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史上最强帝国崛起-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就是说,这三个大国,已经彻底废了。

  而现在就只剩下韩燕两个小国,以及现在打成残废的齐国了。

  如此说来,自己这一方目地,已经完成大半,差不多可以收兵休战,返回御国了。

  不过,钟御却没打算就这么走。

  如今各国虽然削弱了许多,天下的战争也还在持续,但对于中原潜力的破坏,还不够最狠。  

第330章诸国隐患

  楚国后方有这么一个越国,实力虽然比不上楚国,但也弱不到哪里去,有着天线的依托,能够持续不断地跟楚国放血,慢慢地将楚国拖入深渊,万劫不复。

  北方的赵国,东方有一个秦国牵制,虽然秦国不敢动粗,但对于赵国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威慑。

  而魏国,虽然同样有着秦国的威胁,但压力终究没有赵国那么大。

  所以必须要给他找点事做,牵扯魏国的精力,拖住他的脚步,不断给他放血,这样才符合御国的战略目的。

  而那个对象,如今正在陶郡叛乱的叛军,却是再合适不过。

  “是时候再出个陶国了!”

  钟御在阴暗的大帐之内,双手托着额头,嘴角露出微笑,有了想法。

  用陶郡来牵制魏国,拖住魏国的脚步,因为陶郡就在魏国国都周边,双方距离很近,随时都能够危及到魏国的国本。

  所以魏国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大敌,必将会集中所有力量,将他剿灭。

  而陶郡的叛军,为了自己的存活,也必然会誓死反抗,这样双方就会持续消耗下去,直到一方倒下。

  不过虽然要扶持陶郡的叛军,让他与魏国对抗,但却不能由自己这个魏国的盟友出面。

  但陶郡周边不是楚国,就是魏国,唯一接壤的,还是如今被打的很惨的齐国。

  并且和齐国的中间,还隔着被联军占领的薛郡,阻隔交通,联系颇为不易。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麻烦,钟御打算全面撤离薛郡的守军,将所有兵力聚集到如今的前线。

  至于薛郡的归属,魏国想要就给魏国,不过估计魏国也不想拿,如今他连国内的叛军都剿灭不了,哪有心思搞这些。

  而薛郡的叛军就更不敢了,一个魏国的大军就让他们焦头烂额,难以应付,哪里还敢接这个烫手山芋,得罪联军以及齐国。

  所以也只能是齐国来接受。

  想必琅琊郡的齐军,当地的守将,对于收复一郡的功劳,应该颇为有想法吧!

  这样也正好分散齐国的兵马,让那些在正面抵抗自己的齐**队,变得分散,薄弱起来。

  果不其然,当薛郡的守军退出之后,琅琊郡正在抵抗的起义军,立马分出了10万人,将整个薛郡拿下,重新收回了齐国的治下。

  而在薛郡山林之内躲藏联军搜捕的齐国遗民,听闻祖国已经收复了薛郡,纷纷喜出望外,跑出山林,回归故土。

  他们的出现,使得原来正在头痛薛骏千里之地,竟无一个百姓该如何治理的守将,顿时喜出望外,欢喜不已。

  连忙派出手下将他们安顿,请回故土,重新恢复生产,不过月余,整个薛郡又有了一点人气,恢复到了四五万人口的样子。

  虽然不复之前80万人口的鼎盛时期,但总比空无一人好上许多。

  而在琅琊郡,原本的联军也撤出,将他们原本占领的半个郡,也让给了琅琊郡的守军。让他们颇为惊喜,不费一兵一卒就收复了全郡,这是一个不小的功劳。

  嗯,借此,钟御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用两个郡的地方,拖住了齐国大概25万的兵马,让他们动弹不得。

