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重铸天朝-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赵明麾下的战兵数量也达到了五千多人,不再是之前那样的小门小户了,对于进攻兵力分散的宁夏镇,他还是信心十足的!
崇祯二年,三月二十八日,铸造营,终于将最后一批五百六十多支的定边枪交付到了两个火枪侯火枪兵的手中。
赵明秦军中的两个火枪侯至此,也是人手一枪了!
而炮侯的火炮也交付了大半,在过十来天,最后一批火炮也会铸造完成,开模抛光交付炮侯!
崇祯二年,三月初二十九日,户科给事中刘懋上书,“裁扯掉全国各地的驿站和驿卒,一年可省金钱数十万。”
崇祯此时正面临国库空虚的囧境,看见他的上书后,当即龙颜大悦,欣然采纳了他的建议,当即下旨,把全国各地所有的驿站驿卒都裁撤了。
崇祯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他的这个决定,埋下了他日后亡国的祸因,并给自己创造出了一个掘墓人。
即使陕西如今大旱,但是加派税赋数目却是一茬接着一茬,驿卒们失业之后,无法活命,纷纷与逃亡的士兵一般加入了当地的起义军,从而间接的增强了义军的战斗力!
……
崇祯二年,四月一日!
马懋才上奏崇祯言:“臣乡延安府,去年全年无雨,草木枯焦,民争采山间蓬草为食。蓬草尽,则剥树皮而食。”
“树皮尽,则掘山中石块而食,石性冷而味腥,少食辄饱,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饥民相聚为“盗”,与其坐等饥死,不如为“盗”而死。又烧人骨为薪,煮人肉以为食者,而食人之人,不数日,即面目赤肿,燥热而死。”
“于是,死枕藉,臭气薰天,安塞县城外掘数坑,每坑可容数百人,不及掩埋者,又不知还有多少?小县如此,大县可知,一处如此,他处可知。百姓又安得不相牵而为“盗”。而庆阳、延安以北,饥荒更甚。还请陛下拨粮赈济。”
崇祯听见他的陈述之后,也知道陕西如今的局势已经糜烂至此,又再次下旨,从国库中拨出二十万两白银,运往陕西,交给正在陕西派粮的礼部侍郎张云,让他再次从山西购粮,运往庆阳,延安一带赈济灾民。
……
崇祯二年,四月初九日,陕西义军周大旺,王佐桂,苗美三人在延绥城被洪承畴打得大败之后,三人不甘心就此失败,又出兵攻打耀州,耀州告急,陕西布政使参政洪承畴又再次率官兵、乡勇共万余人,分十二营,出击救援耀州,三人虽有防备,还是再一次被洪承畴打得打败。在逃跑的途中王佐挂不幸被洪承畴咬住,困在了云阳。
原本以为必死无疑,但是天黑之后,突然雷雨大作,王佐挂乘机突围,直接走淳化,入神道岭。
虽然这次还是没能擒住贼首,但是此次洪承畴再次斩首义军四千余级!其在陕西局势一片糜烂的情况下,连续两次大败贼军,他的风头可谓是一时无两!崇祯甚至亲自下旨,将其官升两级,由布政使参政直接升为延绥巡抚,原来的延绥巡抚岳和声也因为牧守不利,被崇祯一撸到底,直接让其告老还乡,给洪承畴挪位置!
……
崇祯二年,四月十二日!
也许是被自己名义上的部下洪承畴在延绥府连续的两场胜仗给刺激到了,经过了三个月的大练兵之后!杨鹤命教习苏屠为主将,他亲自挂帅督师,领着麾下一万两千多的平乱大军从保德州越过黄河,直接进攻府谷县城!
主将苏屠没有让杨鹤失望,连续八天猛攻之后,官军终于破城而入,府谷城内的义军首领,王嘉胤,王自用,杨六,还有刚刚到达府谷两个月的王二,分别率领着麾下的精锐出城逃跑。
但是苏屠早有准备!在进攻府谷县城的同时,他也派了一支四千人的大军,埋伏在义军逃跑的必经之路上!
