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超级雇佣军-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载沛一惊,“难道?”
载振呆了,他老子这句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皇上被废了,虽然还是皇上,可被软禁在了瀛台,他还能做什么,不过就顶个九五之尊的名头,安天下人的心。
奕劻抚了抚胸口,平静了一些,“现在外边到处是兵,有北洋的,有护军,还有绿营八旗,你们可知这是为何?”
载沛不明,拱起手:“望王爷说明。”
载振挺起胸,朗声道:“阿玛,这还不明显么,赵青山十恶不赦,大逆不道,妄图刺杀皇上,翁大人,索大人,谭嗣同这些人,都是他杀的,这满手鲜血的亡命之徒,必将他绳之于法,满门抄斩!”
载沛望了理直气壮的载振一眼,暗暗摇头。奕劻则火气又上来了,本想大骂,可看到载沛在这儿,心想以后自己的儿子还要娶秀莹格格,不便太扫面子,于是压住了火,笑了笑,“振儿说的也在理,不过却不是正解。”咳嗽了一声接着道:“孚郡王,你我以后是亲家,今儿个我也不瞒你,现在情势紧张,也好有个计较,免得把自己也栽进去。”
载沛心里一颤,也知这是奕劻在卖好,心想秀莹和载振的婚事也是铁板上钉钉,等这事儿过了,老佛爷定会指婚,自己也没说话的份儿,倒不如受了奕劻的好意,也好给自己的孚郡王府找个靠山。奕䜣走了,现在的恭亲王溥伟还是个十几岁的毛孩子,恭王府终日不见客,自扫门前雪,早没了那块旗人头牌还在时的气势。而醇亲王奕譞因为和光绪的特殊关系,他死后承袭爵位的载沣只吃俸不管事。所以现在的铁帽子王,也就奕劻这宗室远支还说得起话。于是道:“王爷,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奕劻道了声客气,压低了声音,“明为捉拿赵青山,实为斩草除根。”
载沛一震,眼中闪过一丝惊骇,咬住了嘴唇,不再言语。载振也明白了,他其实没多笨,只是太过自负,常常因为眼高于顶而看不着东西。
斩什么草,除什么根,这还不明白?
慈禧一生最在意之事便是党争,此时稳居赢位,还不三下五除二把帝党和维新派洗个干净?
“朝廷要乱一阵了。”奕劻叹了口气,“现在是人人自危啊。”
就在他叹气的当口,书房外传来了一声,“启禀王爷,有个拜帖。”
“压着。”奕劻皱起眉。这三天,他收的拜帖都可以用箩筐装,有求他救命的,有托他办事的,但最多的还是那些候着缺的捐官,看到朝廷政变,帝党倒霉,心里都在琢磨着借此机会混个肥缺。
“王爷,有拜帖。”那奴才没走,还在外边叫。
载振不耐烦了,走过去拉开了书房门,“狗奴才,没听见?”
“这帖子……”那奴才好像受什么惊吓,现在脸都是白的,奕劻觉得不对了,制止了还要接着骂的载振,接过了奴才手里的帖子。
帖子上一个窟窿,明显是刀子插出来的,奕劻心里有些吃惊,问那奴才:“这帖子是谁送来的?”
