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重铸天朝-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灭掉了朔银城的秦军之后,那杨鹤老匹夫定会再次返回陕北,到时候咱们应该何去何从,光凭着咱们的力量,咱们能打得过那老匹夫吗?”
两人闻言,都是摇了摇头。
“那老匹夫麾下兵强马壮,咱们肯定打不过他!”王嘉胤有些无奈的道:
“这就对了,咱们若是打不过他,现在即使再次占领府谷县城又有什么用,他来了,咱们还不是得灰溜溜的再次躲到山里去,所以小弟打算邀请陕西的各路义军一起,在府谷会盟,将咱们所有义军的力量都拧在一起。”
“这样才能更好的对付杨鹤那老匹夫和其他地方前来平乱的官军,只要咱们顶住了朝廷大军的进攻,朝廷拿咱们没办法了,那朝廷就一定会招安咱们,俗话说得好——杀人放火受招安,咱们起事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找条活路吗,若是朝廷招安了咱们,怎么也得给个一官半职的吧,只要有个官职,咱们以后还不是吃香的喝辣的。”
“经过上次与官军的交手,想必两位兄弟也看出了咱们与官军的差距,咱们是不可能打得过官军的,所以招安才是咱们兄弟的出路。”
杨六的话说完后,两人都是赞同的点了点头,毕竟他们也不想一直过着这种朝不保夕的生活。
“杨兄弟说得没错,是我们两个目光短浅了,会盟之事就交给杨兄弟来办吧,尽可能多的邀请其他地方的义军前来,这样咱们顶住官军的把握才会更加大。”
“王大哥放心——!小弟定会将此事办的妥妥当当,等杨鹤那老匹夫回来之后,咱们定要让他大吃一惊。”
“哈哈哈!没错——!杨鹤这老匹夫可把咱们仨兄弟害苦了,这次等他回来,定要和他再好好的打一场,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
第242章 会盟
崇祯二年,五月七日。
杨鹤在两日前已经领兵西行,曹文昭也是日夜兼程,率着两百余亲信家丁从辽东赶到了宁夏平罗,开始将聚集在那里的边军整合。
前往定边护送铸造营和秦军家属的王猛也顺带着将赵明留在盐池城下的辎重营,长矛营还有那些伤兵也一起带到了朔银城,正如王清明所料,一路上风平浪静,沿途灵武县和永宁县的守军在看见秦军的骑兵后,都是紧闭城门,龟缩不出。
崇祯二年,五月九日,王自用已经将散落在各个山中的义军都聚集了起来,府谷县境内受灾实在是太严重,不仅是乡下的百姓无法活命,就连城里的百姓也开始闹起了饥荒。
王自用才刚刚打出旗号还不到三天,就聚拢出了两万多人,虽然大多都是一些老弱妇孺,青壮只占其中四分之一,但是这也是颇为可观的了,几乎达到了他们占据府谷县城时期的七分之一。
而且这还不是极限,随着消息越穿越广,其他各地的流民都是闻风而来,这些流民实在是没法活下去了,杨鹤夺回府谷县城之后,府谷的百姓们都聚集到了府谷城外,期望官府能给些吃的。
但是杨鹤也是有心无力,他的军资大多还是在保德州中敲诈来的,他自然也没有多余的粮食来救济那些百姓,每天都有大量的百姓在府谷县城外饿死,这些百姓在城外的数量越聚越多。
为了府谷县城的安全,杨鹤干脆眼不见心不烦,直接派麾下将这些百姓驱逐,那些已经活不下去了的百姓自然是不肯走,直接与出城前来驱逐的官军起了冲突,双方在城外大打出手。
早已饿得头晕眼花的流民们自然不是如狼似虎的官军的对手,那一次的冲突,有超过两千多的流民被官军给砍了脑袋,自从那次冲突之后,府谷境内的流民都恨上了城里的官军。
