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农夫-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初一念之差我们没有昧下别人的钱,谁想到会有现在的回报呢。”

庭辉信服地点头,不做欺心事,终有大回报,想起去年上妓院坑蒙拐骗被揍的事,真怀疑当初自己是不是脑子被驴踢了,放着好好正路不走,竟走到邪路上。

庭辉脑筋本来灵活,只要心思用在正路上,点子很多,挑了最好的果子搭配好用蒲包包了,上面打上自家铺子的印子。糕点的包装上也印着印记,提着节礼上那些有头脸的人家门拜访,告知这是自家铺子的果子和点心,近日将开张,请到时光临捧场,他模样好嘴又甜又自称是史杰的晚辈,那些史家的亲朋故交也很喜欢,其他那些没交情的人也不好意思把送礼的赶出门,说一句“劳烦”打发他走,铺子的名号也记下了。

庭霜看他脑子活络很快上道,也比较放心,这小子只要把心思放正路上,还是有出息的,然后把饭馆的账目库房什么的都交待给他,自己带着雇工回到村里忙着秋收。

田野中处处是欢快的忙碌,高粱红通通,谷子黄灿灿,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新修的水利当年还用不上,明年就可以享受工程带来的好处,庄稼人的脸上都溢着笑意,老农脸上的褶子都绽放着光采,对未来充满希望。

孟家的稻地,一片看不到边的金黄,沉甸甸的稻穗谦虚地垂下头,庭霜看着这些并没有想到小学课本里的饱满稻穗垂着头,空虚稗子高扬着头什么的深刻道理,这些东西在一心赚钱的某人眼里只是一碗碗香喷喷的米饭和一串串的钱。

小叶和平安带着雇来的短工割稻打捆,一手挥镰刀,一手拢稻子,田地里割稻的唰唰声,象一串串快乐的音符。地里的茬子留得比较高,以后要翻到土里还田,腐烂后可以当肥料,反正靠山吃山,用不着把这个当柴烧。

小熊欢欢长得很快,力气很大,抱着一捆捆稻子放在牛车上。

被娇宠惯的小兰本来什么都不会干,可是看村里象她这么大的孩子也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她没了玩伴,也不好自个儿一人闲逛,也学着别的孩子提个篮子跟在大人后面拣遗漏的稻穗,还没忘了戴顶草帽,免得把漂亮脸蛋晒黑了。

因为今年有旱情,所以庭霜调整策略种了些耐旱的红薯和土豆,还有花生大豆,晨光在旱地挖红薯割豆子,小猴空空也跟在后面学样,等人在前面翻起红薯来,它一拐一拐的拣起红薯扔筐里。

刘大家的傻儿子人傻力气大,最喜欢干只要力气不需技术的活,沉重的红薯筐子挑在肩上就往家里扛,这些东西要分成等次,最大最好的切片晒干自家吃,其它的留着漏粉条供应饭馆。农闲时他们已经挖了好些地窖,存放食物很妥当。

翻完红薯地翻土豆地,傻儿在前牵着驴,晨光扶着犁,破开地垄,里面一个个土豆露了出来,小猴空空把土豆拣出来扔到土豆堆里。这也要分成等次,好的自家吃,一般的漏粉。

新寡的刘大娘负责做饭和往地里送饭,还要喂鸡鸭喂猪,江流天天放羊割草,人人都很忙碌。庭霜和宝琪在家里打场,还雇了个碾米师傅,把稻子铺上场院,宝琪力气大,拉动辗子不停地在稻谷上碾,很快稻谷从稻草上分离下来。稻草可以切碎沤成肥。

因为去年直接卖稻谷很亏,所以今年庭霜决定要自己碾米来卖。

先把分离下来的稻谷摊开晒到场院,西西和城城忠实守卫着稻谷,把偷食的鸡鸭轰走。晾得时候得有人用木掀把下面的谷翻上来才能晒干。

晒好后还得挑选,有的稻谷中有米,有的没米,有的不饱满,得把那空瘪的谷剔出去,要在晒谷场上用扫把扫,把瘪谷扫到上面,下面留下好谷,没有米的谷可以辗成糠喂猪。挑谷是个技术活,只有小叶能干得了。

