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寒资料集-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斋法精严。《道门通教必用集》引用唐代道士张万福语称:g5bnc76YfmBiF40Xs
“夫斋法精严,诸天上圣并垂降鉴,每事须合法度,不得迟留稽废法仪。”mc要求登坛前以洁为先,香汤洗垢,香水盥漱;演仪中,以诚为先,兢兢业业,诚惶诚恐,斋仪毕,递相致贺,互相交礼。l2pTSn3kmQ62N的41
注释XmQ'aT,ahlmafX8n5
⑴⒀⒃⒅LDLeLGLHLILJmB《道藏》第9册478页,第18册257页,第9册72页,第9册2页,第9册1页,第25册699、700页,第25册657、659页,第25册814页,第32册156页,第24册739页,第9册386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mGVWXFG3S1oGkfteW
⑵⑼⑽⑾⑿⒁LBLcLFmc《道藏要籍选刊》第8册375页,第8册323页,第8册380页,第8册381页,第8册388页,第8册713页,第8册54页,第8册3页,第6册655、653页,第8册37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h3790GlpbcJcPY0'N
⑶《说文解字》第8页,中华书局,1963年qOeI9‘2pkt的jkjU
⑷⑹⑺⑻《十三经注疏》1603页,1268页,1268页,1268页,中华书局,1980年dH8a6sior8X'1NTfO
⑸宋玉《高唐赋》8G2Z。WYeL6lokjRP
⒂LK《道藏辑要》娄集第7册22页a,娄集第7册21页b,巴蜀书社,1986年Nb1,aV9VO3'2Kmtes
⒄《金瓶梅词话》91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n28He^4F1gY5oUTr
⒆引自朱越利《道教答问》97页,华文出版社,1989年tSBSlnWbjWcRebmr
三箓七品ib_df'_的,V0sshXZ4
三箓七品是斋醮仪式的使用范围和不同功能的传统分类。三箓指金箓斋、玉箓斋、黄箓斋,七品指三皇斋、自然斋、上清斋、指教斋、涂炭斋、明真斋、三元斋。am,i,6amj9'c2adm
据宋代道士白玉蟾《海琼白真人语录》称:“三箓者,一者金箓斋,上消天灾,保镇国王,惟帝王用之;二者玉箓斋,救度人民,请福谢过,惟后妃臣寮用之;三者黄箓斋,济生度死,下拔地狱九幽之苦,士庶通用之。七品者,一者三皇斋,求仙保国;二者自然斋,修真学道;三者上清斋,升虚入妙;四者指教斋,禳灾救疾;五者涂炭斋,悔过请命:六者明真斋,拔九幽之魂;七者三元斋,谢三官之罪。此等诸斋,或一日一夜,或三日三夜,或七日七夜,具如仪范,要之皆有所本也。”⑴中国古代宗教对于祭祀仪式有严格等级规定和种种不同的名称。据《周礼》称大祝掌六祈和九祭。六祈指类、造、禬、萗、攻、说,皆是祈祷之事。其中类祭于上帝,造祭于先祖,萗为日月星辰山川之祭,禬是除去灾变之祭,攻、说则是以辞责之。九祭指命祭、衍祭、炮祭、周祭、振祭、擩祭、绝祭、缭祭、共祭。据贾公彦疏:周祭以上,皆是祭鬼神之事,振祭以下,皆是生人祭食之礼。⑵另外,祈和祭又区分为大、中、小三种,祈祭对象和规格等也有明确不同。天子祭祀天帝的仪式称为郊祭、庙祭和封禅。郊祭是每年按季例祭,殷时“凡祭有四时,春祭曰礿、夏祭曰禘、秋祭曰尝、冬祭曰烝”。⑶早期道教的仪式十分简单,魏晋南北朝时期,日趋繁冗,并且创立了各种斋名。《上清灵宝大法》称:“斋法起于中古。晋宋之间简寂先生始分三洞之目,别四辅之源,疏列科条,校迁斋法。