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学生最佳课外读物-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涌现出很多泡沫,当渔船驶过时,激起的水流明亮异常,水中还有珍珠般闪闪发光的颗粒。几小时以后,这里发生了一次地震。这种海水发光现象被人们称为“海火”。海火常常出现在地震或海啸前后。海火是怎样产生的呢?

    海火产生的原因

    海火是怎样产生的呢?一般认为是水里会发光的生物受到扰动而发光所致。如拉丁美洲大巴哈马岛的“火湖”,由于繁殖着大量会发光的甲藻,每当夜晚,便会看到随着船浆的摆动,激起万点“火光”。现在已知会发光的生物种类还有许多细菌和放射性虫、水螅、水母、鞭毛虫,以及一些甲壳类、多毛类等小动物。因此,人们推测,当海水受到地震或海啸的剧烈震荡时,便会刺激这些生物,使其发出异常的光亮。

    然而,不久前,美国学者对圆柱形的花岗岩、玄武岩、煤、大理岩等多种岩石试样进行破裂试验。结果发现,当压力足够大时,这些试样便会爆炸性地碎裂,并在几毫秒内释放出一股电子流,激发周围的气体分子发出微弱的光亮。



………【27、会长大的红海】………

    1978年11月14日,北美的阿尔杜卡巴火山突然喷发,而红海短短的7天中竟然又扩大了1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奇特的红海

    红海很奇特,它不仅在缓慢地扩张着,而且有几处水温特别高,达50多摄氏度;红海海底又蕴藏着特别丰富的高品位金属矿床。这些现象长期以来引起了地质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但是,一直以来这些现象也没有得到科学的解释,因此,科学家把它们称为红海之谜。

    红海扩张的原因解释

    在20世纪60年代,海洋地质学家对红海扩张的原因有了一个比较科学的解释。他们说红海海底有着一系列“热洞”,正是这些“热洞”导致红海不断向两边扩张。

    科学家们说,其实在大洋底一样有高山深谷,起伏不平。从大洋洋底地形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有一条长75000多公里,宽960公里以上的巨大山系纵贯全球大洋,这条海底山系被科学家称作“大洋中脊”。狭长的红海正被大洋中脊穿过。此外,沿着大洋中脊的顶部,还分布着一条纵向的断裂带,裂谷宽约达13…48千米,窄的也有900…1200米。科学家通过水文测量还发现,在裂谷中部附近的海水温度特别高,好像底下有座锅炉在不断地烧,人们形象地称它为“热洞”。科学家认为,正是热洞中不断涌出的地幔物质加热了海水,生成了矿藏,推挤着洋底不断向两边扩张。

    其实,海底扩张就像两端拉长的一块软糖,那个被越拉越薄的地方,成了中间低洼区,最后破裂,而岩浆就从这里喷出,并把海底向两边推开。海底就这样慢慢地扩张着。根据美国“双子星”号宇宙飞船测量,我们已经知道了红海的扩张速度是每年2厘米。所以说,红海扩张原来是地下喷出的岩浆导致的。



………【28、好望角为什么好望不好过】………

    位于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重要标志。好望角的发现,在世界航海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已经成为欧洲人*印度洋的海岸指路标。但是,好望角海域几乎终年大风大浪,遇难海船难以计数,好望角为什么“好望”而“不好过”呢?

    发现好望角

    1487年7月,迪亚士奉葡萄牙国王之命,率3艘探险船沿非洲西海岸南下,踏上了驶往印度洋的未知之路。在中途遇到风暴不得不返航的途中,迪亚士的船队接近一个伸入海中的海角,刚到这个海角,他们就又遇到了风暴。海面巨浪滔天。船队在风浪中经过两天奋力拼搏,才绕过骇人的海角,驶进风平浪静的非洲西海岸。1488年12月,船队回到里斯本,迪亚士向国王裘安二世描述了自己的探险经过和经过的这个海角,国王认为,绕过这个海角就有希望*印度洋,到达朝思暮想的黄金国印度,于是就将“风暴角”改名为“好望角”,并一直沿用至今。

    好望角“好望”不“好过”

    自迪亚士发现好望角以来,这里就以特有的巨浪闻名于世。据海洋学家统计,这一海区10多米高的海浪屡见不鲜,6米~7米高的海浪每年有110天,其余时间的浪高一般也在2米以上。好望角不仅是一个“风暴角”,还是一个“多难角”。好望角的大风大浪,使在那遇难海船难以计数,据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不完全统计,在好望角海区失事的万吨级航船就有11艘之多。1500年,“好望角之父”迪亚士正是在此走完了人生旅程,好望角成了他的绝望之角,葬身之所。

    好望角的巨浪形成原因

    水文气象学家经过探索认为,好望角正好处在盛行西风带上,西风带的特点是西风的风力很强,经常会有11级大风,如此的气象条件是形成好望角巨浪的外部原因。

    此外,好望角地处南部半球,接近南纬40度,而南纬40度至南极圈是一个围绕地球一周的大水圈,广阔的海区无疑是好望角巨浪生成的另一个原因。

    最后,在辽阔的海域,海流突然遇到好望角陆地的侧向阻挡作用,也是巨浪形成的重要原因。



………【29、奇异的平顶海山】………

    太平洋的中部与西部、大西洋和印度洋,有一座座奇异的海山,它们的顶部象被截掉一样,都是平坦的,被称为“平顶海山”。平坦的顶部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一般从几百米至20~30公里,顶部离海面最浅为400米,最深2000米,平均为*0米。其顶部如此平坦,原因何在呢?