挑好的谷还要进行精挑选,把谷倒入简易木风车里,不成熟的瘪谷很轻被吹走,半成熟的从中间落下,饱满的谷从风车前落下,靠人力转动风叶,这活也相当辛苦。

经过三级挑选的谷运到碓房,放在碾米机里碾成米,当然古代的碾米机不可能象现代的方便,只需一按电钮就得到米和糠。要靠人力或水力畜力带动碓杆碓米,上面一个大斗进稻谷,下面是个鼓风装置,辗好的谷子下落时把糠皮吹掉,碾米师傅很辛苦,满头满身都是白花花的糠皮。然后扶着木框筛子一下下的筛。

看着白花花的大米碾出来,庭霜好象看到白花花的银子,乐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再感慨一声吃饭真不容易。

他喜欢闻米糠的味道,也喜欢看骡子上套先撒泡尿,再看它不停地拉动碾子。

割完了稻就是整地准备种下一茬的农作物,平安带着雇工赶着牛和驴拉犁整地,小叶和师傅加工稻谷,

庭霜看地里的活差不多了,又跑回城里忙着开果子铺和糕点铺的事,两铺同时开张,相识的人多来捧场,店里摆的都是自家果树结的果子,还有山里的野果,当然少不了当季的糖炒栗子。李光在门口翻炒栗子,香气传遍整个街道,按照庭霜的经营原则,不要计较吃些小亏,李光对那些围着炒栗子大锅流口水趁机偷几个的毛孩子也不打骂,还把卖剩下的给他们吃。

果子铺是李光媳妇打理,她最喜欢吃甜食,喜欢捣鼓果脯什么的,庭霜定下奖励,开发出新品种有奖金,如果该新品种卖得好有分成。刺激得她每天打烊后就捣鼓新花样,当然只开发新口味不好吃也不行,卖得不好就没有分成。書/香門第

糕点铺经理由周婶担任,大英子到饭馆帮忙,这样的调换庭霜心知肚明。大英子灶上手艺也不错,还可以多和庭辉相处顺便就近监督免得他又跟不三不四的人交往。

其实庭辉干得还是很不错,受过苦吃过亏的人再不懂事就说不过去了,事实证明,只要把聪明才智引到正路上,加以鼓励和引导,就能发挥人的潜力。

因为庭霜反感叫姑娘陪酒,所以庭辉想出了新花样招顾客,就是送外敬,客人叫四菜一汤,馆子再外敬一两道或是三四道,比如炒年糕,炸元宵,炒枸杞芽,拌山野菜,蒸菜什么的。蒸菜花样多,蒸土豆丝萝卜丝芹菜叶什么的,春天可以蒸槐花白蒿蒲公英啥的,都是不太贵的农家菜,这样的外敬虽不值几个钱,却让客人心里也有些不安,招了不少回头客。

也有吃腻了肠子的富人对农家菜感兴趣,在农村,青黄不接的时候什么都可以拿来吃,激发了很多巧手妇女的创造力,可以把人畜同食的东西做的味道很好。干这个大英子很拿手,可以连做好几天不重样,浇在上面的调汁也是五花八门。

庭霜忙完开铺子的事,又买了个新农具回到村里,把铺子的管理权完全交给掌柜的,用现代话说就是经理。经营权和所有权分开,是使企业走向正常化发展的途径,虽然只是个饭店和小铺子,庭霜还是打算用企业的经营理念来管理,正如宝琪所说的,他不应该也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自己一手抓。

回到家里,只见院子拉了好几道绳子,挂着一串串豆角,茄子什么的,茄子囫囵晒不透,所以打个花刀一抻两尺长往绳了一挂就得。帘子上晒着土豆干红薯干,这些东西要晒干在冬春季青黄不接的时候吃的,味道不如新鲜菜好,可是经过庭霜的手一做,非常好吃,秘诀简单,就是多放油多放肉,油汪汪的贼香。炖小鸡做红烧肉时一放,吃起来劲道,又吸足了油,肉味全在里面,他最喜欢吃这个。

