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的力量-南海扬-第3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唯一合理的答案。
“印度只是西方各国一个廉价的软件外包基地而已。他们根本不具备培养超一流黑客的土壤。”而在五角大楼的会议厅内,曾经纵横网络世界的各位顶级黑客显然对安布罗斯上校的一系列论点嗤之以鼻。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印度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其全国总计的10亿人口中至少有5亿是文盲,但是软件业的成就却举世瞩目。仅10年时间,印度软件业就将日本和欧洲远远抛在了后面,成为仅次于美国、雄居世界第二的软件大国。近几年,印度软件业的年增长率均在50%以上。在全球被评为软件能力成熟度5级的40家企业中,印度就有29家。
但是所谓印度软件业强盛的神话在五角大楼所招募的这批黑客眼中却不过是一个不值一驳的笑话而已。借助着被称为“计算机总理”的拉吉夫。甘地1984年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要用电子革命把印度带入21世纪”的治国方略,印度实际上是用了20年的时间通过权力培养软件人才的国策。由于印度历史上是长期英属殖民地,因此储存了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英语系的科技人才库。加上印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数学发达的国家,因此印度学校的数学教育课时很多,中学的数学课课时每年约达200小时。因此在印度政府权力的引导,印度的软件人才迅速以几何基数增长着。
“不过他们培养的不过是软件行业中最基本的程序工匠,而不是大师。”
坐在安布罗斯上校的米特尼克此刻笑着说道。作为黑客圈内的知名人士,米特尼克曾多次与印裔软件师交流甚至交锋过。他曾不止一次的接触过印度软件公司开发出来的软件:整个体系架构非常清晰,按照客户的要求实现了全部功能,而且相当稳定。但是打开具体的代码一看,却拖沓冗长。印度的软件人才主要是通过职业教育而不是高等教育来培养的,这样虽然大大降低培养成本和使用成本,缩短了培养周期。但是这一体制之下所产生的往往海量的“软件工人”,却极少可以产生一个富有创造力和激情的大师。
“但是就如同所有的流水线一样,往往总会有少数精品从其中脱颖而出的。而法里特就是其中之一。”安布罗斯上校微笑着说道。在他深邃的蓝色瞳孔中仿佛又显现出在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求学的岁月。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系是全世界理工科排名第2。仅次于美国公立大学之王—伯克利大学。在位于信息世界的心脏地带的“硅谷”附近的校园里,当时刚刚修完计算机专业的安布罗斯上校意外的遇到了来自遥远印度的天才—法里特。
“法里特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一个黑客,或者说他曾经是一名‘白帽黑客’。”所谓的白帽黑客(whitehat
hacker)指的是正当使用黑客技术以测试网络和系统的性能来判定它们能够承受入侵的强弱程度的特殊人群。“OH,SHIT!我最厌烦这些自以为是的白痴。”米特尼克显然对白帽黑客这个名字充满了敌意,因为真是一位名为Shimomura的白帽黑客,协助FBI成功逮捕了他。
“法里特和你想象中的白帽黑客有些不同,他的确有超长的天赋。他几乎有寻找系统弱点的第六感。但是他本人却无法成功的组织一次象样的攻击。因此我的导师很偏爱他,同时也认定他是注定不过是一个自己手中的放大镜而已。他在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的教研室里待了真正6年,在这6年里他接触过无数拥有极高安全系数的系统。但是他却可以轻松的找出对方的弱点,说这种能力在印度被称之为‘天眼’。终于五角大楼找上了我的导师,并希望通过民间的一些组织来检验我们军方一些系统的安全性……。”
