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有本事的皇帝(I II III3部全)-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借此清洗异己,或者说搞点什么猫腻,玩点什么小动作,可以说是绝好的机会。

但是,刘秀对这些“通敌铁证”连看也不看,把各位将军召集到一起,当着众人的面,一把火烧个精光!

他说:“这下就会让那些因为通敌而惴惴不安的人放心了!”

他这么做,固然是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但由此反映出的他诚恳待人、虚怀若谷的恢弘气度,绝非一般的政客和兵家所能及,也历来为史家所褒扬。

由于能够待人以诚,刘秀对部下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一旦看中谁适合干某个活儿,就充分信任,大胆使用,授予他们工作需要的全权。

3.刘秀赏罚分明,推行严肃的政治纪律和工作纪律,有效规范了部将们的行为。

没有规矩,成不了方圆。在高级指挥员队伍建设上,刘秀坚决做到赏罚分明,对工作突出立有大功的,他赏之唯恐不及;对于工作不力造成损失的,他也毫不客气,果断给予处理。

比如大家熟悉的寇恂,智勇双全,文武兼备,又有邓禹的力挺,刘秀对他信任有加。

刘秀立国之初,寇恂在河内太守任上表现非常优秀,为刘秀攻城杀伐、巩固地盘、输送给养,立下了汗马功劳。

公元26年,寇太守因为“系考上书者”,被刘秀毫不含糊地予以免职。

“系考上书者”就是打击阻挠正常的信访活动,阻塞言路,显然是违纪的,刘秀这样处理老寇纯属按规矩办事。

4.刘秀善于协调同志之间的关系,努力促进部将们相互之间的团结,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内耗。

古来很多一哥,除了傻瓜和傀儡,在驾驭部下时往往玩尽了权术,挑起干部斗干部,鼓动群众斗群众,自己利用矛盾,各个击破,坐收渔人之利。

这样一哥的权威虽然树立了,但工作却受到严重影响,没有谁再把主要精力放在干事上;政治生态也被搞得污浊不堪,干部把主要精力用在琢磨人、算计人上,相互之间缠斗不断,官场上丑闻百出。

刘秀是君子式的皇帝,在同志之间只搞阳谋,不搞阴谋。

他总是想方设法化解部将们之间的矛盾和恩怨,促使大家相互之间和谐共处,亲密协作,来集中力量共同对敌。

在这儿,他亲自协调解决寇恂和贾复哥俩儿之间的矛盾,可以说是个典型例子。

公元26年,老寇被免职河内太守几个月以后,又被刘秀重新起用,任职颍川太守。

这时候,颍川境内社会政治形势非常不稳定,一些豪强聚众为兵,举兵为寇,公然对抗官府,为害地方。

老寇一到任,就联手破奸将军侯进,率军打击这些地方流寇势力,实行严格的社会管理政策,很快平定了颍川全境,稳住了社会大局。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名原本驻军汝南郡的汉军将领在颍川杀了人,这显然已经超出了该将领的职权和纪律许可的范围。老寇立即把这个将领抓了起来。

该将领并没有把自己杀个把人太当回事,因为他是执金吾贾复的手下。

贾复作为刘秀手下顶尖的将帅之才,他的生猛刚毅以及盛气凌人众人皆知。更重要的是,老贾得到刘秀绝对的信任。

在老贾这棵大树下面,有的可以长成碧螺春,有的可以长成狗尿苔。

还有,按照王莽时期遗风,刘秀帝国还没有来得及修正,那就是军队的天职就是砍人,砍错了也不要紧,被砍的只要不是达官贵人、豪强巨贾,或者说,只要被砍的是普通老百姓,大家互相包庇包庇,糊弄糊弄就完事儿了。

这个杀人将领也是这么认为的,他觉得寇太守把自己弄起来不过是做做样子。

但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一身儒将之风的老寇动作既凌厉又稳当,迅速查办此案,依据法典,按照程序,把杀人将领斩首。

为了杀一儆百,教育社会,老寇这一次很高调,把杀人将领公开处决,在闹市示众。

消息很快传到老贾这儿,他极为愤怒。

他不止一次地在部下面前叹息:老寇这样对待我的人,是我莫大的耻辱,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不久,老贾行军路过颍川,他觉得时机到了。

他愤愤地对手下说:“我跟寇恂平起平坐,现在却被他欺负,难道还有大丈夫被人欺负不跟人家决斗的吗?这次见了寇恂,我一定亲手刺死他!”

