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兵甲三国-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那些降卒,有的是被强行抓来从军,有的是为了混口饭吃,原本都是汉人百姓,在他们眼里公孙白也好,曹操也好,都是汉臣,对于是姓公孙,还是姓曹本身不存在什么差别,基本没有什么心理障碍。况且在公孙白麾下的待遇,远远要比跟曹操混的时候好得多,至少吃得饱,而且比起还了新的衣甲和兵器,霎时间便有种鸟枪换炮的感觉,谁还吃饱撑的想着造反投曹的事情。

  这只八万人新编降卒组建的军队,它的名称,又让公孙白装了一次逼,叫“兴汉军”,只是公孙白心目中的“汉”和这个时代的人心目中的“汉”不一样而已。

  或许,他要兴的不是汉室,而是华夏汉族,不让汉人百姓陷入数百年之后的五胡之乱,成为胡人的两脚羊,不让华夏汉族陷入灭族之危,是他最朴素的愿望。

  *****************

  公孙白在圉县休整两日之后,正准备继续挥师南下,攻袭鄢陵之时,却遇到了梅雨时节,淅淅沥沥的暴雨一连下了四五天,使得公孙军在圉县滞留了四五日之久。

  鄢陵,乃是进军许都的最后一道障碍。

  此时高顺和藏霸两人,已顺利的攻占了颍川北部和河内,趁曹军尚在忙于抵抗公孙白大军南下之际,已然将轩辕关和虎牢关的退路予以堵塞。

  攻下鄢陵,便可兵临许都,结束绵延近三年的中原大战,这一战对于双方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曹操和孙策、刘表达成临时协议之后,两军纷纷撤兵,曹操几乎将所有兵力全部集中在鄢陵一带,在鄢陵之地达十五万大军,这已是曹操在中原最后的战力,除此之后便只剩下许都城内的四万大军,和关中的兵马了。

  然而,鄢陵之地,却似乎是一处易守难攻之地。

  鄢陵城之北,有一条大河,叫洧水,此时的洧水比起后来称为双洎河的时候要宽的多,号称“小黄河”,河面宽达两三公里,按照当时的算法就是宽达千余丈,再加上大雨之后,河水暴涨,河面白茫茫的一片,从河这边根本看不清对岸。

  不过,在无数次水战吃亏之后,曹军似乎放弃了据守洧水南岸的想法,仅仅只派满宠率万人在洧水南岸建立水寨,防御公孙军渡河而击。然而茫茫洧水,根本就挡不住船坚弩利的公孙白,对于水战尚处于启蒙阶段的曹军,仅凭数里水寨,又岂能阻挡住公孙白的斗舰的攻击?

  而对于曹军真正有利的则是鄢陵之地多冈陵,光后世便有龙形岗、郜村岗、大胜岗、半截岗、杨河岗、凤凰岗等等大大小小上百处冈陵,这还是后世经过千百年来百姓挖土造田之后,在当时的冈陵不下千处,比起雍丘的沙土岗要多得多。

  冈陵多,只要稍稍修筑一下,便是连绵起伏的防御工事,鄢陵城四周的冈陵连成一片,营寨匆匆,层层阻隔,号称是连营百里,防线更是达到五重。

  第一重:典韦之子典满、贾逵率三万兵马,守大河岗、野猪岗、彭家岗一带;

  第二重:刘晔、史涣率两万兵马,守清风岗、黑羊岗、凤凰岗一带;

  第三重:张既、孙礼率两万兵马守杨村岗、恶龙岗一线;

  第四重:于禁、夏侯德率三万兵马,守乐陵岗、孝岗一带;

  第五重:此战主帅乐进、副帅曹休率四万大军,镇守鄢陵城,主持整个鄢陵之战大局。

  五重战线连环,后面一道防线既可在战争相持不下的时候派兵支援前一道防线,而且前道防线一旦被攻下,又可退守到第二道防线,而不至于像在野战之中,一旦战败便是兵败如山倒,数万大军成了溃军,一哄而散。

