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运动专家-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是能一直这样表现就行!”
“韩国队也不一定就能表现好!”
就像是观众们说的,韩国人真不一定表现好,虽然他们单个人的实力,确实要强一些,可临场发挥可不一定稳,尤其面对奥运决赛,在看到了夺金希望后,他们身上的压力也不小。
这一轮韩国射箭队就发挥一般了。
10环,9环,8环。
仅仅是一个小失误,就让华夏射箭队追平了比分。
王文龙狠狠的攥起拳头,“就这样!”
接下来的一轮,沈洋仍旧先出手,他走到位置线,才刚搭起弓,毫不犹豫的松开手指。
“嗖!”
沈洋连成绩也没有看,就把位置留给了永福军。
永福军沉住气走上去,瞄准了有十秒左右,出手把箭放了出去,这一次他没能拿到10环,只得到了9环。
接下来张海峰上去,稳稳的拿到了10环。
韩国队顿时压力倍增。
刚才他们还有领先优势,华夏射箭队拿到29环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现在没有了优势,29环就相当有压力了,不过这一轮,三名韩国射箭运动员顶住了压力,他们分别上去拿到了9环、10环和10环的成绩。
这一轮结束,双方仍旧是平手。
最后一轮,沈洋先出手拿下10环,随后就放下了弓,他已经做到了所能做到的极限,一切就看队友的表现了。
永福军的压力非常大。
从比赛开始,他就清楚自己的表现,或许能决定比赛胜负,不是他有多优秀,而是他‘少拖’多少后腿。
沈洋的出色不提。
张海峰一直以来表现也很稳健,到了大赛里也不会怯场,也只有他的发挥非常不稳定。
现在到了最关键的时候,自己可不能成为射箭男队的笑柄!
万般思绪一晃而过,永福军紧咬着牙,一脸坚毅的平举起弓,右手持箭仔细瞄准着。
1秒!
2秒!
……
5秒!
……
10秒!
在第十三秒的时候,永福军找准位置松开了手指,箭枝‘嗖’的一声飞了出去,紧接着钉在了靶子上。
“多少?”
“命中黄心!”
永福军狰狞着脸,用力攥紧双拳。
最后一位是张海峰。
最后一箭任谁都会有些紧张,张海峰的心态倒是沉稳,看到沈洋、永福军都拿到了十环,他知道自己必须拿到十环。
必须!
目前华夏射箭队和韩国射箭队比分持平,只有拿到十环,才不会把机会留给对手!
张海峰走到了位置线,他的表现很淡然,似乎一点都不紧张,可心里已经被各种思绪填满,他想到了几年时间的苦练,想到了整个射箭队的荣誉,想到了看着自己的父母、亲朋,也想到了夺冠之后的荣耀……他猛地甩甩头,把众多念头甩出去,表现变得坚定。
就是现在啊!
他看准了黄心位置,猛地睁大眼,松开手指的同时,大喊一声,“10环!”
“10环?”
“10环!”
一些手持望远镜的观众迅速确定了成绩,紧跟着现场传来巨大的欢呼声,“华夏队!金牌!华夏队!金牌!”
王文龙跟着跳了起来。
沈洋攥紧了拳头。
永福军冲上去热情拥抱住张海峰。
其他场馆内支持华夏队的人,全都兴奋的欢呼起来。
“我们赢了!”
随着众人的欢呼,裁判员确定了成绩,但金牌还不确定,韩国队还有机会,只要他们也能拿到30环,比赛就会进入补赛阶段。
这时候韩国队的压力有多大就可以想象了。
双方的比分暂时相同,可对方一轮拿到了30环,他们需要三个人都拿到10环,才能追平比分。
林东贤先上前,稳稳的拿到了10环。
接下来是朴敬模,他明显有些紧张,摄像机画面下,手指都有点发抖,可最终朴敬模还是拿到了10环。
顿时场中变得非常安静。
任谁也没想到韩国人能表现出色出色,顶着这么大的压力,连续两名运动员全都拿到10环。
“看来韩国队还有希望啊!”
“就差一个张龙浩了……”
韩国射箭队指导教练员金合言也攥紧拳头,心里默念着,“加油!加油!张龙浩,你可一定要争口气啊!”
在所有人的注视中,张龙浩走到了位置线,他张起了弓、搭起了箭,可镜头下,他的手指都在发抖。
那颤抖幅度太明显了。
“张龙浩太紧张了!”
现在的张龙浩可要比刚才张海峰压力大太多了,他才是真真正正的最后一箭,而且是不拿到10环,就肯定输掉金牌的一箭。
当脑海里呈现这一箭的意义,张龙浩不仅仅手指发抖,整个心都跟着颤抖。
比赛时间一秒一秒的过去……
倒计时五秒的时候,张龙浩还是没有出手,几秒的时间似乎变得非常漫长,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不出手不行了。
张龙浩松开了手指。
“嗖!”
可在摄像机镜头下,箭枝明显有些发飘。
下一刻所有人注视中,箭尖斜着钉在了靶面边缘,就连远远看着的观众,不用望远镜也知道了成绩……
1环!
