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长安城下-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国忠趁机日夜搜集安禄山谋反的证据,派京兆尹包围了安禄山在京城的任宅,逮捕了安禄山的门客李超等,送到御史台狱中,然后秘密地杀了他们。
安禄山的儿子安庆宗婚匹皇室女荣义郡主,在京师为太仆卿,他把这件事密报给了安禄山,安禄山更加恐惧。
同时也更加紧锣密鼓地加速了军事力量的补充。
六月,玄宗以安庆宗成婚为由,下手诏让安禄山来京城参加婚礼,安禄山称病不来。
就算生病,自己儿子结婚也不至于来不了,这明显就是已经开始公开忤逆大唐的旨意。
七月,安禄山上表请求献给朝廷马三千匹,每匹马马夫二人,并派蕃人将领二十二人护送。
河南尹达奚怀疑其中有诈,就上奏说:“请陛下告谕安禄山应等到冬天再献车马,由朝廷供给马夫,不用烦劳他部下的军士。”
于是玄宗才有所省悟,开始怀疑安禄山有反心。
这时辅琳接受安禄山贿赂的事被揭发,玄宗就找了个其他的罪名处死了辅琳。
玄宗又派宦官冯神威拿着自己的手诏,按照尹达奚的计策,去告谕安禄山,并且说:“朕刚为你在华清宫造了一座温汤池,十月在那里等待你。”
冯神威到范阳宣读了玄宗的诏书,安禄山坐在床上略微起了一下身子,也不伏拜,只是说:“皇上可好?”
不等冯神威应声,接着说:“不让献马也行,我到十月份一定去京师,到时候我亲自带着他们过去。”
然后就命令左右的人把冯神威安置在馆舍,不再接见。
冯神威惶惶不可终日,他生怕安禄山一个不开心把他给杀了,毕竟,现在全国人民都知道他要反了。
过了数天,才让冯神威回朝,也没有奏表。
这时安禄山自恃强兵,已坚决叛唐,玄宗虽想收其兵权,但禄山羽翼已丰,已经没有办法制止他了。
神威回朝后,见到玄宗哭泣着说:“我差一点见不到陛下!”
十一月九日,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率领所统辖的三镇军队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兵共十五万人,号称二十万,在范阳起兵反叛。
安禄山一身兼任三镇节度使,早就预谋反唐叛乱,Y谋作乱已将近十年,只是因为玄宗待他很好,所以想等到玄宗死后再反叛。
但是,他和杨国忠关系一直不怎么好;两人私底下没少明争暗斗。
再加上,杨国忠屡次在玄宗面前言禄山有反心;虽然玄宗不听,但是安禄山心虚啊!
杨国忠想以安禄山速反取信于玄宗,所以不停的跟他施压。
安禄山担心玄宗真的会过来镇压他,于是决意举兵反叛。
起兵造反,赢了就罢了;一旦失败,这可是诛九族的大事儿。
所以安禄山当然不会大张旗鼓的四处宣扬,只与孔目官、太仆丞严庄和掌书记、屯田员外郎高尚以及将军阿史那承庆等人密谋。
其他将领一概都不知情。
其他将领每天看到军营里莫名其妙多了好多人,只是觉得奇怪。
不知道安禄山为什么从八月份以来多次招待士卒,秣马厉兵,准备打仗;明明边疆的奚族已经接近覆灭,契丹也只剩下一口气、苟延残喘。
根本就不需要这么大张旗鼓地练兵马——因为根本就没有仗可以打。
这时,入朝奏事官刚好从京师回来,安禄山就假造了一份敕书,把将领都召来告诉他们说:“皇上有密诏给我,让我率兵入朝讨杨国忠,你们听从我的指挥、随军行动!”
