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迷失在阅读中_北大考研日记-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繁华的都市,没有休憩的家。在人生的旅途上,欢乐只是一个个短暂的驿站,而痛苦才是漫漫的征程。
在季节的背后,支撑起记忆中千年神话的情节和意境,艰难而执著。我不愿回首蜗牛爬过的痕迹,白色象征的并不永远是快乐。心的碎片,如梦的花瓣,是谁令我伤痕累累?
在荒野上我笨拙地打磨往日的文字,情韵乍起,如一条青藤,爬上斑斓岁月。
融化冻结的伤痛,需要漫长的时光,是吗?
思索匍匐着,一切都是一种现象。在未来潋滟的波光里,时光荏苒,人生浩淼。
考研辅导材料选择博弈论7月28日
虽然已是深夜,仍然可以听到隔壁宿舍传来的玩牌的笑声与酒瓶碰撞水泥地的脆响。案头的书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积累之后,堆堆叠叠成了心头的负担。
网上总有人在考研初期的迷惘中询问考研书目和辅导材料的选择,这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刚准备考研的时候,每到图书城必定是买回很多书。尽管有些书的作用微乎其微,依然会在犹豫之后掏钱买下,我惟恐因为某些知识点的忽略而误了考研的大事。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书桌上堆积的书越来越多,而能够有时间看的却越来越少。因此,精选复习所需要的材料是必须的。
对于我来讲,专业课复习所需要的最重要的基础教材就是北大中文系本科生所使用教材,其次是北大中文系老师所出版的专著。在考研出题过程中,老师会有意无意地根据本系和本专业老师特别是出题老师自己的学术兴趣来组织题目。因此,在考研过程中对于所报考专业的老师学术动态一定是要了解的。这在复试中也会得到相应的体现。比如温儒敏老师的《现代文学学科概要》等书籍是一定要准备的,特别是对现当代文学考生来说。
就公共课而言,政治和英语的所谓“红宝书”………教育部学生司编的《政治理论考试参考书》、《英语考试参考书》是必备的。由于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权威性,一定要重视教育部考试中心出的这些复习资料。它们应当是最接近考试、最具指导意义的复习资料了。至于其他名目繁多的复习资料,在综合考虑之后决定以历年真题的练习为主,许多以前买的各种辅导书只有束之高阁了。考研人往往是盲目,抱着惟恐遗漏的心理买下的辅导书并非都是有用的。正是利用这种侥幸心理,考研辅导班才得以办得风风火火但鱼龙混杂。
专业课方面,在中文系教材之外,我还购买了许多学者的散文集,一套《人大复印资料》,甚至中文自考辅导书,作为跨专业考研的我不想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对考研带来帮助的细节。有些书是翻翻就扔在一边的,比如自考辅导书,有些书是需要反复玩味精读的,比如课本教材。在思路拓展方面,学者散文是很好的一个选择。稍有空闲的时候,我都会随意翻看一本阅读,思想灵光的闪现,在随笔散文中往往要比八股论文有意思得多。
考研辅导材料的选择更像是一场博弈,在有限的复习时间中选择哪些书来阅读和使用,直接决定了复习效果的优劣。往往是选择了这本就没有时间去阅读另外一本,在这场博弈游戏中,借鉴他人的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其实我们都知道哪些书是最重要的,但往往会放不下其他可能有帮助的书,取舍之间是需要智慧和勇气的。

第15节:考研辅导班开始了
考研辅导班开始了7月29日
女友知道我今天下午就要开始政治辅导班的课程了,心下自是难过,因为此后一个多月的时间,我都不能周末陪她学习了。几天前,她就开始黯然神伤,总说要一个月之后才能见到我。我说,什么时候都可以见面啊。我心中的难过她也知道。上午10点多钟,我就从她家出来了,那时候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在,她爸爸因为奶奶生病没在。我对她好好学习、照顾好自己的叮嘱显然增加了她的难过,相识以来,我们没有超过两个星期的时间不在一起,彼此都已习惯了这种相互厮守。