张龙浩只拿到了1环,很多韩国人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第二百三十八章 载入史册的时刻
张龙浩太紧张了!
作为一个世界顶尖的射箭运动员,在奥运会的决赛中,本不应该出现这样大的失误,可他还是没能顶住压力,在最后关头射出的一箭,差一点就脱离了箭靶。
一环!
这是个让人心碎的成绩!
所有韩国人都心碎了,随着张龙浩的箭钉在箭靶上,很多韩国人都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他们输了!
若是张龙浩能拿到环、环的成绩,韩国射箭队输掉环、环还可以接受,这一箭可以说是把韩国射箭队的颜面打掉了,把他们身上四届男子射箭团体冠军的光环打掉了。
很多其他国家的队伍和运动员恍然大悟:“原来韩国射箭队也并非不可战胜!他们在关键时刻也会出现重大失误!他们的运动员在关键时刻,也会顶不住压力!”
当‘四届奥运金牌’的光环拿掉之后,韩国队其实也不过是一支普通的射箭队,除了选手们强劲一些以外,也没什么特别大不了的。
可实际上,要说韩国选手的实力,也并非有多么强势。
要说起个人英雄主义,韩国选手和欧美选手还是有差距,几十年来,他们都没有在射箭项目上拿到过个人赛金牌。
年,悉尼奥运会的射箭男子个人赛冠军是澳大利亚选手西蒙…费尔韦瑟;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射箭男子个人赛冠军是美国选手佳斯丁…休伊什;巴塞罗那奥运会,射箭男子个人赛冠军是美国选手杰…巴尔斯;即便是年,在韩国首都首尔(当时的汉城)举行的奥运会,男子个人项目冠军也是美国选手达拉尔…佩斯。
再往前数几十年,奥运男子射箭个人项目夺冠的选手,也几乎全都来自美国和欧洲,其中连一个韩国人都没有。
进入新世纪之后,韩国射箭项目实力有增长,可世界最顶尖的射箭选手,大多数依旧来自欧美国家,韩国射箭队表现出色,也仅仅是在射箭团体项目上。
个人英雄主义不行,团体项目也并非持续不败。
韩国射箭队还有什么呢?
————
在数字牌上显出成绩,裁判员宣布华夏男子射箭队获胜后,所有支持华夏队的观众,以及华夏射箭队的运动员、教练员,已经开始了尽情的欢呼,对于华夏射箭队来说,能在团体赛正面击败韩国射箭队,绝对是个历史性的时刻。
听到消息的媒体蜂拥而至,各个摄像机全部对准了三个射箭运动员。
在摄像机镜头下,沈洋面带微笑,从容不迫,比赛结束之后,他围着看台转了一圈,挥手感谢前来支持自己的观众。
永福军和张海峰完全没有经验。
他们只是一直笑,跟在沈洋屁股后面也朝观众招手,尽管有些支持沈洋的观众,都快很死了这两个‘猪队友’,但华夏男子团体赛取得胜利,两人在最后一组中也表现出色,就还是原谅了两人,也以欢呼声回应。
在围着观众看台走了一圈后,三人就在现场座位上休息,一边记者冲到场内记者的采访。
十几个国际媒体记者被允许进入场地。
国际奥委会主持射箭比赛的官员,原则上就是让每个大媒体的记者派代表进入,但国际大媒体太多了,他们也只能对其中一些记者放行。
前来的都是大媒体。
有英国的bb广播电视、华夏的中央tv、意大利的天空卫视、德国的》《图片报》,美国国家公立电视台……一群记者赶来后,几乎都是第一时间要对沈洋进行采访。
于是尴尬的场景出现了。
沈洋身边围了一群记者,永福军和张海峰身前根本无人采访。
这时候可没人关心两个‘表现不好、名气不够’的家伙,记者们即便围在外围,也一定要听清沈洋说了什么。
华夏记者先开口问道,“沈洋,带队华夏射箭取得男团冠军,此刻你内心有什么想法?是否感觉很激动?”
沈洋淡然一笑,摆了摆手,“没什么可激动的,我本来以为取胜更容易,没想到韩国队发挥这么好。他们确实是一支出色的队伍。不过最终我们取得了胜利,这是赛前预料到的。另外……带队射箭的是王文龙教练员,我只是一个参加比赛的运动员。”
对于沈洋的强调,不少记者完全忽略了。
华夏射箭队带队教练确实是王文龙,可任谁都知道,取胜的关键在于沈洋的完美发挥,决赛、半决赛两场,沈洋射出箭,拿到了环的成绩,放在任何队伍里,有一名运动员拿到如此成绩,都足以让男子团体取得奥运冠军。
所以沈洋才是最大的功臣,说他‘带队射箭’一点问题都没有。
接下来是英国bb记者提问,他问道了关键问题,“能说说你为什么能有稳定发挥,每一箭都命中黄心吗?其中有什么技巧?”