老寇当然明白,自己斩了杀人将领必然得罪老贾,但是,“原则”要求他这么做,他坚定地做了。

“原则”就是做人的品格,就是为官的法纪,同时,也是让人通人性,讲官德的公认的规矩。

但是,既要坚守原则,把工作干好,又要得到理解和承认,尽量少受伤害,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为了这个,老寇感到很累。

得知老贾要“报仇”的想法以后,老寇不想跟他发生正面冲突,就寻思采取什么办法避开他的锋芒。

当然,在没有上级(朝廷)的干预下,招呼生猛好胜的老贾,又不想闹翻,最好的办法也不是没有:躲一躲,不见他。

看到领导这样为难,老寇的部将谷崇沉不住气了,觉得这样未免有点太那个:毕竟在我们的地盘上,强龙都不压地头蛇,他老贾还能翻天了不成?

谷崇主动找老寇请战,说:“我身为武将,完全可以带剑陪侍您。假如有人搞什么小动作,我足以跟他们抗衡!”

老寇连忙打断他,诚恳地说:“你这么说就不对了。当年廉颇和蔺相如将相和的故事你没有听说吗?蔺相如连强大的秦王都不怕,却甘愿向廉颇低头,纯粹是为了国家,不想因为将相斗争引发内讧。小小的赵国尚且有这样胸襟辽阔、重情重义的干部,我们身为大汉的臣子,难道不如他们吗?”

老贾身为朝廷重臣,带队剿敌路过有关郡县的时候,按照规定,地方大员必须做好接待和供应工作。

在安排全郡的接待工作时,老寇做了精心的部署。

他命令全郡各县,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对执金吾贾复大军的接待和供应工作,特别是在伙食安排上,饭菜一定要丰盛,酒水一定要充足。

至于具体的把握尺度嘛,就是对执金吾的将士,每一个人按照两个人的饭菜、酒水准备,务必让他们吃饱喝足。

老贾率军一进颍川,到处受到盛情的接待,行军打仗辛苦疲惫的将士们乐得海吃海喝。

到了郡治,也就是今天河南的禹州,老寇组织了热闹的欢迎仪式,表示热烈欢迎老贾率军到来,随即托病离开。

老贾回过神来,就要勒兵追赶老寇。

他看看手下的将士,哭笑不得,个个喝得醉醺醺的,东倒西歪,已经不能干活儿了。

老贾无可奈何,只好带兵过境而去。

躲过初一,很难再躲过十五。

老寇觉得躲避老贾,毕竟是个消极被动的办法,不是长久之计,就派谷崇专程赴京,向刘秀汇报这事。

刘秀听了,也觉得这事非同小可,立即诏令老寇火速进京。

老寇急忙进京,到朝廷觐见刘秀。

这一天,老寇来到刘秀的办公室,一眼就看到贾复也在,连忙要回避。

刘秀立即叫住老寇,对他和老贾说:“天下还没有完全安定,你们两虎怎能私斗?来吧,你们有什么问题,朕今天给你们分解。”

于是,刘秀放下架子,跟这哥俩儿并坐在一起,推心置腹地唠起了家常。

这是一次气氛极好的君臣会谈,不,就是哥仨儿谈天说地。

哥仨儿有说有笑,无话不谈,欢快异常。

结果,老贾跟老寇不仅怨嫌尽释,而且结成了很好的朋友。

哥俩儿表示,一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皇帝的周围,继续以帝国复兴大业为重,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自己,竭尽忠诚,兢兢业业,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为了让刘秀放心,哥俩儿还共同乘坐一辆车子,告辞结伴而去。

