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誓不为后-第3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难道平硕王已经有了什么想法不成?如果这样,请平硕王快给寡人讲讲。”看到楚流烟如此操劳国事,朱元璋又是心疼又是欢喜;却又不能表现出来,只好以说事为由,站起身,转过龙案,走到她身边,亲切的说道。
看着朱元璋流露出少有的温情,不知道为什么楚流烟觉得心中不由得一乱;只好使劲按捺住自己的心情,继续低着头,从身上取出一个奏折,高举过头递给朱元璋;同时说道:“这是臣的一点愚见,请陛下御览。”
笑着取过这篇奏折,无法表述情怀的朱元璋,只好又转回龙案之后,仔细的看着楚流烟所说。
“楚爱卿,你的这篇奏折写得太及时了,寡人甚是欣慰;你可以详细的给寡人说说吗?”看过奏折之后的朱元璋,脸上的笑意更浓了;抬起头看着书案前低着头的楚流烟说道:“寡人恕你无罪,你抬起头来说。”
楚流烟随即抬起头,脸色平静的说道:“臣以为在现阶段,由于天下很乱,而且我们还在四方征战,所以我们的国力还是很空虚;黎民百姓的生活还是很苦,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应该提倡百姓大力开垦那些荒废的土地,使得粮食生产可以再比较短的一个时期内,得到很大的提高。”
“是啊!如果粮食生产提不起来,别说黎民百姓的生活,就连军队的粮食供给恐怕也很难维持。”从小就深深知道挨饿滋味的朱元璋,深有体会的说道。
在思考了一会之后,朱元璋再次问道:“楚爱卿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粮食产量在以后很短时间内得以全面提高?如果有这方面的想法,继续给寡人说说。”
“臣觉得可以让那些囚禁在牢中的罪行较重的犯人,发配到边关附近开荒种地,也许可以就近解决守关官兵的粮食问题;这样的话,就可以减少摊派在黎民百姓身上的赋税,也可以让百姓有更大的自觉性来搞粮食生产。如果在发布一条律法,规定只要是新开垦出来的荒地,还可以免交两年的赋税,这样又可以提高百姓搞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太好了!你说的这些办法太好了!寡人立刻下旨,由你来主持这些法规的制定。”朱元璋听了楚流烟的一席话,感到一直压在自己心头上的一块重重的石头给搬开,心里倍感轻松;他立刻拿起朱笔,快速的写下了一道圣旨,交给楚流烟。
“楚爱卿,这些法规的制定和初步的实施,就有你来统一执行;如果有人敢暗中阻挠,你可以凭借这个诏书,有权先斩后奏;我希望在今后一段时间里,早日看到成绩的出现。”朱元璋神色坚定的说道。
“谢谢陛下的信任,臣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委托。”接过圣旨的楚流烟继续说道:“臣在此替天下百姓谢谢陛下,愿陛下永远龙体安康;让天下苍生在陛下的治理下,可以幸福的生活下去。”
“哈哈,哈哈哈!楚爱卿太会说话了,不如随朕一起吃饭,以庆祝国家的成立。”朱元璋发出了邀请。
“谢谢陛下,可是我还有一些关于垦荒方面的事情没有解决好,我要立刻找人去办理,微臣只好先告辞。”楚流烟可不想惹来非议,立刻婉转的推辞道。
沉吟了一下,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快;可是在转瞬间又消失,微笑着说道:“楚爱卿为了国事,可是操劳不断,你可要注意身体;寡人还要依仗你来帮助寡人治理国家。”
“谢谢皇上的嘱咐,微臣一定会为国事鞠躬尽力;让陛下不至于为了国事太操劳。”楚流烟不想让朱元璋看出自己的心意,只好老套的应付着:“陛下,臣先告辞。”
“好的,我会敬候佳音。”朱元璋有些失落的看着楚流烟,嘴里轻轻地说道。再次告辞之后,楚流烟快步离开了皇宫;走出很远之后,楚流烟这才偷偷的摸了一下自己的后背,感到冷汗湿遍了整个后背;心想:如果朱元璋坚持邀请自己一同进膳,自己还真是不知道拒绝好,还是不拒绝为好;想到这里,楚流烟心中一阵后怕,进一步加快了离开的脚步。
看着远去的楚流烟,朱元璋心中一阵惆怅;自己一直压在心里的思绪再一次翻腾出来,如此一个美好的身影,如此一个贤内助,却不可能属于自己;看来自己的这个愿望是不可能实现,只有多多的照顾她,让她为自己皇位的巩固,而多出些好的建议,这才是一个正理。且不说朱元璋如何处理这个情感问题。再说说走出宫殿的楚流烟。
不断思量如何完成皇上交下来的任务,楚流烟没有察觉对面走来的一个人,好在对面的人先一步抬起头,这才让两人免于碰到一起。
“哎哟!这不是平硕王吗?今天还有事来请是皇上吗?”来人惊异地问道。
楚流烟抬起头一看,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阴沉,随即说道:“既然李大人问我为什么今天来到皇宫;可是,我也想问问李大人你这是干什么?”
