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喋血刀锋-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喋血刀锋》
作者:边芸
第一编 侠肝义胆 乱世英杰
第一章 舍身除奸美女杀手郑苹如传(1)
·《色戒》从小说到电影,再到故事原型1939年上海“丁默村郑苹如案”
·原型人物郑苹如,中日混血儿,上海滩有名的美女,曾是上海第一画报《良友》1937年7月号的封面女郎
·郑苹如曾策划绑架日本近卫文磨首相之子近卫文隆
·汉奸丁默村投靠日伪,破坏抗日,重庆的国民党当局下令其特务机关抓紧时间,不惜一切代价除掉丁默村
·刺杀丁默村未遂,郑苹如献出年轻的生命,郑振铎先生曾称颂她:“比死在战场上还要壮烈!”
·郑苹如之死是汪伪政权内部李士群与丁默村权力斗争的结果
·郑苹如之父郑英伯正直爱国,不愿受日伪胁迫出任伪职,后抱恨而终
·郑苹如的兄弟郑海澄和未婚夫王汉勋都是抗日烈士
张爱玲小说《色戒》原型
“只有现在,紧张得拉长到永恒的这一刹那间,这室内小阳台上一灯荧然,映衬着楼下门窗上一片白色的天光。有这印度人在旁边,只有更觉得是他们俩在灯下单独相对,又密切又拘束,还从来没有过。但是就连此刻她也再也不会想到她爱不爱他,而是——
他不在看她,脸上的微笑有点悲哀。本来以为想不到中年以后还有这样的奇遇。当然也是权势的魔力。那倒还犹可,他的权力与他本人多少是分不开的。对女人,礼也是非送不可的,不过送早了就像是看不起她。明知是这么回事,不让他自我陶醉一下,不免怃然。
陪欢场女子买东西,他是老手了,只一旁随侍,总使人不注意他。此刻的微笑也丝毫不带讽刺性,不过有点悲哀。他的侧影迎着台灯,目光下视,睫毛像米色的蛾翅,歇落在瘦瘦的面颊上,在她看来是一种温柔怜惜的神气。
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
这是作家张爱玲小说《色戒》中对关键时刻主人公王佳芝心理的一段描写。《色戒》讲述的是在二战期间各股力量交织混杂的上海发生的一起蓄谋刺杀案件:抗战时期,一班知识青年欲施展美人计刺杀汉奸汪精卫属下的特务头子易先生,派出女学生王佳芝扮成少妇,假装因香港沦陷搬到上海从商。
王佳芝搬进易先生家后与易太太成为朋友,经过两年精心铺排,成功勾引易先生到一家珠宝店,由同谋下手刺杀对方。但关键时刻佳芝对易先生动了真情,当杀手到达珠宝店外时,佳芝的感情压过了理智,竟通知易先生逃跑。易先生虽然因佳芝救了他一命而一刻感动,但脱离险境后,他还是动了杀机,安排封锁珠宝店一带将之赶尽杀绝。
就这么突然间一刹那的感觉:“这个人是真爱我的”,王佳芝放跑了汉奸易先生,两年的精心设局归于失败、她自己也上了断头台。在张爱玲心中,女人就是这样,永远是感性的和感情的动物,这一刹那“真爱”的感觉,两年的精心设局也忘了、同盟挚友也忘了、爱国热情也忘了、甚至连自己的身家性命也忘了,只有这一刹那“真爱”的感觉是最重要的,为了这一“真爱”,整个世界及生命都是可以放弃的了。
国际著名导演李安有感于这个谜一样错综复杂的感情故事,2007年将其改编为同名电影《色戒》。
《色戒》是张爱玲唯一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作品,写于1950年代,到1980年代才发表,30年间修改过数次。尽管在大陆这部小说不太受关注,却是张爱玲自己极为看重的作品。这个缠绵悱恻的故事脱胎于历史上1939年上海著名的“丁默村郑苹如案”,事件的真实经过远远比小说当中更加惊心动魄、可歌可泣。
