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兵甲三国-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漠北草原,绵延千里,靠双脚行走的步兵是没办法与那来去如风的骑兵抗衡的,尤其是拥有双马镫的骑兵,当年李陵能以五千步兵抵御数倍的骑兵,除了因为强劲的大黄弩之外,更重要的是那时的匈奴骑兵未能配备双马镫,难以在马背上自由搏杀和驰射,所以公孙白的北伐大军从主兵到辅兵全部配置了马匹。
台下数万兵马,遮蔽了整个邺城北门的地面,天地之间尽是如云的马蹄和骑兵,如林的刀戟在阳光下闪闪光。
公孙白在燕八等侍卫的陪同下,昂然走上点将台,宣读讨胡檄文。
在公孙白那充满磁性而又气势如虹的声音中,台下的将士神情慷慨、热血沸腾。
读完檄文,公孙白又向台前走了几步,抬眼望向台下黑压压一片的士兵,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从腰中拔剑而出,剑锋高扬而起。
呜呜呜~
只听号角之声连绵而起,数万大军已开始起营,五千白马义从在赵云和颜良两员大将的率领下起营奔向城门。
邺城的百姓和官员在沮授和田丰的率领下出城相送,送行的队伍在城门口前后各排了两三里长。
公孙白头戴白玉束冠,身穿紫蛟甲,脚踏登云履,骑着飞血神驹,腰悬破天剑,左手提着游龙枪,右手手中的鞭杆不时的挥动着对两边的百姓示意,精神抖擞,神采奕奕。
一个身材婀娜多姿、戴着黑色面罩的少女牵着一匹白马站在人群中,目不转睛的盯着公孙白,眼中带着温暖而又伤感的神色。
她剪瞳如水,痴痴的望着那个神采飞扬的人儿,心头一片迷乱。神思恍惚中,公孙白的麾盖已消失在城门口,后面的士兵整齐的列队跟在后面,浩浩荡荡的奔向城门口。
刘昕终于从沉思中醒了过来,抬眼朝城门口望去,失神的望着像长龙一样的军队,喃喃的说了一声:”他走了……”
终于,最后一排士兵消失在城门口,百姓们也慢慢散了。
刘昕突然拉着马嚼走到街道中心,翻身上马,一挥马鞭,纵马向城门外奔去。
白马奔到城郊的一个山坡上,刘昕下了马,摘下面罩,双眼迷蒙的望着远处浩浩荡荡的队伍中那面高高举起、迎风招展的绣着“公孙”二字的大旗,轻轻的自语道:“这一去,再相见知是何日?山水迢迢,一路珍重,既然仙翁算定你我有姻缘,我……等着你。”
远处,大旗下的公孙白突然打了个大喷嚏,心中自语道:这是要感冒了,还是有人想我了?8
第313章 复仇之焰
如镜的湖水,如云的牛羊,绿草起伏,碧波荡漾。??? ?? ?? W?W ·
马蹄声响起,一行骑影出现在一座土丘之后,约二十余人,个个披甲持弩,当先一人,三十岁左右,白袍银甲,正是大汉护乌桓中郎将田畴率众巡查至此。
田畴跨骑白马,抬眼望着眼前旖旎的风光,心情极其畅快,指着远处的小山丘大声笑道:“诸位较量一下马术如何?看谁能先到达那山丘上”
话音未落,对面马蹄声大起,迎面数十骑滚滚而来,带着满天的杀气冲来。
来者人人弯刀快马,身穿皮袍,腰挎硬弓和和利箭,彪悍异常。
身旁的百人将脸色一变,说道:“不是马贼,是鲜卑人。”
田畴眼中寒光一凝,沉声喝道:“备连弩!”