安布罗斯上校侃侃而谈,仿佛在叙述一位旧友的恋爱史。
“等一下,你说过我们的系统具有极高的安全性,也说过法里特无法成功的完成一次象样的攻击,而是这几次入侵行动却干净利落。”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卡特赖特中将显然已经对这个年轻的军官失去了耐心。“是的!我的将军,但是相信你也知道除了我们的联邦之外,还有一个国家盛产真正的顶级黑客。”
安布罗斯上校微笑的回答道。“你是说……俄罗斯!”卡特赖特中将此刻竟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过去,人们害怕的是俄罗斯黑帮,现在换成了俄罗斯黑客。”这似乎已经成为了最近网络世界上的一种共识。前苏联时代雄厚的数学实力造就了一大批这个领域的天才,马尔科夫、鲁金、康托诺维奇这些宛如涅瓦河畔的北极光一般绚烂的名字足以支撑起这个红色帝国在0和1数字组成的世界同样的霸权。在冷战结束前的岁月里,人们大多认为俄罗斯人在计算机领域并不擅长。但是随着不断揭开的铁幕,人们惊奇的发现了一个同样足以与西方分庭抗礼的计算机王国。苏联从来不缺乏计算机人才,缺乏的不过是专门生产计算机电子元器件的企业,或者可以说他们无法象美国人那样从日本购买到那些自己所需要的电子元器件。
苏联的解体宛如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几乎在短短十年之间俄罗斯人的黑客技巧便已经到达了到了难以置信的地步。他们都是相当出色的程序员,是真正与网络融为一体的人。他们知道如何在网络中进进出出,而又不留下任何蛛丝马迹。他们曾多次成功入侵五角大楼的电脑系统、破解了微软的源代码,入侵北约网站,轻易的从西方国家的各大银行窃走上百万的美元。他们几乎最强的编程员,他们绝不会象美国或其他地方的所谓黑客,只是从网上下载一个黑客程序便开始所谓的攻击。他们往往是自己亲自动手编写攻击的指令。
“先生们,如果真如安布罗斯上校所说的那样,我们必须认定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刚刚得到消息,印度人正在攻击巴基斯坦陆军的战区指挥信息系统。”在随着美丽的女秘书在耳边的低语,美国军事首席信息官的约翰。斯坦波特不得不向大家证明了安布罗斯上校的推理。
第六十六章:星月快车上
巴基斯坦在历史上曾经与印度发生过三次战争,站在巴基斯坦人的角度来看这三次战争虽然恢弘,但是对于巴基斯坦人而言却无一不是耻辱的代名词。尤其是第三次印巴战争之中,印度在二线战场作战的劣势之下,依旧成功的将东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从巴基斯坦的国土之上永远的肢解了出去,这不仅令巴基斯坦国力严重受损,军事实力大打折扣,更深深的伤害了聚集于伊斯兰堡旗帜之下的广大巴基斯坦人的自尊心。加上克什米尔问题的长期悬而不决,更令这两个国家的边防部队不得不长期以来在雪山冰川之上不断展开军事对峙和小规模的交火摩擦。
相信绝大多数巴基斯坦男人的心目之中都会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将代表着穆斯林荣誉的绿色星月战旗插上印度门和泰姬马哈陵之上。因此巴基斯坦军队从来没有讳言过印度便是他们永远的假想敌。而其陆军的作战理论更是在前三次战争失败的经验之上,千锤百炼针对印度陆军作战的特点而提出的。在银灰色的月光之下,一队隶属于巴基斯坦陆军总司令部的轮式装甲车在数辆英国生产的“白鼬”4轮装甲侦察车的掩护之下来到了距离拉合尔仅17公里的瓦嘎边境口岸。
