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张辽十分敬佩秦峰,他由衷道:“张辽虽不才,但也听得天下事。似全心为官为民者,唯有将军一人尔。”

  秦峰忽然露出疲惫,道:“只有我一人是不行的,当群策群力,召集志同道合之人一起,才能够真正的平定天下,安抚黎民。看文远也是为国为民的人,若是文远不嫌弃,可以来秦峰的前将军部担任将军司马一职。你我一起,为天下百姓做一些事情。”

  在丁原手下,张辽只不过是军中兵曹从事,说起来,也就是和县尉相当,秩六百石而已。若是张辽来到秦峰麾下任职将军司马就不同了,立刻就能够成为秩千石的将官,从此平步青云,功成名就。

  张让闻言,更加对秦峰所说的,为天下百姓做一些事情心动不已。他深深望着秦峰,而秦峰亦是流露出真挚。

  然而,张辽最终是叹了口气,他说道:“想当初,张辽只是军中小卒,丁刺史对下官有知遇之恩,提拔下官于微末,下官不忍背弃。”他的心,的确因秦峰的话语所动,又惭愧道:“若能早些遇到将军,必定马首是瞻,现如今,相见恨晚……。”

  哎呦~。秦峰抱着大希望而来,没想到是一个这样的结果,差一点从位子上摔下来。

  他真正出道以来,前后只招募过两次武将,第一次,是招募张郃,张郃说道:“韩馥将军有知遇之恩,不忍背离。”

  第二次,招募张辽,张辽也是如此。

  秦峰心说什么情况?难道这辈子要抓瞎?

  然而,正是因为张辽他们忠义,又有很强的能力,秦峰才会特别重视他们。

  秦峰郁闷不已,深深叹了口气,他知道不能再劝了,再劝的话,印象就变坏了。

  于是,秦峰也不能再说什么了。

  此时,天色已晚,秦峰起身告辞。

  张辽带着惭愧,亲送秦峰。他不禁想,“若是早一些遇到秦将军,那该多好!哎~。”

  “哎~。”

  张辽叹气,秦峰也叹气,虽然二人惺惺相惜,但就是无法在一起。

  走出去没多远,秦峰就说不用张辽送了,忽然不远处传开呼喝之声。他不免关注了声音传来的方向一下,身边的张辽急忙道:“这一定是军士入睡前无事,聚在一起角力。”

  秦峰又不忍离别张辽了,顺势说道:“文远,随我去看看。”于是乎,直如同前世君臣一模一样,张辽引着秦峰,走了过去。u



第二百四十一章 柳暗花明又一将

  秦峰随着张辽前行了五六个营帐后,就见一处空地上,围了许多士兵。>8_》>w…ww.

  这时,有声音从圈子里传来,“你们三个一起来。”

  有士兵看到了张辽,一声喊,“张将军来了!”

  哗啦啦,圈子散开,士兵一起行礼,“见过张将军。”他们虽然拜见张辽,眼神却是都在金盔金甲的秦峰身上。

  张辽急忙介绍道:“诸位弟兄,快快拜见前将军!”

  “前将军!”

  士兵们立刻炸开了锅,“前将军秦子进!”

  “洛阳及时雨,邺城呼保义!”

  战功卓越,爱兵如子的秦峰,早已经是汉朝士兵的偶像,士兵们一时间激动不已,纷纷纳头便拜,呼道:“小人见过秦将军。”

  而这时候的秦峰,也已经高兴的无法自制,因为他看在这些士兵里面,看到了他前世的陷阵营统帅,也就是高顺。

  上一世,他在黄巾之乱前,偶然遇了四海漂泊的高顺。因此,这一世,他根本不知去那里寻找。

  “没想到,爷的练兵奇才,竟然在这里。”秦峰细细想来,既然后世里高顺是吕布军中的,或许就是从这并州军从军开始的吧。他一边让所有人起来,一边向高顺走去。

  高顺听说来的是秦峰,他与张辽一样,对秦峰钦佩不已,早就仰慕。看到秦峰走了过来,高顺没有起身,见到秦峰停在面前,急忙道:“在下高顺高伯达,见过秦将军。”

