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破三国-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亲的,县令上官平日里对您也礼敬有加,要真是害得上官丢了官职,想必您老心里也过意不去吧。”
苏辰一身修为,听力自然比普通人强,虽然隔得远,可是那文吏的话还是一字不漏地传到了他耳朵里。
“康成公,您老不想想自己,也得想想令郎不是,令郎益恩不是也到了举孝廉的年纪了吗,只要您答应大将军的征召,县令上官说了,立马就把益恩举为孝廉,以您老在士林中的地位,益恩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郑玄有一个独子,名益,字益恩,此人在历史上被北海相孔融举为孝廉,后来孔融被黄巾围困,郑益恩赴难而死,死的时候其妻子正怀有身孕,生下一个遗腹子,郑玄以其手文似己,名之曰小同。
这郑小同自小得郑玄抚养,在曹魏时官至侍中,封关内侯,曾教导过曹魏第四位皇帝东海定王曹霖之子曹髦尚书,后来被大将军司马昭杀害。
郑家也是累世传下来的大家族,只不过到郑玄时有些没落了,其祖父,父亲都没有出仕,郑玄远祖郑国乃是孔子七十二贤人之一,后世追封朐山侯。八世祖郑崇字子游。为高密大族,西汉哀帝时官至尚书仆射。
提到独子益恩的时候,郑玄眉毛挑了一下,不过仍然没有说话。
那文吏将郑玄就像那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不识抬举,转而劝说身旁一人,说道:“公祐,你也帮我劝劝你老师,不为他自己着想,也得为郑家着想不是,要是得罪了大将军,咱们有几个头够砍的,牵连家族遭殃,何苦来哉?”
被称作公祐的是郑玄的学生孙乾,孙乾这个人苏辰不陌生,一路跟着刘备,乃是其前期赖以信任的幕僚,自徐州跟随刘备,多次作为刘备的使臣。刘备定益州后,拜孙乾为秉忠将军,其待遇仅次于麋竺。
孙乾此人要说才能不上不下,称不上多高,但够忠心,办事靠谱,可以说是个忠厚之人,这样的人,即便不能身居高位,也能为上位者信任。
孙乾闻言苦笑着皱了皱眉头,他知道恩师的性子,一旦决定了的事儿,那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更何况恩师一辈子只喜欢教导弟子,不喜欢混迹官场,所以他要是开口,那他就枉为其弟子了。
听到这里,苏辰大概了解是怎么回事儿了,也不再驻足,当即步行来到了郑家门外。
见到苏辰一行,那文吏惊讶了一下,毕竟看这一行人穿着应该是官军,莫非是大将军派来捉拿郑玄的?
文吏这么一想,心中十分害怕,诚惶诚恐地凑了上去,问道:“敢问将军贵姓?从何处来?为的是何事?”
其实不只是文吏,就连郑玄也吃了一惊,心想何进的人来的如此之快吗?他接到召令不到一月,何进就派人前来捉拿他了。
至于孙乾,则是十分担忧,不管如何,他势必与恩师共同进退。
听到这文吏的话,苏辰有些郁闷,心说这节奏怎么觉得自己成了那取经人了,连带着对这小吏也没什么好感:“没你的事儿,一边儿去。”
他一发话,两个身强体壮的虎卫直接就把他叉到了旁边,那些衙役见了,一个个把头低下,就好像不认识对方一般。
看到来人动作如此粗鲁,孙乾眉头一皱,似乎来者不善啊!
可出乎他意料的是,那为首的年轻将军,来到郑玄面前之后,竟然恭恭敬敬地俯身行了一个大礼:“五原苏辰拜见康成公!”
