让两人担心,压下心中的悲伤,脸上多了笑模样,将一块莲蓉月饼放到李氏的盘子里,又挑了个双蛋黄的递给刘萍。小丫头最爱吃这个口味的月饼,这两天吃了不少。
  气氛松弛下来,曹颙虽然因喉咙的伤说话还不利索,但是有爱说话的刘萍在,倒也不冷场。李氏性格宽厚,想着别院的下人们也忙活了一天,就打发身边丫鬟给各处送月饼去。虽然按照各人分例早就分过的,但是那些与眼前这些特意从百年老店定制的月饼根本就不能比。
  待到月上中天,李氏有些乏了,刘萍也打起了哈欠。曹颙贪看月色,没有睡意,便让李氏与刘萍先去安置。李氏想留下来陪儿子,被曹颙婉拒,但实在放心不下,便留下贴身丫鬟绣鸳照看曹颙。
  午夜时分,院子中一片沉寂,就连绣鸳都倚在廊下,睡得迷迷蒙蒙。以后的日子,曹家的命运,都让曹颙觉得有些沉重,不知不觉的,就沉思了许久。他伸了个懒腰,想得再多又如何,还是要等腿上好了才能够说其他的。
  突然,前院出现几声犬吠,在沉寂的夜晚显得很不寻常。接下来,隐隐传来吵杂声。
  不一会儿,二门值夜的孙婆子过来禀告,说是前院进了个贼,被曹方带人给抓了。古代的地痞流氓见识过了,古代的贼却没有见过,曹颙心中生出些许好奇,对着那婆子道:“母亲,安置,我,去看!”因为嗓子还没好利索的缘故,他说话只好一个字、两个字地往外蹦。
  孙婆子虽觉得不妥当,但小主子既然发了话,自没有违逆的道理,叫了两个壮实的仆妇抬着曹颙的椅子到了前院。
  前院,灯火通明。
  十来个护院举着火把,拿着刀剑,丝毫不敢懈怠,见到曹颙出来,纷纷低头见礼。曹方见不是夫人出来,有些为难。地上躺着一个光头老者,一身布衣上都是暗红色血渍,脸色青白,嘴唇乌黑,马上就要不行的样子。曹方是带人巡夜时,在马棚外发现这个老头的,看着样子是受了伤又中了毒,怕大过节的死在府里晦气,本来想要禀告过夫人后送去衙门的,没想到出来的是小主人。
“来客”(2)
曹颙见了这老头,想到自己落难时的狼狈,心中多了几分不忍。虽没有见过实例,但从书上也看过相似的症状,皱起眉头,看着曹方问:“中毒?”见曹方点头,指了指那老者:“抬,客房!”
  曹方原本还想劝小主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见了曹颙认真肃穆的表情,竟不敢多言,应命带着两人将老头抬到东厢客房床上。
  曹颙命人将椅子放到床边,先打发人去街里请大夫。平日看护曹颙的大夫出城过节去,要后日才能够回来。然后,他又吩咐着:“胰子,牛乳,水!”
  孙婆子迅速叫人去后院取了胰子与牛乳等物。
  曹颙示意孙婆子将胰子放在碗里化了碗胰子水,然后才叫人给那老头灌下去。不到片刻,那昏迷的老头喉咙里就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曹颙叫人准备了个盆,那老头迷迷糊糊地狂吐起来,秽物吐了半盆。
  房间里弥漫着一股酸臭味,曹颙惘若未闻,又叫人化了两碗胰子水,给那老头灌下去。胰子,就是手工肥皂。肥皂水有催吐作用,看那老头方才的反应,这胰子水的作用差不多。
  如此这般,那老头又吐了几次,直到最后什么都吐不出,只呕吐了半口绿色胆汁。曹颙见差不多了,又吩咐人喂了老头一大碗牛乳。
  折腾了半个时辰,等大夫到时,老头的脸色虽然仍是灰白,嘴唇上却有了点血色。曹颙紧绷的心放了下来,看样子肥皂水应该有解毒作用,只不知这老头的伤势如何。
  那大夫半夜被人叫起,本带着几分心气,但见其仆从都是不俗,厢房客室中摆设都比寻常富户家的好上几倍,自然不敢放肆。左手抚着胡须,右手食指、中指搭在病患脉上,脸色越来越沉重。诊完脉后,他又细细地查看了老头的伤口。
  曹方见大夫查看完毕,递上笔墨纸张。那大夫不接,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曹颙心里着急,开口道:“毒,解了,怎么?”
  那大夫见眼前这小公子穿着不凡,并不同于其他人,知道是主家了,只是心里疑惑,为何让这样小的孩子出来主事。听到小公子说话暗哑,才知道嗓子不便,看出他所问,回道:“这位老者中的毒虽解了大半,但左肋伤口过深,伤了肝胆,就是神仙来了也没法子。用参汤吊着,交代交代后事吧!”
  这病患虽然浑身又是毒又是伤的,那大夫却没心思理会。做大夫的,见过的病人多了,哪些是能问的,哪些是不能问的,早就心里有数。
  方才叫人去请大夫时,曹方就说过怕是伤口过深,药石无救。曹颙心底还存着丝期盼,没想到真是这个结果。
  大夫走后,孙婆子送来了半碗参汤。府里有曹颙这个病人,李氏身子也弱,参汤是厨房里常备的,热一热就能够用,倒也方便。
  那光头老者被喂了半碗参汤,闭着眼睛,嘴里嘟哝着一句:“地震……”声音低不可闻,就连坐在床边的曹颙,也听不真切,只好轻轻低下头。
  “地震高冈”,曹颙的头嗡地一下,难道就是那个“地震高冈”吗?曹颙回头,见众人神色如常,确认只有自己听到,才算放下心。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挥挥手打发大家都出去。
  不管是孙婆子与绣鸳,还是曹方,都半天不挪步。虽说床上那人看着已经出气多进气少,但大家也不敢将小主子单独留在屋子里,万一这老头临死前有什么妄动,大家都脱不了干系。
  曹颙冷哼了一声:“出去!” … 手机访问 m。  

¤╭⌒╮ ╭⌒╮欢迎光临       
 ╱◥██◣ ╭╭ ⌒         
︱田︱田田|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最好的txt下载网
“来客”(3)
三人没有法子,这才慢慢地往门口移动。
  等到房间里只剩下老头与自己,曹颙才松了口气,低声道:“地震高冈,一脉溪水千古秀!”
  “门朝大海,三合河水万年流!”那老头缓缓答着,睁开了眼睛,见房间里只有一稚龄男童,眼中闪出几分诧异。
  “红花亭畔哪一堂?”曹颙见老头看着自己不再吱声,只好硬着头皮开口。
  那老头听曹颙的声音,才确信“地震……”一句不是自己的幻听,可对其“红花……”这句却觉得糊涂,问道:“小兄弟的父母怎么称呼,你是从他们嘴里听过这些的?”
  曹颙怔了一下,慢慢道:“是听我师傅说的!”
  “你师傅?”老头面色凝重,伸手拉住曹颙的胳膊,很是疑惑不解,眼前这孩子半点内力全无,看他白白嫩嫩的,更不像是练外家门派的。
  “小兄弟,你师傅贵姓,人在何处?”老头追问道。
  “他没有说姓名,只是收我做了弟子,叫我明白天父地母的道理,还说我虽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