整完地就该播种,为了提高效率,庭霜买了架播种机,播种是个技巧活,点种要整齐,不能多了不能少了,不能深了也不能浅了,没做惯农活的人还干不了,所以古代有人发明了播种器,就是用点葫芦。汉代有人发明了更牛B的类似播种机的东西,也就是耧车,象个手推车,车身装种子,下面三只脚,但是这三只脚是空心的,尖尖的脚可以开沟,一边开沟,一边把种子通过三只脚撒到土里,同时覆盖。赶着牛拉着耧车走一趟,连开沟带撒种带覆盖一次性完成,而且等行距等深浅,省时省力高效率。

去年庭霜看见这古代播种机时眼珠子快掉下来,这就是现代播种机的祖宗啊,只是用的不是电力,得用人或牲畜来拉。当时就恨不得搬回家用用,可惜没钱,这回有了钱,马上买了一架回村,亲自赶着牛拉着耧车跑了一趟,一天就播了一顷地。

正干的来劲,县长齐重煜突然派人找他有事,庭霜不知道什么事,赶紧换了出门的衣裳,进了县衙,齐重煜也没二话直奔正题,说省里来文件,急要各县催交税粮,越快越好。可是秋收刚开始,粮食要收齐至少得十来天,可是省里催得很急,要求就这几天马上启运。齐重煜接了命令着急,找庭霜来想办法。

庭霜马上警惕起来,这么急着催粮,难道要开仗了?

作者有话要说:古代的播种机,三脚的,开沟播种覆盖一次性完成。环保无噪音。看不清再换个大的。还看不清自己想象。

紧急征粮

庭霜警惕起来,这么急着催粮,难道要开仗了?

但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齐重煜拿出最近的邸抄,上面说京城地区最近发生了地震,漕运也受了影响,所以朝廷急调邻近省份的秋粮入京。

庭霜急问到底是几级地震,当然古代人不可能把地震根据当量分级的,邸抄上只说房屋倒塌若干,人员伤亡若干,人心浮动,市面萧条,所以要提前调秋粮入京。

齐重煜神情严肃:“如今天降异象,地现灾异,人心恐慌,甚至有言官上奏,此为君主不修圣德之故,需抚民赦囚,裨补阙漏,亲贤远佞,咨诹善道,自省修德,以安民心……”

庭霜听了一头黑线,好好运行CPU,把这段文言翻译成现代白话,就是京城地区发生了地震,造成不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广大人民群众很害怕,有人说是皇帝失德得罪上天,所以天降惩罚,要求皇帝改变当前施政。

庭霜肚里腹诽一番,地震了你该发扬与自然灾害做斗争的大无畏精神,发动群众与困难做斗争,搞个毛的封建迷信,什么天降惩罚,赦免罪犯,皇帝要做自我批评亲贤远佞啥的,都是什么东西,谁是贤谁是佞,谁说了算?

当然跟古人讲地壳运动啥的就好象向穿越人士弹七弦古琴,均属对牛弹琴之举。

地震本是自然灾害,硬要和人事扯上关系,愚昧就是愚昧啊。

停,停……

这次的地震,舆论矛头好象对的是皇帝啊,这不是表面上的愚昧,这是阴谋啊,红果果的阴谋,利用人们的迷信愚昧做文章,用咱看过无数狗血宫廷戏和历史小说的穿越人士的眼睛来看,这里面怕是有猫腻。

那几个藩王会不会借此次地震造势,制造对皇帝不利的舆论,继而有什么动作呢?

讨厌,穿到这个见鬼的时代,即不是全架空,也不是全真实的时代,位于唐宋元明之后,却又不是真正的清朝,虽然是满人统治,可是未换衣冠,最高国家领导人也不是顺治康熙雍正乾隆任何一个,这就意味着在这个半扭曲的时空,自己不但不能剽窃诗词佳句,而且还失去了做为穿越人士应该拥有的预知功能。

不能预知未来,只能利用所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和时事政治知识对当前的国家局势做个大致的估计,战乱是肯定会发生的,可是什么时候发生,怎样发生,是朝廷主动削藩,还是藩王借机向朝廷发难,不知道。

庭霜拧着眉头思索起来,要不要带着家人躲到山里,或是挖地道以防万一?