  高顺:随吕布南征北战,麾下常有七百余人,号千人。铠甲兵器精良,严守军纪军备严整且作战时相当勇猛。每次率领麾下部队攻击敌方阵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率领之部队有“陷阵营”之美誉。

  高顺最开始就在汉朝军中,他虽兢兢业业。怎奈官军**,没有关系就晋升无门。而高顺是一个为人清白,少言辞的人,就更加晋升无门。他有感于无所展。只能是离开了军队,回到了家乡。

  然而,东汉烽烟四起,贼寇肆虐,高顺无法在家中安宁过活。8 w…ww….=为了妻儿能够过好日子。他就又投了军。他本以为,这一次战乱频,总能立功了。但是,立得功都被上司领走了。他依旧还是一个小卒。

  每当深夜,他就会叹息生不逢时,空有一身本领,却无建功立业的路。

  秦峰搀扶起高顺,不由问道:“高将军,现任何职?”

  高顺闻言,顿时惭愧中低头。无言以对,又是不甘心的模样。这时,从旁一名士兵道:“秦将军,高大哥在黄巾叛乱中入伍,杀敌过百,屡立战功,然……。”

  “别说了。”高顺打断了士兵的话,对秦峰抱拳一礼,道:“高顺不才,只是马弓手。”

  “什么?马弓手?”秦峰震惊了。

  高顺更加羞愧难当。

  秦峰目视张辽。手指抖动中指着高顺,嘴巴一张一合却是不出声音。张辽一时间不明就里,毕竟并州军五千人,他并不是每一个都了解。

  秦峰气坏了。缓了缓后,终于能说话了,道:“这样的将才,丁刺史就给一个马弓手?”

  “这……。”张辽身为下官不好表言论。

  秦峰大手一挥,就对高顺道:“伯达,这兵不当也罢。从今以后。你就跟着我,你就担任我前将军部的将军司马,你看如何?”

  高顺震惊了,所有人都震惊了。都跟电线杆子一样,一时间矗在了当场。

  张辽也震惊了。其实,为将者提拔一名士兵是很寻常的事情,但是不寻常的是,秦峰竟然一下子,就将高顺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士兵,提拔到了将军的高位上。

  秦峰对张辽道:“怎么,文远以为本将军是用人草率?”

  “下官不敢!”张辽回过神来,急忙说道。但难掩眼神中的疑惑。

  秦峰自然不能在张辽心中留下用人草率的印象,反而要留下识人之明,用人唯才的印象。他举起手,道:“我秦峰的军队里,不看出身,不看关系,只要有真本领,就会得到提拔。﹏﹎> 》﹎吧 w=ww.”

  众军士一阵骚动,因为他们知道,如今的军队里面,都是靠关系,都是靠出身,才能得到提拔。没有关系的人,杀敌再多,也是有关系的人去领功。这也是高顺至今,还是个小兵的原因。

  秦峰就对高顺道:“伯达,你可敢和张将军过几招?”

  高顺岂能不知秦峰有意提拔他,他忽然感到,春天来了。别人都不知他,都不用他,都打压他。而秦峰知他,用他,提拔他。他因此意气风,抱拳大声道:“愿为秦将军战!”

  “好!”秦峰大喜,转而对张辽道:“怎么样,文远,代秦峰试试伯达的身手,如何?”

  张辽也很愿意看到高顺是一位将才,于是他答应了下来,并说道:“伯达,张辽是不会手下留情的!”

