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远东之虎-第4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功绩。是以,为老张修一个身后陵寝屠千军并没有什么抵触。
“邻葛叔啊……我拿什么脸回去?!”沉默了良久的张学良还是那句话,却见他低着头缓声对着杨宇霆便道:“便让炮叔和老叔帮我主持了吧……至于我,若是有幸战死在抗日战场上,再把我的骨头带回去吧……”
杨宇霆也沉默了,两人沉默的吃完了这顿酒席便各自散去。
蒋中证既然不再坚持,那么谈判自然顺利的进行了下去。23日,谈判正式开始。伍豪代表赤色提出经张、杨同意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六项主张。
经过两天谈判,双方商谈了九项协议,其中包括“先将何应钦、张群、张嘉璈、蒋鼎文、吴鼎昌、陈绍宽赶走”,“组织过渡政府”的内容。日本人的威胁在侧,双方都不想久拖。各自让步后最终形成了六项协议:
第一、改组南京国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人士。
第二、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证民众的权利。
第三、停止“剿赤”政策,联合红军抗日。
第四、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亡方针。
第五、与同情中国抗日的国家建立合作关系。
第六、其它具体的救国办法。
24日,蒋鼎文自西安飞抵洛阳,电告何应钦,双方协议已经达成!张学良已向部队下达护送蒋中证返南京的命令。同时何应钦也接到了来自于蒋中证的撤兵命令。
何应钦毫不犹豫的下令进至陕甘的中央军后撤1公里,和十七路军、东北军等脱离接触。
事情终于解决了,整个西安城一片欢腾!当日,民国除去东三省控制的区域外也是一片欢腾!尤其是“文化界”。他们原本就在西安事变的时候,对着张学良和杨虎城口诛笔伐!
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而后快!
若是这些“文化人”知道后世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南京国府CC派元老吴开先之女婿唐德刚说西安事变是:
对于赤色必然有利,但是对于南京国府,以及蒋中证本人,亦并非受害者。即使没有西安事变,蒋中证把剿赤坚持到底,然而根据当时世界其他各国剿赤的例子,这种战争的结果是很难预测的。
赤色之崛起,是当时中国大的历史背景所造成的,赤色有民众的支持,有理论的基础。只靠军事去消灭赤,则“无异于扬汤止沸而不谋釜底抽薪”。
同时,唐德刚认为:以当年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狂热气焰来推测,无论当时南京政府的选择是“忍辱”还是“决战”,其结果都是一样的。
只不过,“抗战者,‘玉碎’也,忍辱者,‘瓦碎’也,欲求‘瓦全’不可得也。如果没有这个西安事变,而国民党一再忍辱而弄出‘瓦碎’的结果,则蒋公与国民党在中国历史上,将奚止‘身败名裂’而已哉!”
却不知道,这些“文化人”们却作何感想?!但可以知道的是:张学良肯定受到了影响。
整个西安城都在庆祝,而蒋中证也确定了将于明日搭乘飞机先至洛阳而后转道直接回南京。但张学良依然闷闷不乐,酒席间他笑着回应大家的敬酒。
而酒席后,他却在自己的书房里沉着脸色思索着什么。赵四端着一盅参汤,悄然的走进了书房将参汤放在了张学良面前轻声道。
“小爷,在想些什么呢?!这事儿不是都解决了吗?!”
张学良笑了笑,让赵四坐在自己身边对着她轻声道:“事情是解决了。可委员长心底里的气还没散,若是这样憋着总归会有影响……”
赵四有些弄不明白张学良到底想做什么,看着她有些懵懂的样子张学良笑了笑对着她道:“休息吧!这段时间你陪着我也够累的了……”
赵四温顺的点了点头,随着张学良离开了书房。此时的她并不知道,就在刚才张学良自己下了一个决心!而这个决心所引起的后续一系列影响,会涉及整个东北军、甚至整个国家!
福建,闽江便上两个穿着和服的男子对坐而饮。矮茶几上摆着清酒和生鱼片,奔腾的闽江却是佐酒的好风景!
“太可惜了!这次,支那竟然没有乱起来!”穿着和服的山里一郎少将对着面前的师团长、现任大日本帝国闽江地区防卫总司令若山善太郎中将道。
若山善太郎微微一笑,放下了酒杯轻声道:“山里,事实上帝国现在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此时开战,对于帝国未必是有利的……”
在经历了和东三省的战事之后,日本陆军明显的务实了一点。但也仅仅只有一点,他们增强了训练及募兵,同时鼓励各大财团前来闽江展开掠夺性开发!
