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兵甲三国-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万具尸体,不但隔断了仇水河的河床,整个弹汗山下到处是横七竖八的尸体,幸亏此时已是深秋,北面天气逐渐寒冷了起来,地面上的尸体不至于腐烂而出异味,而仇水河中被浸泡的尸体却已经逐渐腐烂起来。

  公孙白驻马弹汗山城前的平地上,望着那遍地的尸骨和折断的兵器,不觉心头一阵胆寒,如果自己迟来一步,如果不是援军及时到达,恐怕自己的主力大军便会全部葬送在此地。

  如果是那样的话,自己将很难再去阻挡轲比能南下的步伐,整个北地的百姓将迎来一场没顶之灾。

  这一次,他终究是托大了一点,情况实在险之又险。

  他回头望向身后的田豫,不觉心头涌起一阵敬意。

  从他得知轲比能的真实兵力在二十万以上,向辽西和辽东征调援军,到援军赶至弹汗山的时间,不过半个月。

  半个月是绝对不足以调集六七万大军的,真实的情况是,田豫在公孙白出征之后,便根据从草原得来的各路信息,尤其是鲜卑人龙城会盟的消息,判断出了轲比能的真实兵力。大惊之下的田豫,一面飞派人前往弹汗山报信,一面已然紧急出急报,联络辽西和辽东的兵马,要求调集兵马,做好应战的准备。

  辽东的管宁和邴原两人,接到田豫的急报之后,也迅做出了判断和响应,当即要刘政火调集兵马,而且及时联络了高句丽和夫余人的兵马。

  这样一来,当公孙白的千里加急调令传往辽西和辽东的时候,田豫、田畴和刘政等人早已调集了兵马,往渔阳城汇集而来。

  所以公孙白才得以在赶往弹汗山的路上,遇到了以田豫为的六万多精骑,两军汇集在一起之后,便对轲比能动了致命的一击,彻底摧毁了鲜卑人的主力大军。

  田豫93的智力值,在平常的表现一直不明显,反而政治值的表现比较突出,但是此刻公孙白却明白田豫的智力值在哪里。

  当年的蓟城之战,是田豫在千钧一的时刻救了他,这一次的弹汗山之战,还是田豫的奇兵,成为了决定战局的力量。

  田豫的智力值,不在智计百出的谋略,而在于对战争局势的敏锐的嗅觉和临场的正确决断。

  弹汗山一战,田豫居功至伟!

  接下来,公孙白一面上报朝廷,请拜田豫为奋威将军,一面令赵云清理弹汗山战场。

  数以万计的尸体,掩埋起来十分麻烦。公孙白不得不令众军士将鲜卑人的尸体集中在仇水河畔堆积起来,再将鲜卑人留下的残破的毡帐铺在尸体之上,又用兵甲系统制造出数千火油弹,割开里面的石油,洒在那些毡帐之上,然后将数万尸体付之一炬。

  大火足足烧了三天三夜才止息,空气之中弥漫着说目救馕丁�

  除了斩杀的十万余人,还俘虏了近八万人鲜卑骑兵,缴获了上百万的牛羊,以及十五万匹战马,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近八万鲜卑俘虏,全部被刘政率着辽东骑兵,押往辽东平原,成为屯田兵,高句丽以及夫余的援军,各自得到了不少战马和牛羊的奖赏,在拜谢公孙白之后打道回府。

  不过,也有不少人留下来了。

  白马义从折损了约百人,以墨云骑中精锐者补充之,墨云骑折损了近两千人,飞狼骑也折损了两千多人,这些人则从这次战斗中表现悍勇的乌桓骑兵和辽东骑兵补之。

  而缴获的鲜卑人的十五万多匹战马中,选出了一千多匹万多匹七尺五高的战马。

  所以除了补充原有的兵马,公孙白又将墨云骑和飞狼骑各自扩充了三千多人,这样一来,墨云骑和飞狼骑各自兵力均扩充到一万五千人。

  这样一来,公孙白麾下的精骑已然达到三万五千人,足可当十万骑兵的精骑!