  “只愿张将军全力以赴!”高顺无惧道。

  少顷,辕门外,火把照耀如同白昼。张辽手持雷火震天戟、高顺提着烈阳百战刀,相距百步驻马。

  马蹄声中,对战开始了。

  少顷,场中戟影重重,刀锋阵阵。叮叮当当的兵器碰撞声,伴随着勇者的呼喝,响彻天际。

  十几招过去,高顺面对张辽的震天戟,顿感吃力。他便知道,可能不是张辽的对手了。但这一刻,他不在是为自己而战,是在为提拔他的秦峰的尊严而战。

  高顺奋起了,他用他的生命去战斗。

  张辽惊讶高顺爆的战斗力,他没有任何的留情,但五十回合转眼就过去,二人不分胜负。

  张辽勇冠三军,并州军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高顺区区一名小兵,竟然和勇冠三军的张辽打成了平手。欢呼诸位声中,士兵们这才知道,高顺的真正手段。

  又一次错马碰撞后,转马的张辽先收了手,他徐徐策马走近高顺。敬佩道:“今日才知道高顺将军的手段,下官佩服,佩服!”

  秦峰任命高顺为前将军司马,因此高顺的官位。还在张辽之上。而张辽立刻自称下官,是对高顺能力的认可。

  高顺为人耿直,他丝毫没有骄躁,急忙还礼,道:“张将军的本领还在高顺之上。何不与高顺一起,投在秦将军帐下。从此同心协力辅佐秦将军,共成大业?”

  张辽闻言暗叹一声,却是说道:“高将军本领,还在张辽之上。张辽必定在丁刺史那里举荐高将军,高将军可愿意和张辽一起,投在丁刺史帐下?”

  两人几乎是一样的措辞,所得的结果也一样。他二人对视一眼,惺惺相惜中,哈哈大笑起来。

  然高顺最后道:“我知道张将军的心思了。秦将军与我有知遇之恩。丁刺史与张将军也有知遇之恩。我不弃秦将军,张将军不弃丁刺史。但丁刺史……,便是吕将军这样的武勇之人,只是主薄。而张将军这样的,才是从事。丁刺史,不如秦将军。”

  事实摆在眼前,张辽无法反驳,他抱拳道:“我意已决,高将军不必再劝。”

  秦峰目睹了全过程,虽然他对张辽无法重入麾下。十分遗憾。但是,收得了高顺,绝对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而高顺遇到了秦峰,就从一名列兵。一跃就成为了将军,这简直,可以说是当兵的奇迹了。

  然而,高顺的本领有目共睹。因此,也可以说,是秦峰识人的奇迹。并且。也传达了另外一个思想,在秦峰手下,果真是不看出身,不看关系,只要你有本事,就能得到提拔。这在**的东汉军队中,独树一帜。

  一时间,并州军们,个个渴盼在秦峰麾下当兵。张辽又多认识了秦峰的一面,更加钦佩不已。

  “张将军,若过的不顺,可来找秦峰。秦峰这里,永远为将军敞开大门。”分别之时,秦峰说道。

  张辽不知该怎么回答,他只能是深深弯腰一礼,待得抬起头来的时候,秦峰和高顺已经远去。忽然间,他着实羡慕起高顺,“这就是命运,这就是命运……。”张辽叹了口气,转身返回了军营。

  一炷香时间后,高顺随着秦峰,返回了大营。

  秦峰的大帐之中,高顺正式拜见他。

  秦峰十分欣慰,道:“伯达,你就先在帐前听用,负责我前将军部五千士兵的训练和日常,待得回京,另有重用。”

  “多谢秦将军!”高顺没想到刚刚投入到秦峰麾下,秦峰就如此信任他,给于了统管全军的重任。多少年了,他渴盼有一天能够大展拳脚。没有人给他机会,只有秦峰,给他机会,他自内心的感恩。

  旁边的许褚一听秦将军这称呼,十围大腰一鼓,就不乐意了,说道:“看你是一条好汉,何不真入我主帐下?”

  高顺一点就透,有感于秦峰的知遇之恩,尴尬说道:“就怕秦将军嫌弃。”

  秦峰微微一笑道:“伯达来投,实乃求之不得!”

  高顺大喜,拜倒在地,“主公在上,请受属下一拜。今生得逢主公,实乃高顺的荣幸。从此追随主公,虽肝脑涂地,亦无怨也!”

