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兵甲三国-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在三万骑兵之后,则是密密麻麻,如森林般的刀戟,那些森寒的锋刃,在阳光之下耀起一溜夺目的光芒,形成一片湖泊一般。

  一眼望去,这座庞大的马步军团,几乎如一只吞天噬地的钢铁巨兽,强大得令人绝望。

  徐晃心头一沉,抬眼望去,四周的将士无不战栗,军心浮动,士气低迷。

  一缕残酷之色在徐晃脸上浮现,腰中佩剑呛啷而出:“传令下去,乱军心者、叛逃者凌迟处死,株连三族,战死者举家老小由鲁公养之。”

  军令层层传递下去,城头上的将士很快停止了骚乱,逐渐安静了下来,没人相信后面一句话,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前面一句徐晃是绝对能做到的。

  轰隆隆~

  二十万大军如同水银泻地一般汹涌而来,很快就奔到了圉县城下。

  接着城楼之下烟尘滚滚,风声响动,马蹄如雷,人声鼎沸,二十万大军很快就有条不紊的四散开来,将圉县城东、西、北三面团团的围住。

  “围三阙一,可惜对本将不起作用。”徐晃冷冷一笑。

  围师必阙,围三阙一,这是孙子的兵法。围城之时,围住三面,留一面空出不设兵马,谓之为阙。这样一来城内的守军一旦受到强烈攻击,感觉坚持不住的时候便会自然而然的往阙的那一面逃跑,而不至于拼死抵抗,玩什么“城在人在,城破人亡”的壮烈。

  然而围三阙一的战术并未起到效果,接下来的战斗,可用惨烈来形容,并没出现公孙白等人想象中的一哄而散,往南突围而逃的结果。

  在徐晃的指挥之下,公孙白强攻了半天,却只能放弃进攻。

  圉县城下,喊杀声震天,十余万步卒全体出动,井阑、攻城云梯、藤甲先登全部用上了,紧紧进攻了两个时辰,数次攻上了圉县城头,却被指挥若定的徐晃率着悍不畏死的曹军硬生生的挡了下去。

  两个时辰下来,曹军守军折损了近两千人,而公孙军则伤亡了六七百人。若按伤亡比来说,很显然公孙军打得太漂亮了,历来守城和攻城的伤亡是一比三以上,而公孙军利用整体的战斗素质和精良的兵器器械,反过来打成了杀敌三比一,算起来比起普通军马强悍了九倍有余。

  可是公孙白依旧暂停了进攻,三比一的伤亡,意味着要强攻下圉县,将折损数千兵马,这对公孙白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区区一座圉县不值得用这么多生命来堆砌。麾下的这些兄弟为他出生入死,将全部身家性命都交给了他,此时又非生死存亡之际,他必须珍惜他们的生命,减少伤亡。

  不过,他也不得不佩服徐晃,果然不愧是五子良将之一,在这样巨大的劣势之下,能将一群乌和之众逼成亡命之徒,的确是有两把刷子。

  接下来的两天,公孙军安静了下来,毫无动静,徐晃虽然心头不安,却也无可奈何,他只希望公孙白能多耗几天,让他顺利完成阻击的使命。

  不知不觉已到第三天夜晚,月已西斜,圉县城依旧一片宁静。

  衣不解甲的徐晃率众在四面城楼之上巡视了一番之后,这才纵马回府,匆匆洗了一把脸之后,便和衣而睡。

  数日来的劳累,使得徐晃一沾床第,便呼呼大睡起来,鼾声如雷。

  不知睡了多久,一阵巨大的声响将徐晃从睡梦之中惊醒,惊得徐晃一跃而起,提起大斧就往屋外窜了出去。

  圉县县衙之外,到处人声鼎沸,乱成一团。

  徐晃又惊又怒,正要找人喝问,却见一名小校飞马奔来,急声喊道:“将军,大事不好,城墙崩塌了!”