这里曾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唯一开放的陆路边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的士兵每天傍晚都会在这里举行庄严的降旗仪式,无论是酷日还是暴雨,两国士兵都在号角声中挺起胸膛,神气十足地进行步操,走向彼此,然后在同一时空降下属于自己国家的国旗。那“万岁印度!”和“万岁巴基斯坦!”此刻似乎还在空气中回响着。“我真的从来没有想过真主会如此厚爱巴基斯坦。但这个上天赐于我的良机却就在我纸缝之间如风中的沙砾一般吹去。我越想握住,却只会加速它的逝去。”曾经掌控着整个巴基斯坦这个南亚强国全部军力的基亚尼上将,此刻只穿着巴基斯坦最为传统的男性服饰—“格米兹”和“谢尔瓦尔”。站在这片圣洁的月光之下。
作为巴基斯坦男性最为普遍的装束,被称为“国服”的格米兹是一种过膝的长衫,胸前开半襟,两侧开衩。而谢尔瓦尔则是一种宽大的长裤,腰部打着褶裥。穿着如此民族的服装,不复戎装的基亚尼上将显得多了几分祥和之气,他摆脱着身边的警卫独自的走向那座已经在战火中被夷平的边境口岸。从这里向东不过20公里就可以抵达巴基斯坦陆军攻占的第一座印度城市—阿姆利则。站在这片无比安宁的大地之上,基亚尼上将所能感觉的却并不是心灵的涤静,而是一种空前的无力。
对于巴基斯坦而言,印度曾经是一个无比强大的对手。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印度军队对巴基斯坦先发制人的攻击一直都是伊斯兰堡的噩梦。根据位于拉瓦尔品第的巴基斯坦陆军司令部的推演,在一场常规战争中印度陆军仅需要凭借部署在西线的机动部队—由2个装甲师及4个独立装甲旅组成的装甲雄师便可以轻松的突破印巴边境之上的巴基斯坦陆军防线。无论是萨特莱杰河,还是杰纳布河甚至是印度河显然都无力阻挡这支铁骑的脚步,如果在自己祖国的中部腹地,赶来的巴基斯坦陆军预备队无法战胜入侵之地的话,这个国家将会不可避免的被拦腰斩断。高原之上的政治中心—伊斯兰堡和海滨的经济引擎—卡拉奇将难以再互相呼应,如果没有第三国力量的支援,等待巴基斯坦只有使用终极手段—核武器进行反击。
在对手行动之前先发制人似乎是巴基斯坦改变自己被动的国防态势的唯一途径,但是在印度这样的庞然大物面前,巴基斯坦不过是面对的着巨象的一只山猫,它的爪牙虽然锋利却根本无法伤及对手的筋骨。这也就成为了伊斯兰堡在以并不强盛的国力维持一支超过六十万的军队的同时,仍在拼命加强自身核武库建设最为直接的理由。一代又一代的巴基斯坦军人或许都在等待着,等待着真主给予他们一个能和印度人公平对决的机会。虽然这个想法多少有些异想天开,但是除了真主显灵之外,巴基斯坦人真的无法在与印度的综合竞争中看到可以获胜的希望。毕竟巴基斯坦的国土面积仅为印度的四分之一多,人口只有印度的八分之一。国内生产总值仅是印度的六分之一,军费开支是不过印度的三分之一。
但是在万千次的祈祷之后,真主却似乎有了回应。在21世纪的第8个年头,新德里由于自身野心的膨胀以及一连串的政策和军事失误,最终滑向了毁灭的深渊。与东盟及中国在马六甲的连场激战已经消耗了这个国家多年以来积累起来的精锐海、空军力量。而一群激进的军人的冒险则令这个国家失去了所谓“民主”的华丽外衣。孟加拉的战场牵制了印度原本还占据优势的陆军兵力,南部各邦的独立倾向而令这个的战略纵深荡然无存。巴基斯坦终于第一获得了与印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较量的机会。唯一的障碍或许只有曾经保护过巴基斯坦的核武器了。“对印度本土的进攻将遭到新德里疯狂的核打击”—这一设想此刻已不是虚言恫吓。不过在中、美、英、巴四国的联合行动之下,这最后的阻碍也被轻易的清除了。
“我们要在2周之内攻陷新德里。”基亚尼上将的雄心得到了整个巴基斯坦军队的支持。激进的少壮派军官和士气高昂的部队早已如牢笼之中的斗牛一般,吸引他们眼球的只有那唯一的红布—新德里。此刻所有理性的建议都已经被归入了危言耸听的行列。即便是被尊为“军神”的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在发起攻击的时间表上也不得不听从于广大将士们的意志。