南京国府的战斗力,他们并不看在眼里。但对于东三省控制的区域却不敢小看,除去加强了新式战斗机的研发和生产之外。
他们同时研发出了新型的89式乙型中型坦克,这款坦克显然比之前的型号更重、跟具有攻击性!在看到了国防军于朝鲜战事中对于坦克的应用,日军显然也动了心思。
这款坦克,被加强生产了三百余辆配备到了闽江!显然,日本想在闽江玩一次大集团突袭!(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六百三十二章 激荡之流
事实上,坦克在多山的福建并不好使。日本人不是不知道这个事情,不过总不能把这批坦克布置在朝鲜吧?!
直接和国防军对冲坦克,日本人目前还没有这个把握。而相比起来,没有坦克和反坦克武器的南京国府就好欺负多了。
日军所存的心思,也是锻炼自己的坦克部队——相比起国防军来说,他们的坦克部队不过是新兴组建的而已。还需要实战的锻炼。
而按照帝**部的规划,日军的进攻方向便是江浙地区。随即北上直攻南京!而后走安徽入河南、河北平原!那里几乎一马平川,极为适合坦克作战!
而当年蒋中证为了剿匪,制定了铁壁合围战术!在闽、赣一带修建的碉堡、公路极多,这些在赤色撤出两地后基本无用。
而随即,控制权自然是落在了侵入福建的日本人的手里!这也让日本人的坦克调度难度下降了许多。
“山里,你得知道。现在帝国对于国防军的情报,几乎是一片的空白。他们对于工业、军事等情报审核的极为严格!”说着,若山善太郎深深的叹了口气。
“帝国的数批人士和朋友,几乎都玉碎在了这些探查中。能够传回军部的情报也不过是极少的部分。”若山善太郎将面前的清酒一饮而尽!
“我们现在能够确定的,是国防军已经具有了批量生产坦克、战斗机的能力。同时,他们的武装力量至少在一百万以上,预备役兵员超过一百万!”
若山善太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对着山里一郎便道:“如果早知道这猛虎会成长成这样,帝国便应该在九一八的时候便将他送到地狱去!因为这个混蛋,帝国损失实在太大了!”
“现在成长起来的他。已经让帝国束手束脚!”若山善太郎叹了口气:“他比南京国府更加的难缠。若不是他帝国早就选择开战了!”
因为没有确切的情报和消息,导致了日本军部对于东三省束手束脚。打?!谁知道东三省现在的工业生产能力到底有多大?!
他们既然能够批量生产坦克和战斗机,也就是说很有可能战事便变得焦灼!而日本偏偏最拖不起。如果不尽快结束战事一旦陷入了战争泥潭日本会被拖垮!
若山善太郎之所以能够主掌一方,是因为他的强行登陆的动作给军部看到了一丝希望:南京国府!东三省不好打,南京国府却是豆腐一块!
而且。是很可口的豆腐。至于朝鲜方面,日本部署的是大量的战斗机!地面部队配备了一部分的反坦克炮,目标仅仅是拖住国防军的力量而已。
“既然西安的事情他们解决了,我们便不得不开始准备直接动手了!军部现在正在部署朝鲜战略,只要准备妥当了便是吾等军人为帝国开疆扩土之时!”若山善太郎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山里!到时候,不要让帝国失望!!”
“哈伊!!”山里一郎站起身来,对着若山善太郎肃然的大声应道:“定然不负将军所托!”
此时的蒋中证不知道,日本人在看到了西安事变竟然和平解决而加紧了准备!甚至动力杀心!此时的他正思考着如何清理南京国府内的那些人。
居正他们,固然是要清理的。但有些头疼的。却是何应钦。在黄埔系来说老何有着自己的威望和人脉,将他清理了或许会引起黄埔系内的震动和分化。
这是蒋中证不愿意看到的,而且以平衡而论何应钦的存在还是有必要的。并何应钦和日本还有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联系。属于“亲日派”。蒋中证需要的。就是保留一定的亲日派。
他对于抗日,根本就没有什么信心。如果能够亲日派。即使不济也可以考虑谈判。是以,何应钦不能轻易处置。当然,得何应钦识相!
如果他不识相,蒋中证不会介意把他顺便也清理掉。
却在蒋中证思考这些事情的时候,宋美龄笑着走进了他的书房轻声道:“介石,你看看谁来了!”
蒋中证闻言抬头一看,但随即脸色便阴沉了下来。来人,却是指示部队扣押他、逼着他签订协议的张学良!
“你来做什么?!来看我笑话?!他们已经结束了,我不想看见你!”蒋中证阴沉着脸色,对着张学良便低吼道。
不怪蒋中证如此火气大,这次扣押无疑是他生平的奇耻大辱!穿着睡衣被人掳获,然后背着到公馆看押,甚至麾下那些精锐的、忠诚的卫队几乎都被张学良一举剿灭殆尽!
