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将门嫡女:第一毒妃-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景耀欣然点头,将魏子衿的手心轻轻握住,悠然自得地笑道:“接下来,就有一场好戏看了……兰陵萧氏当年本就是望族,萧恒想要用言语安抚兰陵萧氏一族的皇亲贵胄,可没那么容易!”
“那我们便静待着这一场好戏上演罢!”魏子衿也不觉唇角微勾,将整个人靠在他怀里,打了个呵欠,懒懒地说道:“眼看着快要入冬了,萧恒倒是一年都等不及了……”
萧景耀将她搂紧些,又细心地替她拉好披风,柔声笑道:“他也有好一段日子头疼了,这个冬天,注定不会安稳!”
“以萧恒的性子,他若是下定决心,要削弱王侯士族的势力,绝不会等到来年春天!”魏子衿说到这里,眸中精光闪烁,又从萧景耀怀里坐直身子,沉声说道:“景耀,或许很快,我们就要和他兵戎相见了!”
萧景耀点点头,抚着她的脸庞,若有所思地问道:“子衿,你准备好了么?”
正文、第826章 意见相左
魏子衿抬眸,对上他深沉的目光,缓慢而郑重地点头:“我早已经,做好了准备!”
多少次午夜梦回,多少次忍辱负重,等的就是报仇那一日……而她也早就知道,他们会和萧恒,有兵戎相见的一日!
只是这一日,或许比她所想的,还要来得快!
“我也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安排……”萧景耀看到她下定决心说出这句话,拍了拍她的肩膀笑道:“不过当下最重要的,是你平平安安生下我们的孩子!”
魏子衿但笑不语,低下头抚着自己的小腹,掩去了眸中一闪而过的无奈。
她和萧景耀的第一个孩子,或许注定要在一场风雨飘摇中,出生了!
**********
帝京皇宫。
外面秋风飒飒,议政殿里虽然已经挂起了厚实的挡风帘,但依旧充斥着冷冽的气氛。
被萧恒召见的几位大臣,在萧恒冰冷的目光下,也不敢妄言,只觉得寒气从脚底缓缓升了起来。
“邓贤,你先说!”萧恒见面前的臣子都不肯开口,皱了皱眉,对自己最信任的侍中邓贤沉声吩咐道。
邓贤连忙站起身,拱手不慌不忙地说道:“是……皇上,下官以为,诸王在地方的势力越来越大,其野心也会逐渐膨胀,长此下去,对我大胤百害而无一利,所以下官斗胆请皇上削藩,一来可以加强对地方控制,二来也能防止诸王在地方拥兵自重!”
萧恒微微颔首,似乎也觉得侍中邓贤这番话所言有理,又将目光投向御史中丞方士贤:“方爱卿,你呢?”
“皇上,微臣和邓侍中心中所想,不谋而合……”方士贤也站起身,振振有词地说道:“自从昭明太子薨逝,皇上尚未确定太子人选,诸王更是早就虎视眈眈,为了朝纲稳固,皇上的确应该削弱诸王权势!”
萧恒听到方士贤这番话,不禁想起之前在早朝上,竟有大臣提议,让他从诸王子嗣中选一个过继,作为太子人选,让他勃然大怒!
虽说他如今的子嗣不足以继承大统,但他哪里就到了需要从兰陵萧氏中选一个过继到自己膝下?!
他尚未糊涂,那些人便已经开始觊觎他的皇位了!
萧恒想到这里,双眸微微眯起,沉声说道:“方爱卿所言有理,削藩一事,不能再三拖延了……”
就在这时,丞相韩允之站起身,急切地劝道:“皇上还请三思,太子之死,是因为权势纷争所致,如今民心不稳,皇上若是贸然削藩,势必会引起天下大乱……”
“丞相大人似乎有些言过其实了!”不等韩允之说完,方士贤就打断了他:“范阳卢氏被惩治,正是民心所向,如今百姓安居乐业,皇上削藩只为朝纲稳固,又怎会引发天下大乱?”
方士贤这番话,是在暗指韩允之危言耸听,故意夸大其词!
果然,萧恒也露出不悦之色,淡淡说道:“韩爱卿,你说民心不稳,是在指责朕这个皇帝,所做所为不得民心?”