众将领听完后都十分惊愕,他们根本就不能理解,玄宗为什么要大老远从范阳调兵就讨伐杨国忠——明明陇右和安西都比河北近。
但是他们虽然面面相觑,但却不敢反对。
十一月初九,安禄山又命令范阳节度副使贾循留守范阳,平卢节度副使吕知诲留守平卢,别将高秀岩守卫大同,其余的将领都率兵深夜出发。
第二天早晨,安禄山出蓟城南门,召集全军检阅誓师,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在军中发文告说:“谁要是煽动军人反对这一行动,灭杀他的三族!”
然后率兵向南进军。
安禄山坐着铁车,精锐步骑兵浩浩荡荡,战尘千里,鼓角震地;他们肆意屠杀手无寸铁的百姓,守害人节节攀升。
当时唐朝国内长治久安,老百姓几代没有经过战争,猛然得知范阳兵起,都吓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有些人选择背井离乡逃走,有的人选择进入深山老林躲避。
一些来不及躲避的人,都躲进了自家的地窖里。
河北道地区原本在安禄山的统辖之内,所以叛军经过的州县望风瓦解;郡守与县令有的大开城门迎接敌人,有的弃城逃命,有的被叛军俘虏杀害。
几乎没有人敢于抵抗,即使有小规模的反抗,但是郡县的兵力也不足于和安禄山的十五万大军抵抗。
所到之处,郡县纷纷沦陷。
安禄山又把矛头对准了三都之一的太原。
他先派将军何千年与高邈率领奚族骑兵二十名,声称是向朝廷献S生手,乘驿马到太原。
十一月十三日,北京副留守杨光出城迎接,结果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劫持而去。
太原尹大惊,立刻向朝廷报告了这一情况,东受降城也上奏说安禄山反叛。
玄宗还认为这是恨安禄山的人故意捏造事实,不相信真有其事。
第401章 陈留郡破
“陈留大屠杀”共阵亡了两万余将士、一万多无辜百姓。
玄宗真的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老虎不发威,真当我是hello—kitty啊!
玄宗决定御驾亲征,当面和安禄山对峙;我待你不薄,你为何要夺我的江山?
玄宗下诏说要亲自率兵去征讨安禄山,命令朔方、河西、陇右的镇兵除留守城池以外,全部开赴行营,并命令各镇节度使亲自率领,限二十天内全部到齐。
起初,平原太守颜真卿知道安禄山要举兵反叛,就借下大雨之机,修筑城壕,统计能作战的成年人,并充实仓库。
安禄山认为颜真卿不过是一介书生,根本就没想到他会构成威胁。
等到安禄山起兵谋反,颜真卿率领平原和博平二郡的七千兵守卫黄河渡口,并派平原司兵李平从小路抄近道去报告朝廷。
玄宗最初得知安禄山举兵反叛、河北地区的郡县都纷纷开城投降的消息时,差点儿没气死。
可是他又无可奈何,感叹说:“河北道二十四大郡,其中难道就没有一位仁义之士吗……”
李平到后,玄宗高兴地说:“朕虽然不认识颜真卿是什么样子,但是他是一位如此忠义之士!”
颜真卿又派亲信暗藏悬赏捕杀叛军的文告到其他州郡联络,因此有许多州郡纷纷响应。
安禄山率兵进军荥阳,太守崔无诐领兵拒守;但是对方声势浩大,城墙之上的士兵听见叛军震天响的鼓角声,纷纷后退不敢迎战。
八日,安禄山攻陷了荥阳,杀了崔无诐,让他的部将武令守卫。
荥阳陷落,东都洛阳危在旦夕。
安禄山叛军一路所向披靡、声势更加浩大;他命令部将田承嗣、安忠志、张孝忠为先锋进攻东都。
虽然封常清和我在抓紧时间训练那些人,但是短时间内也没办法提高很多;所招募的兵都是一些没有经过军事训练而临时被招来的平民,根本没办法和安禄山的精锐骑兵。
我提议让当初一起来的安西军担任先锋,把这些临时招募来的人作为中间的部分。
但是老封认为,来的安西军们应该作为两侧的辅助;他坚持率领那些平民兵屯驻武牢关以抵御叛军。
果不其然,叛军的精锐骑兵一阵冲锋,官军大败。
我带人试图抵抗,但是那些新兵们真的是群战五渣;明明已经特训了好几天,他们还是没办法快速的投入战斗。
有的甚至连陌刀都拿不起来。
十二日清晨,洛阳城墙被攻破,安禄山攻陷东都;叛军呐喊着从四面的城门涌入城内,纵兵烧杀抢掠。
东都洛阳肯定是守不住了,虽然不想撤离,还是硬着头皮跟封常清说:“现在看起来确实没办法抵抗,我们还是撤退吧?”