奴才噗通一声跪下,边磕头边说:“王爷恕罪,奴才也不知道,只是看见这贴儿的时候,刀子插在门上。”
这帖子是用刀子插在门上的?奕劻心里大惊,连忙叫那奴才退下,打开了帖子。
“阿玛,帖子上写的什么?”载振看到奕劻脸色越来越难看,忍不住问。载沛也望着奕劻,心中颤抖。
啪!奕劻将帖子揉成了一团,扔在地上,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
与此同时,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荣禄闭眼坐在高堂之上,身后站着几个幕僚,神色都有些凝重。
“罢了,罢了。”良久荣禄睁开眼睛,容色竟有些颓然。
“大人,作何打算?”一个幕僚小心翼翼的询问。
荣禄没有回答,眼睛直勾勾的望着案头。
那里,是一封信。信封口,有一个赤红的印子。拇指印,用血按出来的。
那拇指印是谁的,荣禄心里很清楚。
……
北京内城一座府邸。
这府邸原本是兵部侍郎索隆的,索隆被杀之后,便充了公,现在则是朝廷第一红人工部右侍郎袁世凯暂时居住的场所。
袁世凯城东的宅子被血洗,几十口人死于非命,现在已被他主动要求查封,所以暂居于此。
“仲仁,你下去吧,我要休息一会。”袁世凯放下一个折子,揉了揉太阳穴。
“军门不要太过操劳,现在是非常时期。”张一麟道。
“我省的。”袁世凯闭上了眼睛。
“仲仁告退。”张一麟下去了。
袁世凯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过了好一阵子,睁开了眼睛,眼内精光暴射,哪里有半分疲倦的样子!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袁世凯冷声自语,“没想到,这头狼竟还有机会。”
嘭!他双手拍在桌上,猛地起身,眼中的寒意几乎将周围闷热的空气驱散。
“胡余胡!”袁世凯喘着粗气,“你太聪明了,也太会看人心了,本想借赵青山之手将你除去,没想到你竟投向了他!”
“克林德……”袁世凯眉间紧紧锁着,脸部肌肉不停抽搐,“你什么意思,专门来找我,就是为了赵青山?难道,你们信不过我么,这些阴险狡诈的洋鬼子!当你袁老子这么好对付?日你娘的!”
袁世凯一脸狠色,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变回了那个街头好勇斗狠的小流氓。
“好,好,好。”
连说了三个好字,袁世凯推门出去。
正在院子里守卫的曹锟看到袁世凯出来,连忙过去,“大帅,仲仁不是说您在休息吗?”
“睡不好。”袁世凯眼中波动着。
曹锟愣了愣,敬了个德式军礼,“我曹仲珊必保大帅安全!”
袁世凯拍拍他,挤出了个笑容,“那头狼失手了一次,绝不会再来,只是现在……”
“什么?”曹锟问。
“德国人要转风向了,他们一定知道了朱尔典和我见面的事。”袁世凯道。
“他们怎么会知道的?”曹锟刚问完就反应过来,咬牙切齿的道:“一定是胡余胡那个江湖骗子!”
“他不是江湖骗子。”袁世凯摇头,“这个胡子问,早年曾在欧洲游历,精通西学,加上本身又是寻龙之术的传人,不可小视,现在那头狼有他相助,我们一定要小心行事。唉,也是我太过心急,如果不急着借赵青山之手将他除去,那头狼也不会有现在这个机会。是我大意了,和朱尔典密会时没有避开他。”
“大帅,这不能怪您,那个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胡余胡是个两面三刀的小人。”曹锟道。
“对,这不能怪我。”袁世凯眼中闪过一道微光,“德国人要我去四川,以便他们的手伸向西南。哼,西南偏远落后,区区一个四川总督,怎是我袁慰亭的归属?”
“大帅,我不是这个意思。”曹锟连忙解释。
袁世凯摆手,“我知道。仲珊,秘密去趟英国使馆,跟朱尔典说他的要求我同意了,请他来此详谈。”
“好。”曹锟点头,接着又问:“那赵青山?”
袁世凯冷哼一声,“他喜欢做德国人的狗就让他去做。四川?等他发展起来,这个天下,已经姓袁了!”
第一百五十二章 峰回路转(三)
夜色笼罩了京城。德国使馆花园的一座喷泉边,赵千坐在石台上,望着夜空。
“北斗星……”赵千唇边泛起一丝浅笑,“那应该就是北斗星了。”
脑海中,却是一张清丽的容颜,以及,那幽幽的古筝。
“你恨我,肯定恨我。可为什么,我心里,却不想让你恨我。难道这就是无奈?”赵千把手伸进池子里,捧起池水。
“大帅。”陈荣走了过来。
“没看见我在感怀?”池水从指间滑落。
“罗壮查到了。”陈荣望着赵大帅的侧脸,眼中微微一动。
赵千转过头,望着陈荣,嘴角依旧挂着笑,可陈荣却觉得大帅心里在想什么。
“十天后,午门。”陈荣说。
“嗯,准备充分。”赵千语气很平静。
“大帅……”陈荣忍不住想说什么。
赵千缓缓摇头,依然笑。
陈荣抬头,满天星斗。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五六。”赵千站了起来。
“十之八九。”陈荣道。
“八九太多了,太难受,五六就够了。”赵千点燃支烟,“旧金山和香港有消息了?”
