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棋天下-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韦太后、大长公主和崔太妃坐了,众人都站在桌旁,一起吃了早膳,依旧在偏殿跪了。

一连三日,众人都为太皇太后守灵。楚晔更是居丧守礼,博得百官一片赞誉。

到第四日早晨出殡,一大早,天还没亮,楚晔就带着百官步行送太皇太后的灵柩到永陵与太祖皇帝合葬,韦太后则带着后妃、内外命妇坐着车跟在后面。

楚晔和百官都穿着白色的孝服,韦太后等人的车上都蒙着白布幔,因此送丧的队伍宛若一条白色的巨龙,蜿蜒十余里,只见白茫茫的一片。

自有礼部的官员按照《会典》的故例,安排丧仪,一切均依例而行,倒还有条不紊。

《周史》载:广运十二年三月丁亥,太皇太后何氏崩于永信宫,与太祖皇帝合葬永陵,谥曰昭穆皇后。

可就在太皇太后丧仪结束后不久,楚晔就下诏称临川王居丧期间不守礼法,贬临川王为昌平郡王。

章十三 封地

一场春雨过后,天气渐暖,皇宫内外已染上了一抹春意。

这日,潋滟从寿康宫请安回来,见麟趾宫内的那株玉兰花已经开了。朵朵玉兰花绽放在枝头,宛若白玉雕就,玉洁冰清。

潋滟伫足良久,只是看着那株玉兰花出神。

钱华陪笑道:“婕妤,春天寒气上涌,婕妤不如先进去歇歇,一会儿再出来看也是一样的。”

潋滟点了点头,迈步进了屋子。

屋内馥郁着淡淡的兰花清芬,潋滟素来不喜浓香,这是楚晔令人特制的香饼,四时香气皆不相同。

众人因见潋滟要更衣,就都退了出去。青杏赶着上前替潋滟换了衣裳,潋滟换上一套家常衣服,因春困倦怠,也就半倚在贵妃榻上。

嫣红端着一个小小的填漆茶盘走到潋滟榻旁,道:“婕妤早上没吃什么,奴婢已经让御厨房炖了雪蛤,现在不如略用些点心。”嫣红说着,将一碟云片糕放在榻前的矮几上。

潋滟看了一眼,微微颔首而已。

嫣红又将一盖碗茶奉给潋滟,笑道:“这是陛下昨天派人送来的毛尖,配云片糕倒是最相宜的。”

潋滟接了茶碗,且不喝茶,只是用碗盖慢慢的撇着茶水上的浮沫。

嫣红因见左右无人,压低声音说道:“婕妤,奴婢听说陛下下旨贬临川王为昌平郡王。”

潋滟的动作一滞,随即端起了茶碗,抿了一口茶水,道:“这茶的香气略淡了些,不过口头还好。”

嫣红见潋滟如此,不好再说什么,只是福身行了一礼,拿着托盘退到一旁。

外面的小太监禀道:“陶嬷嬷来了。”

潋滟闻言,坐直了身子,道:“宣她进来吧。”

过了一会儿,就见陶嬷嬷一身暗青色的裙袄,颤巍巍的走了进来,福身行礼:“奴婢请婕妤安。”

潋滟忙道:“嬷嬷快快免礼。”

嫣红忙过来扶起了陶嬷嬷,陶嬷嬷用手撑着膝盖直起身子,口中道:“奴婢谢婕妤。”

潋滟道:“嬷嬷坐着吧。”

嫣红拿过一个脚踏,放在贵妃榻旁。陶嬷嬷谢了恩,回身在脚踏上坐了。

潋滟问道:“嬷嬷近来身子可还好?”

陶嬷嬷欲起身回话,潋滟忙摆手道:“嬷嬷坐着回话就是,不必站起来了。”

陶嬷嬷笑道:“托陛下和婕妤的洪福,奴婢的身子还算硬朗。陛下顾念奴婢服侍过太后太后娘娘,因此让奴婢依旧住在永信宫,还派了两个小宫女照料奴婢。”

潋滟点头道:“嬷嬷只安心养老就是,嬷嬷是这宫里的老人,谁还敢怠慢了嬷嬷不成?”

潋滟和陶嬷嬷只管说些琐事,陶嬷嬷几次欲言又止,嫣红见了,知道陶嬷嬷有话要说,就禀道:“婕妤,奴婢适才让御厨房给婕妤炖了雪蛤,奴婢这就去看看可炖好了不成?”