只听噶及噶及的一片响声,身旁的将士已然平端起了连弩,一枝枝森寒的箭镞对准了前方。
说话间,鲜卑骑兵已呼啸而来,六七十骑气势汹汹的迎面拦在二十余名汉军之前,巨大的人数差异,似乎随时能将对面的汉军吞没。
领头的一个身材彪悍的鲜卑骑兵大声喝道:“放下弩箭,速速下马。”
他们有六七十人,个个都是马背上长大的精悍士兵,而田畴这边人数不过二十余人。但是鲜卑人显然不想硬碰硬的厮杀,而是想让对手主动缴械任他们宰割。虽然他们看到了汉军手中的连弩,但是却没人想到这把弩会带来何等的杀伤力,也不认为汉军敢在三倍于己的对手面前出手,除非汉军不想要命了。
田畴冷冷的打量着他们,这些鲜卑骑兵个个全身带着血,长长的弯刀上滴着鲜血,似乎刚刚从战场上归来。
一名汉军侍卫突然惊叫一声:“那边起火了。”
众人抬眼朝远处望去。只见远远的村庄火光通天,隐隐传来凄惨的哭喊声。 ·
那个彪悍的鲜卑骑兵百夫长终于忍不住了,喝道:“我数三下,还坐在马上者,就地格杀。”
田畴眼中精光迸射,杀气腾腾的喊了一声:“杀,不要放过一个。”
咻咻咻~
田畴的话音刚落,弩箭便如连珠炮一般激…射而出,狠狠的射向四周的鲜卑骑兵。
二十步之内,连弩的威力绝对是恐怖惊人的。
鲜卑骑兵做梦也没想到这些汉军居然会敢放箭,只听一阵惨叫声四起,鲜卑人一个个在箭雨之中倒下一大片,如同稻草一般。
那名鲜卑百夫长这才如梦初醒,急声喝道:“杀!”
然而下一刻,一枝弩箭如同闪电一般射中了他的腹部,痛得他嗷的大叫,紧接着又飞来一枝弩箭,正中他的眉心。
二十四把连弩,两百四十枝弩箭,猝不及防的鲜卑人便一个接一个倒在箭雨之中,等到冲到近前时已然只剩下三四人,哪里还敢动手,吓得又掉头就跑。
只可惜,马速再快,又怎快得过弩箭?
田畴举起了手中的连弩,狠狠的按动弩机,只听弦声响动,三个逃兵应声落马。
田畴收起连弩,拔剑指向前面火光通天的村落,大声喊道:“杀!”
后面的侍卫将弩箭装填完毕,一行人高举着武器,急速催动着胯下的良驹,势若奔雷,气势如虹,似是千军万马奔腾而出。
等到田畴等人奔到余火未熄的村落中,被眼前的惨象惊呆了。
整个村子百多间房屋全部被烧成废墟,到处是残垣断壁,青烟袅袅。
遍地都是尸体和血迹,触目惊心。
有青壮,有老人,有妇女,有小孩。
一个四五岁的身躯,头颅已经不知去向。
一个孕妇被开膛剖肚,露出肚子里面的胎儿。
一个青年男子被大卸了八块,断手中紧紧的握着 ?·
……
惨不忍睹,所有人都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田畴扑通一声,翻身下马,跪倒在遍地的尸骸前,泪水迷糊了双眼。
“嗷~嗷~嗷~”他仰天悲愤的大吼,双拳捏得骨骼直响,双眼圆睁,喷着愤怒至极的火焰。
他怒吼了一阵之后,终于稍稍平缓了一下,低下头来,对着满地的尸体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响头。
背后的众侍卫也跟着跪了下来,咚咚的跟着他磕了三个响头。
这一天,是两百多名汉人百姓的死难日,也是引发大汉与鲜卑之间的不死不休的大战的一日。
公元200年七月下旬,公孙白出动所有的骑兵精锐北伐鲜卑,留下张郃率四万太平军镇守冀州南面黄河北岸沿岸一带,田豫率两万冀州郡国兵镇守渤海郡,田楷率一万原幽州军镇守并州南部。
幽州北部的漠北草原,即将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
夜色如水,空中繁星点点,照耀在宁静的草原之上,四周一片静寂。
大帐之内,阿勒泰和阿古拉相对而坐,一手握着酒壶,一手拿着小刀,正从烤得焦黄的羊身上割肉吃。两人谁也不说话,只听见柴火吱吱啦啦作响,油滴到火上,不时的窜起一朵火苗,两人的手都是油腻腻的,却并不在意,只是在身上擦一擦,便又去拿酒壶。
阿勒泰正是屠戮和劫掠汉人村庄的邑落小帅,也是这场汉民之殇的元凶,而阿古拉则是另一个邑落的小帅,受阿勒泰的邀请前来做客。
阿古拉看着火堆,眼神平静中带着一丝担心,他慢慢的啜着酒,若有所思。阿勒泰犹豫了一下,举起酒壶,对阿古拉示意了一下:“汉人这酒却的确不错。”
阿古拉无声的笑了笑,举起酒壶晃了晃:“酒虽不错,但是老兄你这次擅自率兵越过长城,袭扰汉人,恐怕会有点麻烦”
阿勒泰伸出肥厚的舌头,舔舔嘴边的酒渍,漫不经心的笑道:“老弟你过虑了,汉地如今大乱,公孙白尚中原各路诸侯纠缠不休,又岂会为一个小小的村落的死活而大动干戈?更何况,如今步度根和扶罗韩两人不敌大单于的兵锋,即将归降,如此则大单于一统漠北草原,举兵南下的日子也不远了,还怕甚汉人?”
