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材料帝国-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也得广开绿灯,莫孔朝对此有充分的信心。
  刘硕连声地称着谢,心里却在暗笑。事情果如秦海预言的那样,只要他敢开口,市里就绝无二话。原因也很简单,政府官员从来都只喜欢锦上添花,不喜欢雪中送炭。如果兄弟陶瓷厂经营不善,想让市里帮忙,市里的官员肯定是互相推诿,无人愿意上前。但反过来,兄弟陶瓷厂经营形势一片大好,成为利税和创汇的大户,别说普通干部,就连市领导都会上赶着过来表示关心。
  “土地和资金的问题,都还好办。还有一个问题是大麻烦,那就是人的问题。”刘硕装出为难的样子,对莫孔朝说道。
  “人有什么问题?”莫孔朝一下子没明白过来。
  刘硕道:“我们的生产规模要扩大将近10倍,工人和技术人员都面临着严重的短缺。没有人,再多的设备也开不动,产品还是生产不出来啊。”
  莫孔朝想当然地说道:“招工啊!现在社会上还有这么多待业青年,实在不行,到周围农村招一些青年农民进厂来工作,也不是不可以嘛。你们是私营企业,也不存在什么编制限制,只要敞开口子招工就行了。”
  刘硕拼命地摇头道:“莫市长,这事可没那么简单的。我们需要的是熟练工人,普通的待业青年和农民招起来,只能先当学徒或者普工,技术工人还是不够啊。”
  “这可就难办了……”莫孔朝犯愁了,他刚才说话的时候没有过脑子,忘了工厂里的工人是需要技术的,并非从市上随便找几个就能够适应。可是,要找到几倍于兄弟陶瓷厂现有规模的技术工人,谈何容易呢?
  刘硕愁眉苦脸地说道:“是啊,这些天,我想到这件事就犯愁,晚上都睡不着觉。莫市长,不怕您笑话,我今天早上路过曲武二陶门口,看到他们的工人上班,我都恨不得把这些人抢过来,充实到我们兄弟陶瓷厂去。”
  “曲武二陶?”莫孔朝眼前一亮。曲武二陶的全称是曲武市第二陶瓷厂,是当地一家老牌国营陶瓷企业,有400多名职工,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熟练的陶瓷技工。如果能够把这些人弄到兄弟陶瓷厂去,刘硕说的人手不足的问题,不就有了眉目了吗?
  看着莫孔朝脸上露出笑容,刘硕知道自己的暗示起作用了。他当然不是随口说出曲武二陶的名字的,实在是他惦记这家厂子好长时间了,好不容易有了这样一个机会,他当然会紧紧地抓住。
  “小刘,你刚才说到曲武二陶,我倒有一个主意。”莫孔朝没有意识到刘硕此前是挖了一个坑等着他跳,他还沉浸在自己的发现之中,并且想向刘硕卖卖关子。
  “您有什么好主意,快说来听听。”刘硕如果不知道在这个时候应当如何说,那也枉做一回厂长了。
  莫孔朝道:“我的主意是,你们可以从二陶那边借一批工人过去。二陶现在业务也不饱和,工人没那么多事情做,借给你们用正合适。”
  “借?”刘硕嘟囔了一声,“莫市长,我们的生产技术是保密的,如果从二陶借人,恐怕不太合适,万一他们以后把技术带回二陶怎么办?我的意思是,要么就把这些人直接调到我们厂来,要么我们就只能继续从社会上招人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一章 阴魂不散的库塞拉

  “把这些人调到你们厂……这可能有点不太现实啊。”莫孔朝迟疑着说道,“你们厂名义上是集体企业,实际上就是你们几个人合股的私营企业。二陶是国营企业,哪有工人愿意往私营企业里调的。”
  “当然有。”刘硕说道,“莫市长,您记得我跟您说起过我们厂的名誉厂长秦海吧?他现在在安河正在做一件事情,就是把他原来所在的一家国营企业,也就是青锋农机厂,给兼并掉了。”
  “兼并?”莫孔朝诧异道,“你是说,秦海的私人企业把一家国营企业兼并了?”
