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重铸天朝-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每一次,秦军的巡逻士卒路过他们府门外时,都能让他们害怕得心惊胆战,生怕秦军在下一刻就会突然破门而入,将他们的府邸洗劫一空。
赵明领着王清明,正坐在总兵衙门里的后花园中,这里没有江南地区的亭台水榭,有的只是一片梨树林。
此时,那些原本光秃秃曲折的枝干上,已经开满了一丛丛一簇簇,雪白雪白的梨花。
有的已经完全开放,洁白的花瓣围着紫红粉嫩的花蕊。有的刚刚鼓出花苞,绿茸茸的花萼托着银星点点的花蕾。
夹杂着细雨的微风拂来,花枝随风而动,远看,宛如一个婉约的女子,摇曳生姿,纯白无暇;近看,又像一位素衣剑客,衣袂飘飘,随风轻舞。
满院的梨花让两人沉醉,看着这些梨花,赵明的心已经陷入了空灵当中,自从进入草原之后,一直就挣扎在生死徘徊当中,他已经很久没有这样轻松过了,不过安逸是短暂的,梨花虽然让人沉醉,但是总有凋谢的时候,安逸也是如此。
“咕噜咕噜!”
两人身后传来了一阵沸水翻滚的声音,原来是温着的酒开了,两人都被这声音从沉醉中唤醒。
赵明收回了目光,轻轻拿起架在火炭上的酒壶,给王清明和他自己前面的酒杯斟满,浓郁的酒香顿时便随着白色的雾气溢满四周,就连警戒的亲卫们,也不由的微微的抽了抽鼻子。
待酒水冷却了些后,赵明将酒杯举起,和王清明微微的碰了一下后,便轻轻的抿了一口,入口时,先是一股热流,随后是一阵的辛辣,在辛辣过后、便是一阵浓郁的酒香,这是山西的汾酒,在离开偏头关时张年送给他的,他一直没有时间喝,今天倒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这刘芳名倒是挺会享受的,可惜了——!一个难得的好官——!”
赵明放下酒杯,看着满院的梨花,有些感叹道。
“好官吗?梅直可不这么觉得!”王清明端着酒杯,吹了吹里面还未散去的热气后道。
“为何?”赵明有些好奇的道。
“因为他死了——!一个连城池都守不住的总兵,能叫做好官吗?”王清明抿了一口杯中的酒后道。
闻言,赵明微微的笑了笑道:
“此次,怕是他也没有料到咱们会直接从盐池城下千里奔袭而来,非战之罪。”
“秦王——您错了!您可有想过,这里是边地,若是此次夺城的不是咱们,而是鞑子呢!这朔银城若是被鞑子给破了,这里怕是要血流成河,因为其一时不当,以至朔银城防卫空虚,才让咱们有机可乘,一个思虑不周的人,怎么能称为好官呢,其能与这朔银城共存亡固然让人钦佩,但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第237章 接人
听见王清明这话,赵明只能无奈的笑了笑,他说的话也不无道理,赵明没办法反驳,为了避免尴尬,他当即转移话题道:
“长城关隘的援军都到哪里了?”
“据情报司传来的消息,他们已经到达平罗了,咱们攻破朔银城的消息他们已经知道了,现在正在平罗汇聚,估计是正在打算夺回朔银城。”
“还在平罗吗?哼——!本王还以为他们会直接过来攻城呢,看来他们也不笨!”赵明有些遗憾的道。
若是那些边军的援兵直接过来攻城的话那他可就要省心多了,可惜!
