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寒资料集-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咏春气功
提起气功练习,人们马上就想起意守丹田及打通大小周天诸法度。气功与神秘、未知息息息相关。然而咏春气功是简单而实效的。
肾气归元功法,是咏春的养生气功。它由当代咏春拳拳门宗师岑能先生根据“达摩易筋经”的基本原理,结合练功实践而独创。
气功锻炼,是练功者利用特殊的形体和松静方法作用於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和经脉穴位,借助空间的物质元素,通过“吐纳”或“导引”的方法强化人体机能,促进气血循环、保持气血兴旺的一种方法,是经过几千年的长期实践,行之有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健身方法。
肾气归元气功崇尚自然。在功法上是自然呼吸,不别家气功那样把呼吸压抑为腹式的慢、细、悠、长,也无须固守丹田。此功法能疏通各个经络脏腑,发功快,见效速,使神、体、气三者即人的精神、形体和气息有效地结合起来,经过回圈渐进,持之以恒地认真锻炼,从而使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得到充分的调理,进而达到保健强身、防病治病、抵御早衰、延年益寿的目的。
据岑能先生介绍,肾气归元功法是咏春拳的收功法。在练习完咏春的各套拳法(如小念头、寻桥、标指等)和功法(木人桩、卧虎功、红砂手等)后,均须练习肾气归元功,意在将所练功法的功力纳入体内,为己所藏,所谓功法是也。故我咏春同门中人不可不察、不可不练。
注意事项
一、练功时间:肾气归元功法练习时间宜是申时至亥时(即下午5时至晚上11时)。这段时间练习可以活跃肾纳内气,促进心肾相交,滋养五脏六腑,起到练气化精、练精化气、益补精肾的作用。当然,在早晨或其馀时间练功亦可以,无任何负作用,不会走火入魔。
二、练功环境:最宜空气清新、人少寂静的地方,避免日照射和冷风吹袭。
三、在此功锻炼中要节制性生活。
四、饮酒不要过量,要少饮,酒醉可使气乱,少饮也能助气。
五、不要动怒,怒火伤肝,发生气逆,有害身体。
六、在练功中不要讲话。
七、一般三个月内腰后命门有温热感觉,由点及面遍及全身,但切不可盲目追求、要听其自然,听之任之。此快感属练功入门之启示,但不要刻意追求。
现将肾气归元的练习法,共14式介绍如下:
第一式:预备式
两腿自然分开站立,略与肩宽。肩平,全身肌肉和大小关节放松。两手自然下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尤其是中指与无名指并紧(沟通中指手厥阴心包经与无名指之手少阳三焦经),鼻呼鼻吸,不故意压抑。全身入静,无须意守丹田,顺其自然。嘴唇轻轻合拢,舌尖自然轻顶上鄂(沟通任督二脉),两目微闭平视(高视则气上,下视则气下)。
第二式:深呼吸
在预备式的基础上,两手掌四指并拢,拇指翘起,曲前臂缓慢地自体侧运至体前贴身提起,掌心朝天拇指翘立,升至胸前。自然翻掌,掌心朝地,把大拇指扣向掌心,缓慢放下至还原。自然呼吸,还原后再做第二次,如此回圈,可连续做6。此式功能:可使手三阴、三阳经脉的气机同时运行,促进脏腑气血运行。由于大拇指向上翘起,可使手太阴肺经的气机从少商穴移动至中府穴,促进肺循环,加速肺内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促进吐故纳新的作用。
第三式:提腕纳气