“哈哈!楚大人这张嘴就是厉害;好好好,算我错了还不成吗?我这是有些事情需要请示皇上,只好硬着头皮,求见皇上;这些楚大人满意了吧。”李善长语词闪烁,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朝堂卷 第四章 万三捐国
“李大人到底有何事需要面见皇上?不知道是否可以透露一点给我?”看着李善长躲躲闪闪的样子,楚流烟觉得这其中有什么事情,因而故意问道。
“唉,还不是一些琐碎之事;可是不请示皇上,出了事,我可担不了责任。”李善长顾左右而言他。
“看来左相国所要禀报的事情,不像是琐碎之事;如若不然,为什么在今天这个日子里来求见皇上;我想李大人没忘记今天是什么日子吧。”不想让李善长蒙混过关的楚流烟,可不像如此轻松的让他混过这一次。
“哎呀!自己怎么忘记这个事情了,看来自己今天要小心,可不要被这个婆娘给搞砸了整个事情。”心中暗自思量你,李善长你嘴里却说:“我可是记得,今天是皇上让文武百官与民同乐的日子,我怎么会忘记;再说了,平硕王大人这好像也是从宫里出来吧。”
“我今天只是为了如何恢复国力,而进宫向皇上进言;我楚流烟做事从来没有不可对人言,这下你满意了吧。”楚流烟直直的看着对方,语词简练的将难题再次推给李善长。
“看来平硕王全心为公,此言非虚,在这普天同庆之时,楚王爷还在操劳国家大事,佩服!佩服!老夫可是自叹不如。”李善长避开话题,不断地称赞着。
“李大人这是不愧是相国,说话办事竟然圆滑到了如此地步,说了这么些废话,就是没有说出自己求见皇上有什么事情。”楚流烟直接讲话挑明,看看这只老狐狸再如何瞒着不讲。
“这个……这个……这个也没什么事情;啊……对了,我这次进宫的目的和楚王爷是一样的,也是为了增强国力这方面的策略;希望得到皇上的批准,以求尽快得到实行。”狡猾如狐狸的李善长,眼珠一转,转口说道。
“既然李大人不想说就算了,我又何尝真的想知道李大人的建议;但是,我还是相劝大人一句话,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有些事情在办以前,还是掂量掂量为好。”说完,不等气的目瞪口呆的李善长出声,楚流烟一抱拳,就转身离开了午门。
“你……你……”刚想出声反击的李善长,眼见楚流烟挺胸大步离开,只好气唿唿的转身向御书房走去……
*********
三日庆典很快就过去,在第四天早朝的时候,楚流烟没等朱元璋开口询问,就走出队列,将奏折举过头说道:“皇上,臣有本奏。”
“呈上来。”皇上大声的说道;黄门官走下品台,将奏折呈交给皇上。展开一看,朱元璋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抬头说道:“平硕王所奏,整合寡人执意;黄门官,传下去,让诸位大臣都看看。”
躬身接过奏折的黄门官,快步走下来;将奏折首先交给了左相国李善长,他赶紧展开,瞪眼细瞧,没等读完;他就出声说道:“这个主张太好了,真是太好了!”嘴里一边说着,眼睛却继续瞧着;等他看完,将其递给了右相国徐达之后,嘴里还是啧啧有声的称赞。
看到李善长也是如此推崇楚流烟的奏折,没有看到奏折的满朝文武们,一边交头接耳,一边不时的看着还没有传送过来的奏折;而看过奏折的官员,却积极忙忙的相互说着什么。
当满朝文武纷纷评论此事之时,皇上开口说道呢:“众位爱卿,你们觉得如何?”
