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太子刘据-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将军屏退左右,没人知道大将军和太子究竟说了什么?”暗中的声音传来,淡淡解释道。

“就连你们暗卫也无法探听的到?”刘彻皱眉,不喜的说道。他不喜欢这种不在掌控的状态。

“是的!”

“那朕要你们还有什么用?”刘彻冷冷的说道。

“陛下,大将军的实力已经突破先天。暗卫中已经没有人能够在悄无声息的暗中保护他。”暗中的声音不慌不忙,依旧是淡淡的说道。他清楚的知道,刘彻并不是真的生气。或者说他就算是生气,也离不开他们暗卫的支持。所以暗中的人并没有害怕。

“就连你也不行?”刘彻有些好奇的问道。

“……大将军的实力如今已和我相差无几。若是三丈之内,必然会被他发现。”

“哼!卫青习武不过二十年,你今年已然过百。居然敢说和他相差无几?”刘彻目不斜视,冷冷说道。

“大将军天资聪颖,骨骼清奇。自然与常人不同。”暗中那人并不介意刘彻的讥讽,已然平静的说道。活了这么多年,侍奉了大汉朝几代帝王,他对于皇权的畏惧早已经降到最低了。

“哼!难道说从现在开始,居然没人能辖制得了我们的大将军了?”刘彻看了一眼空无一人的大堂,冷冷说道。

“……虽然无法正面打败大将军,若是想他死,倒还是有很多办法的。”暗中那个声音沉吟了片刻才传来,平淡中带着几丝阴狠。

“……漠北大战之后,卫青会被封为大司马。”刘彻安然的闭上了双眼。帝王者,善用人。只要能辖制的住就好。

“至于那个霍光……找个机会,让咱们的骠骑将军去认识一下。毕竟是他们家自己的事情,随他去吧!”

“诺!”

“还有,观察一下霍光……若是真有几分才智……不妨培养一下……知恩图报是个好事……太子的周围……需要几个人才了……”

“诺!”

“之前让你查的,那个私下和太子见面的人,你可查到了?”刘彻突然想起什么,开口问道。

“……回禀陛下,没有任何迹象!”暗中的人迟疑了一下,方才说道。

“哦?”刘彻睁眼,定定的看着头上的天花板。“居然查不到?事情还真是越来越有趣了。”

“……”暗中的人也不再说话。他心中也有狐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自然也不相信太子一病之后会性格大变,当然也不会相信宫中“太子失心疯”的流言。看来……

暗中那人眼内精光一闪——

遇见对手了。

“这件事情,我总觉得东方朔倒是知晓一二。”刘彻直起身子,开口说道。“只是可惜了,不是一路人啊!”

“……”暗中的人依旧沉默,关于东方朔,已经不是他这个层次能解决得了的。

“东方朔!”刘彻暗自叨咕了两遍这个意味着“变动”的名字。“倒是一个有才智的。只是可惜了……”无法掌控在握。

所以这么多年,刘彻只好将这个人留在自己身边。一方面是由

自己盯着,看着,片刻不敢松闲。另一方面,也是为了……

“你先去吧!这几日大军就要开拔了。盯着卫青,朕不希望他有再次和据儿独处的机会。”刘彻对着空无一人的建章宫说道。

半晌,建章宫内没有半点声响。只是刘彻突然睁开双眼,目光冷冷的看着左边一处阳光照不到的阴影。

“居然敢试探朕?若不是父皇的计谋,我大汉皇室还真的就要被你们这些人掌控在手中了。只可惜……”刘彻闭上双眼,感受着体内汹涌澎湃的力量。唇边浮现出一丝冷笑。

作者有话要说:因为年龄的关系~~

开始修真鸟~~

八过大家放心,修真不过是一小部分,咱们主要滴还素历史文~~

SO

留言啊收藏啊神马滴~~

肿么觉得最近越来愈少啊嘞~~

那样吧~~

要是留言超过十个~~或者某个亲亲给个长评神马滴

瓦就加更!!!

好咩!!