仓皇出路过的义军,没有想到,还会有官军埋伏他们,一时不备,再加上士气低糜的缘故,又被杀得丢盔弃甲!
而义军首领王二,更是在乱军之中,被官军杀死,王嘉胤,王自用,杨六三人因为熟悉地形的缘故,这才侥幸逃得一命,不过他们三人的大部分麾下也被杀散!当他们三人逃出来时,原本三四千人的精锐,也就只剩下了五六百人。
第203章 第两百零三 操干戚以舞
在杨鹤开始进攻府谷县城时,身在定边县城的赵明也没有闲着,从外卫的人从府谷传来消息之后,他便开始整军备战了。
从定边县攻入宁夏的第一战,便是与定边毕邻的盐池县!
盐池县受灾并不是很严重,其境内大大小小的杆子也不过是小猫小狗两三只!
配合着城外的一些地主士绅们自己招募组建的乡勇,官府对乡下还是有一定的掌控力,不像定边那般,城外的流贼太强,官军只能龟缩在城里!
自从定边县城被秦军攻占之后,紧邻的盐池县自然也是紧张了起来!除了城里的卫所守军外,盐池县的县令还招募了大量的乡勇,正规军和守军加起来也有五千之数!
崇祯二年,四月十三日。
这一天正是赵明决定出兵进攻盐池县的日子。
一大早,除了赵明打算留守的一个长矛侯和那个由新兵刚刚组建的弓箭侯外,所有的秦军士卒都已经在校场集合完毕!
赵明站在校场的高台之上,看着底下排列整齐,军容严整,的秦军士卒,他的心中不由的涌现出了一股睥睨天下的豪情,这就是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秦军!今天自己就要带着他们开始重铸汉人的天朝之国,重活一世,他绝对不能让满清的悲剧再次上演!
赵明紧紧的捏了捏拳头,等心中的情绪平复下来之后,便对着身边的王清明道:
“梅直,可以开始了!”
“是!”
王清明应了一声后,便唱喝道:
“摆祭坛,迎战神——!”
“咚咚咚……!”在王清明喝声落下之后,原本还安静的校场上,顿时响起了沉闷而悠远的鼓点声!
伴随着咚咚的鼓点声,四个神情肃穆的士卒抬着一座没有头颅,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的神像慢慢的走上了高抬。
当神像放好后,校场上的鼓点也瞬间停止,陷入了一片寂静当中!
王清明又再一次唱喝道:
“唱檄文——!”
喝声落下之后,当即就有一个士卒从军中走出,双手捧着一张精美的帛锦走到了赵明的面前,恭敬的双手递给了他!
赵明也是满脸肃穆的接过了那个士卒手中的帛锦,慢慢的将其打开!对着所有的士卒朗声道:
“如今天降汤火,百姓荼毒,朱家子孙皆无人君之相,先是正德顽劣,建豹房玩乐,后有嘉靖痴迷于炼丹求道,不思进取,万历更是三十年不上朝,天启醉心于匠。自古帝王兴废,兆于民心。”
“夫明也,不重武事,外不能驱除虏患,护佑臣民。内不能清明吏治,严刑重敛,贪官污吏横行于世,今三秦之地、困于汤火,赵明所见者,皆是饿殍遍地,百姓易子而食,民不聊生。赵明不忍百姓受此荼毒,遂秉承赵氏皇族祖训,自号秦王,起事反明,为天下百姓求一活路。今日,正式出兵,伐无道,兴天下,望战神护佑,马到功成!”
赵明唱完后,便有一士卒送上了三柱檀木香,赵明双手接过,走到战神刑天的神像前拜了三拜后,直接单膝跪地唱喝道:
“望战神护佑我秦军!”