在上式深呼吸的基础上,双手垂直成勾手,紧贴股骨,用手腕向后屈上提。同时两脚跟向上提起,用前脚掌支撑全身重量。自然呼吸。随后,慢慢还原成预备式。连续回圈做3次(此式在五式、七式、九式、十一式、十三式后都要做一次,即在每式后都要重复做一次)。此式功能:使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厥肝经,使足三阴三阳经脉气机运行。
第四式:体侧左右
在上式的基础上,双手平提胸前,手心向下微握拳。自然呼吸。以腰为轴向左侧转体,右手弯曲置於左肩前,左手伸直外展。自然呼吸。再转回正面。双手放下还原。完成左转体后,接著做右转体,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左右各3次。此式可以调理肝气,主治肝气郁逆,胸肋疼痛。
第五式:提腕纳气
同第三式。
第六式:左右体屈
紧接上式,两臂在两侧成一字平肩举,掌心朝天,呼吸自然。然后以腰为轴,躯体缓慢向左侧斜侧倾,同时左臂下垂左身旁,右臂随体侧连续上举过头。呼吸自然。身体缓慢恢复成双臂在两侧平肩举,呼吸自然。双臂下放还原。然后作侧体右侧倾,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左侧3次,右侧3次。此次功能可以调理脾胃,中散气。主治:脘腹胀滞,消化不良。
第七式:提腕纳气
紧接上式,重复第三式动作一次。
第八式:转腰云手
在上式的基础上,双手上提,自然呼吸。身体倾前,伸左手掌,掌心朝天,从右侧向左划弧。呼吸自然。接著,身体向后仰,左手随身体后仰划弧从背后绕后上头顶过百会穴,躯体转回正面,左手随身体回原划弧回到腰部,掌心自始至终朝天。呼吸自然,左手回到腰部后,即出右手划弧回揽腰际,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左右各3次,交叉进行,一式完成后掌心才慢慢向下,双臂慢慢下垂至体侧还原,呼吸自然。此式可扶阳生气;舒筋活络,主治气滞血瘀,经络壅塞(尤其是腰部损伤)。
第九式:提腕纳气
在上式的基础上,重复第三式动作一次。
第十式:扩胸纳气
在上式基础上,两臂上提,掌心朝天,经腹前上胸部。呼吸自然,上提至胸前时,手掌背相对,指尖向上,呼吸自然。双手掌沿耳旁向上伸臂,过头顶。呼吸自然。手臂伸直后,手掌转向正面,半握拳,从正面慢慢下降至与肩平。双拳化掌,掌心朝地,双肘分别向背扩胸一下即恢复原状,然后从胸前慢慢下按至腹部,呼吸自然。接著双手从腹部下垂到身侧还原。接著再做第二次,反复做6次。此调理肺气,舒胸解郁。主治气紧、气喘。
第十一式:提腕纳气
在上式的基础上,重复第三式动作一次。
第十二式:升降桩法
在上式的基础上,两臂上提,掌心向上,经腹前上提胸部。呼吸自然。上提至胸前时,手掌背相对,指尖朝天,双掌沿耳旁向上伸臂,过头顶,呼吸自然。两臂伸直向左右外侧划弧下降,同时双腿蹲下,双手掌划大弧到膝前合拢,掌心朝天。呼吸自然。随即慢慢站立起身,双掌掌心向下,慢慢下放,自然呼吸。两臂亦慢慢垂直还原。然后再做第二次,反复回圈做6次。此式可养阴活血。主治气血亏虚。
第十三式:提腕纳气
在上式基础上,重复第三式动作一次。
第十四式:收功
两手掌心互搓10次,双手以指为梳,梳头5次。功毕,休息10分钟,可再练第遍。
上述功法所介绍次数仅作常规考虑。根据中医子午流注图,次数可根据身体情况决定。9和6为补;7和8为泻;9补阳,7补阳;6补阴,8补阴。1与6共宗,与7为朋,3与8同道;4与9为友。以上数字可作练功时参考。
咏春拳的十二式藤圈手
