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 全(txt)作者:酒徒-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秣,须臾辄尽。所以必速战速决,时日越久,越对我军不利。如我是脱古思帖木
儿,就弃了应昌、和林等重镇,在草原上和你兜圈子,再以游骑扰你粮道。反正
蒙古人财产,不外乎毡帐、牛羊,可以一并带走。待到你粮尽退兵时,尾随而来。
定能让你大败而归”。

    “啊~”。徐达听到这里,手一抖,杯中茶水溅了出来,显然是十分惊讶,
这几年他不轻易言出塞,每日所虑,正是这些,没料到被武安国一一说中,一个
寻常小吏都能想出的办法,脱古思帖木儿麾下不乏宿将,岂能不知。想到这里,
神情愈发沉重。

    “其实以元帅这种宿将,和蒙古人决战,并不需那么多兵,草原上没有名城
雄关,战争除临敌机变外,打得其实是后勤。后勤不济的情况下,兵多了反而是
坏事”。武安国不忍看着自己偶像为难,替徐达支着道:“大帅不如把这三十万
大军精简一下,取十万精锐,置办良马利器,日夜训练。寻机趁蒙古人不备,兵
临其城下,足以一举而灭其国。而现在,其国君新死,必对我有备,实在不是出
塞之机啊”。对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武安国不是很了解,但二十一世纪军事作品
看多了,对“现代战争其实打的是后勤保障”这句话有深刻印象,虽然是生搬过
来,但在徐达耳朵里句句都是至理名言。

    “带十万众,足以扫平天下”,徐达记得常遇春也这么说过。可惜常贤弟死
了,否则定可劝得动皇上。徐达又叹了一声,低声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我中华朝男子,自赵宋以降,好文轻武,不似蒙古人弓马娴熟,临阵往往五不敌
一。若不是当年被蒙古人逼得活不下去,有了同仇敌忾之心,未必能将蒙古人赶
出中原。蒙古人长于弓马,我军长于火器,但火器速度不及弓箭甚远,神机营
(火枪手)不能独自为战,必以长枪、盾牌护之。以精骑相辅。所以和蒙古人作
战,必是各兵种协调配合,以多打少。今脱古思帖木儿拥众20余万,兵少无法与
之抗衡,兵多则粮草不济,确实胜负难料。这次武将多不欲战,皇上听了那般书
生的话,硬压下来,圣命难违,我也只能尽力而已”。

    ‘尽力而已,这可是三十万条人命啊,你就不会据理力争吗’武安国眉毛一
挑,心中对这席卷天下的英雄如此懦弱十分不满。这句话到了嘴边,又生生咽了
下去。

    那徐达是何等聪明炼达之人,见武安国欲言又止,已经明白他要说什么,叹
息道:“老弟必是怪我不力谏,你可知当年武侯阻先主伐吴,被留蜀中之故事。
若武侯得与先主同行,蜀虽败,未必伤得了元气。徐某不才,带这三十万众,未
必获胜,但也能保得全师而返。今曹国公(李文忠)病、卫国公(邓愈)新卒,
四平侯(沐英)征西未归,若触怒圣上,换了他人领兵,恐怕这三十万众不得周
全。一旦伤了元气,众文臣必教圣上筑长城自守,则我大明兵马从此绝迹塞上。
今中原承平日久,重文轻武之风渐起,如此不出三十年,蒙古人又成大患,铁蹄
南下之日,生灵再复涂炭,老弟久居海外,不知蒙古人屠戮之残。徐某个人荣辱
是小,中原气运是大,实不敢逞一时之快,搏一忠臣之名而令山河再次破碎矣!”