“五原苏辰?”听到这个名字,孙乾立即在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人名,正想说话,可是想到对方的身份,下意识地把目光转向了郑玄。
郑玄也没想到来人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北中郎将苏破虏,见他以晚辈之礼拜见,郑玄也没有拿架子,答道:“原来是苏将军当面,老朽有礼了。”
“不敢,不敢!”苏辰急忙侧过身子,没有受郑玄的礼,赶紧答道:“康成公折煞小子了,在太行书院的时候,岳父时常提到康成公之名,后来小子路过平原王公住处,又屡屡听闻康成公的大名,今日冒昧前来,实在是希望能当面聆听康成公的教诲。”
苏辰给足了对方面子,丝毫没有拿腔拿调,只以晚辈的身份拜谒,而且话里话外不无示好之意。
郑玄虽然久居陋室,可也不是什么风都没有收到,苏辰刚刚平定青州黄巾,能来他这里,显然不是随意而来,不过以对方的身份也不可能是何进的探子,而他方才又提起了太行书院和蔡邕的名字,其意不言自明。
“将军里面请!”郑玄请他进屋,随即又对着孙乾吩咐道:“公祐,快给将军煮茶。”
“是,老师!”
郑玄的住处和王烈的茅草屋差不到哪里去,可就是这么个地方,昔日竟然聚集了上前学子听课,真是难以想象。
两人坐下以后,互相寒暄,说起了黄巾之祸,又谈到如今的朝政,二人的意见比较契合,等孙乾把茶端上来后,苏辰开门见山道:“郑师,学生之前从那小吏口中听到,大将军要征辟郑师,若郑师觉得为难,不如往太行书院一行,一来可以避乱,而来可以回了大将军的召令,三来太行书院的学子若知道郑师去讲学,想来会十分高兴,如今太行书院有家岳,王师,管宁先生三人讲学,郑师一去,也有诸多同伴,众人共同治学,岂不是十分惬意之事?”
“哈哈哈哈,你这小滑头,原来大的是这个算盘。”两人熟悉之后,郑玄也把他当成了学生一般,笑骂道:“只要你能摆平大将军的召令,老夫去太行书院讲学也未尝不可。”
“郑师此言当真?”他没想到,对方竟然这么爽快就答应了他。
“你看老夫像是开玩笑嘛?”郑玄无比认真地说道:“其实仔细说来,还得感谢星宇你帮老夫解围,临走之前,老夫准备向你举荐一人,你以为如何?”
说罢他就把目光看向了端茶的孙乾,苏辰见此,赶紧答应道:“那学生就多谢老师了。”
;(第147章 诸葛亮都三岁了)
郑玄举荐的人正是孙乾,苏辰想也没想就答应了,孙乾虽算不得什么顶尖谋士,可也有些才学武艺,做个参军还是没问题的,答应了郑玄之后,他就把孙乾配到张飞军营,做了张飞的军师。1357924?6810ggggggggggd 『』 『 『
从高密一路南下,很快就到了徐州琅琊国,徐州地处关洛、幽燕、江南三个重要地区的连接部,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可到了琅琊国,苏辰先想到的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朱哥了。
“也不知道现在诸葛亮还在不在琅琊国,或许可以去查一查,毕竟这个人实在是太让人畏惧了。”
想到就做,正好张郃已经构建了青州的刺刀总部,这徐州也不能落下,他立即吩咐张郃在琅琊国查探诸葛家的情况。
张郃不负众望,就在第二天告诉他,诸葛家如今的家主乃是诸葛珪,乃是泰山郡郡丞,诸葛珪的先祖诸葛丰在汉元帝时,曾任司隶校尉,诸葛家在琅琊国也是排的上号的家族,算是中等世家。
至于诸葛珪的家属成员,张郃也打听得一清二楚,诸葛珪有个弟弟名叫诸葛玄,而他本人如今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名叫诸葛瑾,现年十岁,二儿子诸葛亮,现今三岁,至于小儿子,如今还在襁褓之中。
此外诸葛珪还有两个女儿,年纪都在七八岁的样子。
而且张郃还告诉他一个特别的消息,如今诸葛家正在举孝,死去的人正是诸葛亮的生母。
“竟然这么巧?”这时他脑子里突然想起一句话,乃是前世看电视剧的时候看过的,原记不得了,大意是诸葛亮三岁丧母,八岁丧父,跟随叔父诸葛玄南下避乱。
这句话也印证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诸葛亮一家南下是在其父诸葛珪死后的事情,而如今诸葛珪未死,所以诸葛一家仍旧在琅琊国阳都县也就不足为奇了。
虽然现在这个妖孽还没有长成,但是苏辰却不想把他放走,哪怕将来这个人或许因为没有经历历史上那么多磨难废掉,他也不愿此人将来成为他的强劲对手,把敌人扼杀在襁褓之中才符合他谨小慎微的个性。
一念及此,他立马对着张郃说道:“走,儁义,备上礼物,咱们去诸葛家吊唁。”
“吊唁?”张郃不知道苏辰去诸葛家吊什么唁,心说人家好想也不认识你啊,这么去凑热闹真的好吗?而且是在这样敏感的时刻?
