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高升-第3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在欧阳明的老伴刘霞替陈庆东解了围,她对欧阳明嗔道:“老欧,来了咱们家都是客人,你这是怎么说话的!”

  欧阳明似乎很怕老婆,虽然脸色还是不怎么好看,却不还嘴,只是假装看电视。

  刘霞又和颜悦色的对陈庆东说道:“小同志,坐吧!”

  陈庆东连忙说道:“谢谢刘阿姨!我叫陈庆东,是国资局的副局长,也是咱们县双山木雕厂的厂长。”

  刘霞看着陈庆东,露出一抹惊讶的神色,笑道:“真没看出来,这么年轻的厂长!”

  陈庆东看的出来欧阳明不怎么愿意跟自己聊天,而且又挺怕老婆,所以他便决定从跟欧阳明的老婆多聊聊,从她这儿打开突破口,要是博得了欧阳明的老婆的欢心,估计攻克欧阳明就很容易了。

  陈庆东便笑着说道:“刘阿姨,你们都是长辈,欧阳局长又是我的直接领导,您可千万别喊我什么‘陈厂长’,就直接喊我‘小陈’就行。”

  刘霞也不客气,笑道:“好,那我就喊你‘小陈’吧,我倒是也觉得喊你‘小陈’比较亲切呢!小陈,你先坐着跟老欧聊天,我去你们泡茶!”

  陈庆东连忙站了起来,说道:“刘阿姨,您千万别客气,别泡茶了,我不渴!”

  刘霞说道:“不泡茶哪行呢!这是礼数问题。小陈,你先坐。”然后又提高了一度声音,道:“老欧,别看电视了。”

  “哦。”

  欧阳明呜呜咽咽的应了一声,在他老婆面前,欧阳明平时那副难看的牛肉脸搁着也不是,不搁着也不是,看的陈庆东差点没忍住笑了出来。

  陈庆东倒也并不汇报工作,而是看着墙上一副装裱好的毛笔字,走到跟前,仔细欣赏了一番,是用正楷体写的李商隐的一首名篇: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陈庆东上大学的时候读过这首诗,诗的字面意思也很好理解,不过是李商隐睹物思情,借梅花来回忆旧时光罢了。

  陈庆东又看了看落款是墨雨山人,嘴角不由得浮起一抹笑容,他知道这一副毛笔字应该就是欧阳明写的,因为他从张云刚那里了解到,欧阳明最擅长写的毛笔字就是楷体,尤其是喜欢临摹颜体。

  欧阳明竟然还像一些大人物一样给自己取一个“墨雨山人”的名号,真是不知道他是真有才情,还是附庸风雅。

  陈庆东虽然不懂书法,但是来欧阳明家之前,他特意看了一些关于楷体字的资料, 便用那些资料上的词语赞叹道:“嗯,这幅字行笔雄健、字体结构方正饱满,丰润有力,气势开阔,果然是好字啊!”

  陈庆东把从资料上看到的一些词语胡乱的用了几个,堆叠在一起,把这幅字夸奖了一番,正在担忧自己是不是说的太外行了点,却瞥见欧阳明那幅难看的牛肉脸上已经泛起了一些笑意。

  “小陈,你会写毛笔字?”欧阳明问道。

  陈庆东嘴角浮起一丝笑意,转过头来,说道:“我不会写毛笔字,不过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系一个教授写的毛笔字非常好,还是省书法协会的副主席,我跟这位教授接触较多,所以耳濡目染,呵呵,毛笔字倒是没有练好,不过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这幅字,如果我没有看错,应该是颜体吧?”

  “不错,确实是颜体。”欧阳明脸上闪出一抹惊讶之色,问道:“省书法协会的副主席是你的老师?小陈,你是说哪位副主席?”

  “鲁功泰副主席。”陈庆东道。

  “原来你是说的鲁主席!我曾经还跟鲁主席还有过一面之缘呢!”欧阳明很高兴地说道,“我记得鲁主席应该是淮海大学的教授吧?小陈,你是淮大毕业的?”

