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当白事知宾的那些年-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八方们经营饭店的同时,就会留意谁家会办丧的消息。然后告诉来往行宾,让他们在这边等着。
    这边天气热,又正是夏天,我从包里拿出报纸扇风。
    胖子汗流浃背,也要过一份报纸。
    大爷爷倒没什么感觉,他接着说:听八方对于行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他们在经营饭店的同时,偶尔会不经意向客人透露这边有非常厉害的人能办丧事的消息,也相当于间接帮行宾拉了生意。
    以前虽然行宾人数不算少,但是知道行宾的人平均下来,每个地方并不多。所以就靠他们听八方帮行宾宣传。
    所以你们对那个胖婶放尊重一点,咱们有什么事儿还得依仗他。
    胖子说:强龙不压地头蛇?
    大爷爷笑着看他:就是这个道理。
    行宾一般做完生意之后,会匀点儿报酬给听八方。
    我和胖子这才知道其中竟然有这么多门道。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雅馆的经营,已经更多的放在了饭店本身,很多时候,帮行宾揽活已经成了他们的副业。
    我听到这儿,一想,的确也是这样,现在谁家要办丧,一般都是直奔殡仪馆之类的地方找人,谁还会来雅馆啊。
    随后,我们在这边歇了一宿,第二天下午,胖婶接到了一个电话,然后他跑到后头来说:有活了,你们准备准备,就去宋刘村。
    大爷爷拱手道了声谢,并且表示过几天就回来。然后换上那身中山装,带着我们往宋刘村赶。
    宋刘村并没有公交直达,我们走了一半,只能步行前进。
    大爷爷边带着我们往前走,边说:行宾为什么叫行宾呢,除了四处行走揽活之外。这个行,也指的是在办丧之前,望闻问切需要四处行走。
    办丧之前,不管是否能直接到达办丧的人家,都得在半路下来,一路走过去,顺便和路人交流一下,了解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
    胖子虚心点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弄来了一个黑皮笔记本,拿着笔恨不得把大爷爷说的每一句话写在上头。
    大爷爷接着说:办丧的事儿虽然很赶,但是丧办不好,坏了的就是别人一家。所以这事儿,说赶,也赶。说不赶,你们也不能太悠哉。
    我们这一路上就往前走着。
    路上大爷爷是见着人就上去聊两句,直到把这十里八乡的情况摸的八分清楚了,才催促我们赶路。
    宋刘村有点儿远,一般看村子名,就能直到这村子大概是怎么样。
    像这个宋刘村,十有八九是村子里头住着的都是姓宋和姓刘的。
    这一路上经过了解,也的确是这样。
    宋刘村村子所在的地方有点偏僻,我们绕过一座山,费了好大功夫才到了那个村口。
    村口已经站着两个人,疑惑看着我们。
    我和胖子上前说明来意,那两人依然还是半信半疑。
    这时候大爷爷上前说明情况,告诉他们我们是胖婶介绍来的,那两人表情才稍微放松下来。
    我们看着大爷爷那身整洁的中山装,心想,果然不管干什么事儿都是人靠衣装。
    那两人把我们领到村子里,胖子东瞅瞅西看看,拉着我说:你看这个。他指着别人家院子里头的一个东西。
    这边几乎每家每户都有院子,看上去都有点闲钱的样子。然后一大半人家的院子里,都有一个小坑。
    这小坑是干啥的?
