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道之1976-第9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薛老三想要让老首长推翻这个调子,就要给推翻这个调子的理由。
现在理由有了,你火电厂项目,不是投资两千万吗?那我这个云锦影城投资两个亿,以两亿比两千万,胜负还用说吗?
更何况,重工业和旅游业,本是两个不相兼容的产业。
当初,火电厂占了经济总量的便宜,还可以强辩什么只要引进先进的国际环保技术,对环境的污染能降到最近,也就不对翠屏——玉女风景区造成致命的威胁。
可如今,整个影城上马投资两个亿,拉动上下十几个行业,完全落成以后,年产值绝对过亿。
如此大手笔,谁敢冒那样对污染风险。
若是他星火能源那个破火电厂项目上马之后,环保不到位,弄得整个德江污烟瘴气,整个云锦影城的两亿投资找谁去要。
即便他的环保技术做得极是到位,可,是人用脑子想一想,整个火电厂呜呜啦啦地发电,一车一车的煤炭往里输,大量的废气废水总要排泄,难不成他星火能源还能将那废气废水全吃了?
是以,有了这云锦影城,什么火电厂项目就该歇菜了,而同样的,薛老三献上一份价值两亿的大单,老首长就有了主持公道的法理依据。
至于收回成命,会不会有损老首长的威望,薛老三相信以老首长的心胸和以他这个级别的政治家的风范,这点小事如何会在他老人家心上。
这不,老首长一番队南方同志的答复,正印证了薛老三的意向。
……
九月金秋,是个丰收的季节,对九月的德江来说,这个季节的收获尤为巨大。
两亿元的超级投资,砸将下来,不只是整个德江震颤得好似得了脑血栓的患者,便连整个蜀中也宣宣扬扬,嘈嘈杂杂,久久不能平息。
一场争斗到此便也算告一段落了,但战斗得两个直接个体,谁都知晓,战斗到如今这个地步,不见个最后输赢,不倒下一个,这场争斗便不算完!(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五章 好自为之
火电厂上马之战,只能算是整个大战的开胃小菜,毕竟,这一战下来,薛老三纵然扩大了优势,邱跃进,蔡行天也不过是阵前小挫,无伤根本。
本来嘛,邱跃进发动偷袭之战,单以战争之道来讲,对薛老三就是不公平的,主动权捏在邱跃进手中,他能算出自己的止损点,自能从容布局。
他薛老三纵然反击犀利,也顶多是稳住了阵脚,继续保持着战略上的优势。
想要从根子上绝断蔡行天,邱跃进,显然这点手段还是不够,毕竟不曾听说有招商引资成功,要拿掉省县两级首长的,再者,这两位也不曾干扰巨资的影城上马。
………………
外边的世界是如何得热闹,德江的官员似乎已经顾不上了,那位永远出人意料的薛市长,一连气点了三个轰天动地炮仗,所有人都被震惊得傻掉了。
薛大市长点完炮仗,束手不管了,留下的漫天烟火,总要有人来收拾局面。
这不,德江的大大小小的干部,最近一个星期,都在围绕着红楼梦以及红楼梦带来的后续投资,如上了发条的机器,拼命地转着。
虽然辛苦,但无一不快乐。
两亿的投资砸下来,就是块荒坡也得变了金山。
当然,近期德江最大的变化,对广大干部而言,是云锦影城即将上马,筹备工作已然展开。
但对德江老百姓而言,最新鲜的还是德江有了自己的电视台。
这也是宣传部孟嬷嬷一再在薛向耳边咬耳朵的结果。毕竟,人家孟嬷嬷跟着你薛市长鞍前马后,拼死冲杀,不可能打酱油了事,该给的功劳必须算到。
薛老三也是个讲义气的,再说电视台问世,也未必不是好事,让德江的高层干部能和普通百姓多接地气!