亲涅~~

大家要给力嗷~~

表霸王偶啦~~

哼(ˉ(∞)ˉ)唧

╭(╯3╰)╮

无耻滴小八爬走~~

15

15、第十四章 。。。

时光荏苒,如流水般转瞬即逝。一晃间,将近一个月就这么过去了。

舅舅卫青和表哥霍去病已经随着大军向漠北驶进。刘据知道再回来时舅舅卫青就会成为历史上最出名的大司马,还有那个封狼居胥的去病表哥。卫氏一族的显赫将荣登冠顶。

刘据平静的坐在书房里,手中的刻刀不停的在竹简上移动着。一个个“忍”字跃然于上。他已经写了快有俩个时辰了。

刘据知道自己的心开始变得浮躁起来。原因就在于那些多出来的记忆。因为刘据有些绝望的发现,即使脑海中多出了那些记忆,即使他下定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一切,他依然没有什么机会——

或者说是刘彻从来就没有想过给他机会。

他所有的一切都在刘彻的掌控中,虽然没有证据,但是刘据可以肯定在自己的周围一定有刘彻布下的眼线,每时每刻,将自己的一举一动交代给刘彻。

这样的认知让刘据有些心浮气躁。他马上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危险处。他面前的敌人异常的强大,他拥有这世间最顶峰的权利,他拥有这无比的耐心和超高的手段,甚至所有能为他所用的人。而刘据现在所拥有的只有自己脑海中说不清是真是假的记忆。

刘据在耐心等待,他有三十年的时间去准备,逃离这个皇宫,逃离他的厄运。

他步步为营,小心翼翼,不敢让母后知道自己的不安,不敢让卫氏一族因为他可能轻率的举动而牵连进来。可是他依然遭到了刘彻的怀疑。

所以任平被借口服侍不周拉到掖庭打了十个板子,所以他在昨天请安的时候刘彻意味深长的告诉他“君子坦荡荡,事无不可对人言”。

刘据心下有些沮丧。这些举动让他更明了了自己的弱小。这种认知也让他变得心慌意乱。没有任何办法的他只好在书房中认认真真的练字,一方面向刘彻示之以弱,告诉他自己向来的安分守己。一方面让自己清台清明。因为他现在仅有的优势只有平静而洞察一切的内心。若是内心也乱了,这场战役,他必输无疑。

顺着笔画的理顺,刘据也检讨了这些日子以来的举动——果然是太过浮躁了一些。

一个正常的,十一岁的孩子,哪怕他是一个太子,也不会做出这些举动,主要还是他将沙盘交给舅舅时提到李广的话语引起误会了吧!刘据心中暗想。

经历了巫蛊之祸的刘据,自然知道军权在这个封建皇权至上的时代究竟是个多么敏锐的事情。虽然他无意插手军事,但是言语间透露出的内容依旧让很多人误会——这其中自然包括了他所敬爱的舅舅,还有那个让他惧怕不已的帝王。

可是就此藏拙岂不是欲盖弥彰?刘据有些苦恼,而且他也知道以汉武帝的雄才大略,若是自己真的平庸无华,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上辈子的经历已经证明这一点。“仁恕温谨”的过了头,刘彻还不是 “嫌其材能少”,不类己?况且从舅舅卫青,表哥霍去病和那个霍光甚至是早些年的韩嫣的得势中也能看的出来,汉武帝刘彻喜爱的,往往是那些锋芒毕露少有才艺的人。大抵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的汉武帝刘彻觉得掌控一些将才会满足他明军的心思吧!

所以刘据知道单单温良恭谨是绝对不够的。不过由于他身份的特殊性,有才艺的同时又不能引起刘彻的芥蒂——这才是最难办的事情。

刘据有些烦心的扔下手中竹简。看着已经酸肿不堪的手腕,明白这样的工作量对于自己这个残弱的身子还是负荷太重。却忽然心里一紧,直起身子,看着红肿的手腕,轻笑出声。

他想到办法了。

为了迎合刘彻的喜好,藏拙是绝对不可以的。自己必须展现出自己的有用之处,不然就会被自己那个雄才大略的父皇轻易抛弃。可是太过锋芒也绝对不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52dzs。】可若是这个优秀的树木本身就十分脆弱不堪一折呢?