    原来如此,怪不得这席卷了半个中原的宿将竟看不出这点成败之机,武安国
终于明白了这千古名将的胸怀,史书上记载朱元璋晚年,诛杀功臣,徐达知自己
必死,竟然不反。原来不是畏朱元璋,而是畏战乱再起,蒙古人乘虚而入。这种
胸襟气度,比起二十一世纪那些天天口头讲爱国,却把国家财产偷偷转移到国外
的贪官,不知高出多少。想到这里,起身施礼道:“小子孟浪,多谢元帅赐教”,
心里一热,鼻子竟有些发酸。

    徐达摆摆手,叫他不必多礼。轻声说道:“我和你一见如故,所以一些不该
说的话,也和你说了,我自己心里也痛快一些,老夫二十余骑起兵,戎马半生,
岂是畏首畏尾之人。二位贤弟才华见识皆高老夫数倍,将来若为国家柱石,切记
遇事多权衡轻重,不可意气用事”。

    武安国不想让徐达压力太大,思索了一会,说:“小子先前言败,也是纸上
空谈,实在莽撞,此番未必没有取胜之机,如果元帅步步为营,慢慢进逼,每日
再派小部骑兵四处抢掠蒙古牧人的牛羊,时间久了,蒙古人忍受不住,自然要和
你决战”。

    徐达听了武安国的建议,知道他是一番好心,笑了一笑,道:“未料胜,先
料败,此乃成为良将的根本,武老弟不必过谦。徐某与鞑子周旋的这么多年,我
未必能胜,鞑子也未必能从我这里得到半分好处”。前后不过几秒钟功夫,已经
从阴影中走出,恢复了那笑咪咪荣辱不惊的样子。

    随后又聊些机械制造之事,武安国二十一世纪所学,在这里无异于鲁班转世,
徐达早就听说过武安国的巧匠之名,今日亲自证实了,非常钦佩。叫过亲兵,取
了一把火铳递给武安国,告诉他这是迅雷铳,由大将焦玉监造。速度比弓箭发射
稍逊,威力大得多。让武安国拿回去研究是否能改进。“如果此铳准确与速度能
与弓箭相当,则我大明军马何需十万,有三万足以荡平塞外,五万足以打到金帐
汗国,让成吉思汗子孙彻底亡国灭种”。徐达郑重的把火铳给武安国亲手包好,
平日如无波古井般的眼中,竟流露出热切之色。

    临别,徐达亲自送了两人出帐,武安国见徐达鬓发已见斑白,心想打仗我是
外行,火器也来不及现在改进,但我从二十一世纪带来的东西,肯定能对徐达有
所帮助。念及此,灵机一动,提过进帐前放于帐外的包裹,从里边拿出自己从二
十世纪带来的俄罗斯高倍望远镜,交给徐达。说:“这是晚辈从海外所带回之物,
平时也用不到,就赠与大帅,希望它能助大帅一臂之力”。然后仔细给徐达示范
了用法。

    徐达拿过来放在眼前,向远山望去,刷的一下,山上的草木竟全拉到眼前,
连山羊的胡子都看得清清楚楚。大喜,知道自己有了此物,又多了几分胜算。正
要言谢,武安国又拿出了自己的连环手驽,连同弩箭盒,还有在匠户营画的图纸,
一起交给徐达:“这个是我做的防身利器,一次可以连发三支,五十步内,可透
重铠。图样也在盒子里。材料用的钢材,今天已经赠送。大帅可命人照样赶制了,
专组弩兵,遇敌时轮番射击。蒙古弓马再娴熟,恐怕也快不过此物”。

    徐达伸手接过,他是久经沙场的行家,只一眼,就知道此物可派上大用,当
即传下命令,让随营工匠照图打造。受了武安国这番恩惠,一时身边无物相谢。
略一沉吟,让亲兵牵过一匹马来,把缰绳交到武安国手上,说道:“武兄弟的身
材,想必寻常蒙古马载不动你,这是海外贩来的良马,圣上去年所赐,就送于兄
弟”。武安国见此马比寻常蒙古马高出一大截,也长出多半个身子,浑身上下通
体漆黑,没有一分杂色,知道这是万里挑一的良驹,刚要推辞,徐达又道:“本
来欲留兄弟在营中建一番功业,但兄弟乃天纵英才,必不是因人成事者,勉强留
你,反误了你的前程。此马名曰奔雷,愚兄就祝他它早日载你,大展宏图”!