  除此之外,乌桓骑兵和辽东骑兵,分别留下来一万精骑,参与接下来的追袭战。经过这次惨痛的教训,虽然鲜卑人已然被打残,公孙白却是仍然不敢大意,决意以优势兵力和实力,全力出击,尽快结束战斗,将精力投往中原大战。

  ……

  轲比能坐在一块石上,任由左右为他解开染血的战甲,懊悔和痛恨,像毒蛇般噬啮他的心,使他感觉趋于麻木;切身的痛楚,像与他隔离至万水千山之外。

  马在喷雾,人在喘气。

  全力奔逃下,他们来到受降城西北地区一处疏林内,终于逐渐停了下来,就地休息,这一路轲比能先后汇集了宇文、厥机、慕容、弥加等部的残兵,合起来已达近两万人。

  迎着猎猎的朔风,轲比能思绪万千,七年来的励精图治,一朝被葬送,他终究是败给了公孙白,这个人简直就是如同魔鬼一般的存在,任他如何努力,终究是无力回天。

  或许,当初不主动出击,任公孙白四处分兵捣乱,数千里的漠北草原,公孙白又能如何?区区几千兵马的四处袭扰,虽然能给鲜卑人造成损失,但是莫说伤不了元气,连筋骨都伤不了。如果任公孙白挑衅和袭扰,避而不战,公孙白南面有曹操这个实力强大的敌人在,又能在草原上驻军多久?一旦等到公孙白陷入中原大战的时候,再举兵南下,那将又是怎样一番情景?

  终究,他是太急了点,近年来一路横扫大漠,势如破竹,使得他的信心暴涨,而臣服鲜卑诸部之后,更令他飘飘然起来,急于打败公孙白,意图一举成为鲜卑人的不世雄主,越当年的檀石槐。

  只是,如今已是噬脐莫及。

  不过,事情尚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望着龙城方向,眼中逐渐焕出光彩来。

  将各路残兵纠集在一起,至少还有三万兵马,其中自己的主力兵马尚有一万,再加上素利和拓跋部未参加弹汗山之战的兵马,至少还有六万骑兵。

  有了六万骑兵在手,足可自保,只要避开公孙白的锋芒不与其硬撼,茫茫草原,公孙白迟早是要撤走的。

  待得公孙白乘胜回师之后,再慢慢征召新兵,待得公孙白陷入中原大战之后,再举兵南下,未尝不能复仇雪恨!

  蓦地一阵急剧的马蹄声从西南方传来,约有上万人之众。

  人人再次脸色大变,如今人马困乏,若是汉人的骑兵追袭到此,何以为战?

  轲比能一众人等,虽摆出迎敌的阵势,但人人心知肚明在饥寒劳累侵袭下,所有兵将不单失去作战的力量,也失去斗志。

  月色下以百计的骑兵驰上西南面的丘陵高地,勒马停下,尚有众多部队从后方南面密林街出,止骑不前,列成阵势,队形整而不乱,显示出对方是有组织的精锐。

  厥机眼睛最利,舒一口气道:“是步度根大人和扶罗韩大人的人。“

  轲比能不知如何,一颗心却“卜卜“狂跳起来,对于步度根和扶罗韩,虽然他是自己手下臣子,他总心存忌惮。

  而步度根和扶罗韩,都是鲜卑人的雄主檀石槐的孙子,前任单于浦头的弟弟,很多鲜卑人心目中的法定单于继承人,不能不令他忌惮,毕竟当年的雄主檀石槐在鲜卑人的心目中影响实在太大。

  可是由于步度根和扶罗韩的实力远比不上他,所以轲比能并不在意,毕竟两个月前这两人已然臣服于自己。只是如今,他自己的亲信部众也不过万人,实力早已不如昔日雄厚,而步度根和扶罗韩两人也有万余兵马,实力已然接近,难免没有异心。

  接下来的步度根和扶罗韩会对他采取甚么态度呢?