咏春拳藤圈手为大多咏春门人所忽略的基本功法。它基本包含了咏春拳上三路的主要手法,身法和心法。通过藤圈有限的空间来规范练习者出手的角度,方位和力量。增加肩,肘,腕三个关节和韧带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加强双手配合使用的流畅协调性别。并可通过藤圈和桥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桥手的听劲能力。并可快速,准确,自然地表达咏春拳的守中用中,沉肩坠肘,含胸拔背的要求。从而使咏春拳手能潜意识应用子午线攻防技巧的习惯。为以后练习小念头,沉桥,标指,木人桩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掌握了藤圈手,就基本领会了咏春拳的主要思想。就可在近身搏击中发挥强大的作用。望诸君珍之,惜之,习之。
总式
代表了整个藤圈手的主要思想,咏春拳术的手法的主要难度都包含在内,只要练号总式,基本解决咏春拳术的招式的定型问题。
松肩
主要练习肩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里练阴阳掌
练习归铮的原理,更易表达咏春拳的中线原理。
圈手
练习腕部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咏春拳的招式变化大多表现在腕部。
枕手
练习向下切桥的发劲方法。
外廉
为咏春拳的主要手法之一,练习在中线直出直入的攻防技法之一。有里练阴阳掌为基础,就较易解决此式。
耕手
为咏春拳的代表手法之一,特点在于中线切面转换手桥,难度不大,但常用,建议多练。
扑翼掌
两手腕挂在藤圈,限制两手桥的变化空间。主要学会左右转腰化劲和发劲。
三品掌
为咏春拳非常有代表性的手法。主要表达拍打、耕打和摊打。练好此手法,就更易在运作中变换手法。
半摊膀
和耕手为姐妹手法,方向相反。
内廉
和外廉手为姐妹手法,外廉手是一手桥由中线向外遮拦发劲,一手配合冲拳发劲的攻防手法。
三星捶
以藤圈挂在手腕上,利用藤圈的限位和圆的原理连续冲拳,产生的离心力,自然地增加出拳的频率,同时增加手桥的力量。
凌波微步
凌波微步是逍遥派的独门轻功步法,以易经八八六十四卦为基础,使用者按特定顺序踏着卦象方位行进,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正好行走一个大圈。此步法精妙异常,习者可以用来躲避众多敌人的进攻。(注∶凌波微步仅为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的武功,现实中并无此功。)
【出处】
凌波微步语出出于曹子建《洛神赋》:“休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原意是形容洛神体态轻盈,浮动于水波之上,缓缓行走。在金庸先生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将之形容为一种武功,其中“休迅飞凫,飘忽若神”及“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可作为这种武功的注解。
【概述】
大凌波微步者,实乃驭气飞行之术也。绝非一般轻功乃至上乘轻功可比拟也。轻功者,乃是指高弹跳能力,借助反弹之力向上窜纵,并以娴熟的技巧以减轻落地时的重力声响者是也)所以一般轻功实乃窜纵之术也。轻功至上乘者,配合了一定的提气技巧,跑更快。跳得更高更远,即所谓“踏雪无痕”“陆地飞腾”“草上飞”者是也。而凌波微步之奥妙则可腾空驭气飞行,飞行之距离远近则由修炼者自身之功力程度而定,功力高深至极者可以飞越江河山谷乃至更远,其飞越时可全身不动驭气飞行,亦可两足踏空行走如履平地,神态潇洒似凌虚而行,是谓之日“凌波微步”也。凌波微步飞行之机理者,实乃惨炼者之内外功夫均至高乘,能随时知当时当地的灵气性质,从而发出与之性质相同之外气,同性相互排斥,故身体能腾空而悬浮也。再向后发出外气,似游泳一样,身体自然向前飞行矣!