  “对,96级的。”陈庆东道。

  “哦!小陈,原来你也是淮大毕业的啊!”刘霞这时候拿着茶壶走了过来,一边给他们倒茶,一边很高兴的说道,“我们女儿也是淮大毕业的呢,她是93级的学生,说起来还是你的师姐呢。”

  “是吗?哈哈,刘阿姨,有人说这个世界实在是太小了,果然如此啊!”

  “对啊,小陈,你是读的什么专业?”

  “我是中文系的。”陈庆东笑道,“欧阳师姐呢?”

  “她是学医的,临床医学系,现在就在咱们县医院工作呢!”

  “是吗?那我一定要找个机会拜访拜访欧阳师姐。刘阿姨,其实在咱们县,淮大的毕业生还真是不少呢!我知道的就已经有五六位了。”

  “你们这些校友平时就应该多聚聚,都是一个学校毕业的,感情肯定深,咱们县城就这么大,你们以后免不了有什么事需要互相扶持一下的嘛。”刘霞高兴的说道,“一会茜茜也要过来,我介绍你们认识认识!”

  陈庆东心里一动,心想,听刘阿姨这番话的意思,不会是把女儿介绍给自己当女朋友吧?

  不过,随即欧阳明问道:“茜茜他们一会过来?”

  “对,茜茜下午给我打了电话,他们两口子,还有咱们小外孙,都过来。”刘霞高兴的说道。

  听了刘霞这句话,陈庆东不由得苦笑了一下,心想自己这都是想什么呢,原来人家闺女都是结了婚生了孩子的人了,看来自己这段时间确实是喝酒喝太多了。

  不过,经过了这一层关系,陈庆东感觉跟欧阳明夫妇的关系又拉近了不少,心想关系真的是个好东西啊,怪不得有人说,在当今的中国,关系才是第一生产力。

  陈庆东故意谈到这幅毛笔字,就是为了拍欧阳明个马屁,让他高兴高兴的。陈庆东知道,像欧阳明这样的文人,别管他平时多么标榜厌恶那些溜须拍马的人,但只要赞扬赞扬他在艺术领域上的造诣,就绝对会挠到他的痒处,因为这已经不叫做“拍马屁”了,而应该叫做有“欣赏眼光。”

  陈庆东便又看着那幅画说道:“欧阳局长,这幅字写得遒劲有力,大气磅礴,我看没有个几十年的功力肯定是很难写得出这么有境界的字,这位墨雨山人,应该是位很有名气的书法大家吧?”

  欧阳明脸上马上显出很得意的神色,瞧向了刘霞。

  刘霞笑道:“小陈,你这会可是看走眼了,这幅字不是什么书法家写的,就是老欧瞎写的。几笔歪字而已,你可别夸他了,要不然他可就要飞上天了。”

  陈庆东故作惊讶的说道:“原来这幅字是欧阳局长写的!刘阿姨,你这么说,我可是要为欧阳局长抱不平了。这幅字运笔流畅,字字中锋,正篇字写下来浑然一体,让人看了就有一种震撼之感!欧阳局长的这幅字,我看跟鲁功泰教授的一笔楷书也是难分伯仲啊!”

  欧阳明终于忍不住心中的得意,哈哈大笑了起来,对刘霞说道:“怎么样?你平时老是说我写的是一笔歪字,那是你不懂。现在终于碰到了一个识货的,你听了小陈的话,就知道我的字水平还是可以的吧,哈哈……”

  刘霞根本就不懂毛笔字,看陈庆东这么说,便觉得欧阳明的字或许还真是写的不错,不过嘴上还是说道:“那是人家小陈给你面子。”

  陈庆东适时的伸出一根大拇指,赞叹道:“刘阿姨,欧阳局长的字写得确实好,我这可不是在拍欧阳局长的马屁啊!”