潋滟微微颔首,嫣红忙躬身退了出去。

嫣红一走,陶嬷嬷就跪在地上,道:“奴婢今天来,是想请婕妤救救临川王殿下。”

潋滟忙起身去扶陶嬷嬷,道:“嬷嬷快快请起。”

陶嬷嬷老泪纵横道:“婕妤,昌平乃苦寒之地,且临近边塞,战事时常波及此地。临川王殿下自幼生长在深宫,如何受得了那样的苦?奴婢还请婕妤设法,请陛下收回成命。”

潋滟掏出了帕子,递给陶嬷嬷道:“嬷嬷且别着急,有话坐着慢慢说。”

陶嬷嬷慢慢的站起身,复又在脚踏上坐了,拿着帕子频频拭泪。

潋滟依旧在榻上坐了,叹了一口气,道:“临川王殿下遭贬之事我也略有耳闻,非我不肯帮助殿下,而是在我看来,临川王殿下还是去昌平安全些。”

陶嬷嬷道:“奴婢也知道如今朝廷多事,万一殿下卷入其中,其祸不浅。殿下与其留在京师,不如在封地稳妥些。只是昌平之地太过恶劣,奴婢想着不如给殿下换个封地。”

潋滟沉吟了一会儿,随即说道:“我进宫的日子浅,可也听说太后太后娘娘因渤海王早逝,心中怜爱临川王,故此将最富庶的临川郡做了殿下的封地。临川富庶,且临川郡驻扎着近十万的精兵,这等去处怎能不令陛下心疑?”潋滟说到这里,不肯再说下去。

陶嬷嬷已然醒悟,道:“多亏婕妤提醒,奴婢几乎自误。”

潋滟道:“我如今身居深宫,不能与殿下相见。我有几句话想请嬷嬷转告给殿下,如今陛下对阀阅世家心存猜忌,加上高、崔两家争权,朝堂多事,还请殿下远离朝廷为上。昔日太后太后娘娘疼爱殿下,将殿下留在京师,不肯让殿下远赴封地。如今太后太后娘娘驾崩,殿下还是早赴封地为宜。此时留在京师,徒惹嫌疑。昌平虽然艰难,可殿下此去,形同放逐,朝中诸臣见殿下失宠,定然无人再和殿下为难。望殿下在昌平谨小慎微,保身安命为上。”

陶嬷嬷忙站起身,躬身答道:“婕妤金玉良言,奴婢牢记在心,定然转告给殿下。”

潋滟闻言,不由长叹了一口气,只是望着矮几上雕刻的花纹出神。

陶嬷嬷见潋滟的眉宇间流露出几分疲惫,忙躬身行了一礼,道:“奴婢告退。”

潋滟道:“嬷嬷早些回去歇着吧。”

陶嬷嬷迟疑了一会儿,才压低声音说道:“婕妤,吴贵友是殿下的心腹,婕妤有什么事尽可以放心交给他去办。”陶嬷嬷说完,就躬身退了出去。

潋滟只是怔怔的看着陶嬷嬷的背影出神,恰好嫣红走了进来,见潋滟似有所思,也就默默站在一旁。

潋滟因问道:“什么事?”

嫣红忙答道:“昨日有南边的官员进京送贡品,陛下派人送了雪蛤、茶叶等物。雪蛤炖好了,娘娘可用些?”

潋滟的心绪有些纷乱,摇了摇头,恹恹的躺回榻上。

嫣红拿过一床夹纱被,轻轻的盖在潋滟身上,就悄悄的退了出去。

潋滟闭着眼睛,却一直在想陶嬷嬷的话:那个吴贵友竟然是临川王的人,这宫中的关系越来越错综复杂了。

章十四 冰心

屋内静悄悄的,潋滟只觉得身上有些燥热,越发的心烦,就将盖在身上的夹纱被褪下去了一些。

“吴贵友”,潋滟喃喃的念了一遍这个名字,因这个吴贵友素来谨慎,遇事不像钱华那般逢迎讨好,所以潋滟对他倒没什么印象,此时竟想不起他的模样来。

当初来喜派过来四个人,钱华似是来喜的人,换句话说就是楚晔的人,嫣红是倾楼的人,这个吴贵友又是临川王的人,那么青杏呢?

想到这里,潋滟的嘴角边不由流露出一丝冷笑来,这宫中的关系当真错综复杂。

屋外似有低低的说话声,潋滟留神细听,可却听不分明,只觉得那声音似在耳边低语,也就问了一句:“谁在外面?”

