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运动专家-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陨硖濉⑻迥艿囊蟛桓撸錾脑硕钡剿氖暌惨谎芄挥兴⒒印�
这个项目类似于射击,射击队中就有元老王义富,已经四十五岁,依旧是华夏射击队领军人物。
沈洋才二十出头。
这个年纪未来足以出战五次以上的奥运会,那么以后射箭队也会成为华夏奥运的强项。
本届奥运会还没有结束,考虑未来似乎有些遥远了,针对这一次奥运会来,射箭还有团体项目,那么射箭队能否再拿到一项金牌呢?
很多人开始期待了。
沈洋也清楚众人的期待,不过对于射箭团体项目,他基本不发表什么言论,主要这个项目是团体,他确实能够保证发挥,但永福军和张海峰的实力,实在有些让人头疼。
若是和世界顶尖的韩国队较量,永福军和张海峰肯定会是‘拖后腿’的。
射箭男子团体能否取得冠军,关键不在于他的表现,而在于永福军和张海峰能否发挥的好一些,否则拖了再多的后腿,‘箭神’也是没办法的。
当天比赛结束,沈洋感到有些疲惫,晚上早早就入睡了。
第二天沈洋就不考虑射箭的问题了。
他来到了田径队。
今天田径队的比赛开始密集起来,光羊羊体育中心主要训练的运动员,李斌、顾娜娜以及谢春风都要参加比赛。
李斌第一个参赛。
沈洋到了田径队后,第一时间就找到了李斌,安排他的简单热身,之后和孙平讨论了下,决定亲自带着李斌去参加比赛。
田径比赛只允许一个教练做现场指导。
沈洋可没有谦让之类的,这是双方定好的合作,他亲自指导运动员也才放心。
早上来到田径比赛场的时候,比赛场已经人满为患,欣赏田径比赛的观众,可要比看射箭比赛的人多太多了,观众席没有完全坐满,但也至少填满了三分之二的座位。
这可是近三万名观众!
上午先进行还是其他项目,第一个是女子铅球决赛,之后分别有男子米、女子米以及男子跳高资格赛,中途穿插两个颁奖典礼,之后才轮到男子米第一轮比赛。
趁着女子铅球颁奖典礼时间,沈洋让李斌开始进行热身。
比赛的紧张已经扑面而来。
————
现场的观众们都在谈着比赛。
他们谈的更多是过去的几项比赛,尤其是女子铅球的决赛,铅球比赛没什么欣赏性,但冠军还是可以谈谈的。
上午的比赛就要结束了。
对于接下来的男子四百米第一轮,就很少有观众在意了。
李富瑞和老婆邢美丽是特殊的两个。
李富瑞是津城著名的自行车大亨。他出生在农民家庭依靠八十年代从商发家,之后进入自行车制造行业快速崛起,手下拥有国内外几个著名自行车品牌。
李斌就是李富瑞的儿子。
作为华夏富商的儿子,李斌几乎注定要子承父业,这并非无奈的选择,而是最稳定坚实的路。
李富瑞也希望李斌来帮自己,但到‘子承父业’还很早,他自己才只有四十五岁,还算是年轻力壮,再工作二十年没有问题。
李富瑞和妻子邢美丽,对于李斌的成长一直是‘放养’状态。
李斌还年轻,他有追求、有梦想。
那就放手让他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过了二十一世纪,可不像是九十年代了,从商的路都快被人走烂了,想赚钱变得非常困难,一个普通人再怎么努力,也很难快速走到顶端,这个道理绝大多数人都明白,所以李富瑞并不怕李斌飞的太远。
他总归会回来的!
李富瑞对于李斌的职业运动还是支持的,这也是他心中的骄傲,儿子参加个运动队,都能混到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能到这种程度的人屈指可数。
和其他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李富瑞也经常以李斌的成就为荣。
李富瑞和妻子一起来雅典,完全就是为了现场看看李斌的表现,并在看台上给儿子加油助威,他们对于男子四百米田径比赛期待很多天了。
在李富瑞夫妇的期待中,男子四百米预赛终于要开始了。
不过他们没能第一时间看到李斌,因为李斌是在第三组进行比赛,前两组自然不会有他的身影,不过李斌也站在了场边,等待第三组的比赛,两人还是能看到李斌的。
“斌斌,加油!”
邢美丽双手放在嘴边,禁不住在看台上大喊。
李富瑞一把拉住了她,“别喊!”
“你干嘛啊!我在给斌斌加油!”邢美丽不满的直皱眉头。
“我们来雅典,斌斌可不知道。”
李富瑞才解释了一句,邢美丽就反驳道,“不知道就不知道,现在我们可在比赛场,就让斌斌知道,我这个做妈妈的来支持他了!”
“你听我完。”李富瑞有些头疼,“我们突然出现,斌斌肯定会把心思放在这边,到时候就可能影响到比赛了,我们是来看比赛的,不是来扯斌斌后腿,不让他发挥好的!”