所以王嘉胤,王自用,杨六三人才一打出旗号,就有大量的流民闻风而从。
崇祯二年,五月八日。
安塞城五十里外的一座深山中,高迎祥正带着十几个麾下在密林里挨个的查看着几天前布置的陷阱,但是他们的运气并不是很好,一连查看了十多个陷阱都是一无所获,众人都是有些唉声叹气了起来。
高迎祥的心情也不是很好,自从他率众起义后,就一直在安塞一带活动,但是随着延绥和府谷两地官军的强势进剿,安塞的官府也受到了鼓舞,安塞县令更是联合城外的一些大地主,组建了一支三千人的剿匪兵马,除此之外,安塞的县令还给了城外那些地主大量招募乡勇的权利。
由于安塞一带受灾并不是特别严重,再加上有了府谷和澄城的前车之鉴,安塞的县令降低了赋税,境内的大多数百姓都还能勉强度日,因此高迎祥的部众并不是很多,也就三千多人。
三千多的义军在城里城外的联合打击之下,自然是寸步难行,没过多久,高迎祥就被赶到了山里,山里的日子可不是那么好过的,开始他们还可以凭借着之前抢到的粮食勉强度日,但是三千多人的吃喝,那点粮食哪里够,在半个月前,他就开始断粮了,现在都是凭借着山中的一些树皮草根度日。
就在众人把山上的陷阱都查探完毕,打算找些野菜回去充饥时,一阵大喊声突然从山脚下响起。
“高大哥——”
“高大哥——”
“你在哪里——!”
“怎么回事?黄龙——!你下去看看!”高迎祥听见山下传来的喊声,眉头不由自主的皱了皱眉,有些愠怒的对着身边的一个汉子道。
如今安塞的官军和乡勇一直都在寻找着他们的行踪,平日里他们躲在山中。基本都是不敢随意闹出什么动静的,像这样的大喊很容易被人发现,所以在听见喊声时,高迎祥才有些恼怒。
“是——!俺这就下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黄龙道了一声后,便快速的顺着之前上来的小道跑了下去。
过了差不多两炷香的时间,黄龙就带着一个瘦小的汉子走到了高迎祥身边。
见两人来到后,高迎祥面无表情的问道:
“刚才是怎么回事?我不是下了严令不能再山中喧哗吗?”
“高大哥——!小的知错了,但是情况紧急,小的不知道你们在哪里,所以只能出此下策了——!”那瘦小的汉子听见高迎祥的话后,当即双膝跪地,解释道。
“出了什么事了,让你这么焦急?”高迎祥在听见他的话后,原本严肃的面色稍微的缓和了一下,轻声道。
“是这样的,在高大哥你们离开营地不久后,咱们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就带了五个陌生人来到了咱们的营地,您不在,咱们自然不敢随意将他们放进营地,直接把他们抓了起来。”
“经过一番询问之后,才知道,他们是府谷义军的人,说什么要来找高大哥您去参加什么义军会盟,具体情况他们也没多说,说要等您回去之后再详细告知,俺们听说了之后,也不敢耽误,直接就让俺来找您了。”
“哦——!义军会盟吗——?有意思!”自己现在正好陷入了困境当中,前往府谷参加义军会盟倒是个不错的出路。高迎祥是个聪明人,从这汉子的几句话中他就猜出了义军会盟是个什么章程,当即对着身边的十几个麾下道:
“走——!咱们回去!听听来人怎么说——!”
半个时辰之后,高迎祥终于在营地的大帐中见到了府谷的来人。
才一见面,那五个来人为首的一人便对着高迎祥行了一礼后道:
“素闻安塞高首领勇力过人,在安塞绿林中,凡是说起高首领无不是交口称赞,就连咱们府谷的三位当家也听见过您的大名,小弟杨虎,奉府谷王嘉胤,王大当家的命令前来邀请高首领一起前往府谷,参加义军会盟——!一起商讨抗明事宜!为我等义军谋条出路——!”
