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丞相,节操勿捡-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郭开犹豫不决,李斯以为郭开嫌这些还不够,他又补充道:

“这只是一些薄礼,等到事成之后,还有重金奉上。”

一听还有,郭开的眼睛都直了,他没有想到,这小小的韩国竟然这么有钱,只是……

郭开起身,细细抚摸着箱中的珠宝,无比痛惜的说道:

“不是我不想帮你,只是大王伐燕的心意已定,实在是难以动摇。”

李斯俯身凑到郭开耳边,神秘的低声道:

“我听说贵国的大王喜好卜术?”

郭开先是一愣,随即一拍大/腿,说着便要起身。

“好计谋啊!我这就去请巫蚬为王上占卜!”

李斯赶忙拉住郭开:

“大人,先不忙这个!时机还未到。”

“时机?好吧,你说怎么办吧!”

郭开微微皱眉,又重新坐了回来。

李斯的计策其实很简单,他先派人在邯郸城中散播燕国已经向秦国求援,秦国已经与燕国约定,只要赵国大军进军燕国,秦国便会围赵就燕的流言。

随着流言越发兴盛,不到几天的时间,就连禁宫中的赵王都已经听说了,一时不由大惊失色。

原本,赵王提出要攻燕的时候,朝堂之上便有一大批的大臣坚决反对,可也无奈赵王异常坚决,根本不听他们的劝告。

但实际上,赵王虽然说是要攻燕,可其实他心里也挺没底的,现在再听到燕国已经向秦国求援,这个消息是真的话,那就意味着,如果赵国贸然攻燕,不但咬不到燕国这块肥肉,还很有可能会被秦国从背后咬上一口。

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燕国真的已经向秦国求援,而且秦国也已经答应援助燕国的前提下。

赵王每天就在这禁宫之中听着越来越盛的流言,心中焦急万分,安插在燕国和赵国细作传回的消息说,并没有发现燕国向秦国求援,但是赵王却依旧不能放下心下,他不能确定,到底是燕国压根没有向秦国求援,还是细作没有发现。

越是难以发现,越是做的隐蔽,这阴谋就越大!一不小心,赵国可能会有灭国之祸啊!

他想要放弃伐燕,可一旦如此,不就代表着他堂堂赵王,竟然被小小流言吓到了吗?但是如果坚持攻燕的话,万一李牧刚刚带着大军离开赵国,秦国的虎狼之军便攻向邯郸了,他们又该怎么办?

心里这样胡思乱想着,赵王已经从最开始的焦急变成了寝食难安,好不容易睡着了,却梦见自己身在一片冲天的火光之中,周围都是逃离流窜的宫人,随便拉住一位宫人询问,宫人惊慌答道:

“秦军!秦军已经杀进宫了!”说完,便挣脱开来,慌不择路的跑远了。

赵王无措的到处乱窜着,可到处都是大火,还有步步逼近的利剑,最后,他只能一边慌不择路的逃着,一边疯狂的大喊着:

“李牧呢?孤的大军呢!”

……

“孤的大军呢!!”

金碧辉煌的寝宫之中,只听赵王一声撕心裂肺的大喊,猛的从榻上坐起,身上是一声的虚汗,吓的他身边的美人也顿时花容失色,失声大喊起来。

美人的喊声惊动了守在外面的卫兵,卫兵们赶忙冲进来,小心翼翼点燃寝宫中的烛火,搜查半天,也不见半个人影。

这个时候,呆坐在床榻之上的赵王终于回过神来,呆滞的眼神往周围看去,没有火光,没有逃命的宫人,柔软的床榻,温香/软玉的美人,他的大军,都还在。

刚刚那一切,只是一场梦。

“大王,怎么了?”

榻上的美人见赵王的脸色已经不像先前那样苍白,便观察着赵王神色,慢慢凑了过去,将手搭在赵王的腿上,柔声问道。

这不碰还好,美人的玉手刚刚触碰到赵王的大/腿,赵王却像被针重重扎了一下,猛然跳了起来,将美人也推到了一边。

到了这个时候,他也已经没有心思享用这刚纳的美人了。

“你们先下去吧……”

颓然的对密密麻麻围在外面的卫兵们挥了挥手,赵王觉得自己需要一个人静一静了。

就在卫兵和美人朝殿外走去的时候,赵王又突然抬起头来,喊道:

“等一下!”