    火山灰填平

    一些科学家从平顶海山的顶部打捞到圆形的玄武岩块,它们是火山弹的原有形状。因此,有人认为,它们可能是一座座海底火山,顶部是火山口,被火山灰等物质填平了,所以呈现为平顶。

    风浪削平

    有些科学家不同意以上看法,他们认为是风浪削平的结果。他们的根据是平顶海山顶部过去有过珊瑚礁发育。造礁珊瑚要求生活在有光照的水体里,因而其生存最大水深在50米左右。可见,曾有一段时间,海山顶部的水深不超过50米。由于此时海山顶部离海面近。风浪就有可能将其削平,并在其上发育造礁珊瑚。以后,海底山下沉,沉到水深400米以下的地方,所以平顶山上就残留着以前发育的造礁珊瑚和其他喜礁生物。

    而有些美国学者说,海底山不一定发生过上升或下降,而是在冰川时期,海平面大幅度下降,使海底山顶部露出海面被风浪削平。但海平面能否下降几百米以至2000米,目前还没可靠证据。况且,有的平顶海山顶部宽达40~55公里,说它被风浪削平,似乎难以令人置信。



………【30、非洲疯狂杀人湖】………

    1986年8月21日,从喀麦隆的尼尔斯湖上升起一股巨大的气柱,继而弥漫散开来。结果近2000人死于非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疯狂杀人湖

    在喀麦隆有30多个高原湖泊,其中,属尼尔斯湖最为驰名,它有一个令人谈虎色变的绰号——杀人湖。1986年8月21日,在暴雨来临之前,一股巨大的气柱神话般地从尼尔斯湖中升起,继而弥漫散开,向附近的村庄“倾泻”而来。与此同时,一股强风从湖面吹来,阵阵腐烂鸡蛋一样的恶臭气味熏得人们几乎窒息,持续了1个小时后才停止。与此同时,大约有50米厚的烟云吞没了那些小村庄。一些人被窒息在睡梦里,而另一些人嗅到一股臭鸡蛋味,在一片热烘烘的感觉中迅速地失去了知觉,烟云流泻到山谷低处16公里,村庄被这邪恶之云席卷,近2000人死于毒气之中。

    杀人湖的奥秘

    美国一些科学家认为,多年来,二氧化碳从地球深部的熔岩中放出,渐渐溶入湖底深层,由于湖水的压力,气体不易上升到湖面。经过漫长的时间,由于滑坡、地震、飓风和暴雨、湖水各层间温度的骤变等等外界原因,深水层的二氧化碳渐渐上升,在向湖面喷发时,上层湖水中的二氧化碳因受到某种激发而迅速拥向湖面,而深层湖水聚积多年的气体紧跟上来,10亿立方米的毒气像“囚禁在小瓶中的魔鬼”一样被放了出来,因而在瞬间酿成了一场毒气喷发致使近2000人死亡的灾难。



………【31、臭氧空洞的奥秘】………

    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但是近年来,臭氧层不断收到破坏,对地球生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地球的保护伞

    臭氧是由氧分子在太阳紫外线辐射和闪电作用下,部分分解的氧原子与氧分子结合而成。1913年法国物理学家法布里发现,在低层大气(20千米高度以下),由于缺少氧原子,氧分子较多,生成臭氧的机会就少,而在20…27千米高度,由于太阳辐射增强,氧分子在紫外线辐射作用下发生分解,使氧原子增加,导致氧原子和氧分子结合而成臭氧的机会增多,使这一层形成臭氧含量最大值,即臭氧层。这称为臭氧的光化学平衡。它吸收波长短于0。29微米的紫外线,使大气温度增高,并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故称之为“地球上生物的保护伞”。

    臭氧空洞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1985年科学家发现南极上空大范围的臭氧遭到破坏,目前南极臭氧层空洞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北美大陆的面积。臭氧层空洞威胁人类生存,经科学家研究;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1%。照射到地面的紫外线就增加2%,人的皮肤癌就增加3%,还受到白内障、免疫系统缺陷和发育停滞等疾病的袭击。若臭氧层全部遭到破坏,太阳紫外线就会杀死所有陆地生命,人类也遭到“灭顶之灾”,地球将会成为无任何生命的不毛之地。可见,臭氧层空洞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了。

    臭氧空洞的形成探源

    出现臭氧空洞的原因有种种解释,归纳起来有三点:其一,宇宙高能粒子簇射破坏了臭氧层。其二,化学反应引起臭氧耗损造成臭氧空洞。臭氧层出现空洞是由于工业化产生的氟氯化物(氟利昂)引起的化学反应造成的。其三,大量废气的排放使臭氧层出现空洞。专家指出,近年来由于在同温层飞行的喷气式飞机和火箭、导弹日益增多,将大量废气排放到高空,臭氧遭到耗损,若不采取措施,任其发展下去,就会严重地破坏臭氧层。空洞的面积将会越来越大。



………【32、宇宙从何而来】………

    科学上把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的物质总称为宇宙。宇宙是一个物质世界,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宇宙宇宙的形成一直是一个奥秘,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那么宇宙是如何形成的呢?

