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棋天下-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潋滟将提盒中的点心摆在崔太妃身边的高几上,崔太妃拣了一块桂花糕吃了,剩下的都赏给了屋里的侍女。

崔太妃起身走到窗边,架上的鹦鹉见有人过来,扑闪了几下翅膀,叫道:“娘娘金安。”

崔太妃不由喜动颜色,扣着鹦鹉架问道:“今日可曾换了食水不曾?”

绿玉忙答道:“回娘娘,今天一早就换了。”

崔太妃拿了一块点心逗架上的鹦鹉,心中却已有了决断:今日之事虽然令临川王府面上无光,可要想瞒,只怕是瞒不住。与其这样,不如自己……

潋滟站在一旁,暗中打量着崔太妃的神色,就见崔太妃虽然满面笑容,可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心知她是在考虑今日之事。可她的态度颇有些令人费解,自己委实猜不出她的意思。

王府上下再也没人提起此事,可几日后京师中却是谣言满天。

潋滟对外面的谣言也略有耳闻,崔太妃却恍若不知,任由谣言越传越厉害,潋滟一时也猜不出崔太妃的用意何在。

今天一早,崔太妃刚用过早膳,就有一个宫里的小太监来传旨。

那小太监给崔太妃行过礼,道:“太皇太后娘娘很是想念太妃娘娘,特意派奴才来请娘娘进宫。”

崔太妃笑道:“我早想入宫给太皇太后娘娘请安,只是这几日府中诸事冗杂,也不得闲。”

那小太监又道:“太皇太后娘娘常听王妃娘娘说起府中有一个叫潋滟的侍女,聪慧伶俐,所以让太妃娘娘带着她一同进宫去。”

潋滟恰好站在崔太妃身边,崔太妃轻轻朝前推了一下潋滟:“这个丫头就是潋滟,既是太皇太后娘娘吩咐,我一会儿带了她一起进宫。”

潋滟不由愣住了,虽然自己早已知道崔太妃设下连环局,就是为了借临川王妃之手将自己送入宫中。可自从上次的事情后,临川王妃再也没有进过宫,如今太皇太后突然说要见自己,委实出乎自己的意料。

吴安泰带着那个小太监去外间屋子喝茶,崔太妃进内室更衣去了。

绿云推了潋滟一下,道:“太妃娘娘让你回去换件衣服。”

潋滟忙答应了,匆匆回到自己房中,换上了端午节新赏下的衣服。

等潋滟回到崔太妃的屋子,见崔太妃已经换好了衣服,正在吩咐秀荷。

崔太妃见潋滟进来,上下打量了潋滟几眼,笑道:“很好。”

吴安泰见崔太妃已经换好了衣服,忙带着那个小太监走了进来。

崔太妃看了一眼窗外,道:“如今时候也不早了,早些进宫才是正经。”

崔太妃说完,就扶着秀荷朝外面走去,潋滟和绿云忙跟在后面。潋滟见吴安泰没有随崔太妃进宫,心中有些纳罕。

车子早已备好了,崔太妃上了自己的银装车,秀荷,潋滟和绿云三人上了一辆小车,跟在崔太妃的银装车后。

马车缓缓的朝前驶去,潋滟坐在车中,心里却是七上八下,乱作一团。秀荷微微掀开车帘的一角,笑着对潋滟说了些什么。潋滟也没听清,只是微笑而已,因怕秀荷和绿云再和自己说话,就微微掀开车帘的一角朝外面看去。

临川王府距皇宫不算太远,因此走了约有一顿饭的功夫,宫门就到了。

马车一停,潋滟下了车,深吸了一口气,平定了一下心绪,就和绿云赶上去侍候崔太妃下车。

秀荷早已掀起了车帘,崔太妃在潋滟和绿云的搀扶下下了马车,又略略整理了一下衣裳,这才迈步朝里面走去。

崔太妃下车的地方是皇宫的西侧门,这里距太皇太后所住的永信宫极近。那小太监在前面引路,崔太妃扶着吴安泰慢慢的走着,虽然太皇太后早就下旨准崔太妃在皇宫内乘车,可崔太妃却一直不肯。

潋滟跟在崔太妃身后,低垂了头,默默地走着。此时潋滟的心绪也平静了许多,她深知这对自己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缘,自己必须把握住这次机会。