  刘硕道:“正是如此。我听说,这是农业部点过头的,安河省也同意,结果秦厂长就把青锋农机厂兼并了,全厂工人原来是国营企业职工,现在都变成了私营企业的职工。我和秦厂长通电话的时候,他告诉我说,青锋农机厂里原来的职工绝大多数都接受了这种变化,没有担心铁饭碗的问题。”
  刘硕这番介绍,其实有些断章取义。秦海在兼并青锋厂的时候,担心职工情绪波动,也担心一部分官员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而反对,因此刻意保留了5%的国家股。这样一来,改制后的青锋厂就不是单纯的私营企业,而是有国有股份的合股企业。这其中的细节,秦海没有向刘硕说得太明白,刘硕也不愿意向莫孔朝说得太明白,所以才有这样一番似是而非的解释。
  “安河省的步子,迈得真够大的。”莫孔朝不无羡慕地赞道。作为一名地方官员。他并不觉得私营企业兼并国有企业有什么不对,只要这家私营企业能够给地方创造更多的利税。不过,他也知道,如果没有部里、省里的领导支持,他是不能在曲武照搬这种模式的。关于国企改革的探索很多,但所有制问题一直都是雷区,轻易不能触动。
  “小刘,咱们曲武的情况,和安河省可能还些不同。不过,你说的这种情况倒也有一些启发。你觉得。如果你们公开招聘技工,会有工人愿意抛下铁饭碗到你们那里去吗?”莫孔朝问道。
  刘硕坚定地点了点头,说道:“一定会有的。照现在的形势来看,我们的陶瓷刀在世界范围内热卖已经是定局了。有这么大的销售额。我们完全可以把职工的工资提高一倍甚至更多。古人不是说吗。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相信只要我们把这个待遇公布出来,就肯定会有人愿意过来。”
  “这么说,你们是考虑过这个问题的?”莫孔朝听出点味道来了。原来刘硕早就在打几家国营陶瓷厂的主意了。
  刘硕并不掩饰,他说道:“没办法呀,我们也是病急乱投医,毕竟是国际订单嘛,我们怕达不到生产能力,影响了外贸,有损国家的形象。不过,我们现在还没有把招聘海报贴出来,怕几家大厂子说我们挖他们的人才。”
  “该挖就挖!”莫孔朝道,“3亿美元的创汇,就算把我们整个曲武的力量都用上去,也不算多。一陶、二陶他们自己不争气,厂子搞得半死不活,还不如把他们的人腾出来,给你们用呢。”
  莫孔朝这样说的时候,语气里带着几分怨怼。曲武的几家国营陶瓷厂经营状况一般,虽然没到收不抵支的状态,但也算是风雨飘摇。几家厂子的厂长三天两头跑到市里来要求扶持,让莫孔朝不胜其烦。这一次看到兄弟陶瓷厂这样一家私营企业居然做出这么好的成绩,他对那几家厂子的不满就更厉害了。
  “好,有莫市长这句话,我就有底气了。明天我就让我们管行政的程华萍找人写海报去,就贴到几家陶瓷厂的门口,您觉得怎么样?”刘硕笑着说道。
  “这个嘛……还是要注意一点影响。”莫孔朝赶紧往回缩了,他支持归支持,但这种事情还是不便公开说出来的。他可以想见,如果刘硕真的在几家国营陶瓷厂的门口贴海报挖人,这几家厂子的厂长肯定会把官司打到他这里来,那就有些麻烦了。
  刘硕道:“莫市长批评得对,要不,我们还是把海报贴得稍微远一点吧。我们商量过了,高级技工的工资可以给到400块钱一个月,一般技工280,技术员根据学历来看,大学本科毕业的350,专科的300,您看定这样的标准怎么样?”
  “呵呵,很有吸引力啊,比我的工资都高了。”莫孔朝笑道,“要不,刘厂长,你看我到你那里去当个工人如何?”