校场上的秦军士卒见此,也是哗的一声,整齐划一的单膝跪地跟着大喝道:
“望战神护佑我秦军——!”
“望战神护佑我秦军——!”
“望战神护佑秦军——!”
……
五千多人的齐声大喝连成了一阵阵震耳欲聋的声浪,严峻地震撼了周围的一切,冲破着尘雾弥漫的灰白天际,从地面冉冉升起,盖过了城中所有的杂音。
这一刻,所有早起的城中百姓都听见了这如雷霆咆哮一般的喝声,他们都是停下了手中忙碌的活计,面色复杂的看着卫所大营的方向!一时间,内心五味杂陈,各种滋味在同一时刻涌上心头。
说实话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纪律严明的军队,自从秦军入城之后,他们的日子好过了不少,再也没有了各种各样的税目,不用再担心那些个凶神恶煞的税吏突然找上门来,将家中所有的一切都拿走!
喝声还在震耳欲聋的持续着,它绵延不绝地在各个街道上回荡着。低沉地笼罩在了整个定边城的上空。
士卒们一连唱喝了九声后,赵明这才起身,在他起身的这一刻,原本还如雷霆一般的唱喝声也是瞬间停了下来,校场上又陷入了一阵的寂静当中!
赵明上前将手中的三柱香插到香炉里后。
王清明又是紧接着一声唱喝:
“上祭品——!”
王清明的唱喝声落下之后,一只肥猪哼哼唧唧的被两个赶到了高台上!
“杀牲!敬战神!祭战旗!”
“锵——!”
那两个赶猪上来士卒中的一个直接将腰间挂着的腰刀拔出!对着那头猪的脖子就是用力一砍。
“噗——!”
那猪头直接就被砍得掉在了地上,猪血哗啦啦的从被砍掉的脖颈里喷了出来,将高台神像前的地面染红了一大片!
待那个士卒将地上的猪头拾起,装到一个大盘子里,端到神像前供奉好后!
这一次的祭旗才算是完成了!
赵明当即锵的一声抽出腰间的长剑,对着所有的士卒大喝道:
“出发——!目标盐池城!”
他的喝声落下之后,原本校场上还静若处子的秦军士卒瞬间就动了起来,按照事先排好的顺序,侦骑和骑兵在前,刀盾兵次之,火枪兵紧跟在刀盾兵的后面。
随后是车侯和炮侯,除了较重的红夷大炮外,其他重量较轻的火炮被放到了车侯的战车上,至于那五门红夷大炮,则是被单独派了二十匹驽马轮流拉行,一门大炮有四匹马,分成两组轮流伺候着,完全是绰绰有余的!
走在最后的则是辎重兵和长矛兵,之所以将长矛兵安排在最后就是为了预防敌人在秦军行军时从背后偷袭!
虽然偷袭的几率很小,但是赵明不得不防!若是全军的辎重被敌人的骑兵在前锋没有反应过来时,偷袭烧掉了,没了粮草,那就算是自己的秦军再厉害,那也是徒劳的,人是铁,饭是刚,一顿不吃饿得慌!
到时候,他也唯有退兵一条路可走!
第204章 长街送别
这次大军出城的地方,赵明选在了北城,北城的大道相比于其他三条大道,宽阔了不少,便于秦军的行军!
一大早,北城的大道两旁,已经站满了人,这些都是秦军的家属,作为秦军的家属,他们自然知道秦军今日就要出征了。
古来征战几人回,他们都是满含担忧的看着从自己面前走过的自家男人和儿郎。
“儿啊!你一定要活着回来啊——!”
终于有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妪看见自己的儿子从她的前面路过,一时没忍住,直接高呼一声。
老妪的这一声就像是一个信号一般,原本还安静的站在两边的家属都是纷纷对着路过的秦军士卒呼唤了起来!
“阿爹——!你要早点回来啊——!小宝会在这里天天等你的!记得给我带一个竹马回来——!”