我不能过于沉浸在这种分别的伤感中,我们没有多久一定会相见,这是一定的。我匆匆走下楼,在楼下,我仰望她不停挥动的手臂,那空中的挥舞仿佛在搅动我本已纷乱的心绪,我担心自己迈不动离去的脚步,我再看一眼,不敢再回头: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努力从短暂分别的伤感中抽身出来,下午的课开始了,讲的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基本是按照大纲要求串讲,没有多少新意,却多少也能帮助掌握一些重点,对于增强理解和记忆,似乎作用也有一些。最关键的是,下午的课程让我确立了“以课本为主”的决心,这个看似非常简单且每个人都通晓的道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贯彻的,忽略的总是大多数。课后,到图书城买了自己手头没有的教材。
晚饭后,给女友打电话。思念、忙碌、疲惫、期待、希望……
聆听考研大师们的心理安慰8月6日
今天上政治辅导课的依然是那个不知何时成名的教授,所谓考研辅导专家。教授之称谓,是否靠混年头谋得而非当之无愧我等不得而知,但是他的课程着实让我失望。讲堂的音响效果好得没得说,于是,正常语速讲话之外所发生类似鼻子感冒的呼吸哼哈之音以相同的频率重复,起初以为是他外感风寒,经过两天的煎熬之后,发现此乃他说话习惯使然。此人不时掏出“金嗓子”含服,我却没有发现他嗓音洪亮多少,只是发现“马克思”这几个字被断句成“马克、思”,听起来的确有些别扭,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一个名叫马克的人在思考呢。
毫无生气的讲课让人昏昏欲睡,但可惜已经掏了大把银子,况且并不是一点作用没有,还是舍不得离开,虽然真的“好辛苦”(此老师多次说和他一起复习好辛苦,确是实情)。
另外,这个老师最大的法宝是将中文句子以同义词替换、偷梁换柱、语序调整、缩句等方式加以改造,既让人觉得和一直强调大家购买的自编的复习参考书有所区别,又要从中体现自己的个性。
我开始怀疑这样一个著名考研辅导专家的称号和声誉,只是一种媒体和辅导班炒作的结果,因为至今我还没有看出此人到底有什么高明之处。至于其押题的能力,现在也无从考证。网上有人说,这人讲课其“烂”无比,起初不信,现在心悦诚服。
看来“有名”和“有用”之间的距离可以很大,希望这老者早点回家安享晚年。
另外一名老师的辅导称得上是生动幽默,网友的评价似乎很是公允:“花钱听他吹牛,调侃老外,也被其机智所倾倒。但只觉得其将考纲念了一遍。”这种单口相声似的讲课,若在平时听起来一定感觉良好,现在时间如此宝贵,应该不是娱乐的时候,嘻嘻哈哈之后,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收获,唯一增长的就是谈资的丰富,对于应试作用甚微。我想,此人每年的讲课风格既然没有太大变化,却为何要年年混迹于此,浪费学子们的时间和金钱?
在考研大军中,我们都不愿落伍,即使知道辅导大多数情况下仅仅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却担心万一有用,那不是吃亏了吗?一届又一届,都是在这样一种心理支配下,不顾辛劳。很多人都是趁暑假从外地赶来上课,求同学,租房子,就为了在来年的考试中能够有那么一两分的起色,就是在北京的学生,也有不少人每次来上课,路上都要两三个小时。如果教室没有空调,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即使这样,大家都坚持着,面对这份执着和期待,老师们怎么忍心用那些没有经过认真思考研究的教案来敷衍呢?用压缩长句、朗诵考点等省力省心的办法来对付学生,不应该被看作是卑鄙的吗?