第244章 冥冥之中
崇祯二年,五月十五日。
在经过十来天的张罗和准备之后,王嘉胤的麾下已经再次汇聚到了五万多人,这些人大多数都是他曾经的部下,杨鹤攻破府谷县城之后,他们便做了鸟兽散,而杨鹤也不可能把他们全都杀死,毕竟他们只是一群饥民罢了,他是一个爱惜羽毛的人,还不想背上一个屠夫的名声,对于那些散落在城外的流民,他也只是装作看不见。
这一日,府谷城外黑云压城,王嘉胤正式在府谷城下与整个陕北、陕中的所有大小义军会盟,整个会盟的声势浩大无比,在府谷城头守军的眼皮子底下,一支支小规模的义军慢慢的由远处向着城下王嘉胤部汇拢过来,融入其中。
好似约好的一般,一支接着一支,延绵不绝,大的队伍多达上万人,小的队伍也有百十人,一时间府谷城下,满是人的海洋,一眼望不到头,而在王嘉胤中军大帐处,唱喝声也不曾断过。
“米脂张献忠张首领到——!”
随着一声长长的唱喝声,一个身材魁梧,目光如鹰,满脸络腮胡子的大汉便在众人的瞩目中,走到了王嘉胤的身前,跪伏在地,大声的参拜道:
“在下米脂张献忠,参见王大当家,此次特带一千义军前来参与会盟,还望大当家的不要嫌弃!”
“哈哈哈!张兄弟这是何话,我王某人广发盟帖,邀请诸位前来会盟,只要是来了的,都是我王嘉胤的袍泽兄弟,无论带来多少人,我王某人都会平等视之,绝无嫌弃之意,还请张兄弟入座!”虽然王嘉胤的心中还真是有些看不上他的那点人,但是这只是心里面想想而已,表面功夫他还是要做的,不然,会让人寒心的,虽然出生草莽,但是对于这点人情世故他还是懂的。
说完后便指了指右边的几排座椅,此时,在右边的座椅上,已经有十几人落座其间,这些人都是前面到来会盟的义军首领。
张献忠闻言,也不多言,再次一抱拳,道了一声后,便走入右边的桌椅中落座。
在张献忠落座完了之后,唱喝声又再一次响起——
“安塞高迎祥高首领到——!”
“米脂李自成李首领到——!”
这一次,不同于前面几次,两声唱喝声同时响起,伴随着唱喝声,有两人一前一后的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前面那人也是如同张献忠一般,身似铁塔,目光如炬,满脸虬髯,后面一人则是身形修长,眉目英挺,面若刀削。
走在面前的自然是高迎祥而后面的便是他的外甥李自成。
李自成在二十一岁那年,应募到朔银驿站当一名驿卒,不久,因无力偿还豪绅文举人的债,他被戴上枷锁严刑拷打,后来在穷伙伴的帮助下,杀死文举人,又与侄儿李过逃往甘肃继续当驿卒。
当时,甘肃的驿卒生活也很困苦,粮饷不足,上官又贪污、克扣银饷,驿卒们经常挨饿受冻。明思宗朱由检三月份对驿站进行了改革,精简驿站。李自成因丢失公文被裁撤,失业回家,并欠了大量的债务。
三月底,李自成因缴不起举人艾诏的欠债,被艾举人告到米脂县衙。县令晏子宾将他“械而游于市,将置至死”,后由同乡和其侄子李过将其救出,他气不过,便伙同好友和侄子一起杀死了债主艾诏,接着,又因为妻子韩金儿和村上一个名叫盖虎的私通,给他戴了绿帽子,他又杀了妻子。
两条人命在身,官府不能不问,吃官司不能不死,于是又同侄儿李过,于崇祯二年,四月初到甘肃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投军。
李自成在军中表现优秀,再加上其一表人才,不久便被王国提升为军中的把总。才升官不到十天,因为甘肃欠响已经长达三年,再加上受到固原兵变的影响,兵卒们纷纷要求发饷,参将王国却克扣不发。
一时之间,军中群情激愤,直接发动了一场小规模兵变,参将王国被杀,在兵变之前,李自成便有所察觉,作为把总,他自然也害怕受到士卒们的波及。