不出意料,德江市台开播以来,收视率全面压过了省台。每日的德江新闻更是德江百姓所必看的一个节目。
甚至有些生产大队将收看德江新闻做成了一个政治任务。每日,吃罢晚饭便集合全村的老老少少,到曾经的集体大仓库,放映观看。
这日晚上六点。小家伙早早写罢作业。也守在了电视机边上。自打德江市台开播以来,她便成了市台的最忠实观众。
之所以让小家伙如此着迷的不是市台那总播出的样板戏和红色电影。
毕竟,在小家伙这位深受港台和国际化娱乐洗礼的时尚先锋眼中。那些节目显然已经落伍了。
她着紧的正是每日的德江晚间新闻,因为每到那个时候,他便经常能在电视上看见薛向的身影。
对于自己身边的人,尤其是自己的大哥,出现在那小小屏幕上,小家伙倍感新奇,每每听到电视里播出电视里那播音员以甜美的声音播出薛市长视察哪里,做出什么重要指示,参加了什么重要的会议,做了怎样的讲话,小家伙便倍感荣幸。
本来嘛,在她眼里,薛老三始终是以家长的角色呈现,而如今能从银幕上欣赏到自家大哥另一个显赫的身份,小人儿真是与有荣焉。
只是让小家伙纳闷的是前两日的市台都不怎么播放大哥的消息了,都是什么周书记,谢市长,孟部长等等的指示,让小家伙看得毫不心烦。
今天傍晚,她写罢作业,早早守在电视机旁便是想盯着看今天的大家伙会不会在电视里出现。
时间很快到了六点,一阵悦耳的声罢,电视上便出现了一男一女两位端庄的主持人,稳稳坐在方正的蓝色台案后边,首先便听那女播音员以清晰明亮的普通话介绍着今天的主要内容。
首先是市委书记周道虔会见海内外的红学专家学者,并与他们展开了亲切的会谈。
周书记指出,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一粒明珠。
今次,红楼梦能在德江恢复全貌,他深表荣幸,也强调了未来德江一定会好好利用和发扬这粒明珠带来的福荫,并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大力弘扬和发展红学文化,努力把德江打造成红学研究基地,赋予德江红学的文化基因。
在会见中,周书记再三诚挚地邀请与会专家来年一定再赴德江,参加第二届红学研讨会,也顺便看看红学在德江的新发展,德江依托红学取得的新变化。
争取将红学研讨会一届一届地坚持下去,最终将红学文化发扬光大。
周书记的讲话得到了各位专家教授学者的一致好评。
诸位学者也纷纷表态,来年一定再赴德江,把酒桑麻,共游大观园。
小家伙原本双目炯炯,侧耳聆听这电视台里的播音,可越听,双眼越是空洞,待得那男播音员说到这就是本日新闻的主要内容,小家伙星河灿烂的两撇柳叶一时垮了下来,
小人儿很是沮丧,因为今次的新闻又没有她大哥的消息。
“怎么?我们的薛适小朋友这么小的年纪就开始关心国家大事,忧国忧民啦?”