正文、第827章 劝阻不成
“皇上,臣不敢……”韩允之闻言,脸色大变,连忙躬身答道:“臣只是担心,皇上强行削藩,会让诸王心生不满!”
而光禄大夫樊清,也适时开口替韩允之解了围:“皇上,微臣亦赞同韩丞相所言,削藩一事,还需三思……如今王侯的封地,苛捐杂税并未引起百姓怨言,也一直在跟朝廷按时上交,如今削藩,若是王侯将怨气洒在百姓身上,恐怕会引起民怨连连!”
“樊大人,苛捐杂税是其次,诸王手中都握有兵权,倘若野心膨胀,拥兵自立,又该如何?”御史中丞方士贤咄咄逼人地问道,对光禄大夫樊清也和丞相韩允之意见一致颇为不满。
樊清并没有一丝退缩,和方士贤冷眼对视,一字一句沉声说道:“若是皇上依旧和原来一样宽厚待诸王,诸王又岂会轻易拥兵自重?与之相反,倘若皇上逼急,难保诸王不会反叛自立!”
“你——”方士贤说不赢光禄大夫樊清,气得脸色微微一变,恼怒地瞪了他一眼,又将目光转向皱眉不语的萧恒。
“皇上,有野心之人,无论怎样宽厚以待,也不会改变他们的野心,正如当初反叛的陆家!”
方士贤是故意提起端妃一家的,因为当初端妃父亲陆梓良是萧恒一手提拔起来,而陆家的荣宠也是萧恒给予的,萧恒也没想到,陆梓良有一日会联合将军反了自己!
因为当初端妃父亲陆梓良是萧恒一手提拔起来,而陆家的荣宠也是萧恒给予的,萧恒也没想到,陆梓良有一日会联合将军反了自己!
萧恒沉默片刻,缓缓开口道:“朕已经决定了,削藩一事,势在必行……”
“皇上——”丞相韩允之和光禄大夫樊清齐声唤道,试图还劝说萧恒改变主意,岂料萧恒只是冷冷扫了他们二人一眼,摆摆手道:“你们不必多说,朕心里自有分寸!”
眼看皇上决心已定,韩允之和樊清也只能无奈地摇摇头,而侍中邓贤和御史中丞方士贤则暗暗松了口气。
除了韩允之,其他大臣都退出了议政殿。
樊清扫了身旁的方士贤一眼,冷冷说道:“方大人,你身为御史中丞,却不为大局考虑,这一次皇上听了你的进谏,你也不必得意……”
方士贤挑眉,眸中露出一抹诧异之色:“樊大人,你错了,我这样提议,正是为了大局考虑!”
看到方士贤一脸坦然的模样,樊清冷笑了一声,不想和他多言,摇摇头拂袖率先离开皇宫。
方士贤被他那一计冷笑弄得好心情全无,皱了皱眉看着樊清离开的身影,心里默默咒骂了一声。
“方大人,你也不必将樊大人那番话放在心里,他也不过是个老顽固罢了……”侍中邓贤笑着劝道。
方士贤应了一声,不以为然地笑道:“他已经老了,若非皇上喜欢他性子耿直,他又岂会做到金印紫绶的光禄大夫,而且一做就是几年?”
正文、第828章 君臣失和
“他性子再耿直,也不敢触怒皇上……”邓贤摇摇头,又抬头朝四处看了看,见周围无人,这才对方士贤低声说道:“倒是丞相大人,皇上将他一个人留下来,恐怕……”
不等他说完,方士贤就摆摆手,胸有成竹地笑道:“丞相是个聪明人,相信他会审时度势的!”
侍中邓贤也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一阵寒风袭来,两人都打了个寒颤,并没有在宫里逗留太久,便匆匆离开。
而议政殿中,被萧恒单独留下来的丞相韩允之,正和萧恒僵持不下!
管事太监陈荣和宫女都已经悄然退下,偌大的议政殿里,只剩下萧恒和韩允之二人!
“皇上,请恕臣直言,自从太子一死,范阳卢氏被灭,朝中就人心惶惶,皇上该做的,是安抚臣心,而非用强硬的手段来削藩,否则势必会引起反弹!”