齐重煜见他思考个没完,忍不住催促:“朝廷下了严令尽快运粮进京以安民心,所以一定要把粮食在这几天内尽快征集启运,孟兄向来高才,赶快想想办法。”

粮食是战略物资,如果有粮食,恐惶的人民自然全安定下来,皇帝这个措施确是简单有力直奔重点的,看来这人很有头脑。庭霜忽然灵光一现,又问:“有人说这次自然灾害是因为皇帝不修德业导致天降警示,皇上是如何应对的?”

齐重煜又拿出一份邸抄说:“皇上下了旨意,说天地之灾属自然之象,以天象比附人事,制造恐慌干预朝政者其心可诛,严令各臣工救灾抚民,散播流言者从重治罪。”

“好样的。”庭霜兴奋地一拍桌子,这皇帝还真是有两下子,一眼就看出有心怀鬼胎的人借天灾来制造人祸,及时做了妥当的应对,先下旨扼止流言,再调粮入京安稳民心,双管齐下,控制局势,说不定还暗中有军队调动,当然这种消息不可能在邸抄上,也不是齐重煜这个级别的官员能知道的。

有粮食储备有军事安排,还有聪明的皇帝坐镇,那藩王想搞点妖蛾子还很困难,照这样看,今年明年应该不会有战争了。

眼下要做的就是怎样在两三天内征到五千石粮食,约合五六十万斤,县郊十八个乡村,外围几十个乡村,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全额征到粮食难度太大。

当然,穿越文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只要你是穿来的,你就是万能的。所以庭霜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确切说这个任务他不得不接,县长都亲自找他谈话了还能拒绝不干?

“先抓紧时间征粮,能征多少是多少。”庭霜先定下第一步骤。接下来怎么做,他还不知道。

离开县衙已经很晚了,庭霜先回到菜根香饭馆,店里已经打烊,李东升和庭辉听到敲门声开了门,一看他脸色严肃,忙问出来了什么事,庭霜说了。李东升埋怨他:お稥“你怎么这么傻啊,征粮是官府的事,你管那闲事干嘛?哪年县里下乡催粮催税不是弄得鸡飞狗跳,还被骂得狗血喷头,这种出力不落好的事,你揽上干啥?”

“县老爷请我帮忙想办法,我也不能拒绝啊,李大哥明天你回村里发动乡亲们赶快上县里交粮。”庭霜解释了一下,他的原则是在不牺牲自己利益的基础上能帮助别人的就帮别人一把。眼下这烫手山芋接下来,怎么在短时间征这么多粮是个难题,如果不能完成任务,省里被朝廷斥责,县令会被省里追究责任,那么他也会被县令迁怒埋怨,真麻烦。

正想着,肚子里“咕噜”一声响起来。

“给我弄碗羊肉烩面来吧,饿死了。”庭霜斜靠在椅上等饭吃,顺便埋怨一下县长居然不管顿工作餐,好歹咱的脑细胞也是为公家壮烈牺牲的是吧?

一边等吃一边想事。方案一,效法□,发动群众用实际行动支援灾区人民投入伟大的搞震救灾活动,尽快把粮食交足。方案二,效法国民党,多派县政府公务员,催粮催税,穷凶极恶,恐吓之威胁之。

两种办法大不相同,共同点都是很难在短短几天内筹到这么多的粮食。

“咕噜”肚子叫得更响,庭霜也叫起来:“饭呢?要饿死了,一碗面半天端不上来,就你们这样招呼客人,咱店要关门了。”

“马上就好马上就好。”庭辉赶紧端盘点心过来,“还得和面,和好面得饧一会儿,而且库里也没羊肉了,所以我打发留根去别家买了,你先吃点蛋糕垫垫。”

庭霜想吼他,偏饿得没力气教训他:“没有和好的面你不会找点别的东西?我没说非要吃羊肉烩面,东西不够一时间做不出来,你就来点容易做的东西也行啊,死脑子……”

停……

因为时间紧迫一时做不出羊肉烩面,可是还有其它许多东西可以填肚子啊,怎么早先没想到呢?只要是能吃的东西,就能填肚子,管它是哪来的。我真是太聪明了,庭霜解决征粮难题,吃了晚饭放心睡觉。

等天一亮,庭霜直奔县衙找县令亮出自己的解决办法。从县库拿钱出来向粮行大户买粮,凑够数起运,先解决眼前的难关再说。

齐重煜也反应了过来,惊喜地拍桌:“对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