  “什么?”徐晃惊得一把揪着那小校的衣领,将他提了起来。

  “启禀将军,北门城楼,不知为何,突然崩塌陷落,敌军已然奔杀而入。”

  徐晃闻言大惊失色,急忙令人取过战马,提斧飞身上马,直奔北门而去。

第418章 再收良将

  夏夜,凉风习习,月色如水。

  圉县城下,无数的公孙军将士,严阵而待,蓄势待发。

  等了半个时辰,就在众将士逐渐等得焦躁的时候,众人忽然感觉到脚下的大地开始颤动起来。

  那山崩地裂般的轰响声,转眼间伴着脚下的震动传入耳中,众将士大惊,下意识的顺着声望举目望去。

  他们赫然看到,那巍巍的圉县北门,竟然正在缓缓的崩塌。

  原来这几天公孙军并未闲着,而是在暗中挖地道直达北门城墙底下,为了防止洞顶塌陷,又事先以圆木将顶部支撑起来,。在城墙底部挖了十余丈的宽度之后,众军士便立即退出,并一路泼洒火油,将那些支撑洞顶的圆木统统点燃,这支撑柱一烧毁,大的空洞又如何能撑得住上方城墙的重压,自然就会陷落下来。

  圉县城塌陷得差不多,已是到了结束一切的时候。

  公孙白端坐在汗血宝马之上,夜风吹拂着他身后的披风猎猎招展,眼中那刀锋似的目光,冷冷扫向敌城。青色的战戟向前划出,暴雷般的声音高喝道:“全军进攻,攻下圉县!”

  号令一层层传下,战鼓声轰然而起,进攻的号角声“呜呜”吹响,直冲苍穹。

  鼓角争鸣,数万热血沸腾的公孙军将士,如出笼的虎狼一般,挟着一腔浓浓的战意,如潮水般向着崩塌的圉县城扑去。

  ……

  圉县北门城楼一线,数千曹军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怖之中。

  最近数日来,难得公孙军并未进攻,而且夏夜的温度并不低,城头上的守军很多人都靠在垛堞上打着瞌睡,甚至还有不少将士听闻徐晃已然回府,约好轮流睡觉,你睡上半夜,我睡下半夜的,不少人已然呼呼大睡。

  夜色朦胧,月色如水,城楼上洒上了一片银辉,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

  疲惫已极的曹军守军们,不少人皆是沉沉入梦,尽情享受着难得一份安生觉,那些负责值守的将士也是昏昏欲睡,强自打着精神,互相小声的聊着天,不时的低声发出淫邪的笑声,在这个时候除了男女那点事,很难让人提起兴趣来。

  便在此时,他们忽然感觉到了脚下的城墙微微一颤,养成了警觉的他们,很多人顿时便被惊醒。

  惊醒的他们,急是跳起来扫视城外,却见城下静悄悄的,不见半个敌影,除了习习的夜风之外,也听不到半点动静。

  恍惚间,很多人以为自己只是幻觉而已,自己吓自己罢了,然而那些尚未入睡的将士却知道这绝不是幻觉,但是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就在此时,脚下的城墙却忽然又晃了起来。

  而且,晃动持续不断,越来越剧烈,片刻就达到了地动山摇地步。

  伴随着一声巨大的断折声,中央城门处突然向下塌陷入去,整个城体更是向前倾斜出去,上千名惊醒的士卒,还未明白发生了什么时,身体已被甩出了城头,从几丈高的空中坠落下去。

  惨叫声骤起,坠落的士卒被摔成了肉泥,城墙的下陷却在加剧,紧接着,诺大的城楼也断裂开来,脱离了城墙,轰然翻倒,溅起了漫天的灰雾。

  惊魂失措的曹军守军,不是坠落城头摔死,就是被飞落的木石砸死,要么就是滑入城体的裂隙中,生生被挤压而死。

  惨声与哭声响成一片,以城门为中心的十余丈的城体,在这惨烈的哀嚎声中毁灭。

  崩塌并没有持续很久,大规模的塌陷很快就结束,残存的士卒们在废墟中摸爬,当漫空的尘雾渐渐落下时,他们惊恐的发现,曾经巍巍而立的圉县北门,竟在眨眼间就变成了一片断壁残亘。

  就在这里,脚下再次震动起来,隆隆的响声又一次灌入耳中。

  残存的守军们更是恐慌,以为塌陷还没有结束,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大地的震颤并不是来自于脚下,而是来自于远方。

  惊恐的他们寻声望去,视野之中,蓦然瞧见无数的敌军,如幽灵一般从黑暗中,正汹汹如决堤的怒涛般涌向这崩毁的城墙处。

  是公孙军,是公孙军趁机发动了进攻!