要火气不大,那才是怪事!而张学良还没有说话,宋美龄却先开口了。
“介石,这事儿虽然是汉卿做的不对但人家都来道歉了,你就不能有点好脸色?!”宋美龄对着蒋中证便道:“汉卿这次来,是专程来跟你道歉的。而且他还打算亲自护送你会南京跟你负荆请罪哩!”
听得四宋美龄如此说,蒋中证的脸色才好看些。但随即疑惑的道:“什么?!你要随我回南京?!呵呵……”
听得出来,蒋中证的语气里充满了不可置信。任谁都知道,现在蒋中证恨之入骨的绝对是张学良和杨虎城!而张学良竟然送上门来,让自己宰割?!这简直就和羊送上门去给狼吃一样的不可思议!
“西安之事,汉卿深感惭愧!”却见张学良对着蒋中证沉声道:“为国家民族计,汉卿不得不如此!为表汉卿并非为一己之利,是以汉卿愿随委员长前往南京负荆请罪,接受处罚!”
不得不说,张学良此举依然是带着从他老子张作霖那里学来的绿林之气。可惜的是,他仅仅学到了形,而未学到神!
你要玩儿负荆请罪,不是不可以但是得看对象。蒋中证出生就是市井,黑帮混过、杀手做过还曾当马夫。这样的人哪里会跟你讲什么负荆请罪便借坡下驴的?!
呲牙必报、赶尽杀绝这才是他的本性。张学良负荆请罪最后依然不过落得囚禁半生甚至数次濒死。而他的搭档杨虎城。差点儿满门皆灭!
从某个角度来说,这样的负荆请罪作为领袖至少是要顾及一下面子、大度开释的。不过蒋中证可不会这么做……
“唔……你去了南京,那东北军怎么办?!谁来管?!”蒋中证直接便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事情。十余万东北军可不是说笑的!这一个动作起来,那也是一场动乱。
“我已经写了亲笔信,由我的秘书送往虎城兄处。我不在其间。东北军事物由虎城兄代管。”张学良顿了顿,对着蒋中证便道。
依照张学良的想法,蒋中证总不会冒着天下之大不讳杀掉自己。如果他动手了,那是逼着十余万东北军做反!
作为领袖,蒋中证还是得顾及一下颜面。同时联系上实际利益,至多是为难一下、给点儿小鞋穿估计也就过了。
可张学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面前的蒋中证可不是这么想!事实上,张学良的想法蒋中证早已经洞悉!但他表面上不露声色,也对此事不予置评。
“介石。汉卿此举却是应该。国府的权威还是需要树立的。”蒋中证没有吭声,宋美龄先笑着道:“他愿意随我们回南京,这也算是做了交代了。”
“唔……”蒋中证点了点头。依然不予置评。也没有任何态度。但明显可以看得出。他对于此事是乐观其成的。
宋美龄一看便知道自己丈夫的想法,笑着将张学良迎了出去在外说话去了。
此时。身在西安的杨虎城、杨宇霆和伍豪都不知道张学良竟然萌生了这样的想法!如果他们知道,毫无疑问的将会去阻止!
混迹于政坛良久,尤其是跟蒋中证打过不少交道的伍豪深知蒋中证根本就不是什么讲脸面的人。他要是讲脸面,也不会走到今天的这个位置!
杨宇霆更是知道,蒋中证本身就是个利益至上的政客型人物!张学良去了,绝对是落不下好来!可惜的是,张学良并没有将这件事情告诉他们。
就连张学良的秘书,都不知道他的打算。
宋美龄和张学良在客厅里聊了一会儿,卫队已经将蒋中证等人的行李收拾好了。随后他们登上了汽车向着西安机场进发。
等他们抵达了西安机场之后,杨虎城等人才收到了来自于张学良的亲笔信。
却见信上是这样写的:
虎城吾兄大鉴:
西安之事,已然解决弟之心中甚是欣慰。国家民族终究联合,抵御日寇唯弟之心愿矣!今蒙兄之助力,得以达成汉卿于此拜谢之!
然,虽委员长已然应承联合抗日。却心中颇多怨怼。为此,汉卿心甚不安。思虑良久,唯弟亲随委员长返回南京,当众负荆请罪!挽回损失,亦是对国人做出交代。
此去,不知结果如何。是以,烦请兄将我东北军代为掌管。拜谢之!
弟:张汉卿
看着这封信,杨虎城心头微微发凉!虽然猛然拔身而起,冲出了自己的办公室对着副官便怒吼道:“快!备车去机场!!”
同时收到了信的伍豪也是脸色难看,和杨虎城一样他没有过多的犹豫便冲出了房门向着机场赶去。
23日时,当谈判初定伍豪便被根据地发去了电报。电报曰:
“子、停战,撤兵至潼关外。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