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零秒绝杀-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半场比赛进行了10分钟,九中却还是被溧中压着,他们一直在反抗,用坚韧的进攻将分差始终维持在5分以内。
  双方已经开始进入轮换,第二阵容上场,比赛还是打得非常激烈,溧中和九中的替补都逐一登场。溧中这边张帆上场后,溧中的进攻重心内移,同时防守端收紧,和九中展开拉锯。
  九中这边,几个主力都下场,不过偏偏留下了鲍布朗这个头号得分手,看起来胡晓斌是想趁着双方阵容轮换,让鲍布朗多得分。
  高静见状,没有换下陆源,让他在场上招呼鲍布朗。
  鲍布朗今年高三,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那奇怪的歪把子机枪投篮法,和标准的投篮姿势实在是相去甚远,可是效果倒是不错。
  今天他已经拿到了11分,包括两个3分球,陆源发现这家伙看上去速度、力量都一般,但实际上小技术打磨的很好,好几次进球都是利用技术争取到0。1秒的出手时间,避开干扰把球投进。
  这是陆源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对手,纯粹依靠速度和反应能力,并不能很好的限制他,他必须要多动脑筋。
  随着张帆投篮不中,九中发动反击,鲍布朗快速杀到前场,突然他在45度低位卡住陆源要位,接着推进的队友直接传球给他,他接球外转身一个跳投出手。
  陆源对防背身进攻有着不少经验,可是他没想到对手会在快攻中来这招,虽然他及时上前补防,但鲍布朗还是在底线投篮命中。
  22:25,3分,双方的差距缩小到了3分。
  高静看到鲍布朗的这个进球,心中一惊,心想;“难道胡晓斌要让鲍布朗做第二个高莱吗?”
  而观众席上的鲍信德得意地说道:“看到没有,我儿子的技术,就这背身技术,高中里有几个球员会?你看看那个陆源,只会猛冲猛撞嘛,一点技术都没有。防守也防不住,进攻只会靠身体。”
  鲍信德这么一说,把彭天佐气得要死,可他又没法反驳,几次防守陆源的确没有限制住鲍布朗。
  这个歪把子机枪,还真的有点难搞定。
  接下来,溧中进攻还是没中,九中再度反击,这回三传两导,竟然又让鲍布朗在右侧低位拿球,鲍布朗接球后又顶开陆源,翻身跳投。
  这次陆源竭力干扰,球没有投中,可是九中抢到前场篮板,补篮命中,24:25,不知不觉,九中把分差缩小到只剩1分。
  高静立刻叫了一次暂停,鲍布朗在反击中两次出人意料的打法,让场上的局面出现了变化。
  九中这种徐缓如林的打法,还真的不是那么的好对付,他们失误很少,没有勉强进攻,每次出手都比较有把握,退防做的非常出色,没有给溧中太多反击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从刚刚鲍布朗的两个球,高静看到了梁伯余时代南京九中的影子,那个制霸全国的球队,和那个视得分如草芥的砍分狂人。
  “陆源,你下场休息一会儿,任兆亮,待会儿你上,对付一下对方的4号。不要给他连续得分的机会,如果必要的话,犯规。”高静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安排,让球队里防守很好的任兆亮上场对付鲍布朗。
  陆源想说点什么,他觉得自己可以防住鲍布朗,刚刚第二球他不就没进么?但在比赛当中,陆源绝对服从教练的安排。
  而高静这个布置看起来,似乎并不是针对鲍布朗,而是另外的什么人。


第二百三十一章 高莱

  九中和溧中在上半场打了个难解难分,高静在换上任兆亮后加强了对外线的防守,特别是对鲍布朗。
  一个球员的进攻手感是可以“养”起来的,特别是外线球员,一旦给他投篮投出了感觉,那么一整场比赛想要限制他都会变得很困难。
  高静想到过鲍布朗会有发挥,只是没想到胡晓斌会让鲍布朗和队友打类似于三角进攻的低位配合。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套路,过去九中只有围绕高莱的时候能够用出来,因为高莱拥有超人的得分能力和不俗的传球技术。
  鲍布朗不是高莱,可是但从一场比赛来看,他或许可以发挥出高莱那样的作用。在过去的几年里,九中始终没有一套稳定的战术套路,他们看上去在打团队篮球,但更多时候是乌七八糟的一通乱打。
  现在,胡晓斌知道,在必要的时候,必须让球队有一个稳定的核心和大脑,经过三年的磨练,鲍布朗拥有这样的能力,他相信这次华东区大赛,会是鲍布朗大放异彩的机会。
  起码在上半场看,鲍布朗做到了,他半场得到了16分,送出4次助攻,还有1次抢断,几次低位的攻击都完成的很不错。
  九中在半场结束时,落后溧中1分,双方的比分是45:46。
  这样的表现当然让鲍老爹很开心,中场休息的时候,他的嘴就没有停过,持续不断地吹自己的大儿子是多么的厉害。
  “你见过哪个高中生球员有这样的低位技术?没有!他不是中锋,他可是一个后卫,一个后卫,一个17岁的后卫!我吊日累马,太牛叉了!”