上海滩知名美女
小说中王佳芝的原型人物郑苹如,生于民国七年(1918年),祖籍浙江兰溪,是中日混血儿。
其父郑钺,字英伯,早年留学于日本法政大学,从孙文革命加入同盟会。后为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首席检察官,兼任复旦大学教授。母亲木村花子受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的影响,对中国革命持同情态度,婚后随郑英伯来华参加中国的革命活动,改名郑华君。他们先后有二子三女,郑苹如是第二个女儿,从小聪明过人,善解人意,又跟着母亲学了一口流利的日语。
第一章 舍身除奸美女杀手郑苹如传(2)
抗战时期上海沦陷,郑苹如一家由于母亲是日本人的关系得以继续留居上海。郑家当时住在重庆南路205弄的万宜坊,与邹韬奋家为邻,这里曾居住过许多名人,其中包括作家丁玲、张天翼等。郑英伯成为陈果夫的侄子、国民党中统上海地区负责人陈宝骅的重要助手,抗击日本对华侵略。
当时郑苹如就读于上海政法学院,她容颜端丽,举止斯文,气质柔美,颇有大家闺秀风采;是上海滩有名的美女。1937年“八一三”抗战爆发前的上海最具影响力的第一画报《良友》7月号第130期就曾以她的照片作为封面,只是因为她身份特殊,只称“郑女士”三个字,而未写全名。
受家庭和时局的双重影响,郑苹如毅然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加入了国民党中统,成为中统上海区的情报员,担任抗日的地下工作。有着良好的社会关系,凭借着青春貌美,加上通晓日语的女学生身份,郑苹如很快就打入了日本军统官员的内部,周旋于日寇重要军政人物之间。
善于交际的郑苹如在日伪高层社交圈活动时,曾和日本派到上海的和谈代表早水亲重攀上关系,继而又通过早水亲重的介绍,结识了日本首相近卫文磨的儿子近卫文隆、近卫忠磨,以及华中派遣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等人。
绑架日本首相之子
1938年底,日本首相近卫文磨的儿子近卫文隆突然失踪了!消息刚一传出就被封锁了,日方派出人员秘密的查找近卫文隆的去向。后来,近卫文隆总算平安归来,但这不是一场虚惊,而是郑苹如精心策划的一起政治绑架。
近卫文隆原来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就读,毕业后他来到上海,进入东亚同文书院供职。过惯了美国夜生活的近卫文隆不甘寂寞,经常到市中心娱乐场所消遣,厮混于上海滩夜总会。很快,通过日本和谈代表早水亲重的介绍,他认识了郑苹如,深为郑苹如的美貌和气质所倾倒,坠入情网对她展开了热烈的追求。
近卫文隆时常邀请郑苹如到上海滩各大夜总会游玩,对她大献殷勤。由此郑苹如曾策划绑架近卫文隆,意图通过控制近卫文隆要挟日本,迫使日本首相作出停战让步。那天,两人从巴拿马夜总会出来,郑苹如提议到她的一个朋友家去玩,想把他软禁起来。色迷心窍的近卫文隆没有丝毫怀疑就随郑苹如走了。
重庆方面得之这一情况后,因恐怕事与愿违把近卫首相推向强硬派一边反而遭到日本军方报复,下令郑苹如放弃这一危险的计划,她方罢手。这才使得近卫文隆在毫无所知的情况下逃脱了这一场成为政治肉票的劫难。这一史实也已在日文著作《历史的证言》中得以披露。
郑苹如是位极为优秀的情报人员,她在日本方面提前探听到汪精卫“将有异动”的重要情报,曾经在1938年8月和12月最先通过秘密电台上报重庆。可惜当时国民党政府起先并未重视,直到汪精卫离开重庆投敌建立汪伪政权后,方知郑苹如早已掌握此情报。此后情报组更加看重她,所以后来他们把制裁汉奸丁默村的重要任务交给了她。