……
“当家的!刀枪无眼!你一定要小心啊——!”
……
“兄弟!你放心去吧!俺会照顾好爹娘的——!”
……
不过任由他们怎么呼唤,在大道上走着的秦军士卒都是默不做声的走着,听见了亲人的呼唤,他们虽然都想回上一两句,但是秦军军纪不允许他们这样做,他们只能强忍着,都在心中暗暗的发誓,这次无论如何,都要快点打败宁夏的官军,早点回来!
赵明骑在马上,面无表情的看着大道两旁的一切,他的心情也很复杂,这次出征,怕是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回不来了,他也不希望自己的麾下战死沙场,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有战争就有伤亡,为了让汉儿百姓少受些苦难,这些牺牲是必须的!
所幸,秦军的行军速度很快,很快就离开了这有些揪心的送别,走到了北城门前。
此时北城门的城门已经大开,吴睿凡身着一身白色的儒衫,站在城门处静静地等候着,此次出征之前,赵明便找到了他,让他留守定边城,不过今日他还是想来送送出征的大军。
看见吴瑞凡后,赵明直接走出了行军的队伍,亲卫队也是紧随其后,不过秦军有自己的一套体制,赵明虽然走出了秦军的队伍后,这并不影响秦军的行军。
看见赵明到来,跳下了战马之后,他连忙上迎前,对着赵明一躬身施礼道:
“参见秦王!学生在此预祝秦王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免礼吧!”
“谢秦王!”
吴瑞凡直起身后,赵明便对着他叮嘱道:
“浩文!此次就辛苦你在这定边城留守了,你要时刻注意周围的动静,若是发现有官军前来攻城,你立刻率领所有人离开!这定边城地势平坦,易攻难守!不是久留之地!”
若不是此战必须速战速决,带着大量的家眷会影响到秦军的战力,让秦军遇到强敌时可能会束手束脚!
赵明还真想将秦军中的所有人都带上,毕竟自己率领大军离开之后,把他们单独留在这里实在是太危险了!
在赵明的心中,这定边城只不过是一个进攻宁夏镇的桥头堡罢了!他没有想过要在此发展,起码短时间之内不会想在这里发展。
因为这里不光是易攻难守,还受灾严重,自己这次扩军虽然招收走了几千流民,缓减了一下定边境内的情况,但是只要这天下还一直旱下去,定边境内的流民数量还会越来越多!自己若是占据了这定边城,那自己也不用去打仗了,解决这些流民的吃饭问题都够自己受的了!
如今唯有先出兵占领整个宁夏镇,然后将那些为富不仁的地主士绅的土地没收,再将定边的流民引入地广人稀的宁夏境内!重新分配土地给他们,这样才能彻底的解决流民问题,以后若是自己把河套地区的鞑子赶走了,他还可以将陕西那些活不下去的流民往北迁移至河套!这样不仅增强了自己的实力,还能拯救大量的汉儿百姓!
“秦王放心!学生会注意的!绝不会让咱们秦军的家眷有丝毫的闪失!”
听见吴瑞凡的保证,赵明满意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有你这句话,本王就放心了,本王相信你吴瑞凡不会让本王失望的,你最多在这里坚守半月,半个月之内,本王一定会打下盐池县,到时候,本王会派骑兵侯回来护送你们前往盐池县的,这定边县城咱们只能暂时放弃了,这里除了流民,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了!”
“属下明白!”
这一会儿的功夫,秦军的将士们大半都已经出城了,秦军虽然有自己的体制,但是他也不能离开中军太久。
“好了!本王不能离开中军太久,这就走了,浩文!保重!”赵明对着吴瑞凡拱手告别道。
“恭送秦王——!秦王保重!学生在此静候大军凯旋之音!”吴瑞凡也是连忙躬身道。
“驾——!”赵明只是笑了笑,他不是一个婆婆妈妈的人,没有再次做答,而是直接跳上战马!一催马离开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