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的力量-南海扬-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21集团军任何机会,全军以在马六甲战场之上一直没有机会一展身手的第149机械化步兵师为前锋,气势汹汹的从锡金直扑西里古里走廊,然后继续向南奔驰而去。
中国陆军第149机械化步兵师的前身是于1945年10月组建的冀鲁豫军区独立第2旅,虽然在众多“红军师”面前谈不上根红苗正,但是他的战绩却同样辉煌。1947年北上赴东北后,改建于四野之中战斗力位具首位的一纵参与了辽西会战、主攻沈阳、平津战役。1949年编入第18军,番号改为第52师。驻防于西藏南部的江孜、日喀则、亚东地区,成为此后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中绝对的主力,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更是以偏师的身份,重创越南陆军皇牌部队—316A师主力。强行突破了山高坡陡,地形复杂的越军“沙巴防线”,最终与友军携手给予了越南陆军以重创。
而在中国陆军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第一批整编改装的机械化师之一,中国陆军第149师更成为了中央军委配置在西南方向针对中印边界的快速反应部队。常年以来一直都以中印边境地区为主要预设战场,常年在西藏自治区南部山区进行针对性训练,在糟糕的山区公路之上,第149师整师整团摩托化开进时速都可以达到40公里,随着“老搭档”—中国陆军第52和第53山地步兵旅在锡金和西里古里两地的奇袭得手,由中国陆军第149机械化步兵师的2个主力团—第445、第446团为主力组建的6个先遣突击集群的便如风驰电掣一般穿越依旧犬牙交错的战线,不仅扫荡了印度陆军各地的残余抵挡力量,一举打通了甘托克到西里古里的战略走廊。
而在西里古里城下,刚刚在火车站被横穿不丹展开奇袭的中国陆军第53山地步兵旅打了一记闷根,几乎连锅端了整个师部的印度陆军第922步兵师毫不容易才恢复了指挥系统,让通过铁路机动抵达战区的各部队在西里古里城郊地域下车展开。各个集结地域内到处堆满了散乱一地的武器弹药和补给物资,背着步枪的步兵四处奔跑着寻找属于自己的连队,而军官们则大声咆哮呵斥着每一个人,在没有月台等卸车设备的情况下,印度陆军的士兵们只能用肩背手扛的方式将沙袋和原木搭成陡坡让坦克、步兵战车和大口径火炮等重型装备从平板车上艰难驶下。
又一辆俄制T—72M1型主战坦克缓慢的挪动着履带,在步兵们手舞足蹈的指挥下在狭窄的平板车上小心翼翼的转向,敞开的炮塔顶盖之上已经被长途奔袭搞的筋疲力尽的印度装甲兵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了驾御自己的战车之上—已经有多辆坦克因为下车时操作不当,底部朝天翻倒在地。被脚下的铁轨吸引的全部目光此刻无论如何也无法看到在地平线的尽头卷起的一股股烟尘。“轰……”一声巨大的爆炸声中,这辆可怜战车的炮塔被从侧面射来的10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击中。整辆坦克猛的一振,虽然这一击并不足以摧毁这辆坦克,但是却已经震撼了每一个印度陆军士兵早已恐慌的心灵。
一发又一发的炮弹从远方的地平线上飞来,准确的命中着那些刚刚卸下火车的车辆和火炮。纷飞的火焰和碎片令拥挤而混乱的这个“临时车站”瞬间成为了充斥着死亡的地狱。慌乱中的印度陆军士兵第一时间能想到的不是奋起抵抗,而是四处溃逃,在混乱堆放的各种武器的弹药被引爆之前跑到危险距离之外。但是在那些裹挟着无数以爆速飞行的各种碎片面前,人类的奔跑速度显然无济于事。而停留在火车之上的印度陆军的坦克则在眼前不断涌起的连环爆炸之中,成为了一路冲杀而来的中国陆军02型100毫米轮式坦克歼击车的最佳目标。
