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长女-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金吾卫将领双手成虎爪状,朝沈则敬冲过来,打算将沈则敬抓住。可是他尚未靠近沈则敬,就感到有一股强大的冲力,一下子就将他扫了开去,“砰”的一声,那将领摔在了门边,口吐鲜血。

沈则敬身边站着的,是应南图。他一手别在身后,一手往前伸。刚才就是他的一挡一推,就化解了金吾卫的攻势。

“雷大人,西宁道人人都知道,左家专权,迫害忠贤。这七大罪状,恐怕不是皇上的旨意吧?沈家向来忠心耿耿,怎么会有这些罪?”

沈则敬抚了抚袖子,好声好气地说道,仿佛刚才的攻击阻挡没有发生。

他绝不会承认这个罪状和旨意,事实上,他周围的官员和下人,也都是同样的想法。他们认为这样的罪状、这样的圣旨,绝对是朝中奸佞陷害忠良之举!

不知道是沈家的宣传做得太成功,还是民心自有判断,此刻他们都仇视地看着雷致远,还有他身后的金吾卫士兵。

在雷致远和沈则敬说话之时,那名吐血的将领,张开嘴巴,急促地号了一声,给在门外守候的发指令。

两千余名金吾卫士兵,接到这个指令之后,却没有迅速动起来。因为,昆州府衙出现的一幕,直接让他们呆住了。

第五百一十四章 沈家起兵

不大的昆州府衙内,突然涌出了全副武装的士兵,他们手中拿着弓弩,对准了正欲作动的金吾卫士兵。

那些装甲士兵的眼神,没有半点情绪。他们是从昆州浴血战场中活下来,浑身散发的杀意,令金吾卫士兵不寒而栗。

雷致远行出门外,看到这副对峙的情景,几乎肝胆欲裂。金吾卫士兵被弓弩瞄准,以致不能有动,局面全在沈则敬控制之下。

这样,沈家是公然造反了!

雷致远忍不住大声说道:“沈则敬!你在做什么?竟然将弩弓对准金吾卫士兵?你敢抗旨?这是公然谋反!皇上……定不会饶了你们!”

他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沈则敬。尽管在来到西宁道之前,他就听说了沈则敬赢民望之举,但是他真的没有想到,沈则敬真的会谋反!

左良哲是给沈家安了七大罪,可是雷致远内心知道,沈家一向安分守己,这些罪名都是莫须有的。难道他竟然想错了吗?

雷致远的冷汗不由自主地滴了下来,若是沈家谋反,那么带着旨意前来的自己,定是凶多吉少了。

“雷大人真是说笑了。皇上为朝中奸臣蒙蔽,政令军令都不由己。这样的圣旨,诬陷之罪,实在残害忠臣之举。,沈家绝对不会受!西宁卫的士兵和百姓,也绝不会受!”

面对雷致远的指责,沈则敬沉下了脸色,高声反驳说道。

景兴帝昏庸无能,左良哲专权弄朝,这些都是西宁道通晓的真相。举着弓弩的士兵,对此深有体会。

他们在文镇、昆州战役中,已经失去了众多兄弟。他们之所以幸存,乃因为沈则敬用火攻奇计。歼灭了西燕敌军。生者父母,活者沈则敬,如今沈则敬有功反而被定罪,这些西宁卫士兵怎么能容忍?

就算不用沈则思安排。这些士兵都会自发保护沈则敬,绝不会让金吾卫士兵带走他!

“沈则敬,速速令这些士兵退下!金吾卫乃奉旨办事,尔等胆敢对皇上旨意不遵?这是谋逆之大罪!”

雷致远强压住心中的恐惧,张舞着气势叫嚣道。沈则敬敢抗旨,难道这些士兵不顾身后的父母妻儿了?

“朝堂残害忠臣良将,这样的旨意,我们西宁卫士兵不受!”

沈则敬并没有回话,反而是举着弓弩的西宁卫士兵中,有将领这样说道。

沈则敬的话语。令他们想起了昆州之战的惨烈。如今西宁道局势刚平,朝廷就开始诛杀功臣,这令他们悲愤不已。

这样昏庸的皇上,这样残暴的朝堂。就算遵旨办事,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还不若跟随沈则敬,守住西宁道这一片净土!