  秦峰下堂,亲自搀扶起高顺,一时间君臣二人把臂,惺惺相惜。

  至此,机缘中,秦峰终是找到了他陷阵营的大将。他便感到,天更高了,路更宽了,信心倍增。

  不过,秦峰曾经前后招揽张郃、张辽这样的大将失败。从中可以看出,招募大将,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并不是有了大名声,跑过去一招呼人家就会跟你的。有了名声的同时,机缘也很重要。

  他从中也就感到,这一世,真是前途未卜。将来争霸天下,鹿死谁手未曾可知。没准一不留神,大将谋士全归了别人。那时候,别说平定天下了,平个村,也够呛了。

  “时至今日,虽有些成就,但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秦峰不由感叹道。

  秦峰已经是军内排名第五的人了,这才是万里长征第一步?那万里长征的最后一步,会是怎样的成就?众人闻言,顿时陷入到秦峰的豪情壮志之中。

  荀彧急忙拿出纸笔,记录下“万里长征”这令人激昂万丈的语录。同时,他不免说道:“古往今来,达到主公此时成就者,不过寥寥,主公真是太谦虚了……。”

  第二天,针对匈奴的军前议事开始了。

  这也是秦峰当前即将迈出的一步,这一步迈的好,继续积蓄力量,等待争霸。迈的不好,就是吹灯拔蜡嗝屁着凉。便是不嗝屁,一下回到“解放前”,也顶不住劲。


第二百四十二章 袁大帅的战术


  秦曹袁刘到达晋阳城的第二天。▲∴▲∴,

  晋阳城外,官军大营,响起震天的鼓声,和盖地的号角声。

  金鼓毕,众将聚在了中军大帐。

  帐中,袁大帅气势很足,帅位高坐。下面左侧,秦峰、曹操就座,二人对面,丁原、刘备端坐。其余荀彧、典韦、许褚、高顺、关羽、张飞、吕布、张辽等人,依次站位。

  这阵容,说是目前东汉时期的第一阵容,绝对没有人敢有意见。

  袁绍巡视了一番人头,发现都到齐了,还多出来一个陌生的面孔,不禁指着高顺道:“这位是?”

  秦峰微微一笑,道:“本初兄,这位是我前将军部,新任的将军司马高顺,高伯达。”

  高顺走出,不卑不亢,抱拳一礼,“见过袁将军,以及诸位将军。”

  “哦~。”曹袁刘不多问,毕竟秦峰开府治军,这都是人家本部自己的事情,跟他们没有关系。

  而张辽昨日里已经将秦峰提拔高顺的这件事情汇报给了丁原。

  此刻的丁原,眼角一阵抽搐,心说这秦子进,拉走一个我并州军的士兵当司马,简直莫名其妙。这个叫高顺的,有这么大的本事?

  丁原不知道高顺的本事,若是他能未卜先知,也不至于被吕布砍了脑袋。

  吕布得知此事后,就十分羡慕高顺。而张辽,则是替高顺高兴。张辽也因此得以知道,在正确的时间遇到正确的人,是多么重要。

  接下来。丁原详细介绍了匈奴人的情况。

  总的来说。匈奴人的大本营设在了雁门郡。兵力到达了三万。由于匈奴无差别大扫除式的劫掠地方,因此粮草物资是充足的。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雁门等郡的大城池依旧在官军手中,所以匈奴人并没有坚固的城池为依托。

  丁原介绍完,问道:“袁将军,可有破敌之策?”

  袁绍颇有自信的模样,侃侃而谈道:“我军兵力优于匈奴,匈奴又没有城池可以退守。我准备下战书。约匈奴王羌渠,四日后,也就是五月初一,决战。”

  劳动节决战匈奴?

  秦峰便感到,袁绍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他就提醒道:“袁将军,匈奴三万精锐个个皆是骑射好手,战力很强。我军虽然人数占优,但骑兵数量只有三千,不可大意。”

  似乎曹操、刘备、荀彧等人深以为然。

  袁大帅不是凡人。他哈哈一笑道:“本帅怎能不知匈奴骑射,战力极强。然而骑射不及步射射程。”他说着起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