与驰援吉隆坡的中国陆军第58机械化步兵旅反坦克连所装备的05型120毫米8轮坦克歼击车不同,中国陆军各机械化步兵师的主力团所大量装备的主力轮式坦克歼击车均为主炮选用100毫米滑膛炮的这种02型突击炮。突击炮,可以说是一个被历史遗忘已久的名词,20世纪30年代处于疯狂扩军之中德国陆军为了弥补自身装甲力量的不足,发明的一种以反坦克火炮为主要攻击武器的自行火炮。由于当时德国国力有限,坦克部队只能集中到装甲师,而成本较低的突击炮则以营为单位配备给步兵师,隶属于炮兵序列,作为步兵师最主要的装甲突击力量及反坦克火力。这一概念在随后的战争中为主要交战国所接受。但是随着二战的结束,由于步兵火力不断增强、步兵战车的出现、以及对反坦克导弹的迷信等原因,突击炮逐渐变成历史名词,一度消失在战场之上。
直到20世纪末,随着铁幕的瓦解冷战结束,两大阵营之间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骤然减少,而各地区中、小型武装冲突问题却凸显出来,在讲究快速部署的新战略环境当中,重型的主战坦克一度成为了笨重的冷战遗物,取而代之的是车体轻、速度快、后勤简便的轮型装甲车。在这方面西欧的各国可谓先知先觉,其轮装部队在80年代便已经宣告形型,而拥有装载着大口径反坦克的轮式坦克歼击车,而一度成为了轻型装甲车辆对抗主战坦克的无双利器,而日益在日益强调机动性和火力的中国陆军之中,装备轮式坦克歼击车的呼声也在21世纪的初叶到达前所未有的程度。
面对军方日益紧迫的要求,中国军工迅速拿出包括有4种口径在内的4种备选方案。其中125毫米火炮由于装填系统过于庞大复杂,所以几乎无法将其安置在轮式底盘之上;而国产的89式120毫米滑膛炮优点明显,其性能堪与德国莱茵公司的RH…120型火炮匹敌,足以对抗现役任何国家的主战坦克。唯一的问题在于其体积与后座力太大,只采用8×8轮式底盘。在快速部署中受限制较大。而105毫米线膛炮与100毫米滑膛炮的选择弹性则较大,其中能与大量的现役59系列、88系列坦克采用通用弹药可以105毫米炮的一大优势,而100毫米滑膛炮性能虽与105毫米炮相当,但只能与86式牵引反坦克炮共通弹药。
面对这样的局面,中标的呼声一度集中在装备120毫米的8×8底盘和装备105毫米的6×6底盘之上。但是结局却令所有人大跌眼睛,最终中国人民国防军选择了少量采购装备120毫米的05型轮式坦克歼击车用于装备机械化步兵旅,而真正夺得头筹的主力型号却是一直不为大家所看好的02型100毫米轮式突击炮。而其中原由细想起来也并不复杂,02型轮式突击炮采用了的是目前中国陆军各集团军都广为装备的86式牵引式反坦克炮作为主炮,选用这种型号可以减少数量庞大的中国陆军各主力师磨合和训练的过程。虽然86式100毫米滑膛炮的威力仅能满足于对抗第二代主战坦克。不过02型轮式突击炮最初的设计思想便是以牺牲战术性能,换取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把中国步兵师的火力、机动性提升。而且在后续型号的改进之上,02型轮式突击炮架设了炮射导弹的导引装置,可携带6枚炮射反坦克导弹,也算初步具备了有效打击第三代主战坦克的能力。
而最为有意思的还在于这种新型武器的命名之上。炮兵部队坚持将这类新型战车称为自行反坦克炮,或者复古称为“突击炮”,却坚持不象05型12毫米轮式战车那样冠以坦克歼击车或驱逐战车的头衔,因为坦克歼击车隶属于装甲兵管辖,而突击炮则是如假包换的炮兵兵种。