说话的是紧挨着小家伙坐着的老头儿。
老头儿须发皆白,面容清癯,颔下的三里长须盈银飘雪,观其年岁,当已过耄耋之年,只双目炯炯,显得精神矍铄。
这老人不是别人,正是今次来参加红学研讨会的党内老资格苏明义,也就是苏美人的亲爷爷。
前天红学研讨会便宣布结束了,苏老爷子却没急着返回京城,便在薛家住了下来,他此次前来,本就是打着参加研讨会的幌子为自家孙女婿站脚助威来了。
显然,薛向在德江的事,苏老爷子都知晓。
本来嘛,薛老三向为薛家千里驹,被各方寄予厚望,而苏家又无后辈政治传人。
苏老爷子自然在薛老三身上,投注了无与伦比的关注。
当时,德江风波骤起,老爷子便想使动力量替薛老三奔走呼号。
然,邱跃进到底占着明面上的道理,且邱老爷子老谋深算,瞄准了解决问题的根源,一击而中,让所有人的努力都化为了飞烟。
当是时,苏老爷子有力也无处使出。
如今,薛老三骤使神通,突然翻盘,苏老爷子大喜过望,自然要上赶着替这位孙女婿站脚助威。
他年事已高,资历又深,又早早退出了政治舞台,没了束缚,便是行为肆意,旁人也不敢说些什么。
这不,苏老爷子此下德江,那位蔡书记心里膈应到了极点,可依旧要想办法表示礼敬。
若不如此,他蔡某人在中央那群老人们的那关就不好过。
蔡行天不好意思露脸,却也只得捏着鼻子,派省委办公厅专程送来了花篮和贺卡以示问候。
却说苏老爷子话罢,小家伙撇了撇嘴,看他一眼,沉闷非常地道:“爷爷,你呀,哎,就只能下下棋了,年轻人的事儿就不跟你说了,说了您也不懂。”
小家伙叹息一声,站了起来,将小白往苏老爷子怀里一送,“你就踏踏实实地看电视,喝茶吧,晚上我要写作业了,可不能跟你玩了,明天再找机会吧,我现在得去帮大嫂做饭了。”
说着,小丫头便朝门外行去。
小家伙性子天真坦率,除了老师,跟谁讲话,都是你来你去,她这番直接,倒是最让人欢喜。
这不,一番话说来,还小大人模样故作高深,将苏老爷子这老人精作了麻事儿不懂的老头子,逗得苏老爷子哈哈大笑。
说来,苏老爷子之所以在研讨会后还驻留德江,一是想多陪陪苏美人这个备受宠爱的孙女,二便是聪明可爱的小家伙极得他喜爱,而他老头子闲来无事,又乏含饴弄孙之乐,小家伙的出现倒弥补了这个空白。
每日里,苏老爷子喝喝茶,看看书,及至小家伙放学回家,便和她下下象棋,看看动画片,一老一小,倒是玩得热闹。
只是小家伙天真无邪,将苏老爷子作了寻常老头儿,不,苏老爷子比寻常老头儿还老,所以在小家伙眼中,这苏老爷子的行为能力和智商大略也就相当于她那小侄侄许一一。
每日陪苏老爷子玩乐,乃是小家伙自以为在尽职尽责,而当谈到正事的时候,小家伙还是极不屑与苏老爷子共语的。
小家伙方行到院内,薛老三便推门走了进来,一手提了一个宽大的塑料袋,远远便冲小家伙举了举袋子,:“快过来,拿去厨房让你大嫂装盒,我在松鹤楼现买的,都是你爱吃的。”
小家伙懒洋洋地跑上前去,接过两个袋子,没好气道:“你现在工作还好?”
薛老三被她问得莫名其妙,揉揉她脑袋,笑道:“小心思整天想什么呢,我的事还要你操心?”