嫣红掀开水晶帘子走了进来,陪笑道:“婕妤起来了?”

潋滟坐起身,掠了一下鬓发道:“我方才觉得有些倦怠,也就眯了一会儿,谁在外面?”

嫣红笑道:“刚才戴总管派人送来了几个风筝,说是给婕妤玩的。奴婢因见婕妤睡着,也就自作主张收了下来。”

潋滟知道嫣红口中的戴总管是大内总管戴权,许怀恩告老后,楚晔令戴权暂代了一阵子大内总管。这次太皇太后驾崩,楚晔说戴权诸事尽心,升了他做大内总管。

潋滟猛然记起嫣红说过楚晔昨日曾派人给自己送了许多东西过来,这个戴权见风使舵,也送了玩意来讨好自己。东西又讨喜,又不引人注意,这个戴权倒是一个聪明人。

潋滟也就微微一笑,道:“嫣红,还不让戴总管派过来的人进来?”

嫣红躬身退了出去,过了一会儿,就带着一个十余岁的小太监走了进来,上前给潋滟请了安。

潋滟见那小太监长得眉清目秀,也就笑道:“嫣红,拿些银子给这位公公买果子吃。”

嫣红忙拿了一两银子递给那个小太监,那小太监谢了恩,心中自是欢喜。

潋滟接着说道:“你回去给戴总管道谢,就说难为他费心想着。”

那个小太监答道:“婕妤客气了,戴总管说了,婕妤要什么只管吩咐就是。”

潋滟微微点了点头,摆了摆手。

那小太监行了一礼,就恭恭敬敬的退了出去。

潋滟明白如今宫中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些人已经觉察到了这种变化,比如戴权,那么自己此时是应该有所作为,还是静观其变?

虽然倾楼少主吩咐自己要静观其变,可倾楼少主的话自己又怎么能相信?他为人心狠手辣,一旦发现自己没有了用处,只怕自己的死期也就到了。自己必须拥有自己的势力,这样将来才有资本和倾楼少主讨价还价,而不是像现在这般处处被动。可如今卷入高皇后和崔贵嫔的纷争,又实属不智。

潋滟突然打了一个寒战,竟被自己心中的想法吓了一跳,她适才竟想着自己此时怀孕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自己此时借着高皇后和崔贵嫔相争,无暇他顾的机会,怀了皇子的话,那么自己无形中有了最大的资本。可潋滟一想到自己要与楚晔共赴云雨,心底难免有一丝抗拒。

潋滟不经意的抬了一下头,却见嫣红正若有所思的看着自己,忙垂下眼睛,恍若不见。过了一会儿,她才说道:“你去御厨房吩咐他们中午做的汤要素淡些的。”

嫣红忙答应了,自去传话。

潋滟抱着膝盖,微仰着头,只是出神,心思却是游移不定……

次日一早,潋滟因一夜辗转未眠,醒来时天色已经晶明,不由失声道:“可起来迟了。”

嫣红听见有动静,忙进来禀道:“婕妤,今早太后娘娘那里派人过来说,太后娘娘偶感风寒,太医吩咐静养,所以太后娘娘吩咐不必过去请安了。奴婢见婕妤还睡着,也就没叫婕妤。”

潋滟微微点了点头,忙起身洗漱了,又换了衣裳,带着嫣红去坤仪宫给高皇后请安。

高皇后素来与潋滟有些心结,因此只是冷冷相待。潋滟坐了一会儿,也就告辞回来了。

潋滟回到麟趾宫,换了衣裳,就命钱华将窗子打开,自己坐在窗下的一把椅子上,看着院中那株玉兰花出神。

吴贵友端了一碗茶奉给潋滟,潋滟极少见他当这差,不由一愣,伸手去拿茶碗,手中却被吴贵友塞进了一张纸条。

潋滟的心中竟有几分慌乱,可面上还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喝了一口茶,就将茶碗放回到托盘上。

吴贵友退到一旁,暗中对潋滟使了一个眼色。

潋滟明白他有话要说,就找借口将钱华和嫣红支开。

一时,屋子内只剩下吴贵友、青杏和几个小太监,潋滟故意流露出一丝疲惫来,道:“你们都退下去罢。”

众人行了礼,躬身朝外面退去。

潋滟突然喊住吴贵友道:“你把书案旁的那个水晶花囊挪到榻旁。”