换句话说,若是一个天资聪颖,优秀异常却十分孱弱甚至不知道能不能活过明天的太子,又有谁能对这样的人有戒心呢?

刘据想到这里有些开心的笑了笑,他突然想到这几天桂宫送过来的那些加了料的“补汤”,心情异常开阔。

“任平!”刘据开口叫道。

“诺!”

“将桂宫王夫人送来的补汤端进来,孤想要尝尝。”刘据淡淡的开口吩咐道。

“可是——”任平闻言,心下一惊。有些诧异的看着面容沉静平和的太子爷,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宫中的老人都知道,别的宫门送进来的食物熏香一类向来是要避讳的。怎么生于深宫长于深宫的太子爷居然……

“拿过来吧!既然是王夫人的一片心意,我还是接受了好。免得伤了王夫人的心。稍后你去库中挑选一只玉如意,打发个人送去桂宫,就说是孤的谢礼。也算是回应了王夫人的一片心意。”刘据看着有些惊愕的任平,淡然说道。

“可是——”任平开始不能理解。想要说什么,却被刘据打断了。

“照我说的做。”

“诺!”

喝完了加料补汤的刘据,心情甚好。突然想起已经好多天没有去未央宫向自己的母后请安了。于是就带着任平兴冲冲的向未央宫而去。走到未央宫门口时,就听见了从里面传来的阵阵笑声。

刘据好奇的走进去一看,除了卫子夫以外,大堂内还跪坐着一名衣着华贵的少妇,眉眼肖似卫子夫,正是刘据的姐姐,卫长公主(当利公主)刘妍。

刘据依稀记得自己三哥姐姐的婚嫁都不是太好。这个大姐原本嫁的是曹襄。乃是刘彻的姐姐平阳公主和平阳侯曹寿的儿子。也是个短命的,没几年就死了。后来汉武帝迷信长生不老之说 ,又将守寡的刘妍嫁个了一个方士栾大。后来武帝发现栾大是个骗子,怒火中烧,派人把栾大活活烧死,以泻心头之恨。最后还得刘妍疯癫而亡。而她惟一的儿子曹宗,也在“巫蛊之祸”中遇害身亡。

想到这里刘据苦笑,又是自己的债。

不过看着卫长公主此时容光焕发,幸福安乐的样子,想来生活还是美满的,只希望今世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姐姐安乐的状态保持下去。

“据儿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快来母后这里坐。”卫子夫看着进门的刘据,高兴的笑道。

“多日未见母后,甚是想念。今日特地来给母后请安。”刘据安然笑道。顺着卫子夫的意思坐在她的下首。

“请太子殿下安!”卫长公主刘妍起身行礼道。

“姐姐快起,都是自家人。没必要这么多礼。快坐吧!”刘据赶紧扶起刘妍,笑着说道。刘妍也顺势起来,做到了刘据的对面。

“姐姐是什么时候进宫的,可给父皇请过安了?”刘据开口问道。他可不希望刘彻那个小心眼的因此记恨。虽然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已经请过了。父皇国事繁忙,也没多做打扰。想着好容易进宫一趟,就来母后这里看看了。”刘妍看着大人似的小太子,笑着说道。他可不知道他那张俊秀清丽的小脸儿摆出一副温润如玉的样子开起来是多么的可爱。

“那就好!”刘据闻言,点头应道。随即看着刘妍止不住的笑容打趣道:“说起来姐姐也嫁为人妇了。自然进宫不会那么方便。不过姐姐放心,若是姐夫对你不好的话,你尽管进宫来让父皇母后为你做主就是了。不过姐夫可还好?是否举案齐眉,如胶似漆?”

“去!”刘妍不好意思的啐了一口。“怎么学的如此轻浮!这话也是你堂堂太子能问出口的?”