小家伙撇了他一眼,认真道:“以后可要好好上班,努力上进呀,多多向人家周书记,谢市长好好学习,看人家天天都上电视,参加这个会那个会,你是尽偷懒呢,还是排不上号啊?唉,我就只能说这么多了,你就好自为之吧。”
说着,小家伙提溜着两个方便袋一摇三晃地朝厨间走去,边走还边叹息不已,听得薛老三哭笑不得。(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六章 做万中无一的那个
他薛老三要想上电视,还不是天天上,只是他不愿出这风头。
彼时,电视台初建,孟俊是天天指使电视台的摄像班子追踪他薛市长的行踪,每日的德江新闻简直快成了他薛某人的个人专场。
后来,还是薛向严词警告了孟俊,他的身影才算从市台消失。
严格说,薛老三是个识大体的好同志,若非必要,他不会也不愿挑战官场规则。
市台上总是出现他一个副市长的身影,这叫什么事儿,这不是明摆着宣兵夺主么。
暗里,宣兵夺主,算是能力,可把这事儿摆到台面上了,就有些蠢货的味道了。
却说,吃罢晚饭,苏老爷子提议到外面走走。
薛老三知晓老爷子这是要作最后的临别赠言了,毕竟,在老爷子的行程安排中,明天便是他返京的日子,省城那边的专列都挂好了。
老爷子是前辈,又是长辈,他有什么吩咐,薛老三也只有洗耳恭听的份儿。
当下,他便折回房间取了两个翠玉葫芦,这是小妮子寄送来的,说是盛世中华搜集到的玩意儿,喝茶,装酒,最是合适。
他灌上两葫芦大红袍,便引着老爷子向西行去。
秋天的傍晚,夕阳微抹,红云如熏,游游荡荡的晚风,引逗着桂花,招惹着柳条,又轻悄悄地从老爷子颔下的那三缕白须处溜过,荡起一片银浪。
薛家大宅距离烟波湖不远。和那迎仙阁几乎是隔湖相望,而迎仙阁那片是繁华的街市,薛老三这边便被人工劈成了人行过道,望江公园。
他和苏老爷子游走此间,沐浴着湖风,远眺着斜阳,一老一少,漫步湖边,好似一幅泼墨山水,而这老的道骨仙风。精奇不凡。而小的,俊俏挺拔,英逼人,一人手里攥着一个碧玉葫芦。临湖踏风。像极了仙侠世界里的剑仙师徒。
从家到湖边。约莫行了三五里路,不发一言,到了湖边。老爷子便寻了一处条凳,上前坐了,挥手招招薛向,指了指座椅边上,示意薛老三也坐下。
的确,老爷子这个年龄还能一口气行上三五里,倒也算得上身子骨硬朗了,薛老三依言在椅子上坐了。
他所料不错的话,这个当口,老爷子当亲启玉口,下达训斥了。
果然,老爷子拧开碧玉葫芦,浅嗫了一口,含在口中,滋润了唇舌,才又吞了下去,开口道:“薛向,你的志向是什么?”
薛老三张口便要回答,就被老爷子挥手打断,:“仔细想想,凭心而论,不要跟我说那些样板词儿,什么为国为民之类的大话空话,这人啊,到底是动物,是动物那就有动物的本能,抛却法律和道德,大多数人便是按照自己的本能行事,只不过是被社会的条条框框抹去了棱角之辈,再按照世俗规则的范围之内行事外,但也多遵从利己主义,趋利避害。”
“为国为民,四个字说来简单,做起来极难,有哪个口言为国为民之辈,经得起往深处挖掘的?为国为民没有好处,他干嘛为国为民?不为钱权,便求大名。就像那所谓有道高僧,誓言普渡众生,无欲无求,可真的是无欲无求吗?他们求的是证道成佛,飞跃极乐。”
“便是那被芸芸众生过度神话的地藏王菩萨,曾发出过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宏愿,可他也是有所求的,他求的比那有道高僧就更为过分了,他求的是成佛作祖,永生不灭,万劫不坏,所以啊,你小子跟我就用不着来那套虚的。”
苏老爷子何等样人,学识渊博,八十载沉浮,一双眼睛早就达到了透过现象查看本质的境界。
剖析真伪,言出钢刀,剔骨抽筋,犀利异常。
薛老三讪讪,的确,他的心思被老爷子说中了。
方才老爷子话罢,他条件反射一般就要吐出和老爷子所言“为国为民”差不多的样板话。
既然老爷子此刻只知本心,薛老三也不愿在老爷子面前藏匿心迹,笑道:“您真是目光如炬。”
他刚要接着说下去,哪知道又被老爷子挥手打断,“不是我目光如炬,还是我方才说的那句,动物的本能,动物都有主裁欲,支配欲,便是寻常的村汉乡夫,夜里也曾做过当皇帝的梦,你年纪轻轻,高官得坐,前程远大,若说无那青云九霄之智,我反倒要小瞧你了,有志向不是什么坏事,人无大志,必事业难成,有志向,有规划,有恒心,有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