陈荣从怀里拿出两封电报。赵千看了一眼,“不用给我看,直接说。”陈荣点头,“查理说没问题,旧金山那边美国军方已经派了专员考察过,说你的要求他们会考虑。”
“什么条件?”赵千问。
陈荣就知道大帅会这么问,笑了笑说:“卡瓦看到你的电报,第一时间就同意了美国军方专员的要求。”
“以卡瓦的智商,应该明白这边陷入了困境。”赵千轻叹一声,“卖吧。”
陈荣接着说:“青山97式的专利技术出售给了美国陆军,不过卡瓦也提出了条件,青山兵工厂必须成为美军专属生产商,也就是说,除了青山兵工厂外,美军在十年之内不得让其它公司生产青山系列的步枪,卡瓦在电报上说,合同已经签订。”
“法制国家的好处。”赵千叼着烟,伸了个懒腰,“还好旧金山有个窝,不然真成丧家之犬了。洗洗睡了,你们也去准备了,十天之后一定要把人救出来,记住,你们是毒蝎,世界上最好的军人。”
陈荣犹豫了一下还是道:“哈泰是满人。”
“管他什么人。”赵千扔掉了烟,“只要跟着我走这条路,就是兄弟。”
陈荣不再说话。赵千看了他一眼,“把人救出来,直接去四川。”将一叠银票塞进了陈荣怀里,“还有德记珠宝行里的家伙,都带上,很重要。注意安全,一切都靠你了。”
陈荣收起银票,深深看了赵千一眼,敬了个军礼。
……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
7月8日。德国公使克林德发表声明,要求清廷彻查7月3日政变始末,同时表示这样的事情已经威胁到了德国公民在北京的安全,严重影响到了中德关系。
7月9日。刚刚取代田贝成为美国驻华公使的康格发表声明,同样以强硬的口气要求清廷彻查政变始末,并声称坚决保护美国公民的人身安全,尤其是在政变中受到不人道待遇的一位美国公民……
同时,康格还提出了对等原则,认为欧美各国应该联合起来帮助清国尽快融入文明世界的大家庭,鉴于此,清国理应进行门户开放,使各国在清国享有同等的机会,共同为帮助清国发展尽力。此外,清国关税不应被控制,应由清政府合理征收……等等。
“门户开放政策?”当晚赵大帅得到消息后,第一反应就是这几个字。看来美国人不甘寂寞了,自己这位美国公民只是借口。不过按照现在的情势,康格的声明反而更有利,因为自己给了他们好处,不久之后,青山97式便会成为美军的制式步枪,而且门户开放政策美国酝酿已久,打赢了美西战争,现在该把手往这儿伸了,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就是需求和代价,没差。于是叫来了田国良,让他想办法联系美国公使康格,明天抽个时间和自己见一面,并准备好了50万美元的厚礼……
7月10日,就在赵千在美国使馆和康格喝红酒时,慈禧同一时间收到了三个折子。
袁世凯,荣禄,奕劻。清廷三大权臣竟然同时上折为赵青山辩护,认为京城盛传的关于赵青山的种种全是谣言,赵青山祖上便为大清臣子,乃忠臣之后,不应蒙受不白之冤,其中必有隐情。另外还有好多废话,总之是行文严谨,关键的东西一点没说,赵青山是好人之类的话倒是一麻麻多。
这三位同时上折为赵青山说话,慈禧不得不掂量掂量了,加上本来就忌惮袁世凯,也想有个人来制衡制衡那头老虎,于是立刻叫来了李莲英关起门商量。
7月11日,香港总督查理在接受香港一家报纸采访时说起了清廷7月3日的政变,惊人的提出了这是某个妄图吞并清国的国家在幕后策划的阴谋,呼吁所有国家联合起来,还这场政变一个真相!