有时成败只在一线之间。

永信宫到了,守在外面的小太监见了崔太妃忙上前行礼,行过了礼,这才匆匆进去通禀。

过了一会儿,就有一个年老的嬷嬷从永信宫内走了出来,福身行礼道:“请太妃娘娘安,太皇太后娘娘宣娘娘进去呢。”

崔太妃上前一把拉起那个嬷嬷,笑道:“陶嬷嬷快快请起。”说完就携着陶嬷嬷的手走了进去。

潋滟站在崔太妃身后,暗中打量了这个陶嬷嬷一眼:陶嬷嬷约有五十余年纪,中等身材,花白头发,瘦削的双颊,给人一种不近人情的感觉。

进了永信宫,没等潋滟看清屋内的陈设,崔太妃已经跪在了地上,潋滟忙跟着跪下。

就听一道低缓却不失威严的声音传来:“免礼。”

潋滟随崔太妃谢了恩,这才站起身。

太皇太后何氏端坐在一张紫檀雕花的扶手椅上,扫了崔太妃等人一眼,随即对崔太妃招手道:“太妃过来坐罢。”

崔太妃向太皇太后身边的一个绣墩上坐了,道:“娘娘这几日的脸色似乎更好了。”

太皇太后微笑道:“太妃说出来的话总是这么讨喜。”

太皇太后和崔太妃在一旁寒暄,潋滟站在崔太妃身侧,正好可以看清太皇太后这位历经三朝奇女子的容貌:五十余年纪,鬓发间隐约有几根银丝,脸颊略丰,细细的弯眉,目光威严,嘴角边带着一丝刚毅,整个人端正威严,令人不由不心生惧意。

潋滟又暗中打量了屋内的陈设:屋内的陈设出乎寻常的简单,东首放了一张黄花梨木书案,书案上摆着文房四宝和几本书,书案后摆着一个巨大的紫檀雕花书架,书架上插了满满的书;西首放了一架缂丝屏风,屏风后摆着一张湘妃榻;居中摆着一张紫檀雕花高几和两把扶手椅,挨着椅子是一溜绣墩。满屋只有居中的高几上摆了一盆墨玉盆景,除此之外再无古玩之属。

太皇太后虽然在和崔太妃寒暄,可也在暗中打量潋滟,秀荷和绿云是自己曾见过的,那么这个自己没见过的想来就是潋滟了。

太皇太后看了潋滟一眼,猛然里觉得有些眼熟,随即恍然,潋滟很像已故的卫婕妤。

崔太妃的心中也有些惴惴,自己原本想的是临川王妃为了稳固自己在王府的地位,定会求太皇太后将潋滟要入宫内。后来临川王妃出了丑闻,自己更是借机让人暗中传播,如此一来,太皇太后必然不会坐视不理。而太皇太后绝不会召见一个小小的侍女,等潋滟入了宫,自己再令人暗中告诉楚晔潋滟长得肖似卫婕妤。没想到今天太皇太后竟要召见潋滟,如果被太皇太后发现潋滟像卫婕妤,只怕潋滟入宫一事就要落空。

崔太妃想到这里,忙暗中留神太皇太后的神色,只是从太皇太后的脸上看不出丝毫端倪。崔太妃也知自己徒劳,对于太皇太后这样一生都活在权力漩涡中的人来说,喜怒不形于色是最基本的了。

临川王妃曾和太皇太后提过几次要太皇太后将潋滟要入宫中的话头,可太皇太后久历朝事,早将这样的后宅争斗看得平常,心中很是不以为意。

如今闹出了楚晔非礼临川王妃的事情,而且谣言满天。太皇太后明白如果此时临川王纳妾,临川王妃因这件丑闻气势必然居于下风,那么新纳的侍妾必然倚势相欺。临川王妃毕竟是自己家的女儿,岂能让旁人欺负了去?所以今天自己才会召潋滟进宫,就是为了将潋滟留在宫内。

太皇太后见了潋滟的长相,心中虽有些诧异,可仔细将前后的事情一想,已经大概猜出了崔太妃的用意,沉吟了一会儿,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这时外面的小太监进来禀道:“太皇太后娘娘,临川王来了。”

崔太妃有些错愕,太皇太后笑道:“我因见后院的榴花开放,所以想请你们母子进宫看花。因此一早吩咐了小太监,等轩儿下了朝,就把轩儿带过来。”