韩允之视而不见萧恒阴沉的脸色,一字一句郑重地说道:“大胤虽和北魏结盟,但卢贵妃已死,永安公主或许会心存恨意,难保不会挑唆北魏对我大胤起兵,若是这个时候我大胤内乱,北魏定会趁机进犯!皇上,臣斗胆,请皇上切勿一时意气用事,因小失大!”
萧恒脸色晦暗不明,冷冷看着韩允之,不悦地反问道:“照丞相这么说,朕若是削藩,会将大胤至于外忧内患的境地?”
在萧恒冷厉的目光下,韩允之并没有退缩,而是沉声答道:“不错,还请皇上三思!”
萧恒勃然大怒,猛然一拍龙椅的扶手,站起身走到韩允之面前,本想怒斥韩允之一顿,然而那些训斥的话,最终没有说出口!
韩允之也是他当年最信任的臣子,一直兢兢业业替他把持朝政,有时也会和他意见相左,但绝非这样和他僵持不下……
韩允之的性子温和,有时候还能调停臣子之间的矛盾,这亦是他欣赏韩允之的地方,然而这一年以来,韩允之所作所为,似乎跳脱了控制!
萧恒凝神细思,似乎自从魏将军的二女儿魏子衿嫁给萧景耀以来,韩允之就变了……
萧恒低叹一声,没有对韩允之动怒,而是若有所思地说道:“韩爱卿,朕明白你在担心什么,但是如今百姓安稳,我大胤和北魏又结盟,边关亦有人驻守,那些王侯,又何必留重兵驻扎在地方?”
他说到这里,顿了顿,又道:“朕只是削藩,并非要剥夺他们的王爷头衔,他们既然没有野心,留在封地当个闲散王爷就行了,韩爱卿这样担心,莫不是害怕朕动了洛阳王?朕知道洛阳王如今和你已经是一家人,但是你大可放心,洛阳王他亦是朕的堂弟!”
原本还试图劝说萧恒收回决定的韩允之,在听到这样一番话之后,一颗心仿佛被冰水浸透。
他身为丞相以来,一直周旋在各派势力之中,从不愿参与这些派系纷争,到头来却要被皇上这样误会,以为他的劝阻是私心作怪!
正文、第829章 丞相辞官
韩允之从未像今日这样失望过,他早知皇上已经不再信任自己,自从他当初劝说皇上斩杀谋权的宣武王萧昭,皇上就对他心生不满!
魏子衿嫁给洛阳王之后,皇上更是怀疑他和洛阳王结党营私,对他诸多试探……
后来他和光禄大夫等大臣又劝皇上重任李元哲为陈国公,皇上虽然没有怒斥,但他明白,皇上对他的态度,已经和从前大不一样!
如今皇上偏听侍中邓贤和御史中丞方士贤的提议,打定主意削藩,根本听不进去他的任何谏言!
这样也就罢了,皇上不仅听不进谏言,反而怀疑他是在为洛阳王的势力被削弱而担心,想他一片赤诚之心,却要被皇上如此猜忌,何其讽刺!
“皇上若是怀疑微臣,何不撤去微臣的丞相一职……我大胤人才济济,皇上大可选择他人代替微臣担当这个重任!”韩允之压下心头的悲愤,拱手朗声说道。
萧恒深深地注视着他,想从他的神色中看出几分端倪,但他双目坦然,似乎从来都是问心无愧!
然而韩允之这次铁了心要和他僵持不下的势头,却让他对韩允之越发不满!
“韩爱卿,你这么说,是在威胁朕?”萧恒冰冷的目光落在韩允之身上,口吻严厉万分。
韩允之摇摇头,恭敬地答道:“微臣不敢……只是微臣近来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了,这个丞相的位置,微臣恐怕已经无法胜任,所以微臣想跟皇上请辞,还望皇上同意!”
萧恒的脸上顿时被阴云笼罩,不肯相信韩允之竟然在这个时候跟自己请辞,沉声说道:“韩允之,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回皇上,微臣很清楚……”韩允之点点头,不紧不慢地答道:“微臣自知无力担当丞相的重任,所以跟皇上请辞,皇上还是另择他人,取代微臣罢!”
“韩允之,你为了朕削藩的事,竟跟朕请辞!”萧恒终于再也无法压抑心头的怒火,厉声问道:“你这是在逼迫朕吗?!”