    武安国见此,已无法再说一句推辞之语,大丈夫相交,贵在知心。与徐达相
处虽然只有半日,已经若相交数年。深施一礼,正欲上马,徐达又叫来纸笔,写
下一份手谕,着武安国协办北平军务器械,便宜行事。武安国知道徐达是见了这
些自己造的刀兵之物,怕将来有人找自己麻烦,预先给自己留了退路,心中涌上
一份感激,接过来郑重放在怀里,不再言谢,上马飞奔而去。

    那马脚程奇快,把郭璞等人遥遥甩在了后边。众人唤他,武安国也不答应。
自从来到这古代,他第一次如此被人感动,想着徐达慷慨激昂的话,心乱如麻。
只听见耳畔风声呼呼,夹杂着一个声音不住问他,何去何从,何去何从,到底何
去何从。

    正文第八章风起洪武十一年夏,魏国公徐达出居庸关,取热河上营(今承德),
拔大宁(内蒙宁城),一路势如破竹,大小十余战,斩首三万余级。元帝畏之。
问策诸臣,丞相驴儿主弃应昌,平章完者不花,乃尔不花主战。正在犹豫之间,
徐达却停下了脚步,设大宁卫,筑城。派部将四处劫掠蒙古人牲畜当作军粮。吃
不完的就卖给过往客商,换取米粮。时山西客商有贩米塞外者,多富。

    侍讲大学士宋廉上书朱元璋,参徐达不推仁德,劫掠扰民。朱元璋和众臣商
议。丞相胡惟庸劝朱元璋换将。宿将曹国公李文忠,左御史大夫旺广洋力谏不可,
最后太师李善长出来说话,举了当年魏征劝唐太宗不要善待突厥的故事。原来当
年唐破突厥,一向以仁义著称的魏征劝太宗将牛羊掠光,并对突厥人课以重税,
房玄龄反对。最后太宗决定采取怀柔政策。魏征死后,回复了实力的突厥又开始
侵犯边境,唐太宗十分后悔没听取魏征的意见。李善长拿出这个故事来,众臣才
没有话说。

    到了夏秋之交,蒙古人刚刚松了一口气,按兵数月不动的徐达突然亲率十万
骑直扑应昌,一日夜奔行四百余里。蒙古人猝不及防,应昌一战而下。元帝脱古
思帖木儿和丞相驴儿仓卒出逃,完者不花被擒,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巴彦阵亡,后
宫妃嫔及王公贵族大多数被擒。傅有德取上京(注:内蒙赤峰林东县),汤和取
庆洲(注:内蒙赤峰巴林右旗),三路大军互相呼应。八月,脱古思帖木儿传徼
蒙古诸部,再次募集集二十万骑复仇,双方会战于应昌靼喇海(注:内幕赤峰达
理湖),徐达使大将濮英诱敌,待元军追至,伏兵四起,火枪攒射。蒙古人用马
队冲阵,不料徐达以武安国所授精钢连环弩组队押阵,乱弩如雨点般射下,元军
大败。二十万骑生还不到五万,湖水为之赤。

    以前蒙古人和汉人交战,遇上火器,总以快马冲阵,因为火枪射速慢,只要
马队冲到跟前,就能将火枪队冲溃。这次没料到徐达还藏了杀手锏,那连环弩比
以前明军所用连弩速度快了几倍,威力竟能穿透重甲。脱古思帖木儿措手不及,
仓卒间十停人马折了七停。这个元帝打仗不在行,逃跑本事却是一流,再次踲去。
徐达趁势向西威逼和林。上表报捷,徐达细述怀柔县令郭璞治政之德,典史武安
国献弩之功。朱元璋在南京收到捷报,大喜。下旨随军将士各升一级,封徐达幼
子增寿为武威伯;郭璞和武安国之功交给吏部评议,丞相胡惟庸以与民争利,扰
乱教化阻之。

    九月,蒙古人又弃了和林,在草原上和徐达打起了游击战,遇小股明军,则
袭之,大队则避之。同时元太尉纳哈出带人马越到明军身后,到边境上骚扰,高
城大池一概不顾,遇上村庄和小城则抢掠一空。边境之上,狼烟四起。徐达不得
以,一边分兵巡边,一边上书请朱元璋下旨,命边塞之地建团练自保。