  鲍信德吹到后来,连南京话都忍不住冒出来了,在内心他是很为自己的儿子骄傲的,因为这种技术鲍布朗练了好几个月,每天都留下来在场馆里加练。
  很多时候都是鲍信德陪着他练,拿着一块大海绵垫顶着自己儿子的背。
  虽然现在这种技术在高中早就不流行了,哪怕在nba,练习这项技术的年轻人都越来越少,人们都喜欢华丽的运球和致命的三分。
  只是因为在中国,因为甘的存在,这项技术依旧被不少人重视和喜爱,而且对于中国球员来说,对抗禽兽一般的欧美人,这种技术真的挺好使。
  听到鲍老爹的牛皮震天响,彭天佐当然不乐意,说道:“老伯您别得意,待会儿下半场就让你看看什么叫真正的背身技术,让你认识认识谁叫白叶!”
  鲍信德哼了一声,没有理会彭胖子,心里却是有些打鼓,刚刚那个陆源已经让他吃了一惊,还有那个白叶,是不是那个7号?好像的确挺厉害的。
  其实上半场白叶压根就没发力,一直在专心组织进攻,有机会了在外面投几个,其他时候都在传球,抢篮板。
  他不急不躁,似乎在等待着队友们发挥,等待下半场需要他的时候再站出来。
  相比而言陆源除了那个精彩绝伦的上篮外,就没有其他太突出的表现了,空切上了个篮,有一次抢断,一次中距离跳投不中,后面就没有了什么尝试。
  很显然,在一场双方都打得非常规整的比赛中,陆源的那种“出人意料”和不按套路出牌,没有获得太好的展现机会,而且大多数时候他都在琢磨别的东西,比如面对肖云扎实的掩护,他应该如何更快地摆脱。
  好在溧中一直保持着场面上的优势,这出乎不少球迷和场边媒体人的预料,赛前很多人意外,溧中一定会在上半场拼劲全力,这样才能和九中势均力敌,就像市级赛对阵常熟体工那样。
  可实际上,他们表现的像个强队,打得非常稳健,显然,连续的胜利,给溧中带来了不一样的赛场气质。
  他们还有一个下半场的时间,去发挥全部的能量。
  而陆源则一直在思考,应该怎样防守鲍布朗这种类型的球员,中场休息在更衣室里的时候,他又想起了梁伯余在赛前和他说过的话:
  “多盯人,少盯球,多控制,少奔走。”
  过去陆源防守依靠的是直觉和训练中学习的基础技巧,还有白叶、巫澎传授给他的一点经验。
  他还没有真正去思考过,面对不同战术思路的对手,应该怎么样去应对。
  现在他在开动自己的脑筋,在他看来,这或许比得分还要有趣。
  …………………………
  与此同时,在另一个城市,天津,华北区大赛在今天下午正式开始,同样是小组赛,在天津财经大学的体育馆里,第一小组的两个对手,是华清大学附属高中和山东泰安第二中学。
  梁伯余作为这次被nhba邀请的技术指导,正坐在技术台上观看这场比赛。
  天津财经大学体育馆里一样是人山人海,到场的球迷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一睹全国高中篮坛第一人的风采。
  但甘为止的表现并不是那样引人注目,不是因为他状态不好,而是因为他的风头完全被球队的两名新人盖过——控球后卫陆渐和小前锋高岑。
  华清附中今天比赛给人的感觉只有一个字——快,风驰电掣的快,迅雷不及掩耳的快,每当陆渐拿到球的时候,华清附中的进攻就像喷气机一样冲了起来。
  梁伯余不禁想到了过去自己执教九中时的岁月,那时他总是让球员们更快一些。