沈洋思考了下,说道,“要说技巧,我觉得最主要还是心态,我并不是全职射箭运动员,这只是我的业余爱好,我的是一名运动科学研究员,也是一名业余的教练,所以我知道该怎么调整心态,知道该怎么在赛前调整好状态。这才是我能发挥稳定的原因。”
第三个提问的是意大利的天空卫视记者,意大利人似乎更关心私人生活,“意大利运动员加里亚佐说,他想要依靠亚军找到一个女朋友。本届奥运会,你拿到了两枚射箭金牌,连续打破射箭记录,我想你一定能得到大笔的奖金,也会更加有名气,请问你会用这些名气和奖金做什么?”
沈洋莫名其妙的看了下这名记者说道,“名气来说,事实上我打算奥运会后就退役了,并不希望继续这项运动。”
顿时记者们一片哗然。
沈洋的话还在继续,“至于奖金,我只打算把奖金存到银行……”
很多记者顿时想到‘中国人果然是喜欢把钱存在银行’,随即意大利记者忍不住追问道,“你打算退役?为什么?”
“因为射箭运动员不是我的主业,这会分散我很大一部分精力。”
“那你的主业是什么?”
沈洋笑了,“我有一家运动科学研究所,名字叫做‘羊羊’,和皇家马德里有技术上的合作,我希望认真经营我的研究所以及我的体育产业。”
要对欧洲人说什么美国公司,他们肯定不太了解,但要说西班牙皇家马德里俱乐部,他们就太知道了。
在场的欧洲记者们听到‘和皇家马德里有合作’,顿时内心里就有了个定义‘这家叫羊羊的运动科学研究所,肯定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技术上是世界顶尖’,有了这个定义后,记者们就纷纷记录下来,打算之后对羊羊运动科学研究所进行一番了解,也对他们和皇家马德里的合作进行深入调查,再继续针对‘沈洋退役’的事情进行评论。
在采访沈洋结束后,记者们才想起还有两个运动员。
于是他们就例行公事的过去进行采访,先过去的还是中央tv记者,其他记者只是跟着记录。
那副样子完全表现出没多少兴趣。
永福军和张海峰只能苦笑,旁边的王文龙用眼神安慰两人,“就你们,也多和沈洋学习一下,面对记者要从容不迫。”
其实重点还是表现。
体育项目最根本的还是运动员的实力和发挥,若是永福军和张海峰能有沈洋的表现,即便再不会面对记者,也会有很多记者争相去采访,或许他们腼腆的一笑,都能成为记者们的大新闻,并被喜欢的观众们附赠一个‘腼腆小生’的爱称。
可惜啊!
比赛里,两人就是拉后腿的。
媒体记者们能有多少兴趣就可想而知了。
接下来的颁奖典礼,射箭队领取到了金牌,这是沈洋拿到的第二个金牌,倒是没什么可激动的,等比赛全部结束,他就开始关心田径队的比赛。
当天还有男子米的半决赛,王建带着李斌去参加比赛,李斌的实力摆在那里,表现依旧很不错,最终以秒的成绩获得了预赛小组第一名,成功晋级到决赛。
到这时候,很多人都开始看好田径短跑了。
华夏田径短跑一直是弱项,每一个表现出色的运动员,都能够得到重点关注,在田径短跑脱颖而出的运动员,可要比在举重队、兵乓球队等受重视多了,即便没有拿到金牌,也赶上的其他队伍的金牌选手。
这一次田径短跑运动员们表现除非出色。
顾娜娜以出色的成绩通过女子米第一轮,李斌成功晋级到男子米决赛,谢春风在百米项目也进军半决赛。
三名运动员的发挥,让不少华夏观众开始期待田径短跑。
很多人还想到了一名运动员……刘详,刘详可是打破世界记录的选手,男子米栏项目还没有举行,他已经备受国际关注,拿到金牌的几率非常大。
华夏田径短跑有四名运动员有实力角逐金牌,绝对是华夏奥运代表队在奥运赛场的第一次。
华夏奥委会都开始重视起田径对。
一些领导官员都开始不断询问、关心田径队的备战工作,以及几名关键运动员的训练、生活情况,训练场以及赛场,也有更多的华夏媒体前来采访。
每个人都希望华夏田径短跑,能真正拿到第一枚金牌!
那将是载入史册的时刻!
在众多的关注下,谢春风迎来了百米项目的半决赛……
第二百三十九章 最重要的比赛
汗水随着肌肉的运动,顺着脸颊流淌下来,正方形窗外的阳光照进来,反射出略有些刺眼的白光,脸颊汗渍变得更加明显。
“呼……”
“呼……”
谢春风做不断做着深蹲,他粗喘着气,每一个动作都有点艰难,看神态似乎已经达到极限。
孙平坐在贴墙椅上眉头直皱,他忍不住抬头道,“赛前做这么多运动能行吗?不会影响比赛?”
沈洋站在对面,微微一笑,“孙指导,你是关心则乱啊!现在还差一个时比赛呢!他要做完这一组深蹲,把身体完全放松下来,然后就可以休息准备比赛了。”
孙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