看到张郃一脸好奇的样子,苏辰不准备解释,也解释不清楚,难道说自己知道那个现在三岁的诸葛亮将来就是个妖孽?
先别说张郃相不相信他的话,就算他相信了,又如何?为上者,有些事情没必要跟属下讲得这么清楚,保持一点神秘还是很有必要的。
张郃备上礼物之后,苏辰这一次只带了他和典韦两个人,就连祝公道都没有带,直接快马往阳都赶去。
诸葛家乃是阳都的大族,稍稍一打听就知道了,而且路人听说他们是去诸葛家吊唁的客人,也都很热情地给他指路。
看到诸葛家的大宅,苏辰心中有数了,只怕要说服诸葛珪不是一件易事,单从这宅子的规模,便能大致看出诸葛家如今的实力,不说多了,至少比起他刚穿越时苏家的境况要好多了。
这也难怪,不说诸葛家先祖怎么说也是两千石高官,就说诸葛珪自己,身为泰山郡郡丞,官职虽小,实权却很大,郡丞一职,乃是郡守的心腹,只在郡守之下,所以诸葛家如今有这般底蕴不足为奇。
“北中郎将使者苏安前来吊唁,送上白玉一对,雪花纸六刀,绢十匹!”
这一次苏辰没有立即报出自己的名号,而是托名苏安,化作苏辰的使者送上礼单。
听到唱名之人的话,屋子里的人不约而同地都伸长了脖子看向门外,想看看究竟是谁竟然有如此大的手笔。
十匹绢也还罢了,一对白玉虽然珍贵,也不算太离谱,可那六刀雪花纸,这才是真正有钱都买不到的东西,雪花纸自推出以后,只在洛阳一地由五原商铺贩,别地儿根本没处买去。
当然,宫廷之中的采购另当别论,除此之外,洛阳城中的达官贵人也都能通过快捷渠道从商会中买到,至于其他人,抱歉,你要买?好啊,排队,排上几个月都不一定能看到实物。
洛阳纸贵说的可不是一句空话,自雪花纸在洛阳推出以后,供不应求,一刀炒到了百金的高价都供不应求,一时间成为贵族之间的奢侈品,谁家要是能拿出这样的纸张,那才叫做真正的豪奢。
对于读书人来说,他们对苏辰是又恨又爱,恨得是这玩意儿得如此离谱,普通人根本没法承受,爱的是偏偏这雪花纸及其适合书写,而且纸张有淡淡的香味,让他们视若珍宝。
诸葛珪身为主人,自然要出来迎客,当他看到为之人如此年轻俊朗时,丝毫没有怀疑对方使者的身份,因为他完全不会想到面前这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北中郎将苏辰本人。
“贵客登门,老夫未曾远迎,恕罪恕罪!”
苏辰拱拱手,说道:“诸葛先生言重了,苏将军接到朝廷调令,前往颍川剿贼,路过琅琊国,在北海康成公处听闻了诸葛先生的大名,本欲亲自前来拜访,却得知将军府上正在举丧,所以派在下前来吊唁,不请自来,希望先生海涵。”
“哪里哪里,没想到苏将军也知道小老儿的名头么,真是受**若惊,贵使快请里面走。”
“先生先请!”
苏辰被引入灵堂,上了一炷香之后,就被诸葛珪安排到偏厅宽坐奉茶。
因为今日前来吊唁的人颇多,所以他也没有让诸葛珪作陪,毕竟对方还要去待客。
不一会儿,一个半大高的孩童端着两杯茶送了上来,苏辰好奇地问道:“小孩儿,怎么是你奉茶,你们家没有仆人了吗?”