又唐时张清都经理之余,尚未大备。至广成先生荐加编集,于是黄箓之科仪典格灿然详密矣。”⑷陆修静在收集和清理道教斋醮之法的基础上,将仪式区分为九斋十二法,《洞玄灵宝五感文》称:“一曰洞真上清之斋,有二法:其一法,绝群离偶,无为无业,寂胃虚申,眠神静气,遗形忘体,无与道合;其二法,孤影夷豁。二曰洞玄灵宝之斋,有九法:其一法,金箓斋,调和阴阳,救度国正;其二法,黄箓斋,为同法,拔九祖罪根;其三法,明真斋,学士自拔亿曾万祖九幽之魂;其四法,三元斋,学士一年三过,自谢涉学犯戒之罪;其五法,八节斋,学士一年八过,谢七玄及己身宿世今生之罪;其六法,自然斋,普济之法,内以修身,外以救物,消灾祈福,适意所宜;其七法,洞神三皇之斋,以精简为上,单己为偶,绝尘期灵,沐浴玄云之水,烧皇上之香,燃玄液之烛,服上元香丸;其八法,太一之斋,以恭肃为首;其九法,指教之斋,以清素为贵”,另外又有“三元涂炭之斋,以苦节为功,上解亿曾道祖无数劫来宗亲门族及己身家门无鞅数罪,拯拔忧苦,济人危厄,其功至重,不可称量。”⑸其中对于各种斋法的形式和功能,都已有较为详尽的说明。但其区分标准,首要的是不同教派的不同斋法,而斋法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则被认为是次要的。经过唐及五代的铺陈整理,又出现两种分类,即《云笈七签》卷三十七引用《玄门大论》的“十二斋”和《道门大论》的六种斋。⑹所谓十二种斋指的是金箓斋、玉箓斋、黄箓斋、上清斋、明真斋、指教斋、涂炭斋、三元斋、八节斋、三皇子午斋、靖斋、自然斋。其斋法区分仅以不同功能和范围作为标准,而把灵宝和上清的不同略为其中的一种。所谓六种斋指的是上清斋、灵宝斋、洞神斋、太一斋、指教斋、涂炭斋,不过灵宝斋内又包括金箓、黄箓、明真、三元、八节、自然等六斋的内容。其斋法区分仍是以不同教派的不同斋法为主,与《洞玄灵宝五感文》不同的,只是将后者的灵宝九法中的三法,即:洞神斋、太一斋、指教斋,单独列出与“灵宝斋”相并列而已。这可能表明此三种斋法已为上清、灵宝各派共同采用而失去了原属的某些特点。随着灵宝、上清等派同天师道派逐渐融合的进程,各派斋法也相互吸收和渗透,并列“十二种斋”的区分方法遂成为主导。到宋末时,在“十二种斋”中,前三种是从使用范围的角度区分的,独立出来,即成为“三箓”。后九种斋法中,“八节斋,学士谢过求仙”之用,“靖斋,如千日、百日、三日、七日修真之用”。⑺因此,均系个人修持之斋,同“三箓七品”大多用于为他人消灾祈福、济生度死之功能不同,当另立。南宋道士吕元素编集的《道门定制·;斋品》称:“广成先生曰斋有二十七等,备在三洞经中。”但《斋品》所录仅“三箓七品”共十种,吕元素指出“右十品斋法皆有科仪,其余一十七品,详在广成黄箓序事仪中,或虽有名题,科仪不备”。⑻科仪是一种仪式行为,既无行备,当名存实亡。元代以降,“三箓七品”之说遂成为流行的斋醮仪式分类,一直流行至今。虽然华南及港台地区道教常以“醮”代斋,但就整体而言,道教仍以三箓之斋作为大型的道教法会名称。素来被视为正一道之斋法全书的《灵宝玉鉴》称:“大斋之格,其品有三,一曰上元金箓,可以清宁两仪,参赞天地,祈天永命,致国休征,衍百世之本支,培万年之社稷,皆天子事,非有朝旨不可为也。二曰中元玉箓,诸王公侯为之,可以固本宁邦。藩屏王室、大臣将相为之,可以敛福锡民,安镇寰宇。或资以调和鼎鼐,或藉以燮理阴阳,非庶人所可为也。三曰下元黄箓,星宿错度,日月失昏,雨旸愆期,寒燠失序,兵戈不息,疫疠盛行,饥馑荐臻,死亡无告,孤魂流落,新鬼烦冤,若能依式修崇,即可消弭灾变,生灵蒙福,幽壤沾恩,自天子至于庶人皆可建也。其有孝子顺孙,义夫节妇,报亲追远,锡类推恩,倘竭一诚,如谷答响,故申之以三日正斋,九时朝奏。”⑼三箓七品各斋。其坛场设置,行仪次序因功能和使用范围之不同而有所不同。据陆修静《洞玄灵宝五感文》载称:eBXK9IgkV7l_'d57