邢美丽有些发恼,到了现场却不能给儿子加油,怎么都觉得别扭。
她可是为了斌斌啊!
不过好心办坏事的时候很多,邢美丽觉得丈夫的有道理,就只能捂着嘴认真看,她特别想大声喊出来,可现在真就憋着?
邢美丽憋不住。
没过多久,邢美丽干脆转移目标,和旁边的一对把白人夫妇聊天,三言两语就扯到自己儿子身上,她兴奋告诉白人夫妇,场上那个身穿华夏奥运代表队服装的,就是自己出色的儿子。
周围其他人也都知道了。
邢美丽兴奋的大声,“我儿子肯定会拿第一!”这话没能得到认同。
“短跑可不是中国人的强项!”
“如果他是兵乓球运动员,我还相信……男子米?不可能的。”
“短跑冠军一直是黑人。”
“……”
其他人可不在乎李斌是不是邢美丽的儿子,他们就在不断的进行评论。
邢美丽听的脸都黑了。
“你啊你!”李富瑞苦笑道,“就没事找气生!斌斌想难冠军可难了。”
“连你也不相信斌斌?”
“不是我不相信,是中国人的体质,在短跑项目上和黑人……”
没等李富瑞完,邢美丽登时就怒了,“好你个李富瑞,连自己儿子都不支持,你要干什么!?是不是外面有人了,有其他儿子了?快!这件事我一定要告诉斌斌……”
李富瑞愣了半天。
这个世界是没办法和女人讲道理的。
————
田径赛场。
男子四百米第一轮第三组比赛就要开始了。
李斌站在了线上。
在田径赛事正式开始之前,他已经做了很多备战训练,这些训练没有让他提升多少,却让他有了更稳定的心态。
可当真到了比赛场,李斌还是有些紧张的。
这可是奥运比赛啊!
很多运动员一生的梦想就是参加奥运比赛,不管成绩究竟如何,能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都是一项了不得的荣誉。
在以前李斌的梦想就是参加奥运比赛。
现在他站在了这里。
可走到一定程度,梦想就会发生变化,李斌并没有满意,而是希望能在项目上走的更远,最好是能够进入决赛拿到金牌。
现在他可以朝着梦想努力了!
“嘭!”
随着裁判员一声枪响,所有运动员第一时间冲了出去。
李斌也在其中。
他的起步不是最快的,加速也不快,可两者也都不差,比赛开始后,他就进入了第一军团,在八名运动员中位列前三。
男子四百米项目,开始的五十米就是一个加速的过程。
所有运动员都会加速到身体能接受的程度,随后按照节奏保持速度向前冲。
这不是最高速度。
为了能够保持住体能,一直保持速度的向前,肯定会进行速度上的调整,用最高速度去冲往往坚持不了多久。
和其他运动员一样,李斌一直在加速。
加速!
不断加速!
当过了五十米的时候,李斌仍旧在第一军团,可他的速度明显还在提升。
美国选手哈里斯是第三组的‘种子运动员’,奥委会为各个项目分配组别,依靠的也是过往成绩。
李斌只参加过一次日本田联大奖赛,成绩也只是打破了华夏记录,自然不会被世界看在眼里,在第三组中,他只是个普通选手。
哈里斯的实力确实非常强。
比赛一开始,哈里斯就跑到了第一位,之后一直都处在第一,可差不多过了七十米,哈里斯发现身边总是有个身影。
那是个华夏选手!
利用眼神的一撇,哈里斯确定那是第六跑到的华夏选手,他倒是没在意,心里却感叹对方居然能追上自己。
哈里斯继续加速着,他想快速甩开对手,确定自己的优势。
可当哈里斯这么做的时候,很快就发现他努力了半天,对方还是跟在身边……是跟在身边,而不是后面,也就是,这几十米跑下来,对方反倒要超过自己。
这怎么可能?
哈里斯相当惊讶,他的双腿摆动已然不能再快,可对方还是追上来。
“这个对手很厉害啊!”
哈里斯惊讶的想着,好在对方似乎也达到了极限,并没有超过去,而是和他并驾齐驱的跑着。
两人都在快速的向前。
中间的二百米距离,他们都适当收了下速度,任何人也不可能一直冲刺,想要拿到更好的成绩,就必须把节奏调整好。
等过了三百米,最后的冲刺开始了。
哈里斯抬头看了眼终点,猛地提起速度,于此同时,李斌也开始了加速,两人并驾齐驱的一起向前冲。
十米!
二十米!
四十米!
八十米!
一直到临近终点,哈里斯依旧没有甩开李斌,这个时候他没精力去管李斌的,就闷头咬紧牙关,使出最大的劲头往前冲。
两人几乎是同一时间冲过终点线!
“第一是谁?”
现场观众以及其他观看比赛的所有人,都发出了类似的疑问,等所有运动员冲过了重点,数字牌才显示了成绩……
第一名,李斌,秒!