崔太妃忙谢道:“娘娘厚恩,臣妾母子感怀在心。”':'

临川王已经走了进来,上前给太皇太后请了安,又问了自己母亲的安。

恰好这时,服侍太皇太后的张国忠走进来禀道:“娘娘,酒席已经备好了。”

太皇太后笑着站起身:“我们喝酒看花去吧。”

临川王忙过来扶着太皇太后,众人起身朝后院走去。

突然有个小太监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太皇太后娘娘,临川王府派人送信进宫说王妃娘娘出事了。”

章二六 悬梁

听了那小太监的话,众人皆是一惊。

太皇太后沉声问道:“临川王府派来的人现在在哪里?”

那小太监忙回道:“回太皇太后娘娘,临川王府派来的人如今正在外面候着呢。”

太皇太后看了张国忠一眼,道:“带他进来。”

张国忠躬身行了一礼,随即退了出去。过了一会儿,他就带着一个小太监走了进来。

潋滟看向来人,已经认出他是服侍临川王的张吉。[WWW。WRSHU。]

张吉一进来,就“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太皇太后看了张吉一眼,这才问道:“王妃怎么了?”

张吉磕了一个头,道:“回太皇太后娘娘,王妃娘娘她——她悬梁自尽了。”声音里已带着泪意。

张吉的话音刚落,众人皆大惊失色,饶是太皇太后这样经历过无数风波的人也是一惊。

崔太妃更是身子一软,朝后倒去。潋滟和绿云站在崔太妃身后,忙扶住了崔太妃,秀荷忙上前替崔太妃抚胸揉背。

众人乱作一团。

太皇太后轻咳了一声,环视了一圈,不怒自威,众人忙敛了声息。

太皇太后这才对张吉说道:“你好生说,到底怎么回事?”

张吉定了定心神这才说道:“回娘娘,奴才一早在殿下的内书房洒扫,一个服侍王妃娘娘的小丫鬟突然跑来,说是要找殿下。殿下下朝未归,奴才见那小丫鬟神色异常慌乱,忙问她出了什么事,她吞吞吐吐的不肯告诉奴才。奴才心疑,就赶着去了王妃娘娘的住处。吴总管正在那里,见了奴才就把奴才拉到一旁,让奴才进宫禀告太妃娘娘和殿下,说是——”张吉说到这里语音哽咽了起来。

崔太妃忙扶着秀荷颤颤巍巍的站起身,道:“太皇太后娘娘,容臣妾母子回府去看看,等将事情弄明白了,再进宫回明太皇太后娘娘。”

太皇太后叹了一口气,说道:“也好。”

崔太妃和临川王躬身行礼,退了出去。

崔太妃此时已是走不得路,张国忠已命人准备了一乘肩舆抬了崔太妃出宫。

潋滟心中也是惊疑不定,好好的,临川王妃怎么会自尽?再说出了那件事后,临川王妃虽然闭门不出,但也没听说过有寻死觅活之事,如今为何偏偏选在崔太妃和临川王都不在府中的时候自尽?

因崔太妃受了惊,所以秀荷上了崔太妃的马车服侍崔太妃,如今马车里只剩下潋滟和绿云两个人。

马车朝前疾驰而去,绿云低声轻叹:“这样的事终究是纸中包不住火,纵使王府中没人瞎说,可却也管不住别人的嘴。这样的事放在哪个女人身上也受不了,更遑论是那样尊贵的人,出了这样的事,让她今后如何见人?”

潋滟明白绿云是说临川王妃因知道了谣言,所以才会自尽。表面看去,绿云似乎说的有理,可仔细思之,潋滟却觉得这其中似乎另有蹊跷。

马车到了临川王府,众人也顾不得许多,匆匆下了车,直奔临川王妃的住处。

等到了临川王妃的住处,众人见吴安泰带着几个小太监守在外面。

吴安泰见了崔太妃和临川王,忙迎上来行礼,低声道:“请娘娘和殿下进去说话。”

秀荷和绿云半扶半抱着崔太妃朝里面走去,潋滟静静的站在原地。临川王跟在崔太妃身后,面无表情的从潋滟面前走了过去,张吉忙跟在临川王的身后。

吴安泰看了一眼潋滟,示意潋滟跟进去。潋滟心中委实不愿趟这池浑水,可自己既然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此时想要置身事外,只怕已是太晚了,也就跟在吴安泰身后走了进去。