    后来才知道,整个村子都是靠着挖竹笋为生,这边有个传说,说的是在家里挖个坑,竹笋自己就会跳到坑里。
    我们跟着那两个人一路到了需要办丧的人家那里。
    那家应该是宋刘村里边最大的一户人家,家里修的很漂亮,一群人在屋子外面交头接耳商量什么。
    那两个人把我们领过去之后,简单介绍了一下,紧接着另外一个人跑去打了个电话。
    通过胖婶确定了我们的身份之后,才把我们请进来。
    大爷坐在屋子中间,死者是个老太太,前几天被送到医院之后,医生也是说不行了,又让他们拖回来准备后事,结果今天中午就去了。
    这户人家比较好面子,听说胖婶那里有人专门办丧,所以就打了个电话喊人过来。
    我们坐在屋子中间仔细了解了一下才知道,他们不仅请了我们,还请了人来唱歌。
    话事的是个中年人,见到大爷爷就是一句:丧事办的漂亮点。
    大爷爷没说什么,只点着头。
    我和胖子看到那中年人一脸不把我们放在眼里的眼子,心里头都有点不舒服。
    大爷爷拉住我们:常有的事儿。
    古往今来都是这样,有些人仗着有点儿钱,就不把其他职业放在眼里头。
    来了就尽心。大爷爷说。
    我和胖子忍住,等着看大爷爷怎么办这个丧。
    大爷爷说先不慌,办丧之前还得帮死者清理身子,这就不是我们能做的事儿了,为了避嫌,他让主人家找人来帮忙擦洗了一边,然后换上寿衣。
    大爷爷吩咐人找来竹床,停放尸体。
    结果放了没一会儿,那中年人也不知道上哪儿搞来一个挂着彩灯的玻璃棺材,也就是那种上头是透明的玻璃罩子,里头有鼓风机样子的东西帮忙换气。盖上棺材之后,那彩灯闪的稀里哗啦的,放在室内供给他人磕头。
    我和胖子看的直摇头。
    胖子问:这样行么?
    大爷爷苦笑:说行也行,说不行也不行。
    本地丧葬,对此并没有特别严格的规定。只是按照以前的作法,人死后,都要在竹床上待一段时间。因为宋刘村的人和竹子打了一辈子交道,最后放在竹床上,也就起着一个象征意义。
    老太太的尸体也的确在竹床上放了那么一阵,虽然最后被移到了水晶棺里头,总体来说,还是勉强符合当地习俗的。
    那中年男人非要这样做,我们也没办法,只好跟着大爷爷忙前忙后。
    宋刘村人死之后没有点长明灯的作法,所以大爷爷也没有这样做,而是偷偷往老太太的鞋子里塞了个东西。
    我记得先前周家村村长那时候,大爷爷也是在他鞋子里塞了东西,但我们没看清。
    胖子问这是啥。
    大爷爷从荷包里摸出一团棉花,我们这才知道大爷爷往老太太鞋子里塞的是一团棉花。
    胖子说:塞进去就舒服了?所以死后的路好走?
    大爷爷点点头,又补充了一句:也不仅是这样,古时棉花被称作古贝,织造精细的布称作氎、白氎。
    这玩意一来垫到死者鞋子里之后,的确是很舒服。二来棉花是个很吉祥的东西,相当于告诉死者,你家以后肯定会发达,你就安心去吧。
    大爷爷还说:我们行宾经常赶路,有时候脚磨的不舒服,就会在鞋子里头弄一团棉花。所以这棉花一般随身携带。
    我和胖子听完恍然大悟。
    然后我们又在屋里忙前忙后,帮忙在灵堂挂花,将堂屋里头一些不应该留着的东西都拿到后院放着。
    其实这办丧说起来很难,其实前前后后也就那么点事儿。
    忙完之后,大爷爷让我们去别的地儿坐着,等着看戏。
    这时候他跑到了这家主人那里,说了些什么。只见到那中年男人表情忽然变得非常难看,随后那他让人帮忙跑到村子里的其他老人那里问了一下情况,转头苦着脸看着大爷爷:真要这样做?
    大爷爷坚定点点头:是的。
    
    第五十六章  望闻问切
    
    那中年男人姓宋,其他人都叫他宋哥。
    宋哥愁眉苦脸,大爷爷就站在边上不说话。
    宋哥问:您怎么知道这么多?
    大爷爷盯着他:我毕竟从事这一行很多年,虽然是第一次来这边,但是很多事情随便询问一下就知道了。
    这时候我们才知道,这宋刘村以前其实是两个村子的,分别是宋家村和刘家村,后来两个村子才合成了一个村子。
    这宋家村以前有个规矩,母亲死后,长子要在堂屋里,让父亲用扁担打屁股。
    为什么这样说呢?
