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王侯-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风光大葬叶尘,并给叶尘立国陵。”

  左右自有小黄门恭敬称是,传旨准备去了。

  赵匡胤目光扫过赵光义和赵普、吕馀庆,沉声说道:“华夏卫府之事由朕亲自安排,你等就不要操心了。”

  赵光义和赵普心中一震,自不敢再多说什么。

  赵匡胤又说道:“叶尘小妾接入宫中,由朕派人亲自看着隔绝内外消息,然后再由宫中御医和引产嬷嬷亲自看着接生,不用再担心叶尘骨血会出事。现在便传朕旨意,命翰林学士院院正、副院正,崇文院正、国子监判监事,还有政事堂、枢密院四品以大员,赶来崇政殿为叶卿议定葬仪谥号,朕要追功褒奖。”

  天子旨意一出,下面顿时快速的动了起来,涉及到的人接到通知,以最快的速度进了宫,来到了崇政殿。

  操办葬礼的规格要和逝者地官位、爵位相称。一般对有功之臣要在原有官位上再加封个官位或爵位,职位定了定谥号,然后再研究丧葬规格。

  叶尘已是一等侯,爵位再往上就是郡公、国公和异性王爵。本来以叶尘此次收服吴越的大功,即使他不死,一个国公爵位已经必然的了。如今叶尘死了,便有了加封异性王爵的可能。而官位,华夏卫府总司使乃是正二品,再往上便可以给个三师三公的从一品或者正一品的称号,然后再定谥名。

  大宋早在建国之初,便定下封王之制,除了因为大宋江山是从后周恭帝柴宗训手中夺来,赵匡胤为此特封柴宗训为郑王之外,如今也就钱志尹献上吴越一国,才被封吴越王。目前为止,大宋就这二位是生前被封王,并且是郡王,比赵光义和赵德昭的亲王要低了一级。

  另外,正常情况下,按照大宋封王之制,异性王只有死后才会被追封。比如已经被追封的有开国功臣石守信封武威郡王;王审琦封琅琊郡王;王景生封太原郡王。


第四百章  谥号

  如今叶尘虽然不是开国功臣,但他的功劳认真算起来,还要在石守信、王审琦、王景生之上,追封郡王,其实也是理所当然。

  所以,叶尘被封祥符郡王的这个过程很顺利,即使吕馀庆、王悦风、陶谷这三位叶尘的死仇也不敢多说什么。

  但是,因为叶尘上次拼死救下天子,当时赵匡胤破例加封叶尘一等侯为世袭爵位,这一点与宋朝寻常爵位一代而终是大为不同的。如今叶尘被追封为郡王,那这郡王之位是否可世袭。这一点将会成为今天最大的争议。

  只是不等众人开始争议,赵匡胤一开口便说叶卿之郡王之位可世代相承。把所有人吓了个目瞪口呆。

  大宋对立了大功之臣死后是可以追封为郡王,但从未有过世代相承的王爵之位。即使是如赵光义和赵德昭这样的皇族亲王的爵位都是一代一减降。若叶尘郡王之位可世代相承,那岂不是只要大宋存在一天,便始终有祥符郡王的存在。这一点和柴氏、钱氏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叶尘虽然北破晋阳,南伐南汉,西定川蜀,东收吴越,期间更是对天子有救命之恩。封郡王已经很隆重了,但若是世袭王爵之位,在几乎所有的臣子看来都是有些过了。

  一时间,除了赵普、赵光义、曹彬之外,其他臣子几乎全部面红耳赤,跪在地上头磕的咚咚直响,苦劝天子收回成命。

  赵匡胤冷冷地扫了他们一眼,淡淡地道:“尔等若是能有叶卿一半功劳,朕在你等死后也封世袭王爵,不…………朕甚至破例在尔等生前便给其封王。”

  有不少人面露惭色,不再劝说。但以吕馀庆、陶谷和王悦风为的七八人依然口若悬河、引经据典的劝说不已。

  但不管这七八人左劝右劝,赵匡胤始终冷笑不语。

  便在这时,有两道声音同时响起。

  “臣认为祥符侯叶尘王爵之位可世袭。”

