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破三国-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吾之道,吾之道在儒家经义,在整治威仪,陈明礼让,在学任人师,在行为师表,唯独不在世事,更不在官场。”说道自己的志向,管宁颇为自得。
“汝之道不过小道耳!”听完管宁的话,华歆再度反驳道。
“哼!”华歆的话彻底激怒了他,不屑地问道:“吾之道乃是小道,那不知汝之道为何?又怎生称得上大道?”
这话看似疑问,实则是对华歆的不屑,是对他的蔑视,华歆听后也不生气,而是给他讲起了一个人:“幼安可曾听闻北中郎将苏破虏此人?”
管宁答道:“大名鼎鼎的苏破虏余怎会不知,怎么?你想去攀他的高枝儿?”
对于华歆昔日歆羡官员出行的场面,管宁记忆很深,所以拿起这件往事当场挤兑他。
“不才已经是北中郎将苏将军麾下军师将军,此次来北海,便是奉了苏将军军令,联诺北海官员,东西两面夹击管亥大军,让黄巾从此不再为祸青州。”
“将军求贤若渴,不久前拜会平原王彦方时,曾对其说过这么几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王师听后,深深触动,是以答应苏将军去往太行书院任教,并将乡中村民一并北迁避祸,吾窃以为,苏将军此言方乃是大道,而幼安所行不过是小道尔。”
“你我昔日却有误会,你喜好安静读书,吾见官员出行,扔下书本去观看,你以为吾真是喜欢荣华富贵?”
“我辈读书人,学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若有荣华富贵,自然是好,若没有,也不气馁,无论是当官也好,传道也罢,都是为了一展胸中所学,正如苏将军之所言,便是我等读书人一生的使命。”
“幼安身负大才,老于山林之间,岂不是辜负了昔日恩师的教诲?若如此,何必求学,做一农夫即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也快哉?”
“既然恩师不吝传道于我等,岂有将毕生所学敝帚自珍的道理?所以,吾此来,便是为苏将军求才,就算幼安不愿进入官场,也可进入太行书院教学,如此岂不也是为百姓尽了一份力量?”
“这……”听了华歆一番劝说,管宁忽然现自己似乎无从反驳,是啊,若不能尽展胸中所学,当初又何必读书呢?
读书是为了明道,明道之后呢?
这个道理,他似乎没有去想过,如今天下不宁,或许也是该他回馈的时候了。
见到管宁不再像方才那般油盐不进,甚至已经被他说动了心思,华歆继续说道:“幼安,你与我乃是私,苏将军于你乃是公,如今黄巾为祸,天下不宁,将军求才之心甚笃,只希望能早日帮助当今陛下荡平天下,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让百姓不再飘零离散,易子而食,如此岂不是一件大功德乎?”
管宁没有再说话,反倒是邴原被说服了,插话道:“子鱼,不得不说,你遇到了一个伯乐,以往只听说苏将军武功赫赫,没想到将军竟然有如此忧国忧民的情怀,吾辈男儿,也不能碌碌无为,成为一米虫,罢了,子鱼,你之前的请求余答应了,等苏将军来到北海,余和你一起去拜会。”
“根矩此言当真?”华歆喜不自胜,这实在是意外所得。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岂有不当真之理?”说罢邴原又看了看管宁,说道:“再则,像苏将军这等英雄人物,百年难遇,余早就想要见见了,幼安,你可愿与我等一道?”
看到二人渴望的眼神,管宁终于点了点头,随即又说道:“华子鱼,我虽然答应你去见一见苏将军,可却不是因为你,而是先见见这位传说中的英雄人物是否名副其实,若真如你所言,吾便前往太行书院任教,听说蔡大家就是那里的院长,以后也好切磋切磋。”
“明白,明白!”