  “我们可不敢用莫市长这样高水平的工人哦。”刘硕也陪着笑说道。
  两个人正站在市政府的院子里说笑着,只见莫孔朝的秘书带着黄燕玲匆匆地走来了。黄燕玲的脸上有些焦急之色,一见刘硕便说道:“大哥,你快回去吧,秦厂长打电话过来了,急着找你呢。”
  “啊?”刘硕一惊,“他说什么了吗?”
  “没有。”黄燕玲道,“他只是让我们尽快找到你,说有重要的事情要通报你。”
  刘硕一听,也呆不住了,他向莫孔朝露出一个为难与抱歉的表情,说道:“莫市长,您看……”
  黄燕玲的话,莫孔朝都听到了,他也知道秦海正是兄弟陶瓷厂的灵魂人物,是兄弟陶瓷厂能够取得所有这些成绩的幕后英雄。听说是秦海有急事找刘硕,莫孔朝心里也是咯噔一下,他说道:“既然有重要的事情,你就赶紧回去吧。”
  “好的。”刘硕答应着,便向外走。
  莫孔朝在他身后叮嘱了一句:“小刘,如果有什么紧急情况,你就随时打我家里的电话,知道吗?”
  “知道了。谢谢莫市长。”刘硕一边说着,一边已经走出老远了。
  回到厂里的办公室,刘硕急不可待地拨通了秦海家的电话,听到对面是秦海的声音,他连忙问道:“秦厂长,出什么事情了?”
  秦海在电话里问道:“刘大哥,我想问一下,库塞拉的人有没有找你们?”
  “库塞拉?”刘硕愣了,刚才回来这一路上,他想到了无数种可能性。唯独没有想起这个只打过一次交道的日本库塞拉公司。虽然秦海曾经向他和黄燕玲介绍过库塞拉公司在国际陶瓷行业中的地位。但由于没有直观的感受,刘硕对此并没有特别放在心上。此时听秦海凭空说起库塞拉,刘硕只想大骂一句:这小鬼子,怎么阴魂不散啊!
  “秦厂长。库塞拉从来没有联系过我们。到目前为止。有两家日本的陶瓷经销商跟我们洽谈过。一家想要在全球市场上的总代理,被我们直接回绝了。另一家想要亚洲区的总代理,我们也没有答应。正打算说服他们只做日本市场。”刘硕认认真真地向秦海汇报道。
  “哦,原来是这样。”秦海的声音听起来十分平静,他说道:“你们要时刻关注一下,日本人做事一向是不择手段的,而且野心极大。就在今天下午,库塞拉的两名管理人员到我这里,想出高价买走陶瓷刀的核心技术。”
  “啊!居然有这样的事情?”刘硕惊得目瞪口呆。
  原来,库塞拉的两名高级职员高村武彦和长友修一在圣保罗碰了一鼻子灰之后,库塞拉公司的高层并没有泄气。他们从一名在农机博览会上从事采访工作的日本记者那里弄到了秦海赠送的陶瓷刀样品,随即展开了全面的分析,试图破解中国人造出陶瓷刀的奥秘。
  陶瓷无疑是所有材料中最具有神秘感的一种。陶瓷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陶瓷原料中的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能够改变陶瓷的晶体结构,从而使陶瓷具有某种特定的性能。然而,这些元素所以被称为微量元素,就是因为其在陶瓷原料中所占的比例非常低,低到连分析仪器都无法分析出来。除非拿到原始的配方,否则根本就无法复制出同样的陶瓷。
  此外,制作陶瓷刀的一个关键是陶瓷造坯过程中使用的高分子胶质物,这种胶质物能够在烧结过程中完全挥发掉,却又不在陶瓷成品中留下微小的孔洞。库塞拉公司的研究部门曾经尝试过数以千计的胶质物,但始终未能找到合适的种类。在拿到陶瓷刀样品后,他们曾试图从样品中分析出所用的胶质物的成分,无奈这些陶瓷成品都是经过高温烧结的,胶质物早就在高温中挥发殆尽,哪里还能找出一丝痕迹。
  所有对陶瓷刀样品的分析工作都无果而终,库塞拉公司只是知晓了陶瓷刀的特性,并且清楚地认识到了这种陶瓷烧结工艺的价值。库塞拉公司的总裁当即下令,要求战略部门务必要从中国人那里获得陶瓷刀的详细生产资料,包括原料配方、胶质物成分以及烧结方法等等。