  已然心惊胆战之极的幸存者们,他们的仅存的意志,在一瞬间就彻底瓦解。

  城墙都没了,如何还能抵御敌人的铁蹄,再若顽抗,只有死路一条。

  军心瓦解的这班幸存的曹军们轰然而散,跑得动的立马丢盔弃甲,望着城内逃去,受伤者还有那些绝望者,则干脆跪伏于地,准备向敌人缴械投降。

  赵云一马当先,纵马第一个杀上废墟,龙胆亮银枪刺出,将一名企图逃窜的敌卒当胸贯穿。

  身后,数万步骑相续涌至,从那十几丈的缺口处一涌而入,汹汹如潮水般灌入了圉县城。

  压抑了许久的怒火,今日终于得以爆发,几万汹汹之士,将积蓄的怒意尽数的倾泄向了那些狼狈的敌人。

  铁蹄辗压,刀锋划过,无情的斩杀向那些溃逃的敌人。

  从倒塌的城墙处,那条血路一直延伸向圉县城内部,震天动地的喊杀声,撕破了夜的黑暗,将这一城的生灵拖入惶恐的深渊。

  大部分士兵杀入城中,公孙白纵马执戟,随后而至,高声喊道:“缴械不杀!”

  跃马走上那残存的废墟,站在那曾经巍巍而立的城门位置,公孙白端坐在汗血宝马之上,极目远眺,俯视着整座圉县城。

  四处而起的火光下,城内的主街道上,到处都是举手投降的曹军将士,他的将士们如狼驱羊一般,追逐辗杀着那些亡命逃窜不肯投降的的敌人,繁华的圉县城各条街道上,处处都是刀光剑影。

  提斧率众奔杀而来的徐晃,正遇上赵云,两人接连交战了三四招,徐晃自知不敌,又见身旁的部曲被杀得七零八落,急忙打马而回,率众向南门逃去。

  刚刚逃到城中,却见南门方向也是火光冲天,太史慈率着墨云骑已然气势汹汹的冲杀而来,一路尽皆披靡,直奔徐晃等人。

  腹背受敌,左右被夹击,徐晃已然是走投无路,却仍然不肯甘心,嘶声吼道:“走,随我退往府衙。”

  说完大斧舞得虎虎生风,一路杀散前面堵截的公孙军步卒,率着残余的数百兵马,往圉县县衙退去。

  ……

  圉县县衙,方圆不过三十余步之地,此刻正被公孙军围得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的刀戟,在火光之中熠熠生辉。

  火光之中,公孙白在赵云等一干将领的簇拥之下,缓缓策马而来,紧接着县衙大门口的守军让出一条道来,公孙白和众将纵马齐齐停在府衙门口。

  “徐晃,统率90,武力93,智力71,政治62,健康值92,对曹操忠诚度61。”这是那日在城头,公孙白查询到的徐晃的属性。

  统率和武力双90,的确不愧是五子良将之一,而最令公孙白感兴趣的还是徐晃的忠诚度,61的忠诚度已经是偏低的了,看来徐晃此人竟然是个矛盾体,一边对曹操似乎颇有微词,一边却誓死守城。

  而史阿的一番话,却愈发增加了他的决心。

  “那日,我自许都北门逃出,被徐公明已然纵马追上,我非他敌手,被其击败,眼看就要束手就擒,却最终被其放过,而且还帮我引开追兵,此人或许魏公可招降之。”

  郭嘉也道:“听闻昔日徐公明一向心系汉室,恐怕其当日在宫内与典韦等人杀死王越,也是形势所迫,情非得已,窃以为此人收为主公所用。”

  县衙大门紧紧的闭着,大门之内寂静无声,但是可以想象不知有多少刀枪和强弓硬弩守在门后。

  一旁的徐庶道:“徐公明乃大将,庶愿凭三寸之舍,说其来投!”