  “臣弟认为祥符侯叶尘郡王之爵应该世袭。”

  这两人声音一出,全场顿时一静。只因为众人都听出了是哪两个人所说。

  赵普和赵光义同时说出这一句话,自己都不由同是一怔,然后互视一眼,都不再说话。

  在赵光义看来,叶尘已经死了,以叶尘立的这些大功,恩泽后人也不算什么。最主要的是,就算叶尘那小妾生了个儿子,等他当了皇帝,想要让叶尘绝后,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如今吕馀庆这些人没有与自己商量,便在这里虚头巴脑和天子较劲,实在是愚蠢至极。并且,这个时候最重要之事是华夏卫府该有谁执掌,此时聪明人都知道要给华夏卫府那些对叶尘忠心耿耿的下属卖个好,以便在叶尘这只掌控华夏卫府的手消失之后,自己的手能够伸进去,最大程度的分抓到一些华夏卫府的权力和资源。而给那七大司使、副司使和一众部司使买好的最好时机,不就是这个时候给死去的叶尘和其后人争取到更多的好处。

  赵普和赵光义都是心智不凡,高瞻远瞩之辈,所以都在第一时间想到了这一点。只是因为他们二人同时说出,不禁让赵匡胤心中生出些许警惕之意。又因为不知什么原因,或者想起了一些事情,在吕馀庆等人继续苦劝,额头都磕出血,大有一副以死相谏的形势之下,赵匡胤顺势退了一步,将叶尘可世袭的郡王改成第二代降为国公之后,再世袭。

  最后这个决定一出,有些人便想到了叶尘数月前拼死救下天子时,天子曾经对叶尘有过许诺,保叶尘世袭公侯。如今这个结果,也算是天子履行了他的诺言。自然没有人敢再不长眼的继续劝阻。

  接下来,便是要由天子颂予叶尘谥号。谥号常用地吉字共七十三个宇,按规矩,在一般情况下,亲王应赠予一个字的谥号,郡王一般都是两字谥号,寻常大臣也大多是两字谥号。

  而两字谥号,还要分文官和武官,文官地谥号皆以文宇开头,武官以武宇开头。

  叶尘战功赫赫,虽然在后来没有入枢密院任军职,但从其功绩来看更倾向于武将,应该以武字开头。

  文臣适用的吉字排行依次是正忠恭成、端恪襄顺等等,武将则是忠勇穆刚、德烈恭壮等字。与叶尘有死仇的吕馀庆、王悦风、陶谷等人自然是不想给叶尘一个太高、太过荣耀的谥号,特别是陶谷如今乃是翰林学士院承旨,在这件事情上有很大的言权,再加上他本身学文高深,知识渊博,通晓古今典故,这个时候更是犹如打了鸡血一样,舌战群臣。

  而一些人见了刚才赵普和赵光义同时开口给叶尘说好话之后,也反应过来,大声将自己认为最好的谥号给了叶尘,以示好华夏卫府。吕馀庆、陶谷、王悦风自然不喜,如菜市场上讨价还价一般的争论,甚至争吵,就此展开。

  一群老学究对人的死后之名实比生前的事还要重视,两个时辰过去,一个武谥字号争来争去,竟然半天不见结果。

  赵匡胤脸色不渝地看着这些掌管着江山社稷、亿兆百姓的大臣为了一个破名号斤斤计较,寸步不让,在那儿引经据典地讲个不停。可这玩意儿学问太深,以他的文学造诣,也不是太懂,插不上嘴,或者说不敢冒然插嘴。

  不但天子插不上嘴,甚至以赵普的学文水平,常常一个字拿出来,大家就能三皇五帝开始讲起,讲的头头是道,然后说为什么用这个字行,用这个字不行,赵匡胤听到最好也觉地有些莫测高深,毕竟叶尘过世了,这是极为隆重的事,草率不得,所以他也不插嘴,索性就由得群臣争执。