第二,刘秀长于治军,努力打造一支纪律严明、作风严整的作战队伍。

如果说驭将是抓班子的话,那么,治军其实就是带队伍,二者密不可分,很难割裂开来说。

所以,刘秀“驭将”的做法,都被推广开来用之于整个部队自身建设。

刘秀起事之处,就非常注重手下队伍的仪容、作风和纪律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全新的军队。

更始王朝定都洛阳,就是派刘秀打前站先行整理环境的。

待更始人马进城,那戏剧性的一幕可能大家还没有忘记:更始的其他高级军政干部穿着举止就像叫花子、小偷一样,有的随便找块布把脑袋包一下,有的穿着抢来的女人的衣服,嘻嘻哈哈,完全是一派典型的乌合之众景象,围观的老百姓没有不发笑的。

而刘秀的手下,无论是部队官兵,还是府衙属僚,一个个服饰整洁,精神饱满,举止得体,老百姓看了都非常高兴。特别是一些怀念大汉的干部群众,激动得热泪盈眶,说没有想到今天还能够看到汉官威仪!

形象即人心。

作风是队伍整体素质水平的综合反映。

一个不自重的队伍是很难得到别人尊重的,连自己的作风都搞不好,何以搞天下?

一个爱惜自己、爱惜百姓的队伍是不孤独的,它克己修身,必能兼济天下!

登基之后,刘秀不仅没有放松,〖TXT小说下载:。cc〗反而进一步加强了队伍风纪建设。

刚刚定都洛阳时,侍御史杜诗铁腕治理军纪的生猛劲,丝毫不亚于当年的祭遵。

当然,他们都得到刘秀的大力支持。

对于触犯法纪的高级将领,刘秀亲自给予谴责管束,以儆效尤。

建威大将军耿弇任职14年,屠城300座,平均每年屠城20多座,屠刀之下万骨枯。他是刘秀的超级粉丝、铁杆心腹,但其作风并不是刘秀赏识的。

打下天下不久,刘秀在首批剥夺军权的将领中,就想到了他。

大司马吴汉也是如此,他同样是刘秀的绝对忠诚者,是公认的刘秀可以托生死、寄国命的人物,但他也有刘秀非常反感的一个癖好:屠城。

在剿灭公孙述时,吴汉拿下成都,屠城三日,索命数万,后来被史家挞伐,当时也遭到刘秀的怒斥。

在刘秀心目中,最得自己治军理政真传的,是征西大将军冯异。

冯异领命进军关中之后,他率领这支威武之师、仁义之师步步深入,供给曾经一度断档,但他依然严格约束部队,无论发生什么状况,都绝不允许滋扰老百姓!

当时天下饥荒,关中尤甚,大家都饿得易子而食或者对啃。粮价飞涨,达到一斤黄金才能换来黄豆五升,还常常有价无市。

这个价格水平,有可能是史上最高的了!

这时,冯异大军又赶上道路不通,给养输送中断,形势万分危急。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冯异也要求将士以树皮、果实为食,绝不能向老百姓伸手。

总的来说,刘秀麾下的武装集团是刚柔相济的,武可以攻城拔寨,纵横疆场,文可以安定地方,爱惜百姓,他本人满意,老百姓也是拥护的。

第三,加强供应,构筑一个综合性、全方位、坚实的保障系统。

这个军事保障系统,包含了政治的、人事的、舆论的、社会的方方面面,前面陆陆续续地说了一些,现在重点说说给养。

应该说,刘秀的青少年时代,特别是在29岁起兵之前,他基本上是衣食无忧的。即便他的老爸去世、叔叔离职、外公辞世,家里的经济状况明显受到影响,但也没有闹过饥荒。

他上太学时出租牲口可以搞点收入,回乡种地旱涝保收,贩卖粮食效益可观,经常家里有余粮,兜里有零钱,不为吃饭穿衣发愁。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按照一般的标准,这是一种小康生活。

刘秀真正体会到衣食、给养的极端重要性,是在他起兵以后。

打仗就是打后勤,打给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举凡上过战场的人,对此都会有切肤之感。

扯旗造反,刘秀真的想干事才知道钱紧。

骑牛打仗,刘秀才觉得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是多么辛苦!