余者都被吴安泰挡在了门外,吴安泰又吩咐自己的心腹太监守在外面,不放任何人进去。

崔太妃在秀荷和绿云的搀扶下进了临川王妃的内室,就见临川王妃装束得整整齐齐,躺在床上,不由哭道:“傻孩子,凭什么天大的事,怎么走了这条路?”一边说一边朝床边走去。

吴安泰忙拦住了崔太妃:“太妃娘娘,王妃娘娘刚去,只怕身上不干净,娘娘还是要保重凤体才是。”

崔太妃听了,也就不肯往前了,只是用帕子拭泪不已。

吴安泰搀着崔太妃远远的坐了,秀荷站在一旁替崔太妃抚摩胸口。

临川王走到床边,默默的注视了临川王妃许久才转身离开,负着双手站在窗前。

潋滟因临川王背对着自己,所以看不见他此时的表情,只是他的背影透着一分沉重。

潋滟环视了一周,就见青黛直挺挺的跪在床前,两眼已经肿得如核桃一般,却不见翠黛的身影。

崔太妃哭了一回,就收了泪。吴安泰忙倒了一杯茶,奉给崔太妃。崔太妃接过茶杯,漱了口,这才问道:“今天是谁服侍王妃娘娘?”

青黛早哭得哽咽无语,竟没有听见崔太妃的问话,还是吴安泰暗中推了她一把,她这才回过神来,抽噎了半天才勉强答道:“回娘娘,今天一早王妃娘娘只说心里闷,连早膳都没用。奴婢劝娘娘出去走走,娘娘说要睡一会儿,让奴婢和翠黛出去。奴婢和翠黛在外间屋子候着,半晌突然听见从娘娘屋子里传来一声响动,我和翠黛忙赶到娘娘门外细听,可屋内没有一点动静。奴婢和翠黛以为听错了,又不敢打扰娘娘,就又回外间屋子守着。可奴婢在外间屋子越想越不对劲,又折了回来,将门轻轻推开一条缝朝里面看去——”

青黛说到这里,不由又抽噎了起来。

崔太妃也拿了帕子,轻轻在眼角拭着。

青黛哭了一会儿,又接着说道:“奴婢吓得慌了神,忙叫翠黛进来。翠黛和奴婢忙着抱娘娘下来,可娘娘的身子已经冷了。奴婢慌忙派了小丫头去请太妃娘娘和殿下,不想娘娘和殿下都不在府中,落后吴总管就来了。”

青黛说完,又哭了起来,因为是在崔太妃面前,也不敢嚎啕大哭,但哭得也甚是凄切。

崔太妃转头看向吴安泰,吴安泰忙躬身行了一礼,这才答道:“奴才当时正在自己房中料理一些事务,就见一个服侍王妃娘娘的小丫鬟(文)匆匆跑来,只说找太(人)妃娘娘,奴才见她(书)神色有异,也就随着(屋)来看看,没想到——”吴安泰说到这里就住了声,长叹了一口气。

崔太妃问道:“怎么不见翠黛?”

吴安泰忙跪了下来:“奴才该死,奴才怕被外人知道此事,忙着让小太监把守院门。没想到翠黛姑娘趁奴才不备,一头撞在院中的假山上,寻了短见。”

崔太妃点头道:“你起来吧。翠黛立志殉主,这也是有志气的事情,多赏她家人些银子。”

吴安泰忙答了个“是”就站起身来。

恰好这时,外面的小太监禀道:“宫里的张总管来了。”

崔太妃知道是太皇太后的心腹太监张国忠来了,忙道:“快请张总管进来。”

吴安泰忙迎了出去,一会儿就带着张国忠走了进来。

张国忠给崔太妃和临川王行了礼,又到床边看了临川王妃一眼,这才对崔太妃说道:“太皇太后娘娘派奴才过来看看,王妃娘娘这场病生得突然,还请太妃娘娘和殿下节哀顺变。”

崔太妃听了张国忠的话,已知其意,不由叹道:“王妃素来孝顺,如今得了急病就这样去了,我又岂能不伤心?”说罢崔太妃拿起帕子又拭起了泪来。

原来崔太妃一走,太皇太后就命张国忠跟来看看,随机应变。张国忠来到临川王府,所见没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