“这有什么不行?这可是人伦大事,关乎社稷的。”刘据看着刘妍红通的面容,笑着取笑道。

“……什么关乎社稷的大事,也说来给朕听听?”门外一道清朗的声音传来,闻声望去,却是龙袍皇冠的刘彻。

刘据有些无奈地翻了翻白眼,暗自倒霉,怎么想避都避不开了。旋即起身行礼道:“请父皇安!”

“陛下(父皇)!”卫子夫和刘妍也赶紧起身说道。

“免礼,都坐下吧!”刘彻摆摆手说道,然后坐到卫子夫让出来的上手。一把拉住正要退后的刘据,示意他坐下。

刘据无可奈何的端坐一旁,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神色恭谨,面容沉静。

刘彻好笑的看着明里恭顺,实则不情不愿的刘据,开口笑道:“怎么了,据儿还在生父皇的气?”

“儿臣不敢!”刘据低首柔顺的说道。

卫子夫和刘妍一听,心下却是一惊。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是好。最后还是皇后卫子夫开口问道:“陛下息怒,不知据儿何处惹恼了陛下。还望陛下宽恕。”

“也没什么,不必这么郑重其事。不过是未经他的同意处罚了他身边的一个俾侍。想来是落了据儿的面子。父皇认错,据儿别气了好不好?”刘据看了卫子夫一眼,笑着说道。一边打量了身旁不胜不遇到刘据。

其实主要是因为据儿私下和卫青见面,有屏退众人说了很长时间的话,回来后就性情大变让他有些不高兴了。

刘彻认为既然据儿是自己的孩子,有了疑惑应该问自己才对,怎么可以那么信赖的去找卫青呢。就算是舅舅,也不能比他这个父皇亲啊!

可是这种话却没有办法说出口。眼看据儿越来越恭谨,越来越疏远,越来越疏离自己说什么都改变不了这种状况,所以刘彻冲动了,然后就后悔了。

看着刘据从昨天晚上就神情恍惚的模样,突然觉得有些揪心。他是真心疼爱刘据的,也希望刘据能毫无保留的信任他。可是现在看来情况确实很糟糕。

也许,他应该想想别的办法了。

作者有话要说:写的好揪心啊!!

希望快点结束纠结啊!!!!

16

16、第十五章 。。。

后世评价汉武帝,毁誉参半。有的史学家认为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在我中华文化,也就是汉学的传播当中起到了无与伦比的作用。时至今日,汉人汉语的称谓也得到了全球的认可。也有的史学家认为汉武帝时期的穷兵黩武埋下了西汉王朝覆灭的祸根,要不是汉武帝七次攻打匈奴,要不是那绵延四十多年的战役挥霍了“文景之治”留下了的家底,西汉也不会覆灭的如此快速。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承认汉武帝本人的能力与手段。我们不得不承认汉武帝刘彻乃封建时期“大丈夫”也。

而这个封建时期赫赫有名的“大丈夫”,有一个众人皆知的习惯,那就是汉武帝刘彻不喜欢解释。

封建皇权的绝对集中和自身才华的不断认可,造就了汉武帝说一不二,一往无前的气势。所以汉武帝刘彻向来习惯于按照自己的心思做决断,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后宫阴私。所以会有李陵灭门之祸,所以会有金屋藏娇长门赋的千古怅然。

所以当众人听到刘彻居然向着刘据小意的赔不是时,可以想象众人的惊吓。

气氛顿时凝重起来,卫子夫和刘妍看了看一脸温柔赔笑的刘彻,又看了看干脆低着头不声不语恭谨柔顺的太子刘据,心中的狐疑越来越严重。只觉得这一对的相处实在是不像寻常父子。当然,这或许也是天家父子的与众不同之处。

但是无论如何,在刘据依然低头不语的时候,在刘彻依然目光灼灼盯着刘据未曾表态的时候,卫子夫与刘妍是不敢多话的——

谁知道这其中究竟是怎么回事?想从中劝解,总要找到关键之处吧!只是不停用眼神示意刘据快些开口,可千万别惹恼了刘彻,万一皇帝一怒,那可是要浮尸千里的啊!

只可惜低头沉思的刘据全然没有收到二者的眼神。

因为此刻的刘据也是震惊到无以复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