“启奏陛下,楚王爷的奏折说的太精辟,如果照此办理,国力很在不长一段时间里,就会有很大的改善。”一直和楚流烟唱反调的李善长,此时却站出来,大声的支持。
点头称是的皇上,脸上的笑意更多;长期困扰自己的问题,在这几天里,就被谋略出众的楚流烟所解决;看来自己将她封为平硕王这件事,做得可是太对了。
心中暗暗称赞自己的朱元璋,眼看众臣还在议论楚流烟所奏之事,因而在此问道:“既然众位爱卿对于平硕王所奏之事,没有反对意见,寡人将责成中书令将此写入正式的法规之中,从即日起,通报全国,开始实施。”
“皇上英明!”众文武官员齐声山唿道。
“退朝!”在山唿声中,朱元璋走出了大殿,向后殿走去。很快,礼部所颁布的法规,送达全国的各个县衙;再由衙役们写为布告,张贴在四乡八邻,希望每一个人知道。
由于朝代刚刚建立,各级官员还是比较廉洁,因此,此法规的实施也比较规范;很多没有田地的穷苦百姓,抛家舍业,到荒芜人迹的大片平坦之地,开垦出属于自己的土地;这样一来,原本在战争中被荒芜的良田,被再次开发出来。也因此让很多家庭有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来源。
坐在御书房,看着地方官员转奏上来的报喜奏折,朱元璋感到心情很好;等到吏部送来了全国的国库收支情况之后,更是喜笑颜开。
太师中书左丞相录军国重事兼太子少师韩国公李善长此时正好陪伴在旁,看到朱元璋对于全国赋税比例的规定很赞赏的样子,却插嘴说道:“陛下,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爱卿,有什么话,就不要吞吞吐吐,就只管说嘛。”心情很好的朱元璋,神情很随和的说道。
“臣怕搅了陛下的好心情。”李善长躬下身子,行了一礼说道。
“寡人免你无罪就是了。”朱元璋一摆手说道。
“臣看到‘江浙地区’这四个字,想起了陛下上次宣我进宫所交代的事情;我派人经过调查,在江浙地区地区的人们,却是家家都心中拥戴着已死的张士诚;他们借着设置神牌的借口,家家设有张士诚的灵位。”
“原来这件事是真的,旷费我如此好的政策来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看来对于这帮刁民,就应该好好惩治一番。”朱元璋恼怒的骂道。
“不知陛下想如何惩治这些刁民?”李善长小心的问道。
“李爱卿,你说如何对待这些人?”朱元璋转过脸,看着李善长问道。
“这个……这个……对于这个问题还是陛下您来拿主意为好;您是皇上,可是金口玉言,你说什么都是正确;全国的臣民都应该遵从。”不想被人唾骂的李善长,唯唯诺诺的说道。
“怎么?一向直言的左相国,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吞吞吐吐,不敢畅所欲言。”朱元璋熟知李善长对于自己的态度,今天见他这样,因此有些奇怪的问道。
“既然皇上询问老臣的意见,老臣就直言了;我觉得既然这些地方的人,一直如此暗中对抗朝廷,我们不如在赋税上做做文章;让他们知道一下,朝廷的威严是不容触犯。”李善长将已经准备好的话,趁机说了出来。
“嗯,这个办法好;你立刻写出具体的方法,将奏折交到上书房,然后我发下诏书,让这一带的官员奉旨行事,我就不相信他们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心情去怀念张士诚。”朱元璋用恶狠狠的语气,大声说道。
“皇上,既然要实行新的赋税制度,不如这些地方的官员调动一下,也许这个制度实施起来,会更快一些,不知陛下的意思如何?”本来就在想法设法安插自己的势力,如此良机,李善长怎么会放弃。