“举兵南下?”阿古拉眉毛一挑,惊愕的问道。
阿勒泰脸上露出狰狞的神色:“前任大单于被杀之仇,弹汗山王庭被毁之耻,岂能不报?大单于等待这一日已经很久了!”
阿古拉先是惊骇,随即脸上露出敬仰的神色,自语道:“大单于年纪轻轻,便能一统草原,颇有先祖檀石槐之风,确实是我鲜卑族难得的雄主。”
阿勒泰笑道:“幽州之地,多年休养,又生产盐铁,如今已然富得流油,抢上一点算得什么,将来整个幽州,还有河套草原都将是我们鲜卑人的,老弟有没有兴趣随我再次南下,大干一票?”
阿古拉沉吟半响,终于决然道:“好,就依老兄之计!”
两人啪的一击掌,相视哈哈大笑。
就在此时,两人耳边突然响起一阵隐隐约约的马蹄声。开始两人还没注意,但是随即那马蹄声便已越来越大,如同千军万马一般奔来。
“难道是步度根或扶罗韩的兵马?”
两人大惊,齐齐跃出大帐之外,向马蹄声传来的方向看去,顿时吃了一惊。
两条火龙正在迅速接近。
到了这时候,阿勒泰才听到急促刺耳的报警声。
“呜——呜——”
邑落之内像是平静的水潭扔进了一颗石子,水波荡漾开来,却并不引人注意。大部分鲜卑人都太累了,他们睡得像死猪一样,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已经到来。
阿勒泰目瞪口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时候会出现敌人。要知道,步度根和扶罗韩的兵马正在西北龙城一带困守,基本不太可能出现在草原南部。
阿勒泰听着越来越响的马蹄声,看着越来越近的火龙,感受着脚下越来越强烈的震动,一时有些傻了。
这时,鲜卑人已经浸入血液的警觉终于苏醒了,无数马蹄踩踏地面带来的震动惊醒了他们,他们虽然还没有完本清醒,却本能的从大帐里奔了出来,纷纷跳上自己的战马,准备迎战。只是本能虽然在提醒他们应该干什么,指挥却无法行成本能,那些邑落头领们只是握紧了战刀,却不知道整顿队形。
阿勒泰看着乱作一团的邑落部众,如遭雷击,喝下去的酒全部化作冷汗,透体而出,瞬间浸湿了那件抢自汉人的丝衣。
“大人——”亲卫们拥了过来,不由分说,七手八脚的将甲胄帮他穿戴,把他扶上战马。阿勒泰一边由亲卫们摆弄着,一边紧张的思索着,不时的传达着命令,力图尽快做好迎战的准备。
不过,他的酒喝得太多,脑子有些胀,思路远远跟不上形势的变化,还没等他准备好,汉军的前锋已经接近了大营。
夜色之下,一片如云似雪的幻影疾驰而来,如同白色的浪涛一般,卷向鲜卑人的邑落。
白马义从,大汉最精锐之师!