  陈庆东这句“坦率”的话把欧阳明和刘霞都逗得笑了起来。

  这次的开怀大笑,也让欧阳明心中对陈庆东的印象又来了一个大幅的提升,开始对他颇为欣赏了。同时,欧阳明也开始认为,陈庆东能这么年轻就成为双山镇的副镇长,然后又得到了徐书记的垂青,把他任命为木雕厂的厂长,或许这小子还真的是挺有一套。

  刘霞笑着说道:“小陈,你和老欧在这儿喝茶,我去厨房理菜。”

  陈庆东对刘霞笑了一下,道:“刘阿姨,您去忙。”

  等刘霞进了厨房以后,欧阳明也站起来,走到那副毛笔字前,很自恋的欣赏了一番,然后说道:“小陈,其实这幅字是我前年写的,那天是我小外孙的满月酒,我很高兴,中午多喝了几杯,回来之后,感觉状态极好,就挥毫泼墨,写下了这幅字!唉,写字确实是需要状态啊!而且这种状态还是可遇不可求的!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写过这么好的字了!”

  陈庆东心里好笑,刚才他虽然把这幅字夸的天花乱坠,但只不过是为了讨好欧阳明罢了,实际上,陈庆东在大学的时候看过一次鲁功泰的书画展,鲁功泰的毛笔字那才叫一个力透纸背,欧阳明的这幅字跟鲁功泰相比,差了不知道几个档次,而这还是欧阳明一次酒醉之后的“神来之笔”!

  看来,欧阳明的毛笔字水平实在是很一般啊,还真是亏了他这么自恋啊!

第五百二十五章 奉承(二)

  两人又在沙发上坐下之后,欧阳明对陈庆东的态度好了许多,主动说道:“小陈,喝茶,这是武夷山的岩茶,奇兰,我很喜欢,不知道你喝不喝得惯。”

  “谢谢欧阳局长。”陈庆东说道,端起白瓷茶杯轻轻啜了一口,入口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他以前没有喝过奇兰,但是在春来局茶馆里,大红袍却是喝了不少。陈庆东平时挺爱喝茶,但是喝的不精,所以感觉这个奇兰跟大红袍的味道相差不大,如果不是提前知道,还以为这就是喝的大红袍呢。

  放下茶杯,陈庆东感叹道:“这茶真不错,有一种特殊的香味。我以前常喝铁观音、龙井等茶,这才是第一次喝奇兰,感觉这茶的味道真是相差很大啊。”

  欧阳明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而且自认为了解的知识也很多,便忍不住想在陈庆东面前掉掉书袋,便说道:“这几种茶的类别不同,味道差别大,这是自然的。铁观音是半发酵茶,属于青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龙茶。龙井则属于绿茶,也是中国传统的十大名茶之首。而奇兰属于武夷岩茶的一种,虽然也属于青茶的一种,但是其带有特殊的‘岩骨花香’,所以味道跟其他的青茶种类十分不同,算是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品种吧。”

  陈庆东见欧阳明很有对着话题侃侃而谈的意思,便欲继续引他说话,一副求知欲很强的样子问道:“欧阳局长,我以前倒是也听说过武夷岩茶的大名,不过我只知道大红袍这一个品种,这种奇兰跟大红袍相比,哪个更好一些?”

  “哈哈,小陈,你这么问问题,本身就不严谨。”欧阳明笑道,“要是哪种茶更好,那就得看你怎么比较了。如果拿最顶级的大红袍跟最顶级的奇兰相比,在名气上来说,自然是大红袍更好。不过,对于个人来说,或许有的人更喜欢奇兰,那对他来说,自然就是奇兰更好了。这就好比你问一个人,铁观音和龙井,哪种茶更好,喜欢铁观音的自然觉得铁观音更好,而喜欢龙井的,当然就认为龙井更好了。”

  “对!对!”陈庆东笑着连声说道,“欧阳局长,听你这么一说,我发现我刚才这个问题真是太不严谨了。”

  “呵呵,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对于不懂茶的人来说,大多数人都会犯你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别人说什么茶好,他就觉得什么茶好,这么问问题,就不难理解了。其实,不光是喝茶这件事,在其他的很多事情上,有自己判断能力的人也不不多啊,大多数人还不是一样人云亦云,别人怎么说,他就怎么信?”