“秦王不必着急,他们会攻过来的,等咱们攻破朔银城的消息传到朝廷之后,崇祯皇帝一定会下旨让他们夺回朔银城的,如今朔银城物资充足,咱们只需要在此坐等他们来攻即可!”王清明胸有成竹的道。
“那咱们留在盐池城下的人和定边城的人怎么办,如今他们可谓是孤悬在外,特别是定边城里的铸造营,那可是咱们秦军的根基啊!绝对不容有失!”赵明有些忧心忡忡的道。
他现在都有点后悔把铸造营单独留在定边城了,若是朝廷派遣陕西内的平乱大军北上攻打定边城的话,以定边目前的兵力肯定是没办法挡住。
“秦王,如今咱们已经占领朔银城,这宁夏境内的边军除了必须留守在长城关隘里的外,其他地方的边军定会被全部召集到平罗用来夺回朔银城,只要派遣骑兵侯的骑兵回到定边城,将定边和盐池的人带来即可,反正短时间之内,咱们是用不着骑兵的。”
“以骑兵侯的战力,灵武和盐池城内的守军绝不敢出城阻拦他们,在官道平缓的地形上,那些守城的边军和乡勇若是敢出城,那和自杀没什么区别,相信盐池和灵武的守军都不会是没脑子的白痴!”
“甚好——!哈哈哈……还是梅直的脑子好使,本王这就下令让王猛返回定边接人——!若是他们动作快一点的话,估计都还能在平罗的边军攻来之前进入朔银城!”听了王清明的话后,赵明只觉得豁然开朗。
之前他还以为在他们攻城之后,那些援军就会连夜赶来夺城,但是没想到,那些援军在得到朔银城被攻破的消息后,反而不敢来了。
十几个长城关隘里除了留守的士卒外,七千多的边军士卒汇聚到了平罗之后就停止了前进。
以如今的那些边军的情况来看,他们必定是打算先将朔银城被破的事情先向朝廷汇报,然后在平罗等待朝廷的旨意后再行动!
按照朝廷如今的办事效率来看,消息从宁夏传到朝廷,由朝廷做决断后再传回来,最少也要十来天,这么长的时间足够王猛把定边城的人接过来了。
赵明在做出决定后,也没有心情再和王清明在这里喝酒了,当即让人唤来了王猛,把接人的事情和他仔细的交代了一番。
王猛得到赵明的吩咐后,自然是不敢耽搁,他也知道如今的秦军离不开铸造营,再说了,定边城内可是还有五千多的秦军家属呢,这些可都是容不得有丝毫闪失的。
未时,六百多的骑兵如同一支利箭一般,冒着雨浩浩荡荡飞出了朔银城,沿着官道向南而去。
这一次他们不必再偷偷摸摸的了,直接光明正大的走官道返回,因为从朔银至定边这一带,暂时已经没有什么力量能够与这支骑兵对抗了!
崇祯二年,四月二十七日!
这是非同寻常的一天,秦军攻占朔银城的消息在经历了三天的发酵之后,终于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的传到了与宁夏相邻的甘肃和陕西,并且在两地的官场中都掀起了一阵狂风巨浪。
他们没想到,有着大量边军守护的朔银城说破就破,朔银城虽然和内地的一些大城没法比,但是其代表的意义可是非同一般的。
这朔银城可是九边重镇之一——宁夏镇的大本营,还是宁夏的枢纽所在,在其周边可是有着一万五千多边军的守护,那个叫秦军的流贼是怎么把朔银城给攻陷的,难道流贼的实力已经强大到这样的地步了吗。
……
北京,紫禁城,御书房内,崇祯看着手中这份从宁夏紧急传过来的八百里加急文书,越看,他的手越是颤抖得厉害!
终于,一口气没有缓过来,两眼一抹黑,直接晕了过去!
“陛下——!”
一直候在一旁的王承恩见此,大呼一声,连忙跑上前扶住崇祯倒下的身体,其他太监宫女们也都是被这一幕被吓得惊慌失措了起来。
“陛下——!您怎么啦——!快——!快去传太医——!”
……
半个时辰之后。
几乎是所有的内阁阁臣都来到了御书房外面焦急的等待着。
一直等了良久,御书房的房门终于被人从里面打开了,只见王承恩领着一个提着药箱,鬓角斑白的太医从里面走了出来。
待王承恩,把御书房的们重新关好后,以韩癀为首的一众内阁阁臣连忙紧张的上前抓着他询问道:
“王公公——,陛下这是怎么啦,昨日还好好的,今天怎么突然就变成这样了!”