7月12日,东交民巷各国公使在英国使馆内举行了酒会。酒会持续时间很长,直到晚上才结束,酒会由英国公使朱尔典和法国公使吕班牵头,其间各国公使都发表了看法,不过有两国公使没有被邀请,第一个就是不受待见的德国公使克林德,第二个则是日本公使内田康哉……
当晚,日本使馆内气氛凝重,内田康哉第一时间将北京的情况发回日本。
7月15日,英国公使在索尔兹伯里内阁的授意下,发表声明,要求清廷调查真相,说有人在蓄意破坏欧洲的和平,不顾世界的安全让亚洲陷入水深火热。看到这份声明,各国,尤其是法国和俄国都明白,英国人就是把矛头对准了德国。
这就是索尔兹伯里内阁在外交上的光荣孤立政策,认为英国足够强大,不需要和任何国家结盟,以前推行俄国威胁论,现在又是德国。报纸是田国良拿来的,赵千边看边想自己这只英俊的小蝴蝶真是个催化剂。
第二天,7月16日,法国和俄国公使先后发表声明,废话一箩筐,纯粹打酱油。
三天后,7月19日,日本发表声明,声称清廷的政变与他们无关,并指出日本是个友好的民族,一直与各国交好,单凭一个总督在接受采访时随口而说的话和一场日本为了自|慰,哦不,是自卫赢得的一场战争来判断是不公平的。不过,日本虽然这么说,还是将日本公使内田康哉解除了职务,任命松|井庆四郎为署理清国事务的公使。其实,人家英法俄根本没拿你当回事,随便吓吓你,你就受精,哦不,是受惊了。肯定的,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怎么可能凭借查理在香港按赵大帅的意思瞎嚎两句就作出决策的,谁叫你内田康哉没事就往克林德那儿跑的,你想亲德,那我就给你点厉害瞧瞧。
7月22日。这场政变终于落下了帷幕。
袁世凯获益最大,俨然已有了凌驾于荣禄和奕劻之上、满清第一权臣的架势。
而赵青山,峰回路转,竟从罪人变成了有功之臣,成为四川巡抚,即刻离京上任。
同时,清廷开始不遗余力的镇压拳民,因为帝党维新派被杀的屎盆子,扣在了邱志和的脑袋上,在天下仕子的骂声中,在各国的压力下,拳民|运动,进入了一个低潮。
……
“大人,天津的消息!”一个瘦高的幕僚冲进了荣禄的书房。
“他们放人了?”荣禄猛地站起。
“是的,大人,天津的宅子说,幼兰郡主已经安全回去,毫发无伤。”那幕僚激动的道。
荣禄松了口气,缓缓坐下,“这赵青山,倒还有原则。”
“大人,此人十恶不赦,胆大到了极点!”幕僚骂道。
荣禄没说话,沉默了一会,开口道:“他也是有所求,如不这样做,我也不会上那个折子,他现在已经翻不了身了。你难道还没看出来,这个人,与洋人瓜葛颇深,如非那些洋人施压,园子里也不会这样轻易的放过他。四川……洋人的爪子,要往西南伸了。”
“大人的意思是说……”幕僚一惊。
荣禄点点头,闭目沉思。半晌,睁开眼,“里正,给我叔父奎俊送个信儿,能发电报就发电报,不能发电报就快马加鞭,告诉他,赵青山要去四川了,不要和这个人唱反调,不然没有好果子吃。”
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川(一)
清朝的官制,省的最高军事行政长官称巡抚,又叫封疆大吏。按清朝官制,每省设巡抚一人,巡抚之上设总督,总督一般辖三省或两省,也有只辖一省的总督,如直隶总督、四川总督,该总督也就兼管巡抚事,一般不再另设巡抚。
可老子却成了四川巡抚。白马上,赵千身着满清官僚子,脑后的三品顶戴一晃一晃的。给了权,不给印,老子头上还有个总督,妈的,他是省长,老子只是个主持工作的副手。
胡余胡跟在后面,骑在一匹棕色的马上。“大帅。”他跟了上去。
赵千侧头,“你叫我什么?”
胡余胡笑了一下,“我听他们都这样叫你,身为你的幕僚,我也应该如此称呼才对。”
“什么叫幕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