金箓斋。于露天设玄坛,广三丈。坛立重坛,广二丈,围栏,上下设十门。重坛中央安一长灯,长九尺,上安九灯。围坛四面安色灯,共三十六灯。坛外可燃千百灯。以五案放五方金龙五枚,枚重一两,盛五方天文,文用五色,纹缯随方,匹数合三十六之数。士结众行道,春则九日,夏则三日,秋则七日,冬则五日。四季之月十二日、一日、六日。事竟,焚天文,散龙缯,为功德也。r26j_Sb'lmfafUg
黄箓斋。设坛与重坛,广狭门户同于金箓,但围坛四面安十灯、十门、三香火。十方纹缯之信,庶人一百三十六尺,诸侯丈数,天子匹数。金龙十枚,枚重一两。行道礼谢二十方,日数如金箓,随四时之制,事竟,投龙于水,又埋于山,余纹缯散为功德。YeGek^meplc'i‘o‘
明真斋。于露地燃一长灯,上有九火,如金箓灯法,但不立坛和门户之式。绕香灯行道,一日一夜,六时礼谢十方。i的qDHK21r3YI5N_o
三元斋。以正月、七月、十月,皆用月半,一日三时沐浴,三时行道,于斋堂中礼谢二十一方。XtK4l81bcanDPZPk
八节斋。以八节日,于斋堂内,六时行道,礼谢十方。nd1,GfQmn‘i'3e,'
自然斋。可以由众徒或由一人,礼谢十方。可以一日、三日,也可百日、千日。可三时,也可六时。rSKXdTNoD2tHWL7Ul
三皇斋。先合众名香,炼为香珠,和作香丸,又香汤沐浴。燃三十六油灯,又安三十六香炉,以相开次。侍灯侍香,昼夜不辍,或百日四十日,注心密念烛灯行香咒、愿清妙真辞,凡三十二言。欲召神祇,尽皇文召之,所召所问,求仙求生,在意所欲。ieZ3l6k2'0oe9aHcm
太一斋。契同洁己,励志施为,不杂异学。跪拜揖让同法,磬折尽节。iadLlqrPe,gN8jcqG
指教斋。祭酒箓生共应用,随巨细,无苦时,遭饥食,唯菜蔬。向王之菜则不得噉。中食之后,水不过齿,思经念道,不替须臾。2jU。cf,siR6aeRecI
涂炭斋。露地立坛,斋人皆以黄土泥额披发,系著栏杆,反手自缚,口中啣璧,覆卧于地,开两脚,相去三尺,叩头忏谢。昼三时,向西;夜三时,向北。斋有上中下三元相连,一元十二日,合三十六日。⑽玉箓斋是隋唐以后才有的,其法略同于黄箓,则是在数量上略有差异。d'4Z0'Sg4D'。8_的ae
注释ga'bsN3I0aQgNiSm
⑴⑷⑸⑽《道藏》第33册122页,第31册608页,第32册620页,620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sfirf1Pcg‘0DYhte
⑵⑶《十三经注疏》第808页、810页,1606页,中华书局,1980年W8p,ib5i3mla7'p'的
⑹⑺⑻⑼《道藏要籍选刊》第1册260、261页,261页,第8册62页,55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醮坛执事
醮坛是为举行斋醮仪式而布置的祭坛。在仪式进行中各有一定职守的道教徒,统称为执事,即醮坛执事。由于道教的斋醮仪式总是由某个施主为某一特定目的举行的,因此,醮坛执事也是一个临时职务。但因不同职务有不问的要求,所以,醮坛执事要分别由水平相当的道士担任。o'q0h3aRHIbhbS‘