这样想着,西宁卫士兵举着的弓弩便紧了紧,轻轻动了动,瞄得更准了。

“发了,反了!你们都反了!”

雷致远重复着这句话,胸口剧烈跳动。心中惊惧不已。就连这些士兵都敢这样,难道沈则敬也像蒋博文一样,要谋反要自立为王?

“雷致远,你媚事左良哲,妄图加害皇上;如今又伪皇上旨意,以图西宁卫权力兵力。你才是那真正谋反的人。是也不是?”

沈则敬剃了一眼雷致远,突然凶横地说道。他的指控,直让雷致远发抖。沈则敬说的,没有错……

“是!”

西宁卫士兵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声响震天。定下雷致远和左良哲之罪。

左良哲远在京兆,雷致远如今撞了上来,还带来什么鬼圣旨,还有什么七大罪,实在是最好的靶子,沈则敬不用上他,就太说不过去了。

就在这个时候,两千金吾卫士兵趁着西宁卫士兵分心的时候,突然动了起来。他们快速移动着,往沈则敬、西宁卫士兵尽可能地靠近,不让弓弩有出箭的机会。

“砰砰”的兵器交接声,在昆州府衙内响起。金吾卫士兵负责护卫皇上,在大永一向是深受尊崇的,如今竟然被西宁卫士兵用弓弩对着,这样的侮辱,他们绝不能忍!

不是为了雷致远,而是为了金吾卫本身的声誉,他们暴起了,与西宁卫士兵激烈交战起来。同时,他们心中也断定,西宁卫谋反,必不会放过金吾卫的,奋起力杀,还有一线生机。

沈则敬被应南图牢牢护卫着,金吾卫士兵当然伤害不了他半分。沈则敬甚至没有怎么闪躲,就这样看着两卫士兵的交战,眼中有深深的悲悯。

没有不流血的和平,沈则敬再一次这样告诉自己。如今两卫在昆州这地相战,是为了天下太平。

兵者利器,没有对错。为太平用之,则是大义!

激烈的交战,很快就落下帷幕。金吾卫远道而来,又久居京兆安宁,怎么会是经历生死战争的西宁卫士兵的对手?

没多久,西宁卫士兵就再次掌控了昆州府衙的局面,只是这一次他们的弓弩,换成了军中的大刀,正横在金吾卫士兵的脖子上。

雷致远也不例外,他的脖子上,也横着一把锋利的军刀。

雷致远仿佛感到,那刀再进一毫,就可以划破他的血肉了。

“沈……沈则敬,你胆敢杀朝廷命官?”雷致远结结巴巴地说道。他想求饶,可是不知道出口的竟然是这句话。

第一次被人用刀这样架着,雷致远已经慌了心神,浑浑噩噩的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雷致远,你知道文镇死了多少士兵吗?足足五万人!就是因为朝中有你们这些奸佞,他们才会丧命!你知道战争的残酷吗?士兵们被砍掉了耳朵,浑身鲜血,挣扎着活下来,你见到过吗?你见到过尸骨满城,鲜血染红护城河吗?”

沈则敬墨黑着脸色,恶狠狠地问道。雷致远只是被刀架着,没损伤半分,就怕成这样了?如果他见到文镇的惨况。会不会当场失禁?

“我告诉你,西宁道的安定,是靠着士兵、官员、百姓们浴血奋战换来的!他们付出了无数的血泪,付出了无数的性命。才有今天!你们只知弄权,就想夺了西宁卫的兵力?!你们想再一次搅乱西宁道?休想!”

沈则敬的声音,仿从地狱而来,说的每一句,都让雷致远浑身发冷。

“我不会杀你,我要留着你,让你好好看看,什么民心所向天下归之!”

沈则敬又再说道,这一次,他没有看向雷致远。而是看向了金吾卫士兵。

“朝中奸臣当道,尔等助纣为虐,愧为兵士!身为臣子,有责去拨乱反正,为朝中带去清风正气。尔等才是罔顾皇上旨意的罪人。若是先帝有灵,不定会如何痛心!”