    宋家村的习俗很不一样,当地除了靠采竹笋为生之外,谁家的竹笋味道做得好,在当地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他们村子很久之前有个节日,就是整个村子的人,一到了节日当天,每家每户就炒一盘竹笋,端出来,挨家挨户让别人尝。
    谁家味道最好,在当地也就越有面子。
    这是为啥呢,因为在以前,当地物质并不丰富,挖出来的好笋大部分都拿去卖了,自己溜下来吃的都不咋样。
    我和胖子感慨: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所以村子里头,每次做竹笋的日子,都是大日子。这时候往往都会拿出可能一个月都舍不得吃一次的肉,合着好笋一起炒。
    这做饭的基本都是女人,所以一个女人的厨艺,就决定了他在当地的地位,也决定了他们一家在当地的地位。
    所以在母亲死后,儿子为了报答母亲对家庭做出的贡献,都会在堂屋里头,当着母亲的面,趴在条凳上,让父亲拿着一根扁担,死劲打儿子的屁股。
    谁喊疼的声音越大,也就是越孝顺。
    不过随着宋、刘两村的合并,生活越来越好,这个习俗也就渐渐没人遵守了,到了现在,估计许多人都不知道还有这一茬儿。不然宋哥也不用让人去询问村里头的老人了。
    说实话,这算不上什么大事儿,就算是村里头的老人估计也有不知道的。
    宋哥一脸为难。
    我和胖子在底下默默为大爷爷竖起大拇指。
    大爷爷回头坐下:凡事以当地习俗为先。
    宋哥又过来问了两次,大爷爷都没说什么,只说你自己看着办。宋哥咬了咬牙,喊来了他的兄弟,他爹走的早,这事儿得兄弟代劳。
    大爷爷拦住他,说不慌。
    这打屁股的事儿,还得在晚上。也就是大家吃完饭,一圈人站在院子里追悼的时候,当着大家的面进行。
    宋哥咬牙同意。
    大爷爷坐如钟,对我们说:这都是望闻问切的本事。
    我们这才知道望闻问切对一个行宾来说有多么重要,除了办丧需要,很多情况下,如果主人家太为难你的话,你还可以借机出一口气。而且这事儿还都是按着当地习俗来的,都是为死者好的事儿。
    大爷爷说:每个地方的习俗都是随着时代在变化的,有的可能很快就摈弃了,但咱们行宾可不能忘了。
    他严肃看着我们:这习俗有好有坏,碰上事儿的时候,该怎么拿捏,你们自己心里头要有一个分寸。
    在这些事情上面,行宾和知宾都有一个原则,就是三观一定要正,不能做害人的事。
    我和胖子点头如捣蒜。
    快到了晚饭那会儿,宋哥请来唱歌的那伙人也来了,我和胖子看着这伙人总有一种梦回学校的感觉。
    当时我们也就是在这里边混了几天,帮忙守了几次夜。
    宋哥请他们过来,也就是唱个歌,哭个丧。
    随后的事情就跟以前差不多了,基本上就是大伙吃饭,其他人在外头唱歌。然后到了晚上的时候,一伙人披麻,站在院子里。大爷爷端来一个条凳,宋哥很为难的趴在上头,他兄弟拿着扁担过来,一扁担一扁担往屁股上面抽。
    那兄弟还留了两份力,不过因为是夏天,穿得很薄,所以打上去也不好受。
    宋哥直叫唤,只是不知道是真疼还是假疼。
    打完之后,宋哥站起身满头大汗,这时候才轮到哭丧。
    我和胖子在边上看着,大爷爷过来,指着外头那个坑说:这宋刘村的坑,都是宋家人才挖的,有两种说法。一种就是你们先前知道的,挖了坑之后,竹笋就自己往坑里跳。第二种是,都说儿女是母亲的心头肉,宋家村的人建房子的时候,都会在院子里挖个坑,然后把挖出来的土,送到山里头,相当于说山里头的竹笋都是我们的儿女,我们不仅要靠他们吃饭,还得心存爱护我和胖子听的啧啧称奇,每个地方的似乎都有他自己的传说,像周家村村民出生之时,父母都会为他们准备一副新的碗筷;我和胖子曾经帮人守夜时候,那个村子的守夜之人要喝三杯酒;然后再就是现在的宋家村。
    大爷爷说:宋刘村里女性地位很高,所以他才会心甘情愿去挨打。
    所以在这边有人过世的话,特别是女性,就得重视这丧礼该和男性的区别。这些就是望闻问切,你们俩以后得多注意一点。
    我和胖子连连点头,这望闻问切的事儿还真难搞。
    一干事宜忙完之后,就是守夜了。
    宋刘村守夜,第一夜必须得长子来,我、大爷爷、胖子也跟他一起。
    大爷爷说:第一夜,如果不是习俗不允许的话,最好陪着别人一起,主要是担心出事。
    我们这才知道,守夜的时候,第一夜是最容易出事的时候。
    宋哥和我们坐在一起,他屁股还疼着,找了垫子垫在板凳上,他问:大爷,您那里人?