毫无疑问的又被段秀实骂了一顿;段秀实骂归骂,但是没有坚持留下来。
明眼人都看出来再硬扛下去也是送死,怎么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人去死啊!
撤退的时候,毫无疑问又和叛军相遇了。
都亭驿一战被打败,只好退守宣仁门,没想到他们提前在那边儿埋伏了人,又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险些全军覆没。
没办法,只好推倒了东都禁苑的西墙向西逃走;这个可是唐朝的皇城啊,我真的不忍心把它推倒。
洛阳当地的驻兵基本上逃得差不多了。
洛阳尹达奚珣原本就体弱多病,跟不上我们的步伐,被安禄山俘虏,只得投降。
留守李憕对御史中丞卢奕说:“我们负肩着国家的重任,虽然自知力量微薄不能抵抗叛军,但也要为国家而死!”
卢奕也是这么想的,他和李憕收罗了数百兵残兵,想与叛军交战;但是这些士兵不堪一击、看到战局对己方不利,纷纷离他逃溃。
李憕就剩他自己一人坐在府中。
卢奕先派他的妻子怀藏官印从小路往长安,自己则穿着朝服坐在御史台中。
左右的人都已逃散。
安禄山率兵驻扎在闲厩之中,派人把李憕、卢奕及采访判官蒋清抓来。
安禄山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让他们叫他陛下,以获得成就感。
卢奕大骂安禄山忘恩负义,并列举了他的所有罪行,并对叛军党羽说:“凡是人类都应该知道事情有逆顺的道理。我死也不失臣节,还有什么遗憾的呢!”
三人皆被杀。
从洛阳败走后,封常清率领残兵逃到陕郡,陕郡太守窦廷芝已逃往河东,官吏和民众也都已逃跑;这已经是一座空城了。
战争带来的破坏是难以估量的,原本陕郡也是非常繁华的一个郡县,现在看起来就像是“寂静岭”。
封常清对高仙芝说:“我连日与叛军血战,叛军锐不可当;我们这边儿都是没经过训练的老百姓,战斗力根本没法儿比。
“他们既不熟悉兵法,也不熟悉排兵布阵,简直就是一窝蜂的往上闯。这根本就不可能把他们打败。
“当务之急,是尽快找地方掩护。
“再者,潼关无兵守卫,如果叛军突入关中,京城长安就危险了。陕郡不能守,不如率兵先占据潼关以抗御叛军。”
高仙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高仙芝就率领所有的兵西向潼关。
没想到刚到了半路上,叛军就追了过来;那些新招募的兵光顾着狼狈而逃,根本也不管是不是还成队列。
士卒与战马互相践踏,死了许多;我的脑海里瞬间出现了当时在怛罗斯之战的场景,那个时候也是被打得这样、溃不成军。
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尽量往潼关撤离。
甩开了叛军之后,我们终于进入了潼关。
刚刚修缮完守城的器械,叛军紧接着就追来了;这时,我们占据了有利地形,叛军被打退。
安禄山这个时候一心想称帝,并没有强行进攻;而是派部将崔乾率兵屯于陕郡。
这个时候,附近的临汝、弘农、济Y、濮阳、云中等郡都已经降服于安禄山。
这时朝廷向诸道所征的兵都还没有赶到,关中民众十分惊慌。
看到安禄山确实留在东京不再进攻,关中民众的情绪才稳定下来。
朝廷也得到了喘息的时间备战,所征的兵也陆续赶到。
第402章 东都沦陷(推荐加更)
“陈留大屠杀”共阵亡了两万余将士、一万多无辜百姓。
玄宗真的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老虎不发威,真当我是hello—kitty啊!