“是呀——!昨天早朝的时候还好好的,今天怎么就……!”
……
“诸位大人都静一静,陛下没什么大碍,黄太医刚刚已经看过了,只是一时急怒攻心,血气上涌,一口气没缓上来昏迷过去了而已,好好调养一阵子就没事了!还请诸位大人静一静,莫要打扰了陛下!”
王承恩看着这些人越说声音越大,连忙出声阻止了众人的问话。
这些阁臣闻言,连忙压住了声音,最后还是内阁首辅韩癀再次小声的对着王承恩问道:
“王公公,陛下这是——!”
韩癀的话还没说完,王承恩直接叹了一口气,满脸愁容的道:
“唉——!韩阁老,半个时辰前,从陕西刚刚来了一封八百里加急,陛下就是看了那封加急文书之后就晕倒了——!”
第238章 御书房会阁臣
“宁夏镇?难道是鞑子破开长城关隘,入关劫掠了?”
众阁臣闻言,都是有些面面相觑。
不过出乎他们的意料,王承恩摇了摇头道:
“不是鞑子!是——流贼!宁夏镇的朔银城被一伙叫秦军的流贼给攻陷了——!宁夏镇总兵刘芳名也战死了!”
听了王承恩这话,众阁臣都是有些难以置信的道:
“什么——?这——这怎么可能,三边总督杨鹤不是已经开始在陕西剿贼了吗?他们怎么跑到宁夏去了?宁夏镇不是有两万多的边军吗,朔银城怎么如此轻易就被流贼给攻破了?”
“此事事关重大——!咱家就算是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乱说啊!”
说到这里,王承恩伸手进入怀里,拿出了一份奏章递给了韩癀道:
“韩阁老,这就是那封八百里加急文书,是陛下晕倒时老奴拾起来的,如今陛下昏迷,情况紧急,老奴斗胆拿出来,诸位大人都看看,商议一下对策吧——!”
韩癀连忙一把接过王承恩手中的文书快速的翻看了起来,温体仁,周延儒等其他几个阁臣也都是把脑袋凑了上去!
这封八百里加急公文一共有两份,前面的那一份写的是朔银城陷落的经过,和宁夏境内如今的一些情况。
第二份则是赵明在起事那晚命王清明代笔写的告天下檄文:
“天下百姓苦明已久,朱家子孙皆无人君之相,先是正德顽劣,建豹房玩乐,后有嘉靖痴迷于炼丹求道,不思进取,万历更是三十年不上朝,天启醉心于匠。”
“自古帝王兴废,兆于民心,夫明也,不重武事,外不能驱除虏患,护佑臣民。内不能清明吏治,严刑重敛,贪官污吏横行于世,今三秦之地、困于汤火,赵明所见者,皆是饿殍遍地,百姓易子而食,民不聊生。赵明不忍百姓受此荼毒,遂秉承赵氏皇族祖训,自号秦王,在此起事反明,为天下百姓求一活路。”
“秦若得天下,必将重效祖制,士农商皆平等视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农税绝不超过当年所获之粮十分之一,商可自由往来于王土之上,不视商贾为贱业。为先牌谕文武官等刻时度势,献城纳印,早图爵禄,如执迷相拒着,许尔绅民缚献,不惟倍赏,且保各处生灵,如与官兵共拒之,兵至城破,定会严惩!”
几个阁臣看完后,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一个个的都是愤怒了起来!
“一派胡言——!一派胡言——!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一个乱臣贼子也敢自称赵宋之后,哼!赵明此贼,真乃幼稚小儿也,他以为,他这点把戏能骗得了天下人吗。”
“是呀——!此贼应当凌迟——!”