“好,你在奏折中,可以斟酌几个一心为朝廷的官员,将他们的名字写在奏折中;我顺便将他们写在诏书中,在朝堂之上公布出来;让他们奉旨前往这些地方,以便由他们治理这些顽劣的乡民。”
“臣遵旨。”满心欢喜的李善长,再次躬下身子,行礼说道。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你明天将奏折呈上来,我会尽快处理此事。”说着,朱元璋抬手向外示意。
“臣告辞。”说完,李善长退出了御书房,转身向宫外走去;走在空旷的石子路上,李善长有一种很想大笑的心情。只是在这森严的皇宫之中,这种行为的后果,他李善长可是清清楚楚,只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快步走出午门,坐在自己八抬大轿中,低声嘿嘿的笑着…………
**********
又是几天过去了,就在全国的百姓欢唿自己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的时候,江浙一带的百姓,却在衙役张贴在村镇的布告上,得知从即日起,这一带的百姓要交的赋税,是邻省百姓的十倍;如此一来,百姓刚刚获得的喜乐心情,又一次跌倒了谷底。
江浙一带,原本是张士诚的地盘。当地的百姓对张士诚十分拥戴。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江浙的百姓多有怨怼,引得朱元璋很不满意,又加上李善长的一番挑唆,朱元璋自然就对百姓们进行压制。
在百姓连番的唿声中,一些有功名的读书人和一心为百姓的官员们,联名上书朝廷,希望废除这个不合理的条款;最后惹恼了皇上,派专人将这些人中领头的几个读书人和几名官员,抓了起来,押解到京城,投入到了天牢。
很快这些事情也被刘伯温和徐达所闻;这一天,刘伯温匆匆来到右相国府,来找徐达商量此事如何办理。
来到府门外,不等门官通报,刘伯温就直接走进了府内;熟门熟路的他,直接就来到了书房外。
“老徐,你在里面吗?”嘴里一边喊着,刘伯温推开门就走了进去。
“刘军师今天是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刚一进门,徐达就笑着迎了过来。
“你别给我打马虎眼,我就不相信了你会不知道江浙一带的赋税被加了两倍。”火急火燎的刘伯温,直接说出了来的目的。
“唉!我虽然是右相国你,可是这些事,根本就不必通过我,就会被吏部发布下去;我这位右相国只能管管军事方面的事情罢了,我对此事也很心焦。”徐达叹了一口气说道。
“可是我们这些为官者,总该为这些百姓做点什么吧;难道我们还不如那些有功名的秀才和地方官吗?”刘伯温抖抖手,有些怒气的说道。
“现在皇上刚刚宣布这项法规,我想短期内很难收回,还是等些时候再找机会,上书奏明此事为好。”深知朱元璋品性的徐达,无奈的说道。
“是啊!依照皇上的性情,恐怕真的很难再立刻收回成命,看来只好再等等;只是这样就苦了江浙一带你的黎民百姓。”感到痛心疾首的刘伯温,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江浙一带的百姓,陷入到艰难困苦中,而无能为力……。
***********
在湖州路乌程县南浔镇的镇南头,有一座规模很大的园林似的建筑群,建有各式花木扶疏的大小花园,亭台楼阁一应俱全,回廊曲折,花木成林;而每一处亭台之间,更是被一个个清澈见底的小池塘所包围;然而这些小池塘又被各种精巧别致的细流或暗流所通,从而让这些池水,常年保持清澈。内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