  公孙白眉头微微一蹙,府衙内甲兵数百,还有徐晃这样的高手,徐庶本身武艺一般,若是徐晃暴起将徐庶灭了,岂不是亏大发了。

  但是仔细一想,自己倒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像徐晃这样光明磊落的名将是不可能杀来使的,就像当年张辽去说降关羽,曹操也不担心其被二爷斩杀了一般。

  公孙白尚未开口,却又听张辽道:“辽与公明曾有旧,愿同往说之。”

  公孙白这才想起张辽和徐晃都曾跟过一个大老板——董卓,想来两人早年也算是同事,更何况张辽的武力经过这两三年和赵云等人的厮混,已提升到94,不在徐晃之下,心头已是再无疑虑。

  当即令人取来纸墨,就在马背上匆匆写上两行字,交给徐庶。

  两人大步走到县衙门口,张辽高声喊道:“公明,故人来访,还不开门!”

  等了一会之后,突然两扇桐木门大开,门内露出两排手执刀枪,盔甲鲜明的士兵,肃然而立,杀气腾腾。

  张辽和徐庶两人相视一笑,并肩昂然而入,紧接着大门又吱呀一声紧紧的关了起来。

  半个时辰之后,大门外的公孙白及诸将逐渐等得不耐烦了,赵云等人更是跃跃欲试,要破门而入。

  就在众人焦急万分的时候,只听吱呀一声,大门缓缓的大开了,紧接着,大门、二门、仪门,三门全开!

  张辽和徐庶两人一文一武,一左一右,满面春风的走了出来,紧接着一名约三十一二岁的猛将,大步走出县衙大门,迎着公孙白弯腰深深一拜:“末将徐晃,拜见魏公!”

第419章 鄢陵之战(一)


  第419章鄢陵之战

  所谓为主者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是千百年几乎没有人能真正做到。√

  比如曹操,虽然广纳贤才,但是真正相信的将领只有曹氏和夏侯氏本家之将,其他外姓将领虽然多有重用,但是终究在关键性的位置和权力都一直掌握在曹氏和夏侯氏将领手中。

  但是公孙白却是真正做到用人不疑,公孙氏的几个庶子兄弟被公孙白放在大后方养着,无一人参与权力中心,故根本不存在家族势力,而其对麾下将领的完全信任达到令人指的地步。

  比如说,徐晃未投之前,他便让前往说降的徐庶带上他的亲笔书信,答应徐晃来投之后,独领一军,只受他节制。

  新投将领独领一军这事,张辽和高顺已然开过先例,但是却又稍稍不同,因为当时张辽的解忧军是在公孙白的地盘重新招募新兵训练而成的,而高顺却也已跟随公孙白一年多,而且在濮阳之战中用他的忠义折服了所有公孙军将领。

  而这一次,徐晃要领的兵马,却是雍丘之战、高阳亭之战、圉县之战等三战俘虏的曹军降卒,以曹军降将领曹军降卒,独领一军,日后还要独立作战,恐怕只有公孙白才敢如此去做。

  曹军降卒若是并入老兵之中,就算是老兵不予排挤,也难免有失落感,士气和配合度肯定会大大下降,而以他们的老上司徐晃来独立领兵,无疑对于这只八万人的降卒军队是最好的人选,士气和归属感都会增强很多,接下来的战斗力也自然会强很多。

  唯一顾忌的便是忠诚度,也是最致命的问题。当年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卒,项羽坑杀二十万秦卒,都是因为新降之卒无法驾驭的原因。

  但是这点对于公孙白来说,却不是问题。

  徐晃得公孙白如此信任,受宠若惊,归顺之时忠诚度已然达到8o以上,而且他原本对于曹操弑君之事就心存不满的,此刻更是对曹操的忠诚度降低到1o以下。

  所以公孙白对徐晃的忠诚度也并非是盲目信任,在这乱世,稍有不慎都有可能造成战局逆转,比如一年多前的濮阳之盟,公孙白又岂会掉以轻心。

  至于那些降卒,有的是被强行抓来从军,有的是为了混口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