最初的美好感受和激情消散之后,我渐渐明白偏颇的预测和貌似激情四射的侃侃而谈终究只是一种心理安慰………这一切与政治考试无关,与分数无关。
有些道理很明了,比如考研辅导老师的水平和作用,但我们的侥幸心理和总是相信自己的信念,让我们不顾一切都去直接体验,然后才发现,其实很多人已经告诉过我们结果了。没有什么后悔的,终于明白有些间接经验是可以汲取的。
不一定学习上的收获才是收获。
北大公主楼的爱情8月8日
晚自习回来的路上,看着31楼(因其中所居多为文科女生,被戏称为“公主楼”。入夜,男生多于此楼下静候佳人出现)前一对对拥抱而过的情侣们,我忽然在想,在这样一个世俗弥漫的校园中,曾经被称为风花雪月的爱情还能否恪守感情世界中最后的纯情?我有些怀疑,并不是因为人们不需要甜美的爱情滋润,而是恋爱中最让人心动的那份羞涩与腼腆消失得无影无踪,感情的接触与发展不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陡然升温,与之俱来的是美妙感觉的陡然消失。从来纯真的爱情都会有,且多发生在校园,毕竟这是一方较少污染的净土,只是快餐爱情增多的时候,这种怀疑似乎不是没有道理的吧。
当考研生活的焦虑感和不安定感成为心理常态之后,我便常常逆向思维地将很多事情罩上消极阴郁的影子,比如对校园爱情的评论。拙作《大学女生,你不该堕落》发表之后,引来骂声一片,这几乎是在意料之中的。我知道自己的偏颇,而在这种偏执中所蕴涵的何尝不是我潜在的对美好世界的向往………真正可怕的或许是对现实生活麻木到失去判断。批评性思维是否可以看作是“爱之愈深,恨之愈切”的表现?对于公主楼爱情的消极理解同样隐藏着我对考研生活状态的抵触情绪,自己所渴望的生活不也包括这夜色下的亲密吗?考研让生活情趣在最大限度上失去了阳光的色彩,我是生活的夜行人。
回到宿舍,打开电脑。整个楼层都飘荡着郑智化的歌声,我将音量放大,充满音乐的生活是不是可以多一些颜色?郑的歌曲是怀旧的,在这些曾经熟悉的乐曲中,往事涌上心头,却没有时间回忆。

第16节:被“突然袭击”
过去的多日在忙碌中度过,时间和空间被塞得满满的,几乎没有机会去烦恼、空虚、寂寞、颓废,消极的情绪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不如让自己积极面对复杂而真实的世界。拼搏之后的成功是不是比随便得来的成绩要饱满得多?
在枯燥的政治术语中摸爬滚打,至少也混个脸熟吧?为了以后看起来不会面目可憎。
被女友“突然袭击”的考研生活8月15日
女友下班以后从很远的工作单位来学校看我,这是一次没有事先通知的“突然袭击”。我从惊讶中回味过来,便是开始被牵挂的开心与幸福的笑了。到家园食堂,我照例点了几个她爱吃的小炒,难得我们两个在学校食堂一起吃饭。每每看到有恋人成双成对出入于图书馆、食堂或在未名湖畔散步,便由衷地羡慕起来。今天我可以不孤单了。
看着女友大吃的样子,我很开心。如果没有她的鼓励,我立志考研的决心或许现在还没有确定。她的支持是我前行的最大动力,而在我考研期间她也承受了很多的苦恼、焦虑和压力:一个到了奋斗打拼年龄的男人,却依然在校园散漫地生活,而女友却已经在忙碌的工作中早出晚归,这中落差所带来的心理影响是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免的。尽管我努力缩短这种现实处境所造成的距离,分歧仍然是难免的。我发奋努力是为了明天,而现实同样需要我的努力,这种矛盾的不可调和,常常令我和她疲惫不堪。虽然如此,女友的体谅、理解和帮助,是我能够继续前进的不可缺少的动力。我考研的担子,并不仅仅压在我自己肩上。