水晶花囊中满满的插着玉兰花,这是钱华见潋滟似乎喜欢玉兰花,特意吩咐人摘的。

屋内只剩下潋滟和吴贵友,吴贵友忙从怀中拿出一个精致的紫檀木小匣,道:“这是殿下送给婕妤的。”吴贵友说完,就躬身退了出去。

潋滟打开木匣,见里面是一个小小的玉壶,玉质细腻,入手却有一股寒意沁人。

玉壶内泠泠作响,似有什么东西在里面。潋滟打开壶盖,从壶内倒出了一块晶莹剔透的心状冰块。

潋滟将那块冰心放在手心中,只觉得一阵凉意沿着掌心涌上心头。而那块冰心极薄,只一会儿功夫,就化作一小滩晶莹的清水,宛若离人的泪,在潋滟的手心中滚动。

潋滟想起吴贵友塞给自己的那张纸条,忙展开细看,纸条上面只有一首诗,却是骆宾王的《送别》,“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正是临川王的字迹。

潋滟只觉得心中隐隐作痛,无限惆怅一时皆涌上心头。潋滟正在不可开交之时,忽然听外面的小太监禀道:“陛下驾到。”

章十五 烟雨

潋滟听说楚晔来了,忙将纸条折好,连玉壶一起藏在木匣中,又急忙将木匣放在怀中,也不出去迎接楚晔,却起身走到贵妃榻旁,依旧半倚在贵妃榻上。

水晶帘传来一阵清脆的撞击声,潋滟似被这声音惊醒,慢闪秋波,朝门口看去。她一见楚晔,脸上故意流露出几分惊讶来,慌忙要站起身来。

楚晔见潋滟鬓发微蓬,星眼微饧,知她春睡刚起,就快步走到榻旁,摆手道:“你不必起来了,朕不过是过来瞧瞧你,你不必讲那些虚礼。”

潋滟已经站起身,福身行礼道:“臣妾请陛下安,臣妾接驾来迟,还请陛下恕罪。”

楚晔握住潋滟的手,拉着她一同在贵妃榻上坐了,笑道:“好一幅美人春睡图。”楚晔的语气中带了几分调笑的意味。

潋滟红了脸,垂着头,只不做声。

楚晔因见潋滟鬓边的一支兰花珠钗滑了下来,忙伸手替潋滟插好。

潋滟嗔道:“陛下——”

楚晔见潋滟的脸上带了几分娇嗔,知她害羞,就故意说道:“你如今越发的大胆了,竟敢对朕摆脸色?”

潋滟见楚晔虽然辞色甚厉,可眼中却带着笑意,不由“扑哧”一声笑了,站起身,倒了一杯茶奉与楚晔,道:“这是陛下派人送来的茶叶。”

楚晔接过茶碗,喝了几口,就递还给潋滟。

潋滟因见楚晔身上穿的有些单薄,就道:“如今虽然已是春日,可陛下终究还是应该多穿些才是,免得受了寒气。”

楚晔倚着软枕,道:“朕如今歇在上书房,诸事自然不如宫中齐备。”

潋滟知楚晔如今居丧,只歇在上书房,也就笑道:“虽是如此,陛下还是应该小心些才是。”

楚晔见潋滟软语娇俏,心中不由一荡,却只得勉强按捺住,站起身道:“朕也该回去了。”

潋滟忙要送出来,楚晔低声道:“你不必送出来了,朕是偷偷来看你的,被人知道了不好。”

潋滟听楚晔如此说,也就立住脚,看着楚晔出了屋子。

楚晔一走,潋滟这才长出了一口气,忙从怀中拿出了那个木匣,将木匣藏在了妆盒内。

嫣红从外面进来,问道:“婕妤,现在要不要派人传午膳?”

“已是这时候了吗?”潋滟说着,朝窗外看去,只见天阴沉沉的,带着几分雨意,也就点了点头,又让小太监将窗子关了。

一时,潋滟用过了午膳,因想起骆宾王的那首诗来,也就卷了一卷唐诗,倚在贵妃榻上闲翻着。

屋内的光线渐渐暗了下来,书页上的字迹已变得有些模糊。潋滟刚要唤人点灯,却听窗外传来淅淅沥沥的雨声。

潋滟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子,微风卷着几丝细雨一下子扑面吹来。

下雨了,纷纷细雨飘落在这金碧辉煌的皇宫,给这寂寞的亭台楼阁平添了几分阴冷。

嫣红悄悄的走了进来,见潋滟倚着窗似有所思,也不敢打扰,只是静静的站着。

半晌,潋滟回头看见嫣红,因问道:“什么事?”

嫣红笑道:“婕妤该用晚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