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雀栖梧枝-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惜从日中等到日落,又从日落等到月升,再从月升等到日中,张家门里的人进进出出,却没半个望自己一眼的,凤儿这时就算想哭,也哭不出眼泪。

想起那日情形,若不是奶娘寻来,自己只怕就死在张家门前,听到陈氏的声唤,凤儿大哭起来:“当日不孝女这等对爹娘,忍看爹贫病而死,自己安享荣华,心里竟没半点愧意,已该天打雷劈,今日落的被人休弃,也是罪有应得,娘又何须寻我,徒添忧伤?”

这番话说的陈氏心里大疼,她不顾轿内狭小,上前紧紧抱住凤儿:“儿,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当日你随你祖母前去,省的随了我们受苦,娘虽难忍骨肉分离之苦,知晓你在好处,心里也是喜欢的,今日你这样境地,娘不去寻你,难道就任你流落他乡,娘的心只会更疼。”

凤儿听了这几句,想起自己当日种种,不认爹娘,不亲姐妹,只贪恋荣华,心里又愧又悔,从陈氏怀里扎挣出来。雀儿已伸手进轿搀出陈氏,凤儿跌滚着从轿中出来,在陈氏面前跪下:“今日就求娘把不孝女打死,好让不孝女下去见爹爹,侍奉爹爹,略尽一点孝心。”

说话时候,凤儿已拿起陈氏的手往自己身上放,陈氏怎么舍得,只把她紧紧抱在自己怀里:“我的儿,你那时年纪小,况且那又是你祖母,待你又好,听了她的话也是常事,你此时要我打杀你,岂不摘了我的心肝?”

说着陈氏也大哭起来,凤儿的哭声更是没有绝,母女俩抱头大哭,雀儿眼中也觉酸涩,上前劝道:“娘,你和姐姐团聚,也是大好事,又何必哭呢?”陈氏的泪哪还止得住?雀儿又扶住凤儿的肩:“姐姐,你方才说要少尽一点孝心,做人子的对父母,自当承色为上,让她欢喜还来不及,怎能引得她哭泣?”

雀儿这话有理,凤儿的泪渐渐收住,脸上挤出一丝笑容:“娘,妹妹说的有理,我怎可只顾着自己伤心?”陈氏这才接了雀儿递上的手帕,擦了擦泪。见她们总算不哭了,雀儿又道:“娘,姐姐走了远路,该去梳洗换妆,等一时再叙话不迟。”

陈氏听了这话,虽把凤儿从自己怀里放开,那手还是紧紧拉住她不放,雀儿只得让丫鬟带着她们下去梳洗,雀儿望着她们去的背影。想起方才情形,竟不知是喜还是忧,心里又泛起一丝酸涩。娘的怜爱,日后就有个人来分了,不过娘了了一桩心愿,又多个人陪伴,自己不该念着她的怜爱才是。

作者有话要说:我实在太狗血了,请叫我狗血李。貌似这句话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

新人

雀儿思量一会,自己劝自己一时,又抱过杜琬看看,娘说的对,自己有公婆丈夫,现在又多了个女儿,凤儿夫家休弃,娘家不纳,如果娘不再疼她,她竟是无处可去。自己现时也是做了母亲的人,难道还不能明了做母亲的心。

见杜琬又沉沉睡去,雀儿让奶娘把她抱走,觉得房里十分安静,怎么娘也去了许多时候,到现在都没梳洗完?她站起身刚要唤小冬去瞧瞧陈氏,帘子响处,陈氏手里挽着凤儿走了进来。

虽说已梳洗过,凤儿也换了衣衫,只是那双眼都是红肿的,雀儿的眼看着陈氏紧紧挽住凤儿的手,心里那种酸涩又漫了上来,但还是笑着迎上前,让她们坐下,亲自倒了茶,说了几句话才道:“有姐姐陪着娘,我也放心许多。”

陈氏看向凤儿的眼里满是慈爱:“说的是,我从没想到还有这一日。”凤儿坐在那里,手里端着茶杯只是不说话,听着陈氏和雀儿在那里一问一答,此时坐在这里,似在梦境,陈氏没想到,凤儿自然也是没想到会有这样一日。

说不一会,陈氏就站起身:“雀儿,等我去辞了你婆婆,这就带你姐姐走。”怎么这么快,雀儿站起身:“娘,在这吃了晚饭,住一夜明早再走不也一样,您来这一日,还没好好瞧过你外孙女。”