女友总能给平淡的生活带来惊喜,比如她会在某个周六的早晨忽然决定到北戴河,于是,我只好在惺忪睡眼的迷离中和她一起踏上了开往北戴河的火车;比如她会在忙碌了一周之后,仍旧会在某个周五的晚上准备好丰盛到令我惊喜的饭菜等我回家……我是一个沉闷的人,这种意料之外的突然,成为我惨淡考研生活中为数不多的幸福亮点。
她也会莫名地烦恼和愁苦,我知道其中肯定有我的原因在。虽然都说理解万岁,其实要想互相理解对方,真的很难,好在我们能够迅速愈合彼此的分歧,并在第二天继续寻求幸福。关于未来,我们一直在努力着……
燕园札记(五)以情色的名义8月23日
很久之前就听说李敖出版了新书《上山,上山,爱》,名字比较奇特,不知所云,却心向往之,据说此书在台湾初版时就被当局以淫秽小说的名义查禁。希望早日看到此书,不仅是因为好奇李敖情色文学的功底,更是由于喜欢李敖文字中纵横驰骋的洒脱感觉。如同一个身怀绝世武功的顶尖高手,在文字之林笑傲群雄,针砭时弊,字字见血,令敌对者闻风丧胆,却也因此于监狱中面壁十载,出狱之后,依然愤世嫉俗真性情。
这本新书,依然是典型的李敖风格,嘻笑怒骂皆成文章,不加掩饰地自我欣赏,男欢女爱,却在云雨间隙的对话中,凸现思想的力量和深度,捭阖于古今中外的典故、轶事、笑话,顺手拈来,于情人间交谈之中娓娓道出。故事讲述作者和小龋嗍断喟谘裘魃缴瞎⒅芯∏橄硎芪咨皆朴辏熘螅拔摇北徊丁旰蟪鲇词俏羧艘讶ァS质旰螅拔摇痹谝淮未笱а萁仓校崾兑晃豢崴菩∪|的女孩儿,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同一张床,发生同样的故事,女主角由母亲变成了女儿……母亲和女儿在不同的年代“上山”,都是为了“爱”,而这里的爱被作者定义为“做爱”。关于做爱的描写,本书和其他情色文学不同的是,他追求的不是五光十色的感观刺激,而是让你身临其境地感受做爱那个令人激动的过程,即使两人赤裸相对,作者也没有描写娇喘香汗之间的激烈动作,而是利用作者的视觉、听觉、触觉让读者置身于一种绝不同于一般情色描写的情境,唯美得令人激动,别样的精神之旅。
书中的情色描写并不是很多,大部分篇幅是通过作者和女主角的对话,阐发自己对于历史、宗教、文学、爱情、友情、时事政治等的独到见解和看法,基本上是一问一答的语录体,有时候针对同一个观点,作者往往用上几页的版面阐述自己的看法。在我看来,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思想密集的文人随笔,其中不乏精彩的见解和主张。而情色仅仅是点缀而已,也许是李敖又一次成功的炒作。作者最擅长的就是说服对方的拒绝,将对方羞涩的堡垒一点点摧毁瓦解,直到对方投降。作者每次施展的招数就是利用自己渊博的学识书袋,而必然大获全胜,不断满足自己的欲望和要求,最终达到灵肉的交融。无论从情色的刺激还是思想的闪耀来说,这本书都是值得一看的。
一天生活流水账9月20日
每天的学习好像是上班一样,在万分艰难中起床洗漱,然后直奔图书馆自习室。接下来就是一整天地读书复习,只在吃饭的时候到外面透透风。为了一个叫做目标或理想的东西,我必须将自己的所有器官刺激到兴奋,好让自己在前进的路上不至于疲惫至半途而废。
时间就是这么多,如何分配尤为重要,我将一天分为上午、下午和晚上三个时间段来分配复习内容。上午以英语和专业课需要记忆的内容为主,下午以原著、论文的阅读为主,晚上则是演练习题或是整理笔记的时间,总结一天的得失。回到宿舍先上网查看邮件和一天新闻大事,然后就是写日记和随笔评论文章了。每日所学知识融会于自己的文章之中,便有了一种知识被消化的满足感和充实感。这些练笔的机会让我感到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