沈则敬想起了西苑民居的那一场大火,他誓言要肃清奸佞,为西宁道带来正气;如今,他再一次作同样誓言,要为天下带来太平!

“朝中有奸佞,当诛之!帝王有昏庸。当匡之!沈家,宁蒙不白之冤,宁受不明之唾,也要带领西宁道的官员,带领西宁卫士兵,肃清朝中奸佞!”

沈则敬每一句。都重重落下,如震天威雷,响在刺史府官员和西宁卫士兵心中。

诛杀奸佞,匡正帝王,那么应该怎么做?当起而卫道。当起而除奸!

在场的所有人,包括雷致远和金吾卫士兵,都知道了沈则敬的意思。

沈家,打着诛奸匡帝的名义,是要带着西宁卫士兵谋反吗?沈家,真的谋反了?!

答案,是肯定的!

只是雷致远不知道,他和金吾卫士兵一样,很快就被西宁卫士兵押了下去,被严密看管起来。

西宁道和大永的政局风云,他再不能身处其中。他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见证着这一切。

在收押雷致远和金吾卫士兵之后,沈则敬召集了西宁道的官员,其中有桂州刺史卢智胜、南州刺史孔烛照、滇州刺史严云从,当然还有沈则儒这样的刺史府长史。

在众多官员面前,沈则敬正式表达了沈家的意向,等于是往西宁道官员中投了一个天雷,震得他们耳朵嗡嗡作响。

“朝中奸佞当道,皇上受蒙蔽,多日不朝,正被囚于紫宸殿。身为臣子的我们,当起而卫之。沈家将带领西宁卫二十万士兵,誓要保护大永,诛除皇上身边的奸佞。诸位大人怎么看?”

沈则敬之意,就是要带着二十万西宁卫士兵起义?起兵谋反?

西宁道的官员们面面相觑,心中愕然,却没有多少惊惧。在昆州大捷之后,他们对沈则敬是无比信服和追随;再说,如今朝政的确混乱,皇上多日不朝,大永朝政,已经在左氏手中了。

跟随沈家而起,似乎也是一件好事?孔烛照等官员这样想道。事实上,能做到一州刺史的官员,都是不简单的人。他们对未来的局势,也有自己的判断。

沈家,有民望有财富有兵力。在此乱世,已经具备了足够取胜的条件。在乱局中,跟着沈家,或许真的不错。

他们又想到了沈则敬来到西宁道后的政局。自沈则敬到来之后,西宁道百姓日益富裕安乐,就算有三十万大军入侵,也能保住;还有碧云骢这个祥瑞,都驯服于沈家,沈家或真是天命所归?

跟随沈家,或者反对沈家,他们就只有这两种选择而已。在想到以上种种,西宁道的官员很快就下定了注意。

反正事情都到了这个地步,就拼了!他们有没有造化,就看沈则敬了!

“某等愿跟随大人,死而后已!”孔烛照站了起来,鞠躬恭敬地说道,代表西宁道官员,说出他们的选择。

沈家起兵,局势开始变了。

第五百一十五章 清君侧

景兴帝元年中秋前夕,西宁道局势有了惊天动地的变化,震得天下七大道都抖动。

沈则敬在西宁道起兵,打出了“诛左氏,清君侧”的旗号。在这个旗号之下,沈则敬公布天下的檄文,也都是同样的内容。

檄文中有言:“左家权倾朝野,囚皇上于紫宸殿,挟幼主而号令天下;前有外戚专权,后有奸妃独断,致令上天震怒降灾,致令大永生灵涂炭……沈家起而卫之,愿与天下有识之士,清除奸佞,匡正皇上,使得大永政通人和,天下太平!”

檄文很短,内容却很丰富。这些内容,大多是大永官员、百姓都知道的。在国子监事件之后,皇上昏庸、左氏专权的传闻,就天下人咸知。

有许多大永官员心中都在想,会不会有官员起来针砭时弊,使得大永恢复往日清明。在乱局之下,这是谁都会有的想象。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这想象竟然真的会发生,起来的人,竟然是被皇上定下七大罪的沈家!