在河北那些无比艰辛的岁月,他带着少数徒弟、粉丝,左冲右突,武攻武卫,无时无处不感到自己手头太紧。

为了吃饭睡觉,他带着大家讨过饭,也到宾馆揩过油。当然了,实在没办法,他们就只有饿着冻着。

在逃命的过程中,大家沐风栉雨,穿着破旧的湿衣裳,饿着肚子,狼狈至极。

冯异搞来的豆粥、麦饭之所以让他终身难忘,是因为他当时已经走投无路而痛入骨髓!

在讨伐王郎的时候,为了招兵买马,甚至有人给他出主意,说是可以采取允许打仗时随便抢掠老百姓的办法,作为将士们的薪酬和奖励,这遭到他的果断拒绝,但也反映了他的后勤供给的窘状。

举行登基大典时,刘秀连起码的条件都没有,在河边上堆起来一堆土用来站人,烧一堆柴火用来祭天,算是把大事儿办了。

不能解决衣食住行,没有人会长期跟着你干,老百姓也不会拥护你!刘秀的体会越来越深刻。

在别人身上,刘秀也看到很多反例。

王莽就是一个黑色幽默。

起初,在镇压各地风起云涌的起义时,他是不惜血本的,反正钱财是公家的,是民脂民膏。

昆阳血战时,他派出的部队达数十万之众,投入的军需物资数量庞大,车马运输起来蜿蜒绵延数十上百公里不绝。

待刘秀大胜,缴获的军需物资竟然既搬不完也烧不完!

要是供给不方便,王莽也有自己的办法:抢老百姓的。

史上从来没有一个靠抢老百姓能够老打胜仗的部队,更没有一个靠抢老百姓能够维持生存的政权。

王莽的这种流氓政治很快造成一种局面:外患未除,边境打成一锅粥;内乱又起,各地纷纷竖义旗。

在万人喊打、国家机器崩溃、眼看自己的王朝就要玩完的时候,王莽觉得再掏钱找人打仗就要动自己的腰包了,心里一万个舍不得,每掏出一个子儿都剜心般地难受。

在保脑袋还是保钱袋子之间犹豫了一阵子,王莽错失了不少战机。

当他硬着头皮召集几个敢死的汉子来帮助自己作最后的顽抗时,竟然连茶钱也不想给人家!



 ̄炫〃√

 ̄书〃√

 ̄网〃√

 ̄小〃√

 ̄说〃√

 ̄下〃√

 ̄载〃√

 ̄网〃√

供给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供给万事不成。

一分钱能够难倒英雄汉,刘秀有切肤之感。

自从来河北单干,刘秀在不断壮大队伍扩大地盘的同时,就非常注重恢复重建地方政权,建立并且不断完善税收制度。

每拿下一个地方,他都以老百姓的支持拥护为群众基础,以地方政府为依托和平台,以税赋体系为操作工具,建立起庞大而且坚实的后勤供应机制。

无论要拿下的地方多么重要,无论要扁倒的敌人多么讨厌,无论接下来的战斗多么严酷,刘秀都要严肃而严格地交代自己的徒弟和粉丝们,一定要在砍人的同时打好组合拳,无论发生什么事都绝不能骚扰老百姓,要打下一方就稳定一方发展一方,建设好政权和税赋体系。

所以,当别人靠骗和抢出来混的时候,刘秀让人耳目一新,扁倒了很多对手,还深受老百姓拥戴。

集中兵权,独掌刀柄——刀只有放在自己手里才安心

跟其他措施比起来,刘秀的这招就更加直接,更加露骨了。

他是马上君主,天下主要是从马上得来的,对军队重要性的体会极其深刻:对一哥来说,这是一把双刃剑,可以用来威震群雄,安定天下,但把握不好也会刺伤自己。当然,要是别人,甚至不少人都有这样的剑,那就更危险了!

把别人的剑给废了,只保留自己手中的这把,好好地把玩,才是最安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