  足足四个时辰之后,众大臣最后终于取得了妥协,用了一个既不算太高又不太低,各方都能勉强接受地谥字,给这位刚刚新鲜‘出炉’的祥符郡王定下了谥号。当下翰林学士院承旨陶谷满头大汗地上前拜道:“启奏陛下,臣等已给祥符郡王定下了谥号”。

  “喔?”等得渐渐不耐烦,又被他们烦的快要昏昏欲睡,甚至已经微微闭眼假寐地赵匡胤精神一振,猛得睁开双眼,坐直了身子,说道:“快讲。”

  “臣等轻过仔细商议,依据祥符郡王一生的彪炳伟功和他的品性德行,在正忠恭成端、忠勇穆刚德这选取最相宜地吉谥之字,最后一致决定:祥符郡王叶尘的谥号为…………武忠!”

  武忠这个谥号,相对于叶尘所立的一件件不世大功,实际上太过平庸了一点,但赵匡胤一听这字面意思,想起叶尘对自己的忠诚,欣然说道:“武忠…………准!”

  …………

  …………

  开封西城叶府大门门媚上悬挂地烫金大匾巳径换成了‘祥符郡王府’。

  门旁两只高大威武的石狮,都显示着主人的特殊地位。往日里,进进出出地人,不论是主人,还是客人,或者仆从护卫,总是昂挺胸,充满自信,院子里面也是一片欢乐的世界,甚至在开封城内侍女、家丁、护卫的圈子里面,早有公认叶府的下人是整个开封城最幸福和幸运的下人。

  然而,现在叶府却被一片浓重的悲哀笼罩着,到处是一片素白,似乎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过早地降临。

  大门口用松枝白花扎起了一座牌楼,以往那四个写着“叶府”的大红灯笼,已经换成白绢制成的素灯,连那两只石狮颈脖上也套了白布条。门前旗杆上,挂着长长的抬魂幡,被风吹着,一会儿慢慢飘上,一会儿轻轻落下。

  门前空地正中,搭起了一座高大的碑亭,碑亭里供奉着一块朱红销金大宇牌,上书“祥符郡王叶尘”。碑亭四周,燃起四座金银山,一团团浓烟夹着火光,将黄白锡纸的灰烬送到空中,然后再飘落在四处。

  华夏卫府的秘探如同游魂一般,在叶府四周打转儿,监视着一切可疑人员。门前昂挺胸,站着的华夏卫,也是人人素服、腰间系着白绫,一脸悲伤肃然。

  李君浩献了挽联,面色悲伤地走出叶府,没有理会门口华夏卫恭敬行礼,站在门口抬头望天,口中喃喃自语道:“楼炎明、上官冰云、弥勒教!李某对天誓,此生不杀尽尔等妖僧,李某誓不为人。”

  等他头低下来,向前看时,眸中已经一片杀机。

  他不能长时间在叶府逗留,华夏卫府七大司使,刺杀司司使白沧海和情报司司使许方义还在南唐未归,武器司司使喻清妍和总司使大人一起遇害。如今在开封的只有监察司司使的自己,内务司司使贾宪,保卫司司使韩虎,执法司的司使刘水之。

  其中刘水之就是水儿,此时和叶尘的另一名徒弟寇准正哭的一塌糊涂,贾宪虽然管着华夏卫府的所有钱物,但威望和权力都只在内务司那一块,而内务司也是最为相对稳定的一个司。至于韩虎对出生禁军的寻常华夏卫还有一定威信,但其他各司的杀手、密探,特别是对于那一百多名江湖高手根本就没有丝毫威信。

  所以,如今在开封的司使,只有李君浩还勉强拥有一定压制下面人的威信和资历。

第四百零一章  总司使的令牌出现了

  

  也就是说此时的华夏卫府,很需要李君浩在华夏卫府中坐镇,以安抚下面的人或者说以定人心。

  自总司使大人遇害消息传开之后,华夏卫府上下人心浮动,晋王赵光义和宰相赵普的人暗中开始对部司使以上官员进行拉拢,原本那一百多名‘半死迷宫’收服的江湖高手也开始心思不定,已经解了毒的,有些人生出远走高飞的念头,没有解毒的,嚷着要让李君浩去找叶府要解药。若不是叶尘余威犹在,且这些羁傲不逊家伙都多多少少记着叶尘的好,再加上鬼医也不是那么好惹的。否则他们都要去闯叶府,直接去抢解药了。

  李君浩刚走下叶府门口石阶,任志亮从叶府中追出,先向李君浩抱拳行了一礼,然后低声说道:“大人,晋王殿下对大人您向来看重,今晚上王爷想和大人见一面,不知大人能否给王爷一个面子?”