  而最重要的两点是:其一冈陵之地连绵起伏,公孙军骑兵就失去了应有的威力,不会出现之前野战之中,数倍兵力的曹军士卒被一冲而散,连想逃都奔走不及,乖乖做了俘虏或者被斩杀;其二,鄢陵之地,不但冈陵遍布,而且河流纵横,小小县境之内,竟然有二十多条河流,不宜大量驻军。公孙白虽仍有二十八万大军,却无法像之前的大战一样,放眼过去都是茫茫原野,几十万大军可以齐头并进、汹涌而来。在这样的冈陵遍地、河流纵横的地形,二十八万公孙军受地形限制,恐怕前军到了大河岗,后军还排在二十里之外,这样兵力的优势便在短时间之内几乎不存在。

  很显然,这将是公孙白跃马中原以来,最难打的一次大战。

  ******************

  洧水北岸,公孙白大军云集,旌旗招展,刀戟如林,整个河岸都是黑压压的一片军马,连绵起伏十数里。

  洧水滔滔,向东而去,河面上白茫茫的一片,波涛翻滚,却没有半条船只,若无公孙白在,这样的通天大河,无疑是横在公孙白面前的一道天堑,但是对于拥有可以随时祭出艨艟斗舰的兵甲系统的公孙白来说,随时可以让天堑变通途。

  一艘艘斗舰,如同变戏法一般的出现在河面之上,紧接着又出现了一排排艨艟战船,大小船只挤满了河滩,连绵数里。

  随着公孙白的一声令下,排在第一波渡河的太平军按照队列顺序,率先奔出万人,依次走到战船边,鱼贯而上。

  江风猎猎,白帆如云,一艘艘战船载着上万太平军将士,浩浩荡荡的向南岸杀去,直捣曹军水寨。

  在战船之上,有大黄弩和万钧连弩这样的攻击利器,而且舷高壁厚的斗舰在前,艨艟在后,斗舰上的船舷本身就是按照城垛的样式建造的,如同一座移动的城池,再加上大铁盾和铁甲防护,想要突破曹军万余人的水寨,根本就不在话下。

  一个多时辰过去了,就在洧水北岸边的公孙军将士,正在耐心的等待着对岸的捷报传来之时,却见数艘走舸在江面上如飞而来。

  “启禀魏公,我军战舰在洧水南岸遭到贼军阻击,战败而回,折损过千人,一艘战舰被击沉,二十余艘战舰受损!”

  “什么?”

  公孙白瞬间凌乱了。8



第420章 鄢陵之战(二)——藤甲夜渡

  昨夜最后5分钟才完成第二更,一时间来不及起章节名,就来了个鄢陵之战,这章就在之后再加个名吧,省得大家一二三四五的看。

  ***********

  原来满宠在大雨之前,趁着水浅,便率众在洧水南岸沿岸一带,靠河岸的百五十步之内浅水处打满了巨木桩,再以铁锁相连,形成了一道密集的木桩网,大雨过后,木桩被淹,表面上看不出来,但是等到行进到百步的时候,吃水较深的斗舰根本无法前进,再往前即便是艨艟也被阻拦住,近不得水寨。

  由于公孙军战舰行驶速度极快,突如其来的水下撞击,巨大的冲击力使得不少艨艟战舰被撞得翻了过来,那些斗舰虽然很坚固,但是遇到铁锁相连的木桩网,也终究无法继续前行,船头的士兵也被撞得东倒西歪,站立不稳。