  借助于媒体披露的信息,库塞拉公司确定,陶瓷刀技术与秦海和兄弟陶瓷厂有密切关系。经过讨论,他们认为攻克秦海要比攻克兄弟陶瓷厂更容易,因为前者毕竟只是个人,只要许以足够的好处,就不愁秦海不会屈服。
  带着这样的想法,依然是高村武彦和长友修一两个人踏上了中国的土地。他们首先来到了安河,没有通过任何政府部门的中介,就直接找到了秦海。由于此前曾经打过交道,高村武彦知道秦海是个聪明人,试图靠迂回、欺骗的方法来对付秦海是不现实的,因此这一回他采取了开门见山的策略,直接提出愿意以1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秦海手中的陶瓷刀技术。
  库塞拉公司的情报毕竟还是有一些破绽,那就是没有搞清楚秦海在陶瓷刀业务中的地位。在他们想来,陶瓷刀的发明者应当另有其人,而秦海不过是一个代理人而已。按照中国的科研体制,技术的发明者是拿不到多少好处的,他们所开发出来的技术将会以非常廉价甚至无偿的方式,提供给企业用于生产。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库塞拉公司能够拿出一笔“巨款”,秦海以及秦海背后的人就应该会动心,从而把技术细节透露给库塞拉公司。
  库塞拉公司也考虑过,也许这种陶瓷刀已经申请了专利,他们不可能轻易地获得这些专利同,但是,只要他们能够知道设计思路,以库塞拉公司的技术实力,开发出与中国人不同的陶瓷刀技术也是不难的。
  高村武彦万万没有想到的是,100万美元这样一笔巨款,在秦海眼里居然和一卷手纸没什么区别。秦海明确地告诉高村武彦,陶瓷刀市场能够带来的利润远远不是100万美元能够代替的,别说100万,就是他们出到1亿甚至更多,自己也不会把这种能够下金蛋的技术透露出去。
  高村武彦又碰了一次鼻子,灰溜溜地离开了平苑,不知所之。秦海预料,日本人是绝对不会轻易放弃这个企图的,既然从秦海这里得不到,他们肯定会到兄弟陶瓷厂去想办法。于是,他便紧急给刘硕来了一个电话,通知刘硕要严防死守,防止被库塞拉公司钻了空子。
  “秦厂长,您放心吧,别说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库塞拉公司的用意,就算事先不知道,我们也不会傻到把技术交出去的。”刘硕说道。
  秦海道:“刘厂长,你们有这个意识就好。不过,日本人的阴谋诡计是让人防不胜防的,你们不可掉以轻心。这样吧,如果高村武彦找到了你们,你们能够打发走他,就直接打发掉。如果遇到什么麻烦,无法把他打发走,你们就先把他拖住,然后马上通知我,我会赶到曲武去给你们帮忙的。”
  “好的好的,秦厂长就放心吧,你那边的事情也忙,就不用惦记着我们这边了。”刘硕反复地说道。
  放下电话,刘硕把秦海说的情况向黄燕玲、明永波等人陈述了一遍,并且笑呵呵地说道:“秦厂长也太小看我们了。这是在咱们的地盘上,小鬼子还能拿我们怎么样?再说了,实在不行,咱们还可以找莫市长帮忙吧,哪里需要让秦厂长大老远跑过来?”(未完待续。。)
  ps:  4000字的一章,用来补昨天欠的一章,应当合适吧?
  没有月票,推荐票也可以多投几张吧,让咱们的书也能在推荐榜上露露脸。


第二百九十二章 吓死人的来头

  刘硕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他放出狂言之后没几天,高村武彦真的到曲武来了。与他和长友修一同行的,还有从京城以及省里来的七八位官员,光小轿车就来了五辆之多。细一打听,这几位京官的来头都大得吓死人,别说刘硕,就连莫孔朝都有些扛不住了。
  “这位是国家经委的陈媛局长。”
  “这位是外贸部的赵博文司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