“还有那宁夏巡抚江木华,他也该死啊——!一个阉党余孽,竟敢从贼,早知道就应该先收拾他,哼!待赵贼被剿灭之后,定要上奏陛下,将其满门抄斩!”
就在他们越骂越凶时,御书房的门又再一次被人从里面拉开了,一个小太监从里面走了出来,见到韩癀等人后,他忙道:
“诸位大人!陛下已经醒了,现在想要见你们!”
“醒了就好!醒了就好,走——走走!”
几人跟在那个小太监的后面,轻手轻脚的走进了御书房内。
此时,崇祯正躺在御书房里的一张木床上,原本在御书房里是不应该有木床的,但是崇祯是一个勤奋的皇帝,他经常要批阅奏章到深夜,为了方便,他就命人在御书房里放了一张床。
“微臣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几人走到距离床边两米的距离之后,便在韩癀的引领下,对着崇祯心里参拜。
“都起来吧!不必多礼!”崇祯有些虚弱的道,经过这一昏迷,他的心中已经恢复了平静,登基已经一年了,他知道,怒火什么也解决不了,只会让他失去理智罢了,现在要做的是应该如何消灭攻破朔银城的流贼,而不是在这里发怒。
待几人都站起后,崇祯直入主题道:
“那封八百里加急公文,几位爱卿都看过了吧!都说说你们对此事的看法!”
听见了崇祯的问话,几人都还没有想好对策,只能将目光集中到了内阁首辅韩癀的身上。
韩癀见此,沉思了片刻后道:
“陛下,微臣认为,应尽快重新任命一个宁夏镇总兵,派往平罗,将那里群龙无首的边军重新聚拢组织起来,趁着城内的贼军还立足未稳,进攻朔银城,这样才能在短时间之内将朔银城内的流贼扫除,将此事的影响降到最低!”
“温爱卿所言极是,其他爱卿还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吗?”崇祯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这韩癀果然不愧是三朝元老,他这法子倒还算是稳扎稳打之策。
但是现在崇祯的心中对于朔银城内的赵明可谓是恨到了骨子里了,他竟然写如此檄文,将大明几位先皇和朱家子孙都贬的一文不值,身为大明的皇帝,他绝对无法容忍,那怕是片刻都不行。
他现在只想以最快的速度将赵明这贼子绞杀,以韩癀的法子,要重新物色合适的人选,然后从京城派过去,再加上粮饷和与边军将领的磨合等问题,怕是要等一个多月后才能进攻朔银城,这是他不能等的。
现在朔银城内的贼军就是他心中的一根刺,在崇祯的眼里,秦军对于大明江山的破坏和危险已经远远的超过了陕西的那些流贼,毕竟那些流贼只是因为没有饭吃才造反,只要朝廷的赈济到达之后,很快就能解决,而这赵明却是要想着恢复大宋江山,大宋虽然早已经是过眼云烟,但是其在一些文人士子中,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听见崇祯的话后,其他的阁臣都是有些疑惑了起来,韩阁老的法子已经是目前最稳妥的法子了,他们的心中也都是赞同的,但是现在皇帝显然是没有要采纳韩阁老的法子的意思。
第239章 为了反对而反对
温体仁是一个聪明人,而且还是一个善于揣度人心的人,从崇祯现在的表现和刚才在那八百里加急公文中看到的那篇檄文,他很容易就猜出了崇祯现在的心思,对于这样一个能在皇帝面前露脸的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当即上前一步后躬身行礼道:
“启奏陛下,微臣有一个法子,可以让咱们不费一兵一卒,还能将朔银城中的流贼歼灭,不过”
“不过什么?尽管道来便是,若是说错了什么话,朕恕你无罪——!”崇祯当即微微的抬了抬眼皮,有些期翼的道。
“谢陛下——!”
温体仁又对着崇祯行了一礼后才道:
“陛下,微臣的法子很简单,如今已经快要进入五月份,按照河套地区鞑子们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