“等待中国盟军在孟加拉—印度东部战线的春季攻势完结之后,再展开全面的攻击。”、“先进军印控克什米尔,在完成消化这一区域之后,再从北部和南部同时展开攻击。”在巴基斯坦军队之中,并非没有不同的声音。与穆沙拉夫并肩作战过的众多老将曾不止一次的向基亚尼上将提出他们个人的意见。但是在基亚尼上将的眼中,这不过是一些风烛残年的老人的愚见而已。“他们根本不理解这一战对于巴基斯坦的重要性。我们要向美国人、不,是向全世界证明巴基斯坦的价值。我们必须赶在中国人之前战胜印度夺取新德里。这样我们才能在接下来分割印度的行动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基亚尼上将此刻还清楚的记得自己在拉瓦尔品第对穆沙拉夫所说的那些豪言壮语。
“我相信这些话语你已经对我们那些年轻的将军们说过无数遍了吧!”面对着自己眼前这位踌躇满志的同僚,穆沙拉夫显然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陌生和孤立。巴基斯坦的军队已经被这个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男人所煽动,正在逐步走向背离自己的疯狂。这种源于长期对印度的恐惧和仇恨的疯狂,显然早已超出了穆沙拉夫所能掌控的范畴。面对着眼前的这一切,他只能选择默默的承受。“看在真主的份上,为了巴基斯坦的明天,请珍惜每一个士兵的生命。”这位戎马多年的老兵最终以恳求的口吻向着自己曾经无比信任的基亚尼上将说道。
“巴基斯坦的明天?我敬爱的总统先生,请您设想一下,一个从阿曼湾到肯帕德湾,从兴都库什山脉到德干高原,从印度河流域到恒河流域的崭新帝国,一个版图足以超越莫卧尔帝国早期疆域的新巴基斯坦共和国。为了这个宏伟的蓝图难道巴基斯坦的军人和公民不应该作出一些牺牲吗?”面对穆沙拉夫最后的请求,基亚尼上将也不过报以一个轻蔑的冷笑而已。看着这个远比自己年轻的军人逐渐远去的背影。穆沙拉夫和基亚尼几乎可以确定一个共识。那就是一旦基亚尼成功的实现了自己的军事战略,那么他便可以轻松的返回伊斯兰堡取代穆沙拉夫的位置,因为在他的身后将是数十万志得意满,正陶醉在胜利之中的巴基斯坦军队的士兵。而那些倒在战场之上的倒霉蛋或许不过是他们统帅那宏伟计划中那可怜的祭品而已。但是基亚尼当时或许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这场几乎是稳操胜券的战争之中最终落败。
第六十六章:星月快车下
在战后很多以这段历史被背景改变的影视作品之中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阿什法克。基亚尼上将往往被描述成了一个野心膨胀但却志大才疏的野心家。甚至很多亲身经历过那场灾难的巴基斯坦陆军的军官在谈起那场战争之时,都会在第一时间将所有的责任推委给这位自己曾经无比拥戴和支持的最高指挥官。“我尽到了一个军人全部的责任,但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啊!”这或许是事后大多数巴基斯坦军官的一致供词。
不过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当印度西部军区司令—帕斯里查中将在自己位于新德里的指挥中心之内下达了全线反击命令之时。大多数的巴基斯坦陆军部队依旧对即将到来的灾难一无所知。虽然整个白天的攻势并不顺利,但是巴基斯坦陆军南、北两个集团军群依旧在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之后,凭借自身的装甲优势楔入了印度陆军的防线纵深。其中北方集团军群所辖的第1集团军作为巴基斯坦陆军传统的尖刀—突击部队,经过了12个小时的激战,全军由印度旁遮普邦的贾朗达尔市出击,连续突破了印度河、萨特莱杰河和拉贾斯坦运河所组成的河网地带,成功的合围了印度旁遮普邦最大的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