  除非他们不想要这刚刚收复的地方,不然的话,他们这25万大军就绝对调动不了。

  而撤离了所有在守卫齐国占领地的联军,将他们聚集到前线后,钟御终于在前线有了30万的大军。而在他们的对面,也就是临淄郡,那里只有区区15万齐**队。

  人数上有了优势,士气上也有了优势,再加上在齐国那么久的抢掠,装备上也相差不了多少,钟御终于有了足够的把握,开始发动进攻了。

  虽然时值隆冬,冰雪降临,大地一片肃杀。

  然而,钟御麾下多为北国人士,燕国也久居北疆,颇为耐寒。所以他挑出了一部分较为精锐的兵马,也就是多为身负深厚内力,不惧严寒之人。

  成了一支精锐大军,足足有着5万人。

  给他们用上了最为优良的兵甲,以及最好的防冷衣服,带着他们冒着寒冬冰雪,向着齐国发动了突袭。

  不过3日,临淄郡除了临淄城之外,所有城池全部沦陷,临淄城也被包围。

  而对于这个消息,齐国的薛郡胶东郡以及琅琊郡,却全部被蒙在鼓中,毫不所知。

  大雪封闭的路途,使得消息的传递越发困难,钟御估计,这几郡的人想要得到消息,起码也要半个月。

  而他们想要调动兵马支援,起码也要两三个月,到时候也无济于事。

  随后,没有任何外援,彻底成为孤城的临淄,迎来了一个噩梦。

  30万的联军包围,将他围得水泄不通,层外廊起密密麻麻的火把,在冰雪之内,成为一副奇景。

  整个城中,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皆是陷入了惶恐之中。

  齐王被吓到了,派出使者求和,无论什么条件他都可以接受。

  对此,钟御同意求和,但只有一个要求,齐国撤出临淄郡,将它割让给燕国。不然的话,那就只有一战。

  不过到时候齐国上下,包括齐王在内的性命,他就难以保证了。

  对于这个条件,齐国愤慨不已,朝堂上下群情激昂。

  不过,这一切,都随着外面联军的一次攻城,全部化为乌有。

  钟御明白,空口白话,想要让齐王让出自己的都城,让出自己的根基之地,那是万万不可能。

  不打疼他,让他明白自己不这么做,就只有死一条路可以走,他是不会屈服的。

  所以钟御直接派军攻城,哪怕如今寒冷至极,别说打仗了,寻常人就是在外面走动几下,都有冻死的可能。

  但他还是坚持攻城,以那5万耐寒能力较强的精锐,作为主力。

  果不其然,这些人一上场就有奇效。

  齐国的守军,站在城墙之上,有着地利防守的优势,并且周围点了火把,给他们添了一点温暖。但就算这样,还是冻得哆哆嗦嗦,连武器都拿不稳,更别说作战了。

  所以他们看到联军的动作之后,全部都被吓傻了。  

第331章格局划分

  现在的天气是怎么样,作为同样遭遇的齐国守军,可以说感同身受,根本不是人能够承受了的。

  别说打仗,在外面走,都是冻的受不了。

  而城外的敌军,竟然敢冒着风雪,冒着冻死的可能,也要来攻打自己,无疑让他们有了一种震撼。