美人赶忙回头,以为大王一定是后悔了,想让自己留下来侍候他。

谁知赵王根本连看都没有看他一眼,只是对着卫兵说道:

“明天召郭开进宫。”

赵王已经想清楚了,关于是否攻燕的事情,光他一个人想是想不出什么结果的,但他也不愿再把这件事放到朝堂之上,让那些烦人的老头子们来决策,所以,他想到了自己最为信任的一个人,一个永远忠于自己的肱股之臣——郭开。

=

次日,郭开进宫,与赵王商谈了整整一天,直到第二天的清晨才从禁宫中离开,让人不禁怀疑,赵王是不是趁着商谈之余,还跟郭开做了别的什么事情。

郭开离宫之后,赵王便传召一位巫蚬进宫,要他在朝会之时,占卜此次赵国伐燕到底是凶是吉,除此之外,他还派人前往驿馆,召作为韩国使者的李斯,也在同一天进宫,而时间,却是在朝会已经结束后的午后。

上午的朝会上,巫蚬占卜,拿出几枚铜钱抛于龟壳之上,巫蚬细看铜钱与龟壳上的花纹,脸色骤然一变。

“王上饶命!王上饶命啊!”

巫蚬往地上一跪,叩头大喊道。

赵王的脸色一黑,不悦大喝道:

“是凶是吉!要是敢骗本王,定不饶你!”

巫蚬赶忙起身,眼神游离,似乎在犹豫着什么,良久之后,他深深伏下/身体,颤抖着声音说道:

“禀告大王,是大凶之兆。”

赵国朝堂之上瞬间安静了下来,大臣们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赵王来个雷霆大怒。

赵王瘫坐回自己的王座之上,似乎浑身的力气都已经被抽干了,但奇怪的是,当他真正听到这个答案的时候,却并没有大怒,除了些许的失望之外,他的心中竟然还有一丝释怀。

这可不是他要放弃伐燕的,是老天让他放弃的,老天都说这次伐燕是大凶之兆,他也没有办法。

就在赵国殿堂之上噤若寒蝉的时候,一声报号突然打破了殿中的安静:

“韩国使臣到!”

赵王这才提起了精神,赶忙坐正了身体,等待着那位使臣的到来。

虽然老天爷不让赵王伐燕了,可燕国却还是很有可能与秦国结盟,万一他们连横在一起,举兵攻赵……

想想其他的那些国家,魏国已经自顾不暇,齐国与秦国暧昧不清,那么,唯一能够帮助赵国的,就只有楚国和韩国了,再加上韩国与赵国临近,近些年又在进行变法,秣马厉兵,国力比从前有了质的提升。

所以,赵王也不得不重视起赵国与韩国的友谊,以及这位即将到来的韩国使者。

55

李斯上殿;很快便收到了郭开的眼神示意,从他的眼神中;李斯知道;之前他让郭开去做的事情已经成了;接下来,就要看他李斯怎么说了。

“咳咳;韩使远道而来;所为何事?”

明明知道李斯这次来;赵王却故意这样问道。

李斯行至殿中,躬身拱手道:

“为合纵之事而来。”

“合纵?赵国一直都是愿意与诸国合纵抗秦的;只是我听说,秦国派出纲成君蔡泽使燕,蔡泽先已经相燕,恐怕燕国已经准备与秦国连横了吧。”

赵王一面思索着,一面答道,扯起慌来连眉头都不皱一下。

事实上,如果不是看这位新任赵王有心攻燕,秦国也不会派遣蔡泽使燕,向燕国示好,可是现在,罪魁祸首却在这里装傻,反而在这指责燕国。

也幸好这殿中除了李斯之外,都是拿着赵国俸禄的赵臣,自然也没有人会为燕国喊冤,反而纷纷应和道:“对对,燕国实在可恶之极啊!”