丁默村被刺案始末
丁默村原是国民党特工系统的人物,跟随陈立夫、陈果夫“CC派”大搞特务活动。军统组建后,丁默村出任第三处处长,地位一度与戴笠(二处处长)、徐恩曾(一处处长)相当。丁默村诡计多端,原中共政治局委员张国焘叛党事件就是他一手策划的。
但丁默村为人处事锋芒过露,遭到戴笠忌恨。戴笠执掌军统大权后,借机构改革之名,撤销第三处,削夺了丁默村的实权。丁默村郁郁不得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国民党中央军委少将参议丁默村从昆明逃往上海日占区,在汉奸李士群撮合下遂投靠日本人,破坏抗战。
其时,日军占领上海华界,租界地区成为“孤岛”。日方给丁默村的任务是“制止租界内的反日活动”,开展“与汪兆铭(汪精卫)的和平运动合作”。1939年2月,李士群和丁默村为首的特工组织建立,总部设在极司菲尔路(今万航渡路)76号,丁默村担任伪特工总部主任,李士群为副主任。
丁默村在上海大肆破坏抗日组织,血腥镇压抗日人士。由于他对中统与军统的内部机构及活动规律一清二楚,因此在特工战中,中统与军统常常遭到致命的打击。重庆的国民党当局命令其特务机关抓紧时间,不惜一切代价干掉丁默村。
第一章 舍身除奸美女杀手郑苹如传(3)
为此,中统上海潜伏组织负责人陈果夫的侄子陈宝骅,决定抓住丁默村好色这一弱点,施“美人计”除掉他。貌美能干的郑苹如自然成为这一计划当然不二的执行者。
郑苹如与丁默村曾有过“师生之谊”,早年郑苹如在民光中学上学时,丁默村任该校校长,两人早就有过一些交往。
利用这层关系,郑苹如设计在驶往外滩方向的电车上“巧遇”丁默村以消除他的疑心。两人相遇后互叙师生旧谊,相谈甚欢,闲聊之际,情意若隐若现。分手时,丁默村给郑苹如留下了电话号码。此后,两人频频约会。
由于丁默村身为汪伪特工头子,时常幽会既不方便,也不安全,索性将郑苹如安排为秘书,她便能以秘书身份自由出入伪特工总部,以此掩人耳目。然而沪上风月场中,皆知二人其实为情人关系。
丁默村对自己的学生、貌若天仙的郑苹如十分宠爱。这个老色鬼以为郑苹如是贪图他现在的权势,愈发得意,在她身上花钱如流水,事事依从,形影难分。他哪里知道这个貌似涉世不深、恃宠成娇、贪图金钱的妙龄少女正把自己引向中统特务的枪口。
不过老奸巨猾的丁默村一向戒备严密,他与郑苹如相会,一向都是由他安排苹如依约见之,而苹如相邀,他则往往虚与委蛇,借故推辞,所以中统一直找不到机会对丁默村下手。
在1939年冬,中统特务组经密商,决定由郑苹如请丁默村到她家做客,在郑家附近安排了狙击人员,然而丁默村诡计多端,他的轿车快到郑家时,他改变主意掉头离去,计划遂告失败。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丁默村在沪西参加朋友宴会,他打电话邀郑苹如前去参加,中统特务得之这一情报后立即作好了中途截杀丁默村的计划。郑苹如这天特意打扮得花枝招展、浓香袭人,赶到沪西陪丁默村赴宴。
宴会结束后,丁默村说要去虹口,苹如说要到南京路去,于是两人同车而行先送苹如去南京路。当汽车驶至静安寺路戈登路口(今江宁路)路过西伯利亚皮货店时,郑苹如柔声细语地对丁默村说:“圣诞节就快要到了,我想买些新衣服。老师能否陪我去西比利亚毛皮商店选购件大衣?”丁默村的职业反应是到一个不是预先约定的地点,停留不超过半小时,照理说是不会有危险的。他又心想郑苹如执意要他同去,不外乎是想乘机敲他一笔竹杠索要圣诞礼物,于是他便放下疑心随她下车。