  这种不惧生死,不畏寒冷,不畏一切也要战斗的意志,让他们感到畏惧。

  然后,联军迅速的攻城,迅速的打上了城墙,狠狠的给了守军一击。

  要不是守军凭借人数的优势,勉强击退的攻城的联军,保证了城墙的控制权,说不定钟御还能借此一战拿下整个临淄城。

  不过就算这样,也带给了齐王极大的恐惧,让得他对于这个条件的答应,犹豫了起来。

  随后,帝元七年1月。

  面临生死的威胁下,尽管齐王再怎么不愿,也还是答应了求和条件,让出了临淄城。

  而联军也一言,让出了一条生路,让齐王率领着城中的5万守军,安全地撤离了。

  至于剩下的10万守军,很多亲人都在城中,根本不可能跟着齐王离开,齐王也只能够忍痛将它让给燕国了。

  这倒是让燕王欣喜不已,自己又多了10万大军,让燕国的实力又增强一分,有着更大的自保把握,谁不高兴。

  齐王撤出临淄这个原本的国都,天下雄城之后,过去的需要寻找一个新的雄城,来作为齐国的国都,安定国本。

  所以他遍观齐国上下,最后选择了琅琊郡的琅琊城,作为齐国新的王都。

  琅琊境内多平原,颇为富庶,在齐国仅次于临淄郡,是齐国第二富庶的地方。

  人口在战前更是有着上百万,远远超出其他三郡,尽管因为战争的原因,如今只有大概60万左右,但依旧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大郡。

  经过这么一番祸事,齐国只剩下残破近乎废墟的薛郡,以及身处后方,没受到多大波及的胶东郡,再有就是现在国都所在的琅琊郡了。

  薛郡自不必多说,基本上没什么价值。除了地盘大,能够充充门面,争霸战略纵深外,再无半点益处。

  胶东郡虽然没有这么惨,身处后方,基本没什么敌人打到哪里,也没什么祸害。

  但因为战争的缘故,剧烈的男丁抽调颇为严重,已经陷入青黄不接。虽然全郡还有四十二三万人口,占了其国剩余人口的很大部,但比起琅琊郡,还是有所不如。

  再加上郡内多山,道路难行,平原粮地不多,颇为穷困,用它来做国都,虽然比较易守难攻,但却不利于一个大国的统治。所以他也被排除了。

  接下来就只剩下琅琊郡了,琅琊郡多平原,拥有良田无数,历来就是齐国的产粮地,人口也众多,经历这么多战乱后,还剩下60万人,哪怕在天下,都是排的上号的。

  所以,百般挑选之下,齐国也就剩下琅琊郡还看得过去。

  经此一役,齐国从原本的400万人口的大国,成为如今只剩下百万余人口,三郡之地的中等国,勉强与韩燕与新建的越国这些国家相比。

  不,燕国比他好多了,国内有着三郡百万人口,国外还从齐国这里夺下了济北郡以及临淄郡,又扩张了百万人口。

  现今已经跃居五郡之地,人口200万的上等大国。比肩赵魏,可不是如今衰落的齐国能够相比的。如今齐国的凄惨落魄,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也因为这场战争,让齐国意识到一个盟友到底有多么重要。