凤儿随着陈氏起身,陈氏的手搭上雀儿的肩,给她理一下不知什么时候弄的有些乱的衣领。陈氏的手很温暖,放下的时候擦过雀儿的脸颊,一下让雀儿觉得心里暖和和的,娘还是没有忘了自己。

手放下的时候陈氏才笑道:“这总是你婆婆家,你是做媳妇的,帮这么大忙已是出乎意料,再打扰时候长了,我怎过意的去?”雀儿虽知道这是陈氏的性格,手还是不由自主拉住陈氏的袖子。陈氏眼带嗔怪的看她一眼,左手往下拉住她的手,右手拉住凤儿,这两个女儿,终于都在自己身边。

雀儿明白陈氏的心,又往陈氏身边偎一偎,母女三人,这才去前面见杜太太。凤儿一路走来,想起当日来杜家,自己是上客,宁家五奶奶,张家三姑娘,到哪家做客,哪家不高看几分?

当日的那些事,今日想来,不过是镜花水月一般,凤儿低头看一看身上那半旧的衣衫,心里的喟叹方发出来就又散去,不管如何,今日的处境比起昨日来,已是天上地下。凤儿抬眼看着陈氏,刚好雀儿侧头看她,两姐妹微微一笑,尽在不言中。

凤儿的事也算了了,外面的人怎么传说就由他们去说,凤儿安心待在庵里陪着陈氏,雀儿帮杜太太忙着杜棣娶亲的事。

家里事情多,杜杉杜杨也被杜三太太接了回去,杜杨还好,杜杉明显有些不乐意。这倒让杜三太太有些纳闷,她本以为应是反过来的,不过她此时事情也是极多,不能像原先一样对杜杉那么细致,只是和杜桦说,闲了时候多去自家坐坐就带走了那两姐妹。

杜桦少了那两姐妹相陪,见雀儿和杜太太忙着杜棣成亲的各种事情,杜琬只有奶娘丫鬟服侍,自告奋勇要照看杜琬,杜太太虽笑话她自己还是孩子,怎么就要照看孩子,但还是允了。

有事,日子过的似乎也快些,新房预备好了,上面用了承尘,下面铺了青石地砖,四壁都刷的雪白。朱家择了一日,把家具先送了过来。

家具到的那日,雀儿领着家里的下人们在新房那里等候,朱家押送家具过来的,是个年轻小媳妇,瞧见雀儿的打扮,不等人说就跪在地上磕头:“请大奶奶安,小的是姑娘的陪房,奶奶只需称呼小的为楚四家的就是。”

雀儿细一打量,果然尚书府出来的人和旁人家用的下人不大一样,衣衫钗环能看出所费不赀,说话伶俐礼貌周全,哪是自己曾见过的有几家的下人,眼睛只长到额头上去。

雀儿忙命小冬扶起她,笑着道:“远道来此,劳累了,还请下去喝茶。”楚四家的起身时候偷眼打量着雀儿,见她虽衣着简朴,但一言一行十分从容,长相虽不十分出色,却透着一股大气在里面。

心里暗自嘀咕,不是听说这位大奶奶是灶婢出身,自己姑娘还在想,既是灶婢,容貌定十分出色,不然怎会成为主家儿媳。特意打发自己来的时候好好瞧了她的容貌举止,谁知没有半点粗俗之举,正是奇怪。

楚四家的虽是偷眼打量,雀儿已经瞧见,心里只做个不知,淡淡笑道:“还请下去喝茶。”楚四家的脸红一红,哪有偷瞧被人撞破的道理,又施一礼,这才退下。

转出院门口的时候回头看了眼,见雀儿手里拿着家具单子,正在一一对着,举手投足并无一丝局促,也无小户人家女儿嫁入大户之家的张狂,杜家的婆子见她只是回头打量,咳了一声:“我说嫂子,还不快些下去歇息,难道这盯着奶奶瞧,也是尚书府的规矩?”

楚四家的脸这下是彻底红了,不过她是伶俐人,只是咳嗽一声脸色就回了正常:“这不是听说大奶奶的出身吗?这才,”话没说完,眼就望着婆子,婆子用帕子掩住口笑一声:“嫂子,你糊涂了不成?我们太太是什么样的人?她手里的媳妇会是那种张狂局促的不成?”