广东十虎
清末年间,广东省有十位武功极高,受人尊敬的武林怪杰称为“广东十虎”。
笔名我是山人的陈劲先生在他的武侠小说《武坛二虎》自序里说“广东十虎是王隐林、黄澄可、苏黑虎、黄麒英、黎仁超、苏灿(苏乞儿)、黄飞鸿、梁坤(铁桥三)、陈铁志(铁指陈)、谭济均”。
广东十虎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产物,由于清代末年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堪,清政府根本无力保护良民,广东省地处南方治安更为恶劣,民间为了保护自己纷纷习武,各村镇行会争相聘请武术高强的武师任教,一来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二来亦可使子弟强身健体,故一时之间练武之风异常炽热,特别是广州有许多武馆相继设立而且公开招揽学生。正所谓同行如敌国,各武师为了争夺市场利益,彼此间踢馆和接受别人公开挑战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一场比武决战后,胜者有更多学生慕名而至,败者漏夜回乡关门大吉,可想而知在残酷的竞争下,没有真材实料是不可能在广州吃武师这行饭的,更无用说要在广东打出名堂了,然而,这种环境却促进了近代南派拳术的发展,许多现在还流传的南拳均始创于这个时代背景。
当然按中国人的道德标准武功高强的武师亦不一定受人尊敬,那些拥有高强武功而言行不善的只会被人唾骂为以武凌人的恶霸,唯有行侠仗义,武功高强的受老百姓所尊敬。被封为广东十虎的武师,便是这类身怀绝技的民间英雄。
无影脚黄麒英(擅长脚法)
铁桥三梁坤(擅长洪拳的铁线拳)
九龙拳黄澄可
醉拳苏乞儿
软绵掌周泰
鹰爪王苏黑虎
七星拳黎仁超
侠家拳潭济均
铁指陈铁志
鹤阳拳王隐林
广东十虎之一鹤阳拳王隐林
侠家拳侠家拳是广东南拳之一大侠李胡子从四川云游到广东在肇庆鼎湖山庆云寺挂单,把侠家拳传给僧人王隐林(又名王飞龙),王隐林到广州后还俗,在黄沙兼善街开设武馆授徒,把十二支桥,小罗汉,虎鹤相斗,大罗汉,侠家刀、枪棍等拳械套路传给王汉荣、王伦(王敬初)、蔡懿恭、王林开、潘鉴等徒弟,广州洪家拳邓龙对侠家拳表示欣赏,便让儿子邓锦涛拜王伦为师,邓锦涛传给他的儿子邓镇江。
王隐林在广州传授了七个高徒,其中王伦一脉传给邓锦涛,王林开一脉传给吴肇钟,吴肇钟发挥了侠拳的鹤形特点,分支白鹤派,蔡懿恭一脉向海外发展,称龙长老是喇嘛,故又分支为喇嘛派。
侠家特点是放拳如猛虎,出枪如蛟龙,拳法刚烈威猛,动作长桥大马,大开大合,套路以抛拳、冲拳、冲锋抛拳为主,动力以发长劲、抛劲为主,冲击力大,枪法以弹、抛圈托为主,进攻勇猛快速。
侠家拳械,拳套有四套:十二支桥,小罗汉,大罗汉、虎鹤相斗,器械有单刀,左把枪,九点十二枪响棍等。
王伦一脉再有传人有邓龙、邓锦涛,后传邓镇江、周沛宏、邓满、王绍仪、潘富、祖小旺、梁毅刚等。侠拳刚烈威猛,长桥大马,大开大合;刚柔相济,长短结合,有“棉里针”之称。
广东十虎之二九龙拳黄澄可
正直、善良、勇于助人的麻东村青年黄澄可路遇洪拳大师陆阿采被朝廷鹰犬追杀,黄澄可出手相助。陆阿采欣赏黄澄可的人品,巧妙地将洪拳绝学传授给不愿习武的黄澄可。
广东十虎之三鹰爪王苏黑虎
少林黑虎门源出嵩山少林寺,距今约二百年前道光年间,有一少林僧人法号兆德,每隔数年便到广东化缘一次。因而遇上顺德北岗乡之苏黑虎,苏黑虎年幼已习武术,但目睹兆德和尚的少林绝技后,即决心跟随兆德和尚上嵩山少林学艺。
但苏黑虎初到少林寺的时候,兆德和尚却一点功夫也不传授给他,只是每天吩咐苏黑虎重复地从事抛石锁,弹石球,埋木椿等最基础的功力训练,原来兆德和尚心里是另有打算的,他希望苏黑虎能够练得一双桥手坚实如铁,唯拥有这种武术功底,少林拳的威力才能得以发挥,就是这样,苏黑虎整整花了三年时间不断练习基本功,直到有一天,兆德和尚认为时机成熟才亲授了一套黑虎十形拳,一套醉八仙拳,黑虎刀,及金刚棍。前后六年,苏黑虎终于学成下山,其时已是二十四岁。
身怀少林绝技的苏黑虎回到老家顺德后,接受乡人的邀请教授村中子弟少林武功,但苏在村镇里教拳未免感到自己怀才不遇,遂到省城…广州发展。在同村兄弟介绍下,先任职果栏教头,三年后苏黑虎在广州西关开设武馆,由于艺宗少林,武艺精湛,慕名而来者日众。更招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