本来是一句随意的话,那孩童听了后却是一愣,说道:“客人勿要怪罪,家父招待不周,临走之前吩咐瑾儿招待贵客,为表诚意,所以没有让仆人奉茶,若是有失礼之处,客人见谅。”
“哦?”他没想到区区一个孩童竟然如此识大体,一时间来了兴趣,问道:“你是诸葛先生的儿子?叫什么名字?”
孩童不卑不亢地答道:“回客人的话,我叫诸葛瑾,表字子瑜。”
原来他就是诸葛瑾,这么小就如此沉稳,果然是个人才,不过他继续考较道:“我观你如今不过**岁,如何就取了字?”
诸葛瑾听罢,依旧有理有序地答道:“瑾儿今年已经十岁了,我们兄弟三人,一出声父亲就取了表字,父亲说,母亲去了,今后瑾儿就是家里的长子,不仅要照顾好弟弟妹妹,更要为父亲分忧。”
“真是难为你了!”想到历史上这诸葛家兄弟三人都是年幼失怙,却能成长为一龙一虎一犬,也着实不易,“瑾儿真是个懂事的孩子,对了,怎么没看到你的弟弟妹妹?”
苏辰话音刚落下,里间忽然冒出一个奶声奶气的声音:“哥哥,听说有客人送来了雪花纸,在哪里?快给亮儿瞧瞧。”
蹦蹦跳跳出来的正是诸葛瑾的二弟诸葛亮,见他如此无礼,诸葛瑾立马训斥道:“亮儿不得无礼,贵客在此,你不许胡闹。”
听到大哥的话,诸葛瑾把头一歪,看着苏辰,轻佻地问道:“你就是那个什么将军的使者吗?我看不像,你身边这个人才像是使者!”
“哦?”苏辰没想到这三岁的朱哥就这般头脑清晰了,问道:“你为何觉得大哥哥不像使者呢?”
诸葛亮想也没想就回答道:“你身上的气势让亮儿害怕,亮儿只在郡守伯伯身上感受到过这种威严,而你身边这位哥哥身上就没有这样的气势,爹爹说郡守伯伯是朝廷大官,所以亮儿觉得你也应该是朝廷大官。”
“是吗?”这话说得他无法反驳,上位者自有一股气势,他自觉自己已经隐藏得很好了,没想到却被一个三岁小儿看出来了,哪怕明知道这个小儿以后很妖孽,但心中仍旧不愿意相信。
听了诸葛亮这一番话,诸葛瑾脑门直冒汗,待看到客人没有生气时,这才舒了一口气,转过头,两眼狠狠地看着诸葛亮,诸葛亮朝他吐了吐舌头,不过却不再继续。
苏辰见诸葛亮不回答自己,转而对着诸葛瑾问道:“瑾儿,你也觉得哥哥不像是苏将军的使者吗?”
“这……”诸葛瑾看了看诸葛亮,又看了看苏辰,老老实实地答道:“瑾儿不知!不过客人说是苏将军的使者,那一定就是苏将军的使者。”
面对同一个问题,兄弟俩反应完全不同,不过各有优劣,看到这里,张郃似乎明白主公为何如此重视这个诸葛家了,单看面前这两个小童,假以时日,就不是平常人物。
“难道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天才吗?”想到诸葛亮之前的一番表现,苏辰越坚定了信心,诸葛家他必须掌握在手里,而要打开这个缺口,还得从诸葛珪身上着手。
第148章 诸葛珪拒绝了
诸葛兄弟陪着苏辰说话,不知不觉间就混熟了,他一把将诸葛亮抱在怀里,问道:“亮儿,你很喜欢读书吗?”
“当然,亮儿已经认识五百多个字了,只是每次写字的时候都觉得很麻烦,听爹爹说洛阳出现了一种很适合书写的纸张,名叫雪花纸,亮儿很想用它写字,大哥哥,你能让亮儿看看雪花纸吗?”
“当然!”看着诸葛亮眼巴巴的眼神,苏辰也没拒绝,从怀中掏出一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