楚四家的这才回过味来,忙拍着她的背:“我怎就忘了,贵府太太可是我们夫人的亲妹妹,哪会出错呢?”雀儿这里看着人把家具都搬进屋里,楚四下去略歇一歇也就上来带着人把家具都铺设整齐。

尚书府出手果然大方,雀儿看着酸梨木打的拨步床,只用了一层清漆,还能闻到木头自己的香味。螺钿小箱子是用紫檀木打的,上面覆了一层牡丹折枝花样的绸。

这房家具,少说也要一两千银子,光家具就这么多,旁的嫁妆想是更甚,都说京官清苦,可看着这些,谁说会有清苦的官?

雀儿还在细瞧,外面已传来笑声:“都是喜事,我们也来瞧瞧新媳妇的嫁妆。”声到人到,杜太太在前,杜二太太和杜三太太跟着走进来,说话的自然是杜二太太。

雀儿忙上前行礼,杜二太太只当是没看见雀儿一样,眼从床,镶了玻璃的梳妆台,窗下的雕漆小几,屋中间的大理石台面的八仙桌,再到桌边的太师椅,最后到了随意摆着的湘妃塌,嘴里已经啧啧赞叹:“大嫂,我也算见识过的,可从没见过这样齐整的一堂家具。”

杜太太只是淡淡应了一声,站的脚酸,想坐下来,楚四家的忙把一个褥垫放到个瓷墩上,冬瑞扶着杜太太坐下。见杜太太坐了,杜三太太就坐在桌边椅上,雀儿上前倒茶,先递给还在站着打量家具的杜二太太:“二婶请先坐下吧。”

杜二太太接过茶,那眼瞧着雀儿,雀儿还是做不知,第二杯茶送到杜三太太那里,最后一杯才送到杜太太跟前,杜太太接过茶,对杜二太太道:“二婶坐吧,你站着,孩子们也要陪你站着。”

杜二太太这才坐了下来,眼看着一边的楚四家的:“这些家具都是哪里寻的师傅?做工实在不凡,过些时候,我家也有喜事,到时就寻了这个师傅好。”

楚四家的恭敬答道:“这是家老爷命人从江杭一带寻回来的,打了这堂家具,就告辞回乡了,二太太要寻,寻到他们的同乡就好。”好伶俐的下人,杜太太心里赞一句,不过还是问杜二太太:“怎么,三侄子要结亲了?”

杜二太太咳了一声:“就是这一般的商户人家,哪能像棣侄一般,寻上尚书府呢?不过总比,”杜二太太说到这,顿一顿,看了眼雀儿,没有说下去。

杜三太太飞快的看雀儿一眼,眼里似有一丝担心,杜太太只嗯了一声:“这缘分的事是说不清楚的,我可没想过和二姐又做了亲家。”杜二太太见杜太太总不接茬,只得道:“是,寻的是这里王家的二姑娘,今年十四,等过了年就定亲。”

杜太太又嗯了一声,看向杜三太太:“还记得当年你入门的时候,我帮着婆婆预备娶你的那些事情,那时二婶刚生了三侄子,谁知不过展眼之间,三侄子都要定亲了。”

杜三太太想起自己刚嫁过来的时候,那个被杜二太太抱在怀里的小娃,笑了一笑,看向杜二太太:“恭喜二嫂了。”杜二太太被凉在一边,心里有些不忿,眼看向雀儿,你这时候得意,等新媳妇进来就知道了。

腊月十八的喜日子转眼就到,新房里已经铺设一新,除了朱家陪送的家具,杜家这里预备的被褥椅袱靠垫帷幔这类,也已陈设好了,到处都贴了大红囍字,只显得一派喜气洋洋。

雀儿随众忙碌应酬,也不知这个妯娌可好相处?新人轿子进门,拜堂入洞房,撒帐毕后才揭开盖头,雀儿站在那里,见新娘低垂粉面,虽没得见全脸,看来是个温婉可亲之人。新娘子缓缓抬头,和杜棣的眼碰在一起,脸上浮起羞涩,又低下头去。

旁边有人笑了出来:“抬头,抬头。”朱愫被叫不过,第二次抬头,这次却是避开杜棣的眼,对上的是雀儿的眼,浓妆之下,眼似水杏,腮如蜜桃,果然是个出色女子。

作者有话要说:有新人了有新人了

妯娌

坐过了福,杜棣就带着屋里的男子们出去外面酒席坐席。剩下雀儿陪着新娘子,朱愫身子依旧坐的端正,头也微微低下,眼还是悄悄的瞧着屋里的人。除了自己家陪送来的人,剩下的该是婆家的人了。

除了丫鬟仆妇打扮的,最惹眼的就是雀儿,从她行为举止上来看,就该是自己妯娌,婆家大嫂。朱愫的头又低下,瞧她举止也算端庄,只是她是灶婢出身,也不知这举动是装出来的还是真的?