  对方骑阵裂开,两骑缓驰而来,领头的正是头扎钢箍、长垂肩,状如魔神的步度根,身旁伴着的其兄扶罗韩,直趋轲比能马前。

  两人没有丝毫异样,照常的在马上向他致君臣之礼。

  轲比能神色淡然,摆手道:“两位大人……“

  厥机、宇文奎、弥加等人人默言不语,静待步度根的反应。在此次弹汗山之役后,轲比能的实力已然大不如前,步度根和扶罗韩肯否继续向轲比能效忠,将直接影响鲜卑族诸大人对轲比能的支持。

  步度根神色平静,目光投往大漠远处的落日,不徐不疾的道:“大单于请先恕臣迟来护驾之罪,大单于请在此地休息一夜之后,由此直赴龙城,臣将在后全力拦截汉军追兵。“

  轲比能身后诸部,齐齐松了一口气,却只见轲比能淡然一笑道:“汉人如今气势正盛,何苦与其硬撼,两位大人随本单于一起回龙城吧。”

  两人愣了一下,随即应诺。

  是夜,三万余鲜卑兵马,就地在疏林之外的空地上休息,篝火逐渐亮起。

  轲比能的大帐附近,突然溜出一道黑影,在与大帐门口的侍卫了几句话之后,便闪入轲比能的大帐之内。8



第332章 杀往龙城

  夜风瑟瑟,残月如钩。

  夜色下,鲜卑人的驻地内火光大起,包括那片疏林也在熊熊的燃烧着,火光之下,喊杀声震天,兵器相碰之声不绝于耳。

  然而战斗只持续了不到半个时辰便逐渐停歇了下来,然后逐渐恢复了安静。

  次日凌晨,五万鲜卑残兵重新被整顿和编队,轲比能和轲比能的兵马全部直接并入轲比能的麾下,鲜卑八部中的轲比能部和轲比能部也就此消亡。

  昨夜的战斗,在轲比能和轲比能、轲比能兄弟之间展开,最终以轲比能的部下以雷霆之势迅速击败轲比能和轲比能的守卫,将轲比能和轲比能两人斩杀而告终。

  这一战,轲比能说是轲比能和轲比能兄弟两人意欲谋反,因走漏了消息而被镇压,弥加、宇文奎、厥机等人是半信半疑,却没人敢提出质疑。

  但是有一点肯定的是,弥加等人一路上小心谨慎的很,绝对不敢对轲比能流露出半点不敬的意思。

  于是,五万鲜卑残兵匆匆休息一宿之后,又迅速启程赶路,奔往龙城方向,与退往龙城的素利、拓跋洁汾等人汇合。

  ……

  枯草连天,一望无际。在枯草和灰蒙蒙的天色交接之处,涌现一片乌黑的云朵,云朵越来越大,越来越近,却是数万骑兵疾奔而来。

  这是公孙白的追袭部队,在打听到轲比能等人逃往龙城方向之后,公孙白在稍稍整顿军马之后,立即率军马不停蹄的追袭而来。

  一条小小的溪水呈现在他们面前。

  “停!”

  公孙白喝道。

  众骑缓缓的停在溪水边,纷纷跃下马背,牵着马匹到溪水边饮水,同时解下身上的水囊,先喝了个痛快,然后再蓄满水囊。

  他们运气不错,在路上抓到几个马贼,这几个马贼都是纵横草原多年,知道哪里有水源,而且有了这几个马贼的引导,也不至于在茫茫草原之上跑偏。

  “天山!”一个马贼指着前面隐隐约约的山影道,“前面就是天山了,跨过天山距龙城就只有五十里地了。不过此处虽然看着离天山很近,其实也又五六十里地。”

  这里的天山,其实是燕然山余脉,并非新疆的天山,唐代诗词中的天山多指此处天山,而非新疆天山。

  公孙白抬眼望着远处的山影,转头对赵云、郭嘉、太史慈、颜良、文丑和田豫等人说道:“此时已是寒冬之时,不日便要风雪大起,我等须争取在风雪来临之前结束此次战斗,此刻如今不过百里之遥,我等在此结帐休憩半日,待得将士们和马匹恢复精神再出发,准备迎接恶战!”

  “遵命!”