第二名,哈里斯,秒!
……
沈洋狠狠的攥紧拳头,“李斌,是第一!”
第二百三十二章 奥运会也没什么了不起啊!
李斌拿到第三组的第一名,绝对是很多人没想到的。
在第三组的运动员中,李斌可以说是籍籍无名,作为一个华夏短跑运动员,站在起跑线上都没有几个摄像机会指过去。
同一组中,最有名气的运动员,无疑是美国选手哈里斯。
男子四百米项目,本来就被美英运动员统治,哈里斯是四百米项目的佼佼者,第三组预赛还没有开始,很多人就认为哈里斯一定会是第一。
可情况出乎意料。
李斌?
一个华夏选手?他比哈里斯还快的冲过了终点线!
“不可思议啊!”
“第一名是李斌,一个来自华夏的径赛运动员!此前他只参加过五月份日本大阪举行的国际田联大奖赛,虽然拿到了冠军,可那种比赛根本没有顶尖选手会参加……”
“李斌发挥的相当出色,44秒23的成绩,也证明了他的实力!”
“……”
在很多人的讨论中,沈洋朝李斌迎了过去,他递过去一条毛巾,之后欣慰的拍着他的后背,“表现不错!”
李斌也有些兴奋。
平日里李斌是很冷静、沉稳的人,可这毕竟是奥运比赛,不是每个运动员都有机会参加奥运比赛的,能够参加已经了不起的荣誉,在以前他想都不敢想能来参加奥运。
现在能站在这里,他就感觉有些激动。
“刚才起步的时候,我慢了一点。”等平静下来之后,李斌解释了一句,“我害怕抢跑。”
沈洋点头道,“你开始加速也太快了些,不要想着争一时的快慢,只要能保持住节奏,成绩肯定会更好些。也不要老想着其他事情,就以训练时的感觉去比赛。”
李斌不断点着头。
沈洋对李斌的发挥,其实有点不满意。
在五月份日本比赛的时候,李斌跑出了44秒11的成绩,现在只是44秒25,不过考虑到是在奥运会的比赛,如此大的压力下,中间还有些失误,能跑出这个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
这说明李斌的实力有进步。
从日本返回国内之后,李斌没有跟着沈洋做训练,但沈洋还是给李斌和顾娜娜,分别制定了一份训练计划书,那是关于最高速度和肌肉强健度的训练。
两份训练计划中,都包括两种训练,可想要完成需要耗时很长,毕竟两个人都已经是世界顶尖的运动员,在某些相关能力提高并不容易。
在系统任务上,沈洋看到两人完成了训练。
单单做完两项训练,提升其实并不大,更重要的是心里和动作的调节。
两个月以来,李斌在技术动作上肯定也下了一番功夫。
这也是沈洋希望看到的。
对于一个项目来说,身体素质的提升并不是全部,技术能力也相当重要,田径可不仅仅是闷头跑,还要注意中途的节奏调整,注意起步、最后的冲刺,整个过程变得更加流畅,才能够拿到更好的成绩。
相比国际顶尖选手,没有经历过大赛的李斌,很明显的缺失经验。
两人说着就来到了混合区,一群记者蜂拥而至。
记者们大多都来自亚洲,无论是华夏记者,还是韩国、日本亦或是其他亚洲国家记者,都对于李斌能有如此发挥感到吃惊。
不管是华夏、日本、韩国,还是其他东南亚,甚至是西亚国家,在短跑项目上都无法和西方国家相比,这是亚洲人的遗传体质决定的。
虽然官方上一直强调说,“体育运动员更重要的是技术”,可身体差距是摆在明面上的,像是一个黑人选手,经过简单的训练,就能够跑出不错的成绩,而亚洲选手却要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还不一定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现在看到李斌能击败美国著名选手哈里斯拿到第三组的第一名,亚洲记者们就别提有多惊讶了。
一个中国人,四百米真能跑到接近44秒?!!
至于日本大阪国际田联大奖赛?
在世界选手眼里,那只是不入流的赛事,那里得到的成绩,根本就不能算在内,想要得到世界的承认,至少也要到国际田联的黄金联赛级别。
在这场比赛以前,说中国人四百米能跑到接近44秒,甚至正面击败美国选手哈里斯,说出来根本没人会相信,但眼前的事实说明了一切。
李斌顿时成为了记者们争相采访的对象。
于此同时,李斌的母亲邢美丽也成了观众看台的主角,眼看着李斌第一个冲过终点线,邢美丽都没管最终成绩,就昂着头指着赛场骄傲的说,“看到了吗?李斌跑了第一!那是我的儿子!我的儿子跑了第一!我早就说过,斌斌肯定是第一!”
周围的观众不觉跟着点头。
他们刚才都质疑过邢美丽,觉得她说的话一定都不靠谱,一个华夏运动员想在男子四百米拿第一?
做梦吧!
可眼前的比赛告诉他们,事实确实如此,那个华夏运动员真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