珠帘被人掀起,丫鬟清脆的声音响起:“太太来了。”听到婆婆来了,朱愫的头抬起,虽说见过杜太太,但之前是自己姨妈,这时是自己婆婆。

头刚抬到一半,想起自己是新娘子,忙又把头低了下去,坐的越发直了。随杜太太进来的还有杜二太太,杜二太太什么时候都要抢先说话,这时也不例外,只是意思意思挥手让给自己行礼的雀儿站起来。

眼就看着坐在床边的新娘子,虽低着头,只能看到腮,杜二太太还是赞个不住:“这样的气派,这样的相貌,大嫂,你可真有福气。”

杜太太在雀儿搀扶下坐下来,朱愫她原本是见过的,此时做了自家新妇,本该等着明日在堂前受礼才对。只是杜二太太想先瞧瞧新娘子,这也算不上什么越礼的事,这才带着她来了,此时听到杜二太太又犯了老毛病,只淡淡一笑,也没说话。

朱愫听杜二太太赞个不停,不由有些好奇,这位又是哪位?她微微抬起头,只用眼里的余光瞟了一眼,和婆婆一起进来的,难道是二叔家的?听的母亲说过,这位虽也是出身富家,只是她家根基浅,而且当日结亲的时候还使了点手段,嫁进来后一直心有不平,不过这样举止,倒也合乎了她的身份。

朱愫在这里思忖,杜太太已经起身挽住杜二太太的手:“二婶,既已瞧过媳妇,我们就出去吧,外面还有人要招呼。“杜二太太虽应了,那眼还是又往朱愫身上看了一眼,接着就转到雀儿身上,新媳妇进了门,也让她知道什么叫大家举止,不然她还真以为,只凭对杜家有大恩,就能在杜家平安一世?

想到这里,杜二太太心里有点闷,但随即又重新扬起笑容,随杜太太出去。

新娘子拜见各位尊长时候,杜二太太在朱愫来行礼的时候,拉着朱愫的手说了许多亲热的话,不外就是赞她为人大方,长的也好,杜家有这么一个媳妇,真是哪里修来的福都不知道。

朱愫也不是那种不知上下的人,脸上虽带着笑,心里已经恼了,只是对方再怎么说都是长辈,自己不好甩手就去,僵在那里听杜二太太说话。

她这样的举止,合家大小都是看惯的,杜老爷低着头想事,杜太太端庄坐在那里,杜二老爷平日也爱说话,今日不知怎么了,只是坐在那里皱眉想事。杜三老爷自从妾们得了儿子,更是什么事都不管,手在袖子里面,那里藏了个蛐蛐罐,杜三太太等了一会,索性吩咐奶娘把孩子抱过来,在手里逗弄。

孩子们都个个坐的笔直,只当没听到杜二太太说的话,杜二太太说了许久,听到一个屋子里只有自己的声音,饶是她惯了,脸也红一红,笑着道:“瞧我,一见了二侄媳这么个模样,就喜欢的什么似的,倒让你站在这里。”

杜太太这才开口:“她得了你的喜欢,也是她的造化,不是吗?”杜二太太的脸又红一红,这才拿出见面礼,是一对白玉雕成的童男女,玉质细腻,雕工精细,纵朱愫是尚书府千金,也要多看两眼。

杜二太太满脸也是得意之色:“这是送子观音面前供过的,权作个得子的喜兆。”这总是她的好意,朱愫行礼谢过,剩下的就极顺利,没什么旁的事。

朱愫这里行礼过,丫鬟仆妇们上前给二爷二奶奶行礼,又各自赏过,朱愫陪送来的丫鬟仆妇又上前来给杜家的人行礼。

杜太太之前就知道了,朱家陪过来两房家人,四个丫鬟,这四个丫鬟都生的花红柳绿,皆在妙龄。杜太太的眉不由皱一皱,不是和姐姐说过,杜家家训在那里,陪送来的丫鬟大都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