为了不让那些红了眼的士卒们把矛头对上他,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做起了领头人,虽然才刚刚上任,但是他毕竟是一个把总,士卒们在看见他这位把总也跟着他们一起兵变之后,自然纷纷向其靠拢,以他马首是瞻。
不过好景不长,他们才刚刚兵变不久,甘肃的平乱大军就开到了他们面前,双方自然是一场大战,最终因为由于李自成缺乏指挥作战的经验,起义兵败北,逃跑后,原本一千多人的义军被杀得只剩下了五百多人。
为了躲避甘肃边军的追杀围剿,李自成便决定带兵前往泾阳一带投靠同是边军的周大旺,但是在前往泾阳的路上,他正好从一个王左挂军中逃出来的流民口中得知了王嘉胤在府谷广邀天下义军会盟,他正好走投无路,在听见这消息后,自然是欣喜若狂,当即就下了决定,不去泾阳,改去府谷。
府谷王嘉胤的名头他在回到米脂时,可是听说过的,在年前就起兵五万,攻破了府谷县城,二月份时,更是号称拥众十万,俨然成为了陕西所有义军中实力最强的人,就连周大旺也难以望其项背,虽然被杨鹤给打得大败,但是这并不影响其在义军中的威望,大树之下好乘凉,李自成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虽然赵明这支蝴蝶已经煽动了翅膀,但是历史的惯性依然在极力的沿着原来的轨迹行走,这一行走,直接就让李自成和高迎祥这对舅侄提前三年相遇了,在前往府谷的半路上,李自成的队伍正好遇上了高迎祥的队伍。
同是义军,两支队伍相遇之后,自然是要打个招呼的,但是才一见面,两人都认出了对方,最后,李自成直接投入了高迎祥的队伍中。
第245章 自有天意
两人走到王嘉胤的前面后,也如张献忠一般,上前对着王嘉胤参拜道:
“在下安塞高迎祥,参见王大当家的,此次特携麾下三千义军前来参加会盟!”
“在下米脂李自成,参见王大当家的,此次特携五百义军前来参加会盟!”
两人参拜完毕之后,王嘉胤公式化的和两人说了几句欢迎的话语后,便如同刚才一般,指引着右边的座位让两人入席,两人也不拖沓,齐齐道了一声后,便走入了右边的座席中,两人的位置不偏不倚,正好坐到了张献忠的旁边。
张献忠见两人气度不凡,他是一个聪明人,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结交的机会,高迎祥和李自成也是怀着同样的心思,在双方刻意为之之下,三人很快就热络了起来。
其间张献忠自知实力低微,他的一千人,在将近十万人的义军中,连个浪花都飘不起,就算加入义军联盟,他也只不过是一个炮灰小头目罢了,为了不成为炮灰,他直接当场请求如同李自成一般,投入高迎祥的麾下,高迎祥本就是野心勃勃,对于张献忠的投靠自然不会拒绝,当场就答应收下张献忠这个小弟,并且将他如同李自成一般,任命为了他的左右大将。
就这样,这个明末最强的三人组,也是大明的掘墓人,在赵明这支蝴蝶无意中的煽动下,提前组合在了一起。
在三人热络的闲聊中,他们身边的义军首领也越来越多。
宜川的飞山虎和大红狼;洛川的王虎、黑煞神;延川的王和尚;汉中南部的王大粱;甘肃庆阳的韩朝宰;还有与李自成和张献忠同乡的不粘泥等等,高迎祥三人粗略的数了数,在王嘉胤主座两边坐着的大大小小的义军首领,怕是不下四十人。
高坐在主座上的王嘉胤看着下面的四十多个义军首领,满意的点了点头,虽然这次他最关注的周大旺,王左挂,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