    命令下到怀柔,郭璞、武安国张榜招乡勇。怀柔此时已经是北平府首富之地,
民间殷实。众商人听说蒙古人来犯,,一日三惊。众商家忐忑不安,继续经营,
则怕蒙古人来了人财两失,撤回别处,则这么好的赚钱机会白白丧失了,实在心
疼。有人建议把工厂商行都撤离到别处,李善平讥笑他们说:“当年宋朝人就这
样跑到了海南岛,最后都跳海了,不知大家能不能跑得更远”。众商家抱愧而去,
但街市上却渐渐冷清了。听说组团练,大家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也为了早日结
束萧条,纷纷捐资,三日之内,竟募银二十多万两。武安国这次又让人登记了,
算作股份,以备分红。众人从来没听说打仗还能赚钱,一笑了之。

    武安国自那日从告别徐达后,心绪一直就很烦乱。他本是随遇而安之人,每
天挣挣钱,教教学生,已觉得非常有成就感。和郭璞等人聊聊天,用二十一世纪
的思维吓唬他们一下,看他们目瞪口呆的样子,乃平生得意之事。等到目睹了山
西移民的悲惨,心中自然生出一股同情之心,有了让身边所有人都有口安稳饭吃
的想法。他没想到能和自己很敬慕的大英雄徐达平辈论交。见了徐达拳拳报国之
心,感慨万千。徐达所料没错,朱元璋晚年,最终放弃了蒙古,明朝军队很少再
拿出立国之初那种不破楼兰誓不还的气势。这在武安国所知道的历史当中,记载
得清清楚楚。成祖之后,明朝兵马几乎就困守于关内,后来的又经土木堡之变等
故事,从此一蹶不振。终明一朝,边患都极其严重,导致这个国家越来越内敛,
最后天灾人祸而亡于李自成和满清。后经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大小百余次屠杀,
中华民族从此如被阉割了一般,衰落下去。

    “如果明朝没有边患会怎样?会不会开放一些,思维不那么封闭?如果当年
郑和之后国家继续支持航海,不在民间禁止海运会怎样,会不会连美洲都是中国
人发现的?如果明初的资本主义萌芽能像西方的资本主义一样可以茁壮成长起来,
中国会怎样。会不会没有那些被屠杀的惨剧?会不会没有膏药旗飘荡在中国数十
年之久,会不会连女真人入关的机会都没有?也许,我能真的能做些什么,经历
我这一番折腾,怀柔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怀柔,中国应当也可以不为原来的中国”。
想到这,武安国长吐了一口气,窗外,天高云淡。

    大明朝现在只是一张白纸,如果能运筹得当,说不定可以画出一张绚丽的彩
图。武安国想起到北平时看到的高梁河,在二十一世纪,不过是西直门外一条两
米不到的臭水沟,此时竞有十余丈宽,河水滔滔滚滚。“但从自然环境而言,此
时,还比我那个时代好得多呢”。

    以后的几天,武安国基本上都把自己关在义学的房间里。自己从二十一世纪
带来的东西,旅行地图册应该还能凑合着用,上面的世界地图,城市道路河流肯
定不会和自己那个时代相同,但山川不会挪地方。望远镜已经送给了徐达,既然
有了玻璃,仿制一个差性能一些的总不是难事。指南珍,经纬仪、手表以目前的
科技和工艺水平都是可以仿制的。运动鞋可以生产纯皮木底的,估计又能让商行
赚一笔。自己所知道的简单日用品,一一交给商家生产出来,足以让大明朝富甲
天下。有了充裕的资金,兴办教育也不会遇到太大困难。如果能改变这个时代人
们的见识,如果除农民和贵族地主外,还能在明朝建立起一个独立的工商阶层和
知识阶层,影响朝政和历史的走势也不是没有可能。各种想法虽然纵横交错,但
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已渐渐显现在他的脑海里。

    目前一切最要紧的,是不能让徐达战败,怀柔地处边陲,徐达一败,这里必
将受到蒙古人的冲击,纵使凭自己现在的武艺,可以保得住性命,这两年来的心
血,就统统白费了。以怀柔目前的富庶,肯定会引起蒙古人的垂涎。这个没有武
备的城市,根本就是一座玻璃之城,只要蒙古军队或朝廷中的大佬轻轻一碰,所
有一切都将支离破碎。没有机会把它再粘合起来,也不会再有这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