  众人齐声喊道。

  入夜,繁星满天。

  公孙白辗转难眠,缓缓的走出帐篷,仰望着苍穹。

  “披铁甲兮,挎长刀。与子征战兮,路漫长。

  同敌忾兮,共死生。与子征战兮,心不怠。

  踏燕然兮,击胡虏。与子征战兮,歌无畏。”

  一阵嘹亮的歌声在白天取水的小溪边回荡,溪边点着数堆篝火,一群老兵尚未入睡,正在兴致盎然的畅聊和高歌。

  一个老兵站在篝火边,慷慨激昂的对着四周的汉军士兵说道:“此处离燕然山只有百里之遥,天山其实就是燕然山余脉。当年我大汉窦将军率兵在稽落山下大败匈奴,杀得北匈奴丢盔弃甲,连匈奴王都被斩杀,最后奔袭千里在燕然山上勒石记功而归,窦将军回京觐见先帝时道‘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其豪言壮语至今令人热血沸腾啊。兄弟们,这次我们可是跟着魏公一起来征战鲜卑异族,战胜敌军之后,我们也要请赵将军带我们登上燕然山勒石记功,你们说好不好?”

  “好!”

  众人纷纷鼓掌欢呼起来。

  噗!

  公孙白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个老兵还真能侃,居然将陈汤的豪言强加在窦宪的身上。

  “魏公!”

  身后传来喊声。

  公孙白缓缓的转过头来:“师父,诸位将军。”

  来的正是赵云、郭嘉等将

  赵云关心的说道:“魏公连日奔波,有伤千金之躯,需早点休憩。”

  公孙白望着赵云说道:“师父是否觉得此事有蹊跷?”

  赵云微微蹙眉道:“我等奔袭千里,竟然一路只遇到些许马贼和小股鲜卑士兵。鲜卑军对我大军前来,竟然毫不理会,实在匪夷所思。”

  公孙白点了点头道。

  一旁的太史慈也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急声道:“这一定是个巨大的阴谋,魏公务必慎重处之。按此推理,轲比能一定在途上埋伏下重兵等着我们。”

  公孙白依旧不语,又望向郭嘉。

  “天山。”郭嘉缓缓的说道,“草原茫茫,无遮无拦,如今魏公率大军而来,兵力不弱于鲜卑人,轲比能何以挡之?吾查看了龙城周边地势,只有天山可以设伏,故明日到达天山之前须让乌力吉仔细打探清楚。”

  ……

  天山,燕然山余脉,虽然比起新疆的天山矮了许多,却是汉军近一个月来在草原上见过的最高的山。

  群山莽莽,只有一条山道贯穿,这条山道也是天山的必经之道,否则就要绕过山脉数上百里,然后横穿数百里的沙漠才能到达龙城。没有人会舍近求远,更何况在沙漠中极度缺乏水源,还有沙尘暴,极其凶险,不是逼疯了的人是不会往彼处而去的。

  公孙白自然也不可能绕道而走,大雪将至,如果绕道穿越沙漠,时间未必来得及。

  乌力吉冲天而起,直奔天山而去,在山道两旁的上空翱翔,不时的发出一声唳叫声。

  玉带雕能在数千米的高空看清地面上的一只兔子,埋伏在天山的鲜卑士兵一定不是少数,在乌力吉锐利的双眼之下,绝无可能遁形。

  呜嗷~

  乌力吉只在天山上空盘旋了一阵立即高叫一声,展翅而回,在公孙白的头上不停的唳叫着,声音极其高昂和急切。

  “果然有埋伏,而且不下万人!”公孙白变了脸色道。

  公孙白和众将也神色凝重起来,天山道狭隘,五万多铁骑就算仰仗连弩之利强行冲杀进去,也必然损失惨重。

  赵云蹙眉道:“为今之计,只有精选一队悍勇之士,带上连弩,由一猛将率领登上天山,剿灭天山之敌。天山虽然险峻,但是比起中原之山却弱了许多,登山破敌,应可一试!”

  郭嘉摇头道:“天山虽然不如中国之山,却也极其险峻,敌军必然深沟高壕以待,我军虽勇,恐也难破其地利之势,即便能胜也是惨胜。此五六万之兵,皆为大汉最精锐之士,岂可如此轻易糟蹋。”

  众人默然不语,一时没了计较。

  却听边上那领路的马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