他也知道,两人之间的矛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化解的,不管怎么说,搞定了这两人,他总算觉得没有辜负主公的期望,而且之前孙卲和王脩对于苏辰也很有好感,等破了黄巾,此二人未必不会投入主公麾下。
不提华歆在鲁县奔走呼号,且说苏辰派遣张辽率领三千汉影前去偷营,管亥本就兵困马乏,夜间几乎没有设防,因为在他想来,敌人远道而来,经过白天一番大战,肯定也是疲惫不堪了,岂会前来偷营?
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张辽还是来了,不仅来了,还给他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唯一剩下的一点粮草被一把火烧成了灰烬,大军连夜拔营,再丢下了不知多少人之后,管亥率领主力逃出百里之外,这才敢重新扎营。
等清点一番后,才现当初的百万大军,如今零零散散已经不足五十万,而这五十万人中,有不少老弱病残,真正能拿起刀枪上战场的不过二十万人。
遭受了这么大的损失,他自然要想办法弥补回来,更何况大军马上就要断粮了,正好前面就到了临朐县,管亥将残破的临朐县一扫而空,结果也没有多少缴获,不过总算是避免了断粮的危机。
在临朐安顿下来之后,这一次他学聪明了,不断放出探马查探苏辰大军的踪迹,令他郁闷的是,张辽一直带着汉影像个幽灵一样,跟在他屁股后面,不时来上一击,搞得他不厌其烦。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一个老熟人找到了,此人便是张饶。
张饶也是太平道徒,只不过他地位不高,黄巾起义后,他回到家乡北海举兵,靠着打家劫舍,杀富济贫,趁着黄巾起义的东风,还真让他在家乡拉起了一支上万人的队伍。
有了队伍之后,他的胆子也变大了,平日里啸聚山林,不时去富庶的村子劫掠一番,慢慢裹挟百姓,短短数月,原本一万人的队伍就如同滚雪球一般,翻了五倍。
俗话说得好,枪杆子硬了,腰杆子才能硬,有五万大军在手,张饶心中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他想攻打县城。
没想到第一次出手就遇到了一个让他梦魇般的男人,此人就是北海第一高手武安国,武安国一日连斩他手下五位大将,将他杀得魂飞魄散,龟缩在山上不敢出来。
在张饶的心中,武安国是他最恨的人,当听说管亥大军到了临朐之后,这让张饶看到了复仇的希望,于是他找到了管亥,因为同是教中信徒,管亥收编了他,在他的里应外合之后,攻破了朱虚县城。
朱虚可是一个大县,有丁口近二十万人,粮食充足,城墙高大,要是强攻,一时半会儿绝对无法攻破,偏偏张饶在城中有信徒,而且还是一家豪强,所以才出其不意地来了个里应外合。
管亥进入朱虚县后,杀烧抢夺,一座原本繁华的县城顷刻间就成了一座死城,百姓要么争相逃离,没逃掉的或是隐藏起来,或是被管亥捉了庄丁,不管如何,有了足够的粮食补充,大军总算是能恢复一些士气了。
这时候,张饶提出攻打鲁县,找武安国报仇的请求,管亥听后,也觉得这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只要攻破了鲁县,那他就有了更大的战略回旋,到时候苏辰要想对付他,也就没那么容易了,于是他把目光盯向了鲁县,这个居住着青州第一家族和康王的县城。
第137章 武安国巧计脱身
“启禀王爷,黄巾贼管亥带领大股叛军在城外叫阵。”
“贼子猖狂!”康王环顾四周,将众人的神色看在眼里,心中也不由得有些担忧。
自从接到探马消息,黄巾贼众破了朱虚县城之后,直接朝鲁县而来,康王便召集众位官员商议军情,靠着孔融等人的支持,勉强拉起了一支三万人的人马,虽不足以破了管亥,但守城足够。
这管亥比他预料得来得早了些,扫了一眼众人的神色,问道:“诸位可有良策帮助本王破敌?”