一辆又一辆的印度陆军坦克在平板车上被当作重装甲靶标而遭遇中国陆军这种新型轮式突击炮的蹂躏,最终被一一打着,成为了铁轨之上宛如串烧的风景。而在整个恒河平原之上,印度陆军第922步兵师早已溃不成军。面对着中国陆军第149机械化步兵师宛如水银泄地般的猛攻,早已由于长途奔袭和师部遇袭而处于混乱状态之下的印度陆军几乎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印度陆军的士兵除了转身向南撤退之外,唯一的选择就是面对一路狂奔而来的中国战车放下武器,高举双手。
而与地面部队的快速推进几乎同时展开的还有第13集团军陆军航空兵的“蛙跳”攻击,恒河平原之上数十辆的印度陆军的军用卡车和步兵战车正象非洲大草原上被狮群围猎的角马般疯狂疾弛着,不时有车辆由于抛锚而被迫停了下来,但是他们的同僚除了表示同情之外只能继续扬长而去,这空前狼狈的景象,让人很难想象他们曾是拱卫过新德里的精锐部队之一。
无论如何这个机械化步兵营中的绝大多数人相信他们已经摆脱了被歼灭或俘虏的命运。因为只要再全速开上几个小时,他们就可以抵达印度东部比哈尔邦城市格蒂哈尔,那是的守备部队应该还在坚守着城市。但是就在所有人都憧憬着进入城市后的那一份解脱之时,数个掠过他们头顶的黑影却另他们的所有梦想化为了泡影。那是4架机身下方悬挂着一辆8轮全地形车的通用型直升机,一个印度陆军的军官显然认出了它的型号—那是美国陆军的UH…60“黑鹰”直升机。“我们在同时对抗中美两个大国……。”绝望的声音中所有的车辆停下了已经过热的引擎。
不过这显然是一场误会,因为这些直升机的外型虽然和UH…60“黑鹰”直升机几乎没有区别,但却是不过装备于中国陆军的民用型号S…70而已。
20世纪80年代,为加强青藏高原地区边防,中国军方曾向美国西科斯基公司采购过24架S…70型通用直升机,印度陆军驻防一线的山地步兵曾有幸目睹过他们的风采。但是从新德里赶来的印度陆军第922步兵师却显然被这些已经使用了20多年的战机吓的不轻。
第六十三章:花谢孟买
孟加拉湾的夜色有着一种原始的美丽,还没有被林立的烟囱所产生的工业污染玷污的天空保持着千年前的纯净,在一轮新月的照耀之下,来自雪山之颠的那潺潺溪水最终汇聚成波涛汹涌的江河在这里奔腾着融入印度洋的怀抱之中。如果不是岸上此起彼伏的枪声,来自新德里的马利克少将正想好好的利用这个临别前最后的机会好好欣赏一下这难得的美景。
“他们显然舍不得你走啊!”驾驶着冲锋舟迅速驶出藏身的河湾,负责前来营救自己上司的女兵们充满着调侃意味的说道。这些来自印度特别安全局女兵营的士兵,几乎全部由多情的马利克少将亲自从数以千计的应试者中挑选而出,除了拥有坚强的意识和良好的战术素养之外,身材和美貌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考量标准。“呵呵!你们都错了,即便顺利的抓到了我,蒂卡。汗少将也无法用我的人头向达卡证明自己的忠诚—那将是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式的不打自招而已。所以用枪声将我赶出他的世界就可以了……。”望着逐渐模糊的河岸和以及那座名为巴里萨尔的孟加拉城市,马利克少将唯有苦笑。在他到来之前,没有人比他这个始作俑者更坚信印度可以轻易的通过入侵孟加拉来缓解各方面的矛盾,但是在他的离开之时,留下的却是印度陆军深陷重围的11个陆军师,以及一个曾经自诩为强大的国家轰然崩塌的背影。
中国海军的“上海”号核动力航母战斗群重新活跃在孟加拉湾的波涛之上,最终彻底破灭了印度陆军攻陷达卡的最后迷梦。乔京德尔最后孤注一掷的武装直升机攻坚集群,不过是饥饿的中国海鹰的开胃点心而已。在扫荡了达卡的上空之后,挂载着各种对地攻击武器的中国海军航空兵四处出击,在全面压制了印度陆军脆弱的野战防空系统之后,达卡周遍的每一处印度陆军的核心阵地都不过是不设防的猎场而已。无论是补给节点、部队集结地域、交通枢纽或是指挥中心,只要一旦被列上攻击序列,印度陆军的指挥官所能作的便只有尽可能的在空袭中疏散有生力量。