  陈庆东“忍受”着欧阳明这番颇为啰嗦的言谈,与其听欧阳明说这种感叹人生的话,还不如听他说说茶叶这个话题的话,最起码还能长点知识。

  于是,陈庆东便又把话题拉回到茶叶上,说道:“欧阳局长,我觉得‘奇兰’这个名字很有意思,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讲究?”

  欧阳明笑道:“奇兰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我对这个还真是没有什么了解,不过我知道奇兰的原产地其实是在闽南的平和县境内,其实也就是现在的广东省兴宁市东南部的南华山,那里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是茶树生长的天然宝地。后来,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有人把奇兰引入到武夷山种植,后来又经过十几年的人工培育和自然进化,然后按照武夷山岩茶的制作工艺制作而成,才形成了现在的奇兰。其实,这个品种正式上市还没有几年,而且产量也很低,市场上一般是很难买到的,我也是从一个相熟的茶友那里交换过来的。”

  陈庆东对茶叶爱好者这个小圈子里的事情有一点耳闻,知道在茶友之间有互相交换茶叶的传统,而且用来交换的茶叶,还一般都是市场上很难买到的珍品茶叶,要不然,也就没有了交换的价值。

  而且,能从茶友那里交换到珍品的茶叶,也是一种极大的面子。

  陈庆东便恭维道:“看来欧阳局长在茶友圈子里的很有面子啊,要不然,这种产量很少的茶叶,可是不容易交换到。”

  欧阳明面有得色的说道:“这个倒是真的,我在咱们柳林县的茶友圈子里还是有些名气的,这一罐奇兰其实是咱们县一位老政协委员的,他儿子在福建那边做生意,从那边买到的奇兰,给他带回来的,一共才带回来两罐。这位老政协委员也爱喝岩茶,把这两罐奇兰看的跟宝贝一样。不过,其中一罐,还是被我用一饼陈年老树普洱换了过来,要是换了别人,恐怕没有这么大的面子。”

  陈庆东大约记得,在上一世的时候,大约2002年,也就是今年开始,在一些人的故意炒作下,普洱的价格突然疯长,大部分普洱茶的价格都上涨了十倍以上,甚至有些极品的老树茶,一个500克的茶饼甚至可以卖到几万,甚至几十万的高价!

  到了2007年左右,普洱茶的炒作达到了一个顶峰!

  陈庆东记得在报纸上看到过这么一件事,著名演员张国立在2005年的一次于北京老舍茶馆中举行的希望工程慈善拍卖活动中,捐出了一饼马背驮茶七子饼,以2万元的起始价起拍,最终却以160万的天价成交!

  想到这些,陈庆东又看着很有些沾沾自喜的欧阳明,陈庆东心想,普洱茶或许此时已经在南方发达地区热潮起来了,只不过柳林县太落后,这股风还没有刮到这里来,欧阳明认为自己以一饼老树普洱茶换来了那位老政协委员的一罐奇兰是很有面子的一件事,但实际上,欧阳明是赔了还是赚了,还真的是不好说啊。或许那个老政协委员,正是通过儿子知道了普洱茶的价值,才愿意跟欧阳明交换的呢?

  想到这里,陈庆东不由得笑了一下,心想自己现在是不是有点把人性看的太丑恶了点,不过,他却也知道,经过了这么多之后,他实在是对人性的失望大于希望。

  这时候,欧阳明又劝道:“小陈,你再尝尝这个茶,在外面你可是很难喝到的。”

  陈庆东便又拿起了茶杯,喝了一口,赞叹道:“入口奇香,真是好茶啊!”

  然后陈庆东打开那个自己带来的礼品包,从里面把那罐没有铭牌的茶叶拿了出来,笑道:“欧阳局长,我说了您可别见怪。其实,在我调动之前,张云刚书记给我提起过您,他说他跟您很熟,以前经常打交道……”

  欧阳明笑着打断了陈庆东的话,道:“云刚是吧?呵呵,我跟云刚确实是挺熟的,以前他在县委办嘛,我们接触很多,云刚可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啊!而且他这么年轻就已经做过两个乡镇的书记了,以后绝对是前途无量!”

  夸奖完张云刚,欧阳明又颇有些敏感的问道:“小陈,云刚都说我什么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