  就是这一百五十步之间的距离成了曹军狙击公孙军战舰的生死线。

  刹那间,石弹如雨,数百抬投石机纷纷投射;一枝枝火箭自大黄弩上射出,如同密集的流星雨一般倾泻向公孙军战舰。

  面对敌军猛烈的远程攻击,公孙军战舰被杀了个措手不及,不少船只都已然起火,混乱之中,张郃见势不妙,当机立断,立即率众调转船头,匆匆退回,却终究是折损了近千人。

  这已算是公孙军战争史上伤亡较大的一次了,公孙白虽然心疼也无可奈何,毕竟他们面对的是智力90的满宠,终究是大意了一点。

  渡河行动暂时中止,二十八万大军就地在洧水北岸扎营,埋锅造饭。

  黄昏时分,晚霞如火,洧水滚滚,河面荡起一层层金色的波光,江风习习,空气中夹杂着清新的水汽。

  公孙白率着众将纵马沿着洧水北岸缓缓而行,眉头紧蹙,暗暗咬牙,心中自有一份憋屈,仿佛明明空有一身力气,却偏偏使不上来一般让人难受。

  根据打探,满宠居然在南岸沿岸十数里都打满了木桩,而十数里之外的江岸则是群山莽莽,根本不适合大军登岸,真正要寻到一处适合登岸的地点,至少要百里之外了。

  想不到自己二十八万大军,居然被区区一道木桩网所阻隔,叫他如何不恼。

  庞统突然问向张郃,道:“敌军之木桩尽皆被大水所淹,斗舰和艨艟都吃水较深,是故难以靠近,若是以走舸或者木筏趁夜近之偷袭,则又如何?”

  损兵折将的张郃,显得十分懊恼,原本一直垂着头不语,听到庞统发问,细细思索了一阵之后道:“走舸亦只能近七八十步之内,若是木筏或许可近五十步之内,五十步之前的木桩尽皆露出水面,就算是木筏也无以同行,而五十步之内的水域想来至少深达一丈有余,恐怕不易靠近。北地军马,少有熟悉水性者,就算精选擅水性者也预计不过千人,况且游水亦不能带甲,又有敌军守之,以千余轻兵夜袭,无异于飞蛾扑火也。”

  张郃的话使得众人心头又是一阵沉默,无言以对。

  这时郭嘉却眼中神色一亮,一拍大腿哈哈笑道:“文远麾下有三千藤甲先登,据我所知藤甲之物不但又轻又坚,善能防箭,刀砍枪刺不入,而且遇水不沉,身穿此甲能泅水渡河,更何况藤甲先登乃解忧军中之精锐,以三千藤甲先登夜袭万余曹军乌合之众,必能破之。”

  众人神色大喜,连声称妙。

  公孙白的神色也逐渐缓和了起来:“此计策甚妙,就这么决定了。”

  *************

  夜色沉沉,残月如钩,江岸边虽然灯火通明,但是江面上却是一片漆黑,虽然已是二更时分,满宠仍旧照例到水寨之中巡视了一番。

  作为曹操身边的重臣,也是最高跟随曹操起家的几个心腹将领之一,满宠对曹操终究是忠心耿耿,誓死跟随的。铁锁木桩,或许终究是挡不住公孙白的二十八万大军的,但是能够阻挡一阵算一阵,只要将战事拖久了,事情或许就会起变化。

  程昱已然出使江东,希望能说服孙策进攻徐州,牵制公孙白,而且贾诩也已派出间谍,在邺城和冀州之地四处散播流言,说公孙白以刘虞为傀儡,独断专行云云。

  真若在洧水阻上公孙白个把月,等到孙策出兵徐州的消息传来,公孙白必然分兵救之,则鄢陵的压力便会大大减少,一旦鄢陵的五道防线再阻上公孙白数月,到时刘虞身边的流言越来越多,恐怕便是公孙白后院起火的时候到了。

  巡视完毕,满宠抬起头来,只见对面江岸,火光通天,映得半边天都红了,暗暗吃惊,不过想起自己的十里铁锁,再想想一连三天来公孙军的战舰只敢远观不敢靠近,心头又沉实了许多。

  “都提起精神来,擅离职守者,斩!玩忽职守,夜间入睡者,斩!敌袭不示警者,斩!”

  “喏!”

  交代一番之后,满宠又望了望江面,看看夜色已深,这才在一干侍卫的簇拥之下回岸上的旱寨休憩。

  ************

  巨舰上的公孙白,负手立于斗舰之首,俯视着远处的洧水南岸,怔怔出神。

  在他的四周,密密麻麻的挤满了一片木筏,每张木筏之上仅坐六人,这些木筏又每五筏用粗索相连,使得在江面上十分平稳,而且互相牵制,吃水极浅,一旦有变也只需轻轻挥刀斩断绳索,便可独立作战。

  木筏上的藤甲先登将士们皆是精神抖擞,士气大作,这只奇兵与陷阵营号称步卒中的精锐,但是鲜有单独表现的机会,此刻正战意浓浓,巴不得能一鼓作气杀上对岸去。

  “主公,我军锐气正盛,何不一鼓作气攻上南岸,杀溃这班曹军狗贼。”