    大爷爷拱了拱手:放心好了,哪里人不重要,我们是胖婶介绍来的,一干事宜交给我们准没错。
    宋哥一脸心悦诚服,大爷爷今天虽然没做什么,但是对宋刘村的了解,比他这个本地人还要多。
    宋哥说:那明天还有什么要准备的吗?
    我们看着装着老太太的那个水晶棺,心里头是真的不舒服,我参加过这么多丧礼,还从没见过这样子的。
    大爷爷摆摆手:该做的今天都做好了。
    第一天很关键,但接下来的两天与其说是为死者办丧,不如说是迎接客人来访。这些倒没什么好说的,主要就是上香烧纸,长子还礼罢了。
    宋哥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也没再继续询问。
    我们坐在堂屋聊天,宋哥看上去并不伤心,我们也不好问什么事情。
    不过我们在堂屋聊了很多关于老太太的事情,才知道老太太生前不简单。他们父亲走的早,宋哥兄弟两个都是被老太太拉扯长大的。兄弟两个也争气,赚了大钱,老太太的确也享了几年清福,到死也没什么遗愿。所以宋哥才想着要把这场丧风光大办,也算是尽了一份心力。
    我和胖子看着宋哥,这人的确是有心,但是有时候做事太看重自己的意思了。
    大爷爷瞅我们一眼,小声说:认真听。
    我和胖子不敢多话,这应该也是望闻问切的一环,了解死者生平,到时候好做一些事儿。
    聊着聊着,我们就聊到了宋刘村院子中间的那个坑。
    宋哥忽然想起来了什么似的:原先我也不信这些的,但是小时候发生过一件事。
    原来宋哥小时候家里非常穷困,光靠着他母亲一人,只能勉强保证不饿肚子。但偶尔也会吃了上顿没下顿。
    记得是有一年冬天,宋母出去做事儿,许久都没有回来。
    宋哥说:妈以前冬天都很少出去的,但是那一年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出去忙了。
    那年冬天寒风凛冽,外面大雪不知道飘了多厚。宋母不知道接了个什么活计干,就跑了出去。宋哥和他弟弟两人就在四处漏风的屋子里待着瑟瑟发抖。
    可是宋母这一去一整天都没有回家。
    宋哥和他弟弟饿啊,一天没吃饭,再加上外头又冷,实在饿的没办法,于是翻箱倒柜的找东西吃。他们家穷困潦倒的,最后连一颗米都没找着。
    最后实在饿的没办法,烧了点热水,放了点盐和酱油喝了一碗。
    但是这哪扛得住,熬到半夜,两兄弟饿的不行。这时候他们忽然听到外头有动静,以为是母亲回来了,就爬起来看。
    结果一开门,除了外面的鹅毛大雪,啥都没看到。
    两兄弟关了门回去睡觉,结果刚在床上躺下,又听到有人敲门。
    他们开了门看,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