而身为这殿中唯一的外臣,李斯非但没有戳破赵王的谎言,反而适时对着赵王大呼道:

“还是大王英明!”

没有想到李斯也会应和自己,赵王诧异的挑眉,反问道:

“韩使此话怎样?”

李斯向前一步,拱手肃然道:

“大王先前假意要攻燕,便是要威吓于燕,让燕国不敢轻举妄动,此举难道不英明吗?”

赵王猛的一拍王座,赶忙承认道:

“对对,之前孤王便是这么想的!韩使说的一点没错!”

众臣这才反应了过来,赶忙躬身齐声喊道:“我王英明!”

听着众臣的喊声,赵王坐直了身体,红光满脸,近些天的郁闷顿时一扫而净,还故作谦虚的说道:

“孤王不过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何有英明之说啊!”

见赵王已经进套,时机已经成熟,李斯又言:

“燕国已经被大王震慑,如果大王再派上使臣到燕国,告诉他们大王不愿他们计较,燕国自然会感激涕零,弃秦而与赵国交好。”

一听李斯这话,赵王脸色一变,面露难色,吞吞吐吐的说道:

“那一定是自然,只是……这个使者……”

赵王的目光向朝堂上的文武官员扫去,大臣们纷纷躲避赵王的目光,不敢与之对视,他们怕赵王选中他们做那个倒霉的使者,要知道,赵国现在与燕国间的关系势同水火,万一去了燕国,燕王一个不高心把自己给砍了,就大大的划不来了。

早就猜到了这样的结局,李斯也没有准备让赵国来派遣出这个使者,他自己毛遂自荐道:

“大王,我愿赵国做这个使者,只希望王上能够遵守之前的盟约,为诸国表率。”

“那是自然的!谁敢反出结盟!赵国第一个要他好看!”

“大王,臣先告退。”

李斯深深朝赵王看了一眼,躬身往殿外退去,就在这时,赵王却突然叫住了他。

“我听说,秦军攻魏,魏韩准备联盟抗秦?”

“韩魏赵原本就是一家,唇亡齿寒,秦军可以攻魏,下一次也有可能攻韩,攻赵,其中的到底,大王应该明白的。”

赵王微微一愣,李斯的口气咄咄逼人,跟刚刚赞颂自己的使者简直是派若两人,但是他现在有求于李斯,自然不好发作,只能干笑着说道:

“是这么个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孤王有些累了,先下去歇息了。”

赵王起身离去的时候,他突然想起,刚刚这位使者刚刚进殿时的眼神,那是一种,目空一切的不屑眼神。

从头到尾,他,还有赵国,被没有放在眼中。

=

谁也没有想到,李斯只用了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便让赵王改变了主意了,一切顺利的简直不可思议,偏偏这一切,李斯却做到了。

但是,无论是在韩国还是在赵国,谁都没有因此而松上一口气。

因为,即使现在赵国已经放弃攻燕,回到了合纵联盟中,可这并不代表燕国就愿意在与赵国合作,就算先前燕国与秦国联盟的消息是李斯故意散播的谣言,可这并不代表,这不会成为事实。

按照之前的约定,李斯将重金送到郭开府中,郭开连连表示,以后有什么需要的地方,一定义不容辞,马首是瞻,让李斯森森怀疑,这家伙到底是赵国的臣子,还是韩国安插在赵国的细作。

听说离开邯郸了,最不愿意的便是张小良同学了,他刚刚在邯郸吃到了许许多多的好吃的,自然是不愿意离去,可当他听说,他们将要去的地方,也有许多好吃的,很快又兴高采烈了起来,开始天天问李斯,什么时候才能出发。

从邯郸出发的那天,无人送行,望着渐行渐远的城池,李斯在心里默默说道:

再见了邯郸,我将不再回来。

=

燕国,一个和韩国一样同病相怜的国家,实力弱,国土面积小,经常被旁边的国家欺负。

或许正是因为两国之间同病相怜,燕国没有赵国那样的傲慢,李斯来到燕国的那天,燕王便派遣使者邀请李斯第二天入宫赴宴。

次日,李斯入宫,毕竟是燕国宫闱重地,李斯并没有带着张良一起,只是答应他,等到自己回来,便带他到外面去玩。

既然是宴会,便不是在王宫正殿中举行,而是在燕王后宫之中,相对于正殿的威严,后宫之中自然多了几分花红柳绿,亭台楼阁,走在这样的地方,李斯也不由被周围的美景所吸引。

就在李斯一边走着一边看着的时候,在前方不远处的回廊之上,突然飘过了一袭红衣,一张精致的侧脸在眼前掠过,纤细的身影让李斯一时无法辨别那人到底是男是女,可仅仅是那惊鸿的一瞥,却足以让李斯深深为之惊艳,他问一旁带路的侍从:

“刚刚那人是谁?”

“禀大人,那是太子殿下。”

太子燕丹?

听到这个并不算陌生的名字,李斯心中不再诧异,而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燕赵出美人,真是一点都没有说错。

燕丹的那种美,和张平不一样,虽然二人都是男身女相,可张平只是长相美艳,可气质却冷若冰霜,就算长了一张比女人还漂亮的脸,可没有人会将他真的当做女人。

那位太子丹殿下,举止投足之间却透着一股魅惑的味道,再加上年纪尚小,就更加男女莫辩起来。

也怪不得燕国如此喜欢这位太子,只是可惜,喜欢有如何,为了获得秦国的信任,燕国也不得不把这位太子送到秦国去做人质。

人质!

这个词如同闪电般在李斯的脑中划过,他突然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别人都以为,既然赵王已经改变主意,与燕国重修旧好,燕王肯定会欣然应允,但李斯却清楚,秦国已经向燕国示好,燕国又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在前世的时候,燕国正是在赵国攻燕之时,接受了秦国的条件,与秦国连横。

这次到燕国,表面上看起来李斯是要说服燕国,但实际上,他却是要拿出比秦国更加有利的条件来引诱燕国。

李斯不知道当年蔡泽是用什么方法。才能说服燕王让太子丹到咸阳去做人质,可他知道,如果能够让太子丹明白其中的厉害,他将成为自己重要的盟友。

一边这样心不在焉想着,一边往燕王设宴的宫殿走去,等到李斯进入殿中,宴会还未开始,可燕王已经端坐在正坐之上,其他宾客则坐在两边,李斯恭敬的朝燕国行礼,燕王的手在半空中虚抬一下,微笑道:

“韩相请入座。”

李斯起身,往一旁转过身去,但就在这时,他的脚步停止了,整个人因为诧异而瞬间僵硬了。

像是已经看出李斯的诧异,燕王在一旁笑呵呵的介绍道:“这位是公孙龙子先生,前几日恰好游学到燕国。”

另一边的蔡泽冷冷哼了一声,显然已经将突然出现在燕国的公孙龙当做自己的敌手。

可燕王不知道,李斯之所以会表现的这么震惊,并不是公孙龙,而是因为跪坐在公孙龙身旁的,一个他更加熟悉的人。

这个人的突然出现,打乱了他全部的思绪。               

56

李斯呆呆望着眼前的少年;少年却依旧低垂着眼眸,但即使如此;还是掩不去他眼中的绝代风华;就算身着粗布麻衣;他的风采却依旧夺目。李斯并不知道自己离去之后,在这个少年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李斯却清楚感觉到了;少年给他的感觉;跟之前已经完全不同了。

人还是从前那个人,容貌还是从前那个容貌;可现在的少年,举止投足间,却更加沉稳,与之前那个容易冲动的少年,已经是派若两人。

“韩相!韩相!”

燕王连喊了几声,李斯才如梦初醒般的回过神来,对着一面疑惑的燕王,李斯解释道:

“公孙龙子是在下老师的好友,再见之时,未免有些失态,请大王见谅。”

像是为了印证李斯的话,公孙龙也捋着胡须,慢悠悠的说道:

“上次见面之时,这小子还在兰陵求学,未曾想过现在,现在却已经是一国之相。”

说完,公孙龙还对着李斯眨了眨眼睛。

李斯忽然意识到,之所以他会出现在燕国,可能是公孙龙早就与他密谋好了的,什么蔡泽相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