  不过华清附中的快和过去九中的快是不同的,九中快是快在转移球,转换速度其实不快;而华清附中不管转移球还是奔跑转换速度都非常快。所以九中快的轻灵,而华清附中快的无可阻挡,摧枯拉朽。
  在华北区大赛开始前,不少人认为今年的华清大学附属高中不会再像前两年那样强大了,毕竟他们的后场一下失去了两名核心球员。
  可是陆渐和高岑的出现,用半场比赛就打了不少人的脸,他们甚至不用自家的超级中锋发力,仅仅依靠快速反击,就把对手泰安第二中学冲的七零八落。
  梁伯余坐在技术台后面看着场上的局面一言不发,他知道,这是纯粹的天赋上的胜利,华清附中并没有使出什么高妙的战术,也没有展现过人的技战术细节,他们就是快,就是能跑,就是比你高一个层次。
  泰安第二中学在山东也是一个非常强的球队,可如果你的球队跟不上对手的步伐,让对手总是面对空气上篮甚至扣篮,那你的所有技术、战术,就通通都是假的。
  半场比赛结束,65:31,34分的巨大差距,华清附中的进攻在陆渐的带领下彻底摧毁了对手,而且看起来他们根本还没有使出全力。
  20多分钟高速奔跑,整个上半场陆渐都没有休息,但是离开球场时,他看上去状态良好,只是流了一点汗,没有任何疲惫的迹象。
  而另一边,泰安第二中学的球员看上去热气蒸腾,现在是二月份,馆外是零下,可是馆泰安二中的球员热得像在海南的烈日下。
  梁伯余坐在技术台,双方的状态他都能清楚看到,泰安中学的球员,尤其是后卫,累了,很累。
  篮球是一项高节奏高转换的运动,不过有一种运动比篮球的节奏还要快,攻防转换还要迅速,那就是冰球。
  所以冰球换人不暂停,冰球五分钟就要换人,冰球一个队要带20个人,因为太累了。
  现在,华清附中就是把篮球打成了冰球的节奏,泰安二中的球员哪里吃得消。
  梁伯余看向华清附中的主教练陆子豪,他今年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在圈内是出了名的魔鬼教练。
  从华清附中今天的表现就能看出,他们的日常训练师多么的艰苦和高强度,在场上看上去轻松自若,在场下必然吃尽苦头。
  而华清附中的那个新人后卫陆渐,据说是陆子豪的儿子,他的天赋是真的好,尤其是他的球性,在中国球员中非常少见。他的运球并不华丽,可他做到了近乎人球合一的状态。
  他的体力是真好啊,训练肯定非常艰苦,防守他的后卫真是遭了罪,腿一刻都停不下来。
  南体大附属过年之前到北京和华清附中打比赛,据说就被陆渐给跑死了,只用了半场。
  不知道还有谁能够跟得上他,能够追着他跑一整场。
  梁伯余脑海里第一个想起的名字是高莱,十年前这个自己一手培养的超级明星,nhba历史上最震撼的得分手,其实他在防守端一样出色,两边他都能做的很好。
  因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体力怪,可以全场40分钟不停的奔跑,防住对手的外线箭头,然后自己再砍下40分。
  像陆渐这种全场飞奔,高莱跟上完全不会有问题,而且他会用进攻不断攻击对位的人,在攻防两端都给对手巨大的压力,直至把对手生吞活剥。
  他是当年九中那套不疾不徐的战术体系中,突然冒出来的毒蛇,总能在对手放松警惕时给对方致命一击。