康王久居北海,威望甚重,听到这话,立即就有人主动请缨:“下官张朝愿出战管亥,请王爷应允。”
“原来是国忠啊,国忠真乃良将也!”这张朝,字国忠,乃是鲁县县尉,颇有勇力,平日里倒不见得他有多少言语,没想到大敌当前,众人都畏惧不敢发言,而这张国忠竟然敢主动出击,也不知道该说他是对自己太自信呢,又或者是不知死活。
“传本王将令,令张国忠率领精兵一千,出城迎战黄巾!”
“属下得令!”
张国忠拿了康王的将令,点齐一千精锐步兵,开了城门,出城迎战。
“贼将通名,本将张国忠,乃鲁县县尉,手下不斩无名之辈!”张国忠上了战场,气势如虹,这时候城楼上响起擂擂战鼓,为他壮行。
“哼,我道是什么人物,原来不过是个区区校尉,看俺张饶来战你!”
张饶乃是新加入管亥手下的将领,迫切地渴望立功,之前有破朱虚之功,已经让他在管亥手下站稳了脚跟,得到了管亥的重视,如今若是能再立新功,届时他的地位会更加稳固。
“驾!”张国忠也不废话,右手提着大刀,左手勒住缰绳,一拍马屁股,便直接朝着张饶杀过去。
张饶也将马速放得飞快,待两马错蹬之时,他突然一个俯身,避过了张国忠砍过来的大刀,待战马错身过后,手上长枪突然回返,一记回马枪直接朝着张国忠背后刺过去。
张国忠的大刀乃是精铁打造,十分笨重,若是在平地上,他尚可回刀自保,可如今马速飞快,大刀一往无前,根本无法回转,等他回头时,那一把长枪已经刺进了他的后背。
巨大的疼痛袭来,右手再也握不住兵器,顺势掉在地上,巨大的冲击力将他顶出去,由于左手死死勒住缰绳,于是连人带马一个趔趄,瞬间栽倒在地。
“驭!”张饶勒马急停,随即调转马头,看到摔倒在地的张国忠,怎会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就会,跃马上前,长枪一掷,直接将张国忠钉在了地上,显然已经进气多出气少了。
等他上前拔出长枪时,那张国忠早就断了气,于是自命不凡的鲁县县尉张国忠没在张饶手下撑过两个回合,便已经命丧九泉。
“区区县尉也敢放肆,真当某张饶是吃素的不成?”对着张国忠的尸体不屑地吐了口口水,张饶回身看向鲁县方向,大吼一声:“还有谁来送死?”
那一千士兵失去了主将,人心惶惶,甚至有的吓得丢掉了兵器,四散逃离。
“报!!!!!”
“启禀王爷,张县尉出战不过两个回合,就被黄巾贼将张饶给斩了。”
“什么?”听到这个士兵的报信,康王怎么都感觉画风有些不对,这黄巾贼子竟然如此凶猛,没想到堂堂一个县尉竟然被无名之辈张饶给斩了,真是太打击士气了。
满座的官员士绅听到这个消息,既惊又怒,一时间方寸大乱,忧心忡忡,生怕贼军杀进城来。
孔融知道,这个时候他必须出马了,于是对着康王说道:“禀王爷,某有家将武安国,可斩张饶!”
武安国早就投效了孔融,毕竟大树底下好乘凉,孔家身为青州第一家族,实力雄厚,有这么好的大腿不抱,那他武安国才真是脑子有病呢。
“可是能在太史慈手下全身而退,有北海第一人之称的武安国吗?”