    宇宙形成的稳态说

    即使在发现宇宙正在膨胀之后,很多科学家仍然坚持若干世纪以来的观点,认为宇宙除去一些细微部分外,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同时,宇宙不需要一个开端或结束的想法也没有被人们放弃。宇宙在任何时候,平均来说始终保持相同的状态。有科学家提出这么一个观点:宇宙中的物质密度维持不变的原因是物质正以恰当的速度不断创生着,这一创生速度刚好与因膨胀而使物质变稀的效果相平衡,所以,这种状态从无限久远的过去一直存在至今。稳态理论非常肯定地预言宇宙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然而正因如此,它很容易遭受观测事实的质疑或反驳。稳态理论所要求的创生速率很小,每100亿年中,在一立方米的体积内,大约创生1个原子。当宇宙背景辐射被发现后,稳态理论基本上已被否定。

    宇宙形成的大爆炸说

    大爆炸说认为宇宙体系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这一从热到冷、从密到稀的过程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发。大爆炸的整个过程是:在宇宙的早期,温度极高,在100亿度以上。物质密度也相当大,整个宇宙体系达到平衡。宇宙间只有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的物质。但是因为整个体系在不断膨胀,结果温度很快下降。当温度降到10亿度左右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它要么发生衰变,要么与质子结合成重氢、氦等元素;化学元素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温度进一步下降到100万度后,早期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结束。宇宙间的物质主要是质子、电子、光子和一些比较轻的原子核。当温度降到几千度时,辐射减退,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才成为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



………【33、浩淼宇宙的中心】………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中所有的行星都绕着太阳旋转;银河系也有中心,数以亿计的恒星也都绕着银河系的中心旋转。那么,宇宙是不是也有一个中心呢?对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居然有着两种绝然不同的观点。

    宇宙没有中心

    一派科学家认为,因为宇宙的膨胀一般不发生在三维空间内,而是发生在四维空间内的,它不仅包括普通三维空间(长度、宽度和高度),还包括第四维空间——时间。假设宇宙是一个正在膨胀的气球,我们就住在这些点上。如果宇宙不断膨胀,也就是说气球的表面不断地向外膨胀,则表面上的每个点彼此离得越来越远。其中,某一点上的某个人将会看到其他所有的点都在退行,而且离得越远的点退行速度越快。假设要寻找气球表面上的点开始退行的地方,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它已经不在气球表面上了。宇宙开始膨胀的地方是在过去的某个时间,即亿万年以前,虽然我们可以看到,可以获得有关的信息,而我们却无法回到那个时候。

    因此,宇宙看起来应该存在中心,但是实际上它并不存在。

    宇宙有中心

    另一派科学家认为,把宇宙比作气球是不恰当的,宇宙一定有中心。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爆炸之后物质向四面八方扩散,而不是象吹气球那样“在外面吹”,之后所有星体都在表面上了。宇宙有中心,即爆炸时的那一个点,如果把宇宙想象成一个直径136亿光年的球那宇宙肯定就是有中心的,不过距推测,这个宇宙的中心很可能离银河系不远,只不过我们现在没有找到。



………【34、揭开宇宙末日的秘密】………

    宇宙是不是会一直存在呢?如果不是一直存在的话,那么宇宙的末日是哪一天?它是怎么消亡的呢?很多科学家提出“宇宙末日”论,对宇宙的末日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对此,有两种绝然不同的观点。

    宇宙将会“压缩而死”

    科学家普遍认为,宇宙中有5%是构成星体和生命的普通物质,20%可能是由我们还没有认识到的粒子构成的“暗物质”,剩下75%的宇宙物质,科学家们用暗能量来加以解释。因此,对暗能量的考察研究,将对探询宇宙的未来具有关键的意义。

    很多学者认为,决定宇宙命运的关键是宇宙间究竟有多少物质。他们指出:宇宙已经处在它的“中年时期”,它的膨胀将逐渐变慢、停止,并且开始收缩。宇宙内所有的能量和物质最终将在“不久以后”的110亿年内塌缩成一个无限小的奇点,在这个奇点上,时间和空间将变得毫无意义。也就是说,宇宙将会因为压缩而死。

    宇宙将会“膨胀而亡”

    虽然学术界对于暗能量的性质以及作用力的解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