两人携手走到皮货店门口时,特工出身警惕性很高的丁默村就觉察到周围气氛有些异样,他看到皮货店周围马路上有几个不明身份形迹可疑的人徜徉顾盼好像有所企图。当下丁默村就意识到有刺客,然而狡猾的他依然不动声色地陪郑苹如走进店堂。
进店后伙计赶忙过来殷勤招呼,丁默村就站在一旁陪苹如慢慢挑选。正当苹如在试穿一件貂皮大衣的时候,丁默村叼起一根香烟,借掏火点烟之际突然便从大衣袋里摸出一迭钞票,一把散于店中说:“你自己挑吧,我先走了!”说完就急转身拉开店门,仓皇夺路窜向停在店外马路对面的小汽车。郑苹如见丁默村突然向外奔跑,起初一愣,本想追踪出去,但走了两步,又停住了。
此时徘徊在店外人行道上的中统暗杀人员,没有料到丁默村会不等东西挑好,就一个人突然冲出店来,因此稍为踌躇了一下,竟让他冲过了马路。丁的司机见他狂奔而出时,早已发动引擎,开好车门。丁默村纵身跃入防弹专用小车,急令司机驾车逃离。这边枪手们措手不及,慌忙掏出枪来胡乱扫射一番,子弹打在车身上“■■”直响,留下十几个弹孔,但没有伤及车内的人。丁默村毫发无伤,扬长而去,暗杀行动就此功败垂成。
如此败招,已然引起了丁默村对郑苹如的怀疑,事实上已经暴露了郑苹如的特工杀手身份和行刺目标,暗杀不宜再按原计划进行下去。但是郑苹如不甘心就此收场,又心存侥幸,决定深入虎穴,孤身杀敌,完成刺杀计划。
郑苹如先是打电话给丁默村,把枪击事件说成是“意外”,称丁是因为从事“和平运动”而遭重庆政府的暗算,由于自己一时兴起想买皮衣才给了暗杀者以可乘之机,而事情与她确实无关,甜言蜜语向丁默村问候平安。丁默村电话中语气平稳,谈笑一如平日,对郑苹如的安慰表示感谢,两人还相约共度圣诞夜。
第一章 舍身除奸美女杀手郑苹如传(4)
这通“情投意合”的电话让郑苹如觉得丁默村还迷恋着她,没有对她产生怀疑,由此产生进一步冒险的念头。但此时她已不便再以秘书身份进入汪伪特工总部,约丁默村外出的故伎也不宜重演。郑苹如反复思量,决计在圣诞节这一天两人约会时暗中身藏一支勃朗宁手枪前往汪伪特工总部,准备伺机下手。同时为了安全起见,她找来熟识的日本宪兵分队长陪同,以避开门卫的盘查和猜疑。她以为有沪西宪兵队的这个“小太上皇”同行,76号即使怀疑也不便于抓她。
不料,丁默村和郑苹如的电话已被李士群监听。当李士群得知郑苹如在日本宪兵分队长的陪同下来看丁默村,立即请驻76号的日本宪兵头头涩谷准尉叫出那个沪西的宪兵分队长,告之以实情。郑苹如进入特工总部,还未见到丁默村,就被李士群的心腹扭获,押解到忆定盘路(今江苏路)37号汪伪特工第一大队驻地。
而后,李士群的亲信故意将丁默村贪色遇刺一事透露出去,成为沪上轰动一时的新闻,大报小报纷纷刊载,对于这起“桃色恐怖事件”的原因更是众说纷纭。当时《申报》等沪上报刊者都以为郑苹如是为情所困预杀害丁默村,事件纯属“情杀”。
报刊把凶杀案作为“桃色新闻”大肆宣扬,一来是出于新闻轰动效应的需要,渲染色情与凶杀,迎合小市民猎奇的口味。二来郑苹如长得清秀斯文,新闻界和普通民众都不相信如此一个纤弱女子居然能设计刺杀汪伪特务头子,幕后或许还有好戏。
权力争斗的牺牲品
那么为什么李士群会监听丁默村与郑苹如的电话,下手逮捕郑苹如并将丁默村遇刺案公布于众呢?这要从李士群与丁默村在汪伪特务系统内部的权势之争讲起。丁默村被刺一案实际上成为两人政治较量的砝码,郑苹如则成为两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1938年12月,汪精卫发表响应日本近卫首相声明的“艳电”后,李士群被日本大使馆书记官清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