  廖化眼眸中迸射着滚滚杀意,兴奋的向公孙白慨然请战。他自投公孙白以来,今已六七年了,但是鲜有表现的机会,自高顺独立领军之后,便成了张辽的副将,三千藤甲先登亦归他统率,如今如今难得获得建功立业的机会,早已心头激情澎湃,一心求战。

  公孙白淡淡一笑:“元俭稍安勿躁,满宠此人并非庸才,不可轻视,待得三更时分再出发吧!”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那道残月时而出现在空中,洒出淡淡的银辉,时而隐入云中,空中一片漆黑,终于逐渐升至了中天。

  “三更到了!”廖化提醒道。

  公孙白神色一肃,拔剑而出:“起帆!”

  江风猎猎,帆影朦胧,划水之声大起,数百木筏滚滚向南岸驶去,逐渐消失在夜幕之中。

  公孙白和数万公孙军,目送着那一道道帆影消失在夜色之中,众人的眼眸中,也在涌动着猎猎的热血。

  船行渐急,灯火通明的曹良军水营已越来越近。

  船头的廖化回头看了一眼南岸,深深的夜色锁住了视线,他已看不清水寨那里有任何的动。

  江风渐紧,船行愈急。

  廖化下意识的摸了摸手中的长枪,枪柄之上,已隐隐现出锈迹。

  当年,他正是带着这把枪,投入了公孙白的麾下,这些年来虽然屡次受主公重用,但是作为一个黄巾贼出身的将领,又无赫赫之功,终究是心中有愧。

  夜色中,廖化眼中战意熊熊,脸上涌动着某种激荡与决毅。

  神思之际,左右提醒。曹军水营已近。

  “砍倒风帆,减速,全部躬身!”廖化沉声道。

  一根根简易桅杆被砍倒,风帆降落,木筏的速度逐渐放缓,等到接近曹军水寨百步之内时,速度已然极慢。

  江风猎猎,浪涛翻滚,风浪声掩盖了藤甲军的划水声,木筏以蜗牛般的速度缓缓的向木桩阵靠近。

  终于,十步之外,一根根木桩露出水面,一片黑影瞳瞳,出现在众人的面前,众藤甲军已然纷纷扔弃船桨,齐齐卧倒在木筏之上,让竹筏顺着水浪之势,缓缓的向木桩靠近。

  嘭嘭嘭~

  随着一阵阵轻微的碰撞之声,数百艘木筏齐齐装在木桩之上,声音虽然不大,又有风浪声掩盖,但是水寨中的将士还有有人听到了声音。

  “什么声音?”有人高声吼道。

  回答他的只有呼呼的风声和哗哗的浪涛声,江面上一片宁静。

  此时残月又隐入了云丛之中,众将士又全部趴在木筏之上,五十步的距离,终究是看不清个所以然来。

  咻咻咻~

  就在此时,从江面上射来了弩箭的****,如同倾盆大雨一般向木筏上射来,毕竟那连绵起伏的撞击声,虽然很小,却不止一人听到。

  没有廖化的命令,众将士自然也不敢动,趴在木筏之上,大气都不敢喘一口。他们的腿部没有藤甲覆盖的部位也被滕盾所遮蔽,一个个将双臂放到胸前,缩着脖子,全身都在藤甲的保护之下,自然不会惧怕曹军的弩箭。

  弩箭激射过后,有哗哗的水声,也有嘟嘟的射在藤甲上的声音,但也有射在木桩上的声音,射在藤甲和木桩上的声音基本相近,并没人听出差异来。

  岸上的守军终于轻轻的吁了一口气,放松了警惕。

  残月西沉,时间已经到了四更,水寨之中一片静寂,江面上更是一片漆黑、

  凌晨四更,是值夜的人一天最困累,最容易放松警惕的时候,那些守军不是打着瞌睡,就是没精打采的靠在水寨的支柱上,再也没人去关注水面一眼。

  廖化眼见时机已到,轻轻的下达命令:“入水,杀往水寨!”

  

第421章 鄢陵之战(三)……血洗敌寨


  第421章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