西宁道的局势,在其余各道官员的关注下,一点点清晰。

在沈则敬举起“诛左氏,清君侧”的旗号之后,暂代西宁卫大将军的彭瑾,也发出了同样的旗号,表示二十万西宁卫士兵,愿意跟随沈则敬诛杀奸臣,还大永朝政清明。

与此同时,西宁道官员也表明了他们的态度。他们痛陈了朝中奸佞种种恶行,列举了大永各地的件件灾难。总而言之,都表示愿意跟随沈则敬,为大永的太平作微弱的努力。

西宁道的官场既然已经表态,西宁道的百姓,当然是踊跃欢呼的。西宁道这个地方,离京兆最远,受到的皇权影响,与其他各道相比。也最薄弱。

天高皇帝远,说的,就是西宁道这样的地方。这些的百姓,说句实在话。根本就不去关注遥远的京兆,是谁坐在皇位上。新登基的景兴帝,对于他们来说,更是陌生。

在西燕敌军入侵之后,昆州刺史沈则敬就成为了他们心中的希望。是沈则敬带着他们守住了昆州和西宁道,是沈则敬护佑着他们,给他们带来了稳定和富足的生活。

在公祭之后,西宁道百姓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是谁为了西宁道在流血,是谁真正为西宁道着想。

如今。沈则敬打出了旗号,西宁道百姓当然会追随拥护。这就是民心所向,它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

大永的官员难以置信,为什么沈则敬起兵,会有这么多的追随者。沈则敬似乎也没有做什么啊。

这不是一个人起兵,也不是一个家族起兵,反而是一大道起兵了!

起兵是什么?是谋反啊!沈则敬,沈家,竟然走到了这一步?太不可思议了!

更让大永官员愕然的事情发生了。沈则敬在西宁道起兵之后,岭南道的官员也随即响应;就连岭南卫大将军袁焕都公开表示,支持沈则敬“诛左氏。清君侧”的旗号。

袁焕甚至表示,他和十二万岭南卫士兵,愿为沈则敬驱使,原因,是为了使大永能够恢复往日的清平。

至此,西宁道和岭南道正式与大永朝堂作反。在沈则敬“诛左氏,清君侧”的旗号下,这两道的官员和百姓,联合在一起。

带领者,当然是沈则敬。

此刻。沈则敬、俞正道、沈则儒、沈则儒、应南图和彭瑾,正齐聚昆州府衙,商量着接下来的举动。

这是难得这么多人聚在一起。沈家、与沈家相关的人,抱成了一团,试图开辟一个新的皇朝。

沈家既已起兵,就算没谋反之名,也有了谋反之实。——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此刻,沈则敬一点都不惧落下谋朝篡位的污名,他所想的,是怎么开拓局面,使得局势对沈家更加有利。

“诛左氏,清君侧”的旗号,是俞正道想出来的。为了一个占大义的旗号,俞正道日夜苦思,最后才想到这六个字。

这个旗号,为沈家减去了很多阻力,也得到了众多百姓的支持,也不枉俞正道苦心孤诣。

“西宁卫兵马已经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和岭南卫汇合,朝京兆进发。”

彭瑾汇报着调兵的情况。其实,西宁卫的二十万兵马,包含了本该作为安西都护府兵的五万士兵。为了方便调配,这五万士兵并没有分出去,而是统归在西宁卫之下,由彭瑾和沈则思带领。

沈家起兵,说的就是这二十万士兵。这二十万士兵,过半数是直接听命沈家的。虽然这过半数大多是新兵,但是沈家对他们的战斗力很放心。

这些新兵,可都是基础的。在沈则思和彭瑾的操练之下,也不会比老兵逊色多少。

沈家想要稳住西宁道,并且不断扩大格局,这些兵力就是关键。在举起旗号之前,彭瑾和沈则思就已经将西宁卫士兵安排好了。

“不急,且等一等,看看京兆的动静再说。”

说话的,是俞正道。他抚了抚白胡子,眼中精光频闪。

沈家旗号已举,西宁道和岭南道的态度已明,但是天下还有其余五道,除了蒋博文谋反的陇右道,尚有四道的兵将、官员和百姓,他们会怎么看?

最主要的,是京兆中的景兴帝和朝臣会有什么反应?要知道这些动态,才好走下一步棋。

“岭南道中,有父亲坐镇,又有袁焕支持,局势可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