据陆修静撰《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南朝宋时,醮坛执事已有细致的区分,其中有:法师,都讲,监斋,侍经,侍香,侍灯等。唐末五代时,据杜光庭的《太上黄箓斋仪》,法师、都讲、监斋等三职改称高功法师、监斋法师和都讲法师,另外又增设知磬和知钟等职。⑴高功法师居于各执事之首。《金箓大斋补职说戒仪》称,担任高功法师的道士必须“道德内充,威仪外备,天人归向,鬼神具瞻”,就是既要有充分的道德修养,又要具备庄严的仪表,才能使天人归向,鬼神俱服。高功法师在仪式中要“蹑景飞晨,承颜宣德,惠周三界,礼越众官”,就是既能步罡踏斗,沟通神人,又能代神宣教,拔度人鬼,其仪式中的地位超越于“众官之上”。⑵监斋法师仅次于高功法师。《金箓大斋补职说戒仪》称,监斋的职守,一是“总握宪章,典领科禁,纠正坛职,振肃朝纲”,就是监督斋醮仪式按科进行,从事仪式的道士严遵职守;二是“周密察非,从容授简,有严有翼,毋滥毋堕”,⑶就是对于亏犯之人,绳纠愆违,授简告之。秉执科宪,毫无私心,“外能合礼,以全济济之仪;内不欺心,免抱忡忡之恨”。⑷《要修科仪戒律钞》引《升玄经》又称,监斋有“十事”,一,了解斋主心愿,请斋人姓名道位和人数;二,令斋主斋洁,全身口意;三,令斋主不以不洁之物供养;四,令斋主不取外来听经者饮食费用;五,令斋主于静室烧香;六,令斋主不辞托;七,令斋主布施;八,斋主不得缓带裙裳;九,令斋主不迎送道士;十,道士不得贪利惜费。⑸都讲法师同高功、监斋等合称“三法师”。《金箓大斋补职说戒仪》称,担任都讲的道士必须“洞辅该通,法度明练,赞唱仪矩,领袖班联”,就是通晓和精究科仪的程式和唱赞,辅助高功,成为全班道士之首。同时,“玄坛步趋,升座讲说,昭符国命,默契天心”,也能演教弘道,沟通人神。⑹唐代道士朱法满称:“以建斋行事,都讲要用明能,一则参详法师,二则知主人斋意,三则先定时节,四则击鼓鸣钟。”⑺在道教仪式中,三法师,各有明确职能,相辅相承,共同发挥对于仪式的主导作用。mfWOsWU‘,rsc29'3U
侍经、侍香、侍灯、知磬和知钟等,都是参加仪式的道士的特定职务的执事名称。据《金箓大斋补职说戒仪》称,侍经的职务一是“严洁几裀,整齐卷轴,开函启奏,收椟敷陈”,就是陈列、布置和收藏经卷;二是“调和众音,表仪庶职,观听允睦,幽显交欢。”⑻即为诵经作好定音、调音和表仪的准备工作。6VF'm^UKUi^fK3r的
侍香的职务一是清洁香炉和香案,二是在仪式中保持焚香不致中断。“精饰鼎彝,严洁案席,巡行爇炷,始终芬芳,玄鉴昭彰,丹诚露达,毋或中绝”。⑼依朱法满的说法,即“毕夜烟流,终朝火续,以法事之所先,宜晨昏而勿怠”。⑽侍灯的职务一是整理和清洁点灯用的器具,二是在仪式中保持灯烛辉照不致中断。“整办缸篝,精严灯烛,高下照彻,内外辉华,际夜续明,乘晨收焰,光明道境,辉耀斋坛”。⑾知磬和知钟的职务,当是主管击磬和击钟。磬钟之声直接规定了诵唱经文和仪式进行的节奏。FWQ。1YeF的b。WZJXfD
醮坛执事的名称和分工,有个发展过程。中国古代宗教的祭祀和丧葬礼仪十分繁复,执事礼仪各有专职官员,《周礼·;春官·;宗伯》称,春官宗伯“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礼官之属有“大宗伯卿一人,小宗伯中大夫二人,肆师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⑿各官各有职守,以适应古代宗教的祭祀和丧葬仪式的森严的等级规定。早期道教的仪式甚简,因此,仪式由祭酒等主持,祭酒既是为道教徒下三官手书者,也是受道领部众者。佛教传入后,佛教徒尊称常修梵行并能下为物师的僧人为法师。魏晋南北朝的道教典籍也出现法师及都讲、监斋之类的执事名称。南朝宋时的陆修静撰有《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列举法师、都讲、监斋、侍经、侍香、侍灯等六种执事名称及其职能。⒀其中并无高功法师之名,各执事之职能比起唐宋经籍的阐述亦较为简单。唐宋时期,道教仪式规模渐大,执事的分工也渐趋细致和繁复。高功法师之称也流行开来。据《唐六典》,各种从事斋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