赵云奉公孙白之命,一日之间轻骑跋涉两百里,只为复仇而来,为两百多大汉生灵而复仇!
“放箭——”赵云踩着马镫站了起来,举枪大吼,身后的将士们松开了手中的弓弦,射出了手中的火箭,刹那间,千点繁星平地飞起,跃过百十步的距离,掉头向下,扑入鲜卑人的邑落中。
一批批火箭落在帐篷上,迅速点燃了帐篷,将鲜卑人的宿地照得如白昼一般。惊慌失措的鲜卑人有的去救火,有的去抢财物,只剩下不到一半的人转身迎战。可是他们要队列没队列,要阵型没阵型,如何是白马义从的对手,一接触就被白马义从杀得人仰马翻。
第314章 鲜卑之王
???????????????У???????????????
????????
????????
???????????????????????У?????????;????????;???????档
???????? ??
??????????
????????
????????
????????
????????
第315章 决战之地
“来了,终于来了,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会盟台上,轲比能捧着公孙白的战书,带着几分激动、几分感慨、几分豪情。
五年前,鲜卑人的圣地弹汗山王庭被毁,十万大军一半被俘,一半被屠戮,鲜卑单于浦头战死,这成了鲜卑人心目中不可抹却的耻辱。
这五年来,轲比能回到自己所在的小部落,励精图治,他根据当年浦头留下的马镫的图纸,开始秘密制作双马镫,又凭借着对汉军的记忆,制造出高桥马鞍,使得他麾下的骑兵战斗力远远高出草原上其他部落的骑兵。
利用马镫和高桥马鞍的优势,轲比能逐渐蚕食和吞并四周的小部落,两年之后便已成长为漠北草原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麾下骑兵达三万余人。
此时的轲比能这才亮出了当年浦头传给他的鲜卑马鹿王印,自称鲜卑单于,号令草原。
接下来的两年之间,他先后击败了宇文部、慕容部、素利部、厥机部、拓跋部、弥加部等部落,还有那数不清的小部落。
尤其是对素利部那一战,他以两万骑兵硬撼素利五万骑兵,然后派两万多轻骑横扫素利部后方。那一战,几乎成为了草原之战的神话,他麾下的那些配备了双马镫的精悍将士,虽然兵力不足敌军的一半,却对素利部发动了无数次的冲锋,直到硬生生的将素利部五万骑兵冲溃为止,而后再加上后方被袭,素利不得不俯首投降称臣。
那一战之后,轲比能的大名如同草原上的红日,光芒照耀四方,轲比能的王旗所指,鲜卑众部落莫不披靡。
即便是前任单于浦头之弟步度根和扶罗韩,虽然一直心怀不甘,试图抵抗轲比能的兵锋,最终还是不得不臣服。
轲比能捧着战书,望着南面的幽州方向,眼中寒光凛冽,战意熊熊的燃烧而起。
五年磨剑,只为与那个汉人魔王决一死战,一雪鲜卑族之耻,恢复先祖檀石槐的荣耀。今日,那个魔王终于再次降临,该是决战的时刻到了!
“漠北草原,绵延千里,居然敢以区区三万骑兵孤军深入大漠。”轲比能满脸的嘲弄和讥讽,语气之中已是杀气冲天,“公孙白,你这是自寻死路,这次本单于定当让你抛尸原野,连魂魄都不能回到汉地,方可泄我鲜卑族之恨!”
轲比能没说错,漠北草原,绵延千里,汉军以三万骑兵孤军深入,不要说可能陷入无穷无尽的袭扰战和追袭战之中,光是那供给都没办法跟上,就凭这一点便足以让自身陷入没顶之灾。
当年的汉将李陵,孤军深入大漠,连连创造神话,最终还是箭尽粮绝,不得不投降。公孙白的三万装备精良的铁骑自然非李陵的五千步兵所能比,但是若想横征过百万人口,且精壮男子皆可上马为兵的鲜卑族,看起来的确是有点冒进之嫌。
而有一点,公孙白所不知道的是,轲比能麾下常备军原已有十万,再加上扶罗韩和步度根的五万兵马,已然有十五万,再加上那些后备潜在的兵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