玄宗决定御驾亲征,当面和安禄山对峙;我待你不薄,你为何要夺我的江山?
玄宗下诏说要亲自率兵去征讨安禄山,命令朔方、河西、陇右的镇兵除留守城池以外,全部开赴行营,并命令各镇节度使亲自率领,限二十天内全部到齐。
起初,平原太守颜真卿知道安禄山要举兵反叛,就借下大雨之机,修筑城壕,统计能作战的成年人,并充实仓库。
安禄山认为颜真卿不过是一介书生,根本就没想到他会构成威胁。
等到安禄山起兵谋反,颜真卿率领平原和博平二郡的七千兵守卫黄河渡口,并派平原司兵李平从小路抄近道去报告朝廷。
玄宗最初得知安禄山举兵反叛、河北地区的郡县都纷纷开城投降的消息时,差点儿没气死。
可是他又无可奈何,感叹说:“河北道二十四大郡,其中难道就没有一位仁义之士吗……”
李平到后,玄宗高兴地说:“朕虽然不认识颜真卿是什么样子,但是他是一位如此忠义之士!”
颜真卿又派亲信暗藏悬赏捕杀叛军的文告到其他州郡联络,因此有许多州郡纷纷响应。
安禄山率兵进军荥阳,太守崔无诐领兵拒守;但是对方声势浩大,城墙之上的士兵听见叛军震天响的鼓角声,纷纷后退不敢迎战。
八日,安禄山攻陷了荥阳,杀了崔无诐,让他的部将武令守卫。
荥阳陷落,东都洛阳危在旦夕。
安禄山叛军一路所向披靡、声势更加浩大;他命令部将田承嗣、安忠志、张孝忠为先锋进攻东都。
虽然封常清和我在抓紧时间训练那些人,但是短时间内也没办法提高很多;所招募的兵都是一些没有经过军事训练而临时被招来的平民,根本没办法和安禄山的精锐骑兵。
我提议让当初一起来的安西军担任先锋,把这些临时招募来的人作为中间的部分。
但是老封认为,来的安西军们应该作为两侧的辅助;他坚持率领那些平民兵屯驻武牢关以抵御叛军。
果不其然,叛军的精锐骑兵一阵冲锋,官军大败。
我带人试图抵抗,但是那些新兵们真的是群战五渣;明明已经特训了好几天,他们还是没办法快速的投入战斗。
有的甚至连陌刀都拿不起来。
十二日清晨,洛阳城墙被攻破,安禄山攻陷东都;叛军呐喊着从四面的城门涌入城内,纵兵烧杀抢掠。
东都洛阳肯定是守不住了,虽然不想撤离,还是硬着头皮跟封常清说:“现在看起来确实没办法抵抗,我们还是撤退吧?”
毫无疑问的又被段秀实骂了一顿;段秀实骂归骂,但是没有坚持留下来。
明眼人都看出来再硬扛下去也是送死,怎么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人去死啊!
撤退的时候,毫无疑问又和叛军相遇了。
都亭驿一战被打败,只好退守宣仁门,没想到他们提前在那边儿埋伏了人,又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险些全军覆没。
没办法,只好推倒了东都禁苑的西墙向西逃走;这个可是唐朝的皇城啊,我真的不忍心把它推倒。
洛阳当地的驻兵基本上逃得差不多了。
洛阳尹达奚珣原本就体弱多病,跟不上我们的步伐,被安禄山俘虏,只得投降。
留守李憕对御史中丞卢奕说:“我们负肩着国家的重任,虽然自知力量微薄不能抵抗叛军,但也要为国家而死!”
卢奕也是这么想的,他和李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