听到康王竟然提起了太史慈的名字,武安国脸色越来越黑,自从当日他不忿太史慈东来第一人的名头,前去挑战后,所有人再提起他,都会下意识地想到太史慈,而他这个原本的北海第一人的名头已经很少有人记得了,人们都把他当成了太史慈的垫脚石。
似乎能在太史慈手下全身而退已经是一件足以自傲的事情了,所以听到康王的话,他心中又怎能平静。
“太史慈么?虽然昔日我曾败在你手上,但有朝一日,我一定要将所有失去的东西全都拿回来!”想到这里,他不由自主地捏紧了拳头。
武安国之所以投靠孔家,正是从他败给太史慈之后,他想借助孔家的势力,让自己修为突破,以期早日击败太史慈,拿回本该属于他的名望。
“正是!王爷若是信得过孔某,不如就让武安国出战张饶。”孔融当即答道。
“哦?”康王把目光投向武安国,问道:“武安国,你可有把握给本王取来张饶的人头?”
“定不辜负王爷期望!”武安国傲然答道。
“好,武安国,只要你斩了张饶,从今天起,你便是鲁县的县尉。”
“诺!”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武安国单人独骑,拍马出了城门,看到耀武扬威地张饶,喝道:“手下败将,速来领死!”
“什么?”张饶杀了张国忠之后正在自得,没想到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从背后响起,回头一看,竟然是昔日的老对手武安国。
“是你?武安国,也罢,今日本将便把昔日你欠某的几条人命要回来,武安国,吃俺一枪!”
“雕虫小技!”面对张饶杀过来的长枪,武安国丝毫不惧,手提长柄铁锤,飞马而出,转瞬间便与张饶战在一起。
战到五个回合,武安国突然一声大喝:“张饶纳命来!”
一柄流星铁锤从天而降,一铁锤砸在张饶的脑门上,连人带马,直接把张饶给砸成了肉酱,等众人看清楚时,只见地上全是血肉碎块,已经分不清是马肉乃是人肉了。
“嘶!!!”
武安国这一举顿时让官军士气大振,反观黄巾一边,却是一个个像霜打了的茄子一般,没有力气。
管亥看到张饶身死,并没有觉得意外,他身为丹鼎境的武者,自然知道张饶绝非武安国的对手,只不过没想到死得这么快,竟然没有试探出对方真正的本事。
看了看身边的几位将领,管亥忽然对着卞喜说道:“卞喜,你去战那武安国。”
“这……”听到这话,卞喜老不愿意了,可再看到管亥那黑着的脸,他知道自己要是拒绝,只怕没被武安国打死,就要先被军法从事了。
由不得他不乐意,卞喜只好出列:“末将遵命!”
拍马上前,对于武安国这种力气甚大的猛将,卞喜知道不能硬拼,唯一的办法就是依靠他灵活的身法和对方缠斗,再伺机撤退!
“看俺卞喜来战你!”
卞喜拍马杀将过去,武安国随即便挥舞着大铁锤与卞喜都在了一起,过了十余招,武安国郁闷的发现,他竟然无法碰到对方一根汗毛,而卞喜自己也不轻松,虽然躲过了武安国一击又一击的重锤,但他也消耗很大。
两人又交手十余个回合,卞喜忽然大喝一声:“武安国受死!”
大惊之下,武安国赶紧回防,却不曾想那声音落下之后半天都没见到有什么威胁,再抬头一看,只见卞喜已经打马回到了敌军阵前。
“哼!竟然是个无胆鼠辈!”武安国也没有继续纠缠,官军士气又是一振。
看到卞喜竟然临阵脱逃,管亥当即就要军法从事,这时疲惫归来的卞喜先一步下马,跪倒在地,请罪道:“将军恕罪,那武安国实在是太厉害了,末将不是他的对手,侥幸捡回一命,只为了给将军牵马坠镫!”
听他这么说,管亥倒是不好处罚了,毕竟人家没功劳也有苦劳,而且念在他以往勤恳的份儿上,管亥只是冷哼一声,让他跪着,随即便不管他,打马出来。
“武安国,可敢与某管亥一战?”
竟然是管亥亲自出来?
虽然不知道管亥的实力,可怎么说对方也是领到过百万士卒的将领,他丝毫不敢小觑,打起了十二万分精神,答道:“能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