  “如果他还活着,应该在打nba,拿几百几千万的合同了吧。”梁伯余心里这么想着,不觉有些悲凉。


第二百三十二章 脑子好使

  下半场的比赛很快就开始了,冬天的上海湿冷湿冷的,方正体育馆透明的玻璃穹顶上结出了一层水汽,这是球馆内部蒸腾的热气碰到冷玻璃凝结而成。
  今天下午有两场比赛要进行,除了溧中对阵九中外,还有一场就是徐汇模范对阵回辅,因为徐汇模范是主场作战,所以现场有一大半观众都是来等徐汇模范的比赛的。
  没想到,被当做垫场赛的溧中vs九中同样精彩,比赛对抗并不激烈火爆,可是两边打得有来有回,战术明晰、齐整,很是好看。
  在场边靠近技术台的位置上,坐着的是徐汇模范中学的球员和教练组,徐汇高中的球员身穿金色的运动服,全都正襟危坐,然后手里都拿着一个笔记本,一边看一边再记录着什么。
  坐在球员们中间的是徐汇模范的主教练王健,他身材高大强健,大冬天在球馆里就穿着一件红色的t恤,显露出结实强壮的胳膊,他头戴草灰色的鸭舌帽,抱胸坐在所有队员中间,两边的球员一个个都不敢吭声。
  之前在路上还吵吵嚷嚷个不停的王舜、王禹两兄弟,坐在老爸的身边,真是放屁都要夹着,不敢崩出声音来。
  和鲍信德不同,王健对三兄弟一向是极其严格,从他给儿子取的名字就能看出来,他对儿子们的期望值非常高。
  王健过去是上海男篮的成员,司职大前锋,后来因为伤病以及天赋问题,没能在篮球道路上更进一步,便把希望都放在了儿子们身上。
  接手徐汇模范高中以后,他着力培养大儿子王尧,另外两个儿子一样跟在老爹后面接受残酷的训练。
  王健的训练不仅仅来自于体能和技术,还有场下的思考和想法,每次重大比赛,王健都会带着全队一起观看对手的对抗,同时要求每个人在比赛结束后出一份球员评价报告,写不出来或写不好就要挨罚。
  王健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过去他在上海男篮,以身体强壮,能跑能跳而著称,但总是被人称“打球没脑子”。
  后来身体有了伤病,身体素质下滑,便早早被淘汰,因为“他打球依靠身体,受伤就没用了。”
  带着这样的评价,王健咬着牙用两年时间考上了华东体育学院的研究生,拿到了硕士学位。
  之后应聘成为徐汇模范中学的主教练,今年带出了不俗的成绩,从上海机场、地铁、街头的广告就能看出来,徐汇模范中学这次在上海地区有多么受欢迎了。
  所以,王健希望自己的队员,尤其是三个儿子,不要被人当成只会用身体打球的球员,一样要学会思考,学会用脑子打球。
  下半场比赛马上就要开始,王健左右看了看队员,问道:“怎么样,评价报告写的怎么样了?还有半场,要是写不出来或者写不好,今天比赛我不收拾你们,大赛结束了算总账。”
  王健这么一问,没人敢搭话,于是王健对王尧说道:“王尧,把你的本子给我看看。”
  王尧把自己的本子给了王健,王健一看,先是九中,中锋肖云评价是:基本功扎实,技术细节全面,赛场作用容易被低估。
  王健点了点头,作为球队的中锋,自然要先看对手中锋的表现,王尧对肖云的评价还是很到位的。
  再看下面,鲍里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