  李君浩眉头一皱,停下脚步,转头对任志亮说道:“任大人,总司使大人刚刚遇害,你认为以李某的为人,会在这个时候去见晋王殿下?”

  任志亮苦笑一声,却是已经无话可说。他自从来到华夏卫府担任监察司副使之后,这一个多月与李君浩互相配合,查探黄河水库修建的贪腐一案,配合得还算愉快,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网也已经撒出去了,本来就等着总司使大人自江南回来之后,下令收网捉鱼,彻底打响监察司第一炮。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可是居功至伟。同时,也经过这一个多月,他对李君浩的为人有了准确的认识,深知后者在这个时候的确是不可能去见晋王的。可是他是晋王的人,明知不可为,但有些话还是要替晋王说到的。

  在任志亮苦笑中,李君浩已经自顾向自己的马车快步走去。

  但就在这时,从旁边茶楼中走出一名文士打扮的中年人,来到李君浩面前,深深一礼,面带笑容的开始说话。只是不等此人将话说完,李君浩说了声抱歉,便钻进马车,八名骑着高头大马的华夏金卫护在马车两侧,一名华夏卫充当车夫驾车离去,只剩下那名文士打扮的中年人脸色铁青的看着渐行渐远的马车。

  任志亮自然认识这名中年文士,此人是宰相赵普的心腹幕僚皇甫同。

  看到宰相赵普的人也没有成功,任志亮心中松了口气,心想这种结果也能向晋王殿下交差了。

  马车中,李君浩神色已经恢复平静,只是心中对弥勒教的杀意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加炽烈。他深吸一口气,想起刚在叶府中先是碰到来祭奠总司使大人的魏王赵德昭,后者在自己面前那一番热情得有些过分的礼贤下士的表演,以及暗示拉拢自己的那些话。紧接着任志亮和皇甫同代表赵普和赵光义向他发出邀请。

  这些事情在脑海中过了一遍,李君浩不由若有所思,想着原本自认为不可能的那件事,或许真的有可能。

  华夏卫府人多势众,高手众多,编制体制大异于朝廷的任何衙门。若是从政事堂或者枢密院调一方大员接叶尘的位置,成为新的总司使,却是有各种不妥。第一,在华夏卫府内部没有威望,难以服众,特别是那一百多名羁傲不逊的江湖高手根本不会搭理。第二,外人根本不了解华夏卫府各种套路和工作模式,而能够接任叶尘位置的大员至少都是从二品以上高官,这些人年龄至少都在中年以上,做事方法习惯和理念观点已经定型,且往往都很自负,甚至自以为是。这样的人若是来到华夏卫府,基本上可以预料到,多半是要进行一番改革调整,且免不了要安插自己的心腹,或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很可能是要打压一部分人,然后再拉拢一部分人。

  如此一来,华夏卫府大好形势定是被严重破坏,并且以李君浩、白沧海和许方义三人的性格和威望,定会使得华夏卫府分成好几个山头,明面上还是一府,但实际上很可能已经四分五裂。

  这样的华夏卫府绝对不是大宋皇帝陛下愿意看到的,所以这些天不管是赵普和赵光义指使下推荐提议华夏卫府之外的任何大员,甚至赵普曾经提议与他交情不错的曹彬兼任华夏卫府总司使,赵匡胤都没有同意。

  皇宫之中都有赵普和赵光义的耳目,几天下来,两人都大体猜到了赵匡胤的心思,知道赵匡胤多半是正在考虑让在华夏卫府内威望最高和资历最老的李君浩接任总司使的位置。所以,如今李君浩却已经成为了当今大宋朝廷最为炙手可热的人。

  …………

  …………

  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