  所以他对于自己旁边,与联军作对,掀起了叛乱才让自己苟活下来的陶郡叛军,多加拉拢。

  由于寒冬,魏军平叛不力,他可不像钟御,有着牺牲大量精锐的决心,也要拿下叛军。

  所以这给了叛军苟延残喘的机会,以及给了齐国拉拢的机会。

  齐国如今还有30万大军,这并不少,如今的魏国也不过30万大军了,这么久的大战,魏国哪怕人口富庶之地,也难以为继。

  而对面的叛军,也有着足足10万大军,这才是他们能够抵挡魏国进攻的原因,有着坚城在手,哪怕魏军骁勇善战,想要拿下,一时也颇为困难。

  所以齐国与陶郡叛军沟通之后,双方一拍即合,颇有相见恨晚之意。齐国直接派了10万大军,进驻陶郡,协助陶郡防守。

  听闻这个消息,魏王气得吐血,当场咆哮齐国小人,悔当初没有与联军将它消灭。

  但除了骂一骂,魏王也无可奈何了。

  如今联军近乎解散,虽然名义上还维持,但谁都知道,再想要聚集起当初的六国大军,却是万万不可能的。

  以魏国如今的形势,想要打败陶郡叛军与齐国的合力,那根本是痴心妄想,所以他也只能做是陶郡彻底的脱离自己的魏国,成为那群叛军的囊中之物。

  不久之后,帝元七年2月,

  陶郡叛军宣布成立陶国,国君为陶郡一个豪强范明,听闻乃是古之贤人陶朱公的后裔,颇有名望,处事公正,被人推举为国君。

  而齐国,也在他一举推动陶国建立的当日,宣布与陶国结盟,共同进退。

  齐国做了这么多,不就是想要有一个盟友能够帮他分担来自其他各国的压力吗?所以如今与陶国结盟,早就被他们想了很久。

  不久之后,陶国与齐国联系南方的越国,三方组成联盟,一起对抗来自以御国为首的联盟的压力。

  自此,天下第二大联盟,就此形成。而他们的对手,就是御国为首的六国联盟,压力巨大。

  同时,在天下的西方,还有一个名为秦国的庞然大物。哪怕他被联军打得丢了许多领土,但如今还有这七郡之地,400万左右的人口。

  全国的大军加起来,大概还有60万左右,依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他作为第三方势力,单独地存在于两大联盟之外。

  并且慢慢的露出它的獠牙,伺机咬上一口,再次向天下人宣示他的存在。

  整个天下,自此形成的人如今三大势力为主体的格局。

第332章燕国的春天

  帝元七年,3月。

  以御国为主的三国联军,在与齐国达成和解,双方罢战之后,继续在齐国新占两郡驻留了一月,确定没有任何问题之后,这才解散各自归国。

  御国派出的10万大军,经过连番血战,如今只剩下8万人,可谓折损颇多。

  这损失的2万人可不是各国那种乌合之众,而都是拥有内力的精锐。别的不说,就这10万人,就已经是赵魏韩三国的所有拥有内力士兵的总和了。

  如今折损2万,哪怕对于赵魏这种大国来说,也是伤筋动骨,动摇国本了。

  所以说,对于这2万人的牺牲,钟御是颇为心疼的。

  不过,这些牺牲都是有价值的,虽然牺牲了2万士兵,但剩下的8万人都经历了战火的淬炼,变得越发的精锐。许多人因为杀戮,于生死之间获得颇多感悟,修为越发精进。

  更何况,虽然折损了许多士卒,但在这个过程中,钟御所淬炼的10万神兵,却也完成了足足2万把,收获颇丰。

  总的来说,这一次齐国的战役,各国都有损失,甚至很多人都赔了夫人又折兵,除了御国达到了搅乱中原的目的之外,也就一个燕国,获利颇多,赚得钵满盆满。

  不过,虽然燕国获得了两个郡的地方,以及近百万的子民。但这并不是说,他的实力就一下子扩张了一倍。

  得到了这些东西是一回事,但能不能用?能不能有效的驱使?那就是另一回事。

  不要忘了,之前联军在齐国土地上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是天怒人怨,毫无半点收敛。

  有多少齐国人在这场战争中死去,多少齐国的亲人朋友,故乡家园惨遭战火的破坏,他们与联军的仇恨,纵使倾尽长江之水,亦难以洗刷。

  所以说,燕国虽然得到了很多地盘,很多人口,但想要真正将他划为燕国的国力,那需要很长的时间。

  这个时间起码也要四十年以上,经过两代人的繁衍生息,慢慢将他淡忘。

  而在这四十年内,燕国需要屯驻重兵,以防这些地方作乱,还要施以仁政,投入大量的资源物力,以收买这些齐国人的人心。

  为此,从如今燕国虽然结束了战争,但依旧屯住了10万大军在这两郡之内,对于南方的齐国,以及两郡中的齐国遗民严加防范就可以看出。

  不过,剩下的施加仁政,收买人心就没有了。

  毕竟,打了这么久的仗,燕国的国库早就空虚,连耗子都见不了一只,自己国内的百姓都很多人饿肚子,甚至在这个冬天冻死饿死许多。

  这种情况之下,哪还有什么钱粮来接济齐国?

  而且与燕国国君的贪婪,朝堂上下的**,以及燕齐两国的世仇,燕国不但没有抚恤,反而变本加厉地从这两郡的土地上搜刮。

  在燕国人的思维里,齐国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