与从“上海”号核动力航母上起飞的歼—11H型重型舰载机和歼—10H型中型舰载机相比,以紧急改制的辅助航空母舰“崇明”号和“长兴”号为基地起飞的强…9型轻型舰载攻击机却往往令印度陆军士兵更恐惧的空中噩梦。因为中国海军航空兵现代化的歼—11H和歼—10H型舰载机一般都担任着精确打击的任务,所以无论是俄制Kh—29T型电视制导炸弹、KAB…500、KAB…1500Kr
制导炸弹、Kh…31P型反辐射导弹还是中国自行研制的C802KD型空对地导弹、“雷石…6”型制导滑翔炸弹都会优先照顾那些技术密集的重要目标,对于普通士兵来说往往只能远远的在天边看到它们尾焰划过阵地上空那惊鸿一瞥的轨迹,以及数分钟后在自己身后传来的那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这样的攻击虽然对整个印度陆军来说是致命的,但是对于一线的官兵来说却多少有些遥远。
不过中国海军从辅助航空母舰“崇明”号和“长兴”号的甲板上起飞的强…9型轻型舰载攻击机的攻击却截然不同。由于机库的限制,中国海军的每一艘“岛”级辅助航空母舰仅能配备10~12架强…9型轻型舰载攻击机,理论上即便2艘辅助航空母舰起飞所有的舰载机群,也不过24架攻击机对于整个孟加拉战场之上,数以千计的印度陆军地面目标来说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但现实却正是这些体态轻盈的强…9型舰载攻击机每次出击都足以令印度陆军的士兵们胆战心惊,最终在达卡外围的战场上溃不成军。
强—9型舰载攻击机往往不会象歼—11H型重型舰载机和歼—10H型中型舰载机采取小规模突击的模式,以双机甚至单机编队的规模进行精确打击。挂载着火箭吊舱和常规航弹的他们动辄便以10架以上的大编队横扫战场,一旦他们出现在天际,印度陆军无论是的修筑有坚固工事的防御阵地还是由众多车辆组成的集结地域,往往都逃不了被如蝗虫般飞射而来的57毫米航空火箭弹打成一片火海的命运。
对于固定区域的打击,印度陆军还可以事先利用己方残存的对空警戒雷达进行聊胜于无的预警和疏散,但是在空袭进行到第三天开始,面对印度陆军日益分散目标以及逐渐撤出战场的情况。中国海军航空兵突然改变了原有的战术。不再采用对预定区域进行的班次空袭的固定模式,而代之以由从安达曼群岛起飞的中国海军陆基大型预警机和“上海”号航母上起飞的舰载预警机交叉补网,在空中担任监控和指挥。随后召唤在预定空域待机的歼—11H型重型舰载机和歼—10H型中型舰载机,或已经进入孟加拉近海的“崇明”号和“长兴”号辅助航空母舰对印度陆军机动中的地面目标进行快速而强悍的攻击。
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空军曾发明了一种新的空战战术—名为“鹰之墙”。即利用预警机指挥大量的在战区上空的F—15型“鹰”式空优战机,隔离出一片“禁飞区”,随时消灭任何企图侵入禁飞区的空中目标,从而确保一定空域的制空权的战术。中国海军航空兵的作法与这种在入侵伊拉克和南联盟的战争中屡试不爽的战术有着相同之处,唯一不同的是将猎场由空中转向了地面,在印度陆军的占领区内隔离出一块块随时可能会遭到空袭的“危险区域”,只要印度陆军的部队进入其中,便随时有可能遭遇到灭顶之灾。
印度空军并非不想给予自己的友军支撑起天空中的盾牌,但是在东北部各地的机场全面遭遇中国陆军数字化炮兵攻击的情况下,印度空军可以升空的战机实在是少的可怜,即便有少数轻形战机侥幸可以从炮火之中起飞,在缺乏预警机引导的情况下,要在中国海军航空兵强大的电磁压制之下,仅依靠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