“微臣不敢!”
萧恒气得身子发抖,狠狠地怒视着垂眸的韩允之,冷笑着说道:“不敢?朕看你就是有这个胆量!”
不等韩允之回答,萧恒便挥挥手,又一字一句道:“既然你已经不愿再为朕出谋划策,朕便允了你……还望韩爱卿辞官之后,好自为之!”
韩允之掩去唇边一闪而过的苦笑,跟萧恒深深地作揖,朗声说道:“多谢皇上!”
看到韩允之在自己允了他辞官之后,依旧平静如常的模样,萧恒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不想再多言,拂袖说道:“罢了,你退下罢!”
“臣告退!”韩允之片刻也没有犹豫,便转身离开了议政殿。
而一直守在议政殿外的管事太监陈荣,看到韩允之离开后,连忙进殿,果然看到皇上气得脸色铁青。
“皇上,丞相大人他……”陈荣小心翼翼地说道,话还没说完,就被萧恒挥手打断了。
“朕已经允了他辞官,你不必再在朕面前提起他!”
正文、第830章 辞官归田1
陈荣闻言大惊,本想说些什么,可是看到皇上这幅恼怒的神色,也不敢多问,只能讪笑着劝道:“皇上,您这又是何苦?太医说了,您不能动怒,您不必为了这些事气坏了身子啊……”
萧恒摇摇头,冷声说道:“朕又何尝想动怒?如今朕不是自己动怒,而是他们一个个,都开始逼迫朕起来!朕又如何能不气?”
陈荣虽然不知道刚才皇上和丞相韩允之说了些什么,但大抵是和皇上削藩一事有关,沉默了片刻,又低声劝道:“皇上,或许他们只是一时想不明白,担心朝中大乱罢了……”
“哼,朕看他们是担心自己的权势受到影响!”萧恒冷笑了一声,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道:“朕不能再这样被他们钳制,之前他们逼迫朕犯了不孝之过,违背母后的遗愿杀了朕的亲弟弟,后来他们又逼迫朕重任李元哲为陈国公……他们的胆子越来越大,竟敢对朕一步步紧逼!”
他说到这里,双眸微眯,拳头也不知不觉握紧了。
“这大胤,到底还是朕的江山,朕又岂能让他人凌驾于朕之上!”
虽然韩允之的辞官,在他意料之外,但是一想到身为丞相的韩允之,竟用这辞官一事而抗拒他的削藩决定,萧恒就无法咽下这口气。
若是他这一次纵容了韩允之,那么日后文武百官,只会更加肆无忌惮,哪里还将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萧恒眸中闪过一道锐利的精光,心中迅速做了决定,又沉声吩咐道:“来人,朕要拟旨!”
************
就在诸王早已风闻皇上要削藩的消息,已经做好万全准备时,萧恒终于开始削藩之举。
建兴五年十一月上旬,安成王萧顺因为纵容家奴在外为非作歹,削去管辖的一郡,桂阳王萧昂私卖官爵,罔顾国法,被萧恒下令削去他治理桂阳的权力,仅保留王爷封号,在府里闭门思过!
至于手握兵权的临川王萧麟,也被萧恒以心中有异谋的理由,夺去了兵权,而临川王本人则被萧恒派出的羽林军幽禁在府中!
萧恒的削藩之举,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而丞相韩允之辞官归田,更是将这场风波推之高峰,文武百官都心里惶惶。
以光禄大夫樊清为首的文官,在早朝上跟萧恒上疏,请皇上怀柔推恩的办法,而以御史中丞方士贤为首的另一派大臣,则坚持皇上削掉实力较小的几位王爷,以警醒其他王侯,在朝堂上争执不休!
身为秘书丞的沈睿,也对皇上此次允了丞相韩允之辞官之举大为惊叹,又见樊清等人无法劝说丞相改变主意,便决定亲自去丞相府拜访韩允之一趟。
沈睿来到丞相府时,丞相府里的下人已经走的只剩几人,沈睿一看到这个光景,心下了然。
“韩大人,你真的打算就这样辞官离开?”
韩允之点头淡笑,幽幽说道:“不错,我已经决定了,以后我不是什么丞相,而是一介草民,所以沈兄你直呼我的名字就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