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蛮匪-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信去了。
“你们看,我就说大哥最偏爱五弟,只要是他的事,大哥都特别上心!”霍锋看着邓云离去的背影,不禁有几分嫉妒,喃喃而道。
“哈哈。五弟毕竟是老幺嘛,而且五弟不也是对大哥极为上心,曾经几回,差点为了大哥和那李四爷翻脸。你知五弟的脾性,最是尊重敬道,孝顺长辈,他能如此,足以可见大哥在他心中之重!”
吉青咧嘴笑起,不过说到后来,却少了几分玩味,变得严肃起来。霍锐听了,一时也无言以对,心中这回是自己气量狭窄。徐庆又板起了脸道:“好了!都是自家兄弟,交的本就是真心,都放大度一点。何况大哥对我们兄弟哪个不上心重视!?”
吉青、霍锐见徐庆隐隐有怒色,都是面色一紧,诺诺称是。
不知不觉,一夜过去。次日,邓云已写好了书信,正要交予徐庆。这时,赵云却赶到了枫林山,山里的弟兄听说是邓云的麾下,自是以礼相待,报予邓云。邓云一听,心头一喜,急忙出寨迎接,见了赵云后,便向一众兄弟引见一番。徐庆等人昨夜早听说过赵云,都是敬重,互相拜礼后,邓云忽地眼睛一亮,急与赵云道:“我有一件极其要紧之事,要找黄姑娘帮忙。兄弟你熟悉路途,不知兄弟愿否替我走上一趟?”
赵云一听,又见邓云神色紧张,急便拱手道:“大当家尽管吩咐!”
“好!你先到寨子里歇息,待会我再与你说。”邓云微微一笑,赵云这些忠义社的兄弟,平日就习惯在四处打探情报,因此对附近的地势极为熟悉,哪里有捷径小路都是了如指掌,若是让赵云去赶,起码能快上数日。可惜的是,在碘麟村附近的据点,不太安全,再加上邓云为了说服、打动黄师儿,在信里写了不少的话,否则就可以飞鸽传书传回大行山去。训练这些飞鸽,难度十分之大,而且又要从幼鸽时期开始驯养,各个据点之间,都有配有专门的飞鸽。因此,为了稳当起见,最好还是派人走上一趟。赵云自是不二的人选。
第五十五章 袁秀来犯
“不必了。我看大当家甚为急切,定是要紧之事。我这一路赶来也是轻松,正是精神饱满,立刻便可赶路。”赵云做事素来认真、负责,这下子反倒比邓云还急了。
邓云微微一笑,对赵云更是赏识,笑道:“莫要多说。你这般匆匆忙忙,我哪里过意得去。只是这事实在忧心,又想兄弟熟路,不得不麻烦兄弟一趟。你歇息一会,费不了多少时间。”
赵云闻言,也是心中感激。邓云随即引他入寨,徐庆则去吩咐人收拾一间干净的房间。这一阵子,邓云又把此番送信之事,简单说了说。赵云知得原委,认为邓云重情重义,心里更愿走这一趟。
到了晌午时候,赵云便出发了,临行前邓云还特别为他准备了一个包袱,里面有些碎银、口粮,还有几件干净的衣服。
“我看兄弟身材与我相差无几,便从我娘那里替兄弟拿了几套。还望兄弟莫要嫌弃。”
赵云心头一紧,眼里泛着阵阵异彩,拱手道:“大当家如此礼贤相待,待我如自家兄弟,敢不肝脑涂地耶!?”
“兄弟言重了。能得兄弟这般义士相随,方乃我邓云之幸也。”邓云亦拱手回答,两人对视了一眼后,赵云拔马一勒,把包袱一绑,便转马下山去了。
光阴易过,自邓云来到枫林山已有半个月子,这些日子虽然平淡无奇,却过得心中实在。邓云每日早晨都会如以往那般,领着徐庆等兄弟先练咏春以做早课。早课结束后,邓云便和徐庆等人在山腰一处空地,各自演练阵法,互相对攻,直到午饭前半个时辰,方才结束。而早前,徐庆早已传授这些义匪阵法的基本要领,都有一些根底,演练也愈来愈是流畅。当然,每次演练结束之后,邓云都会用和各大小头领总结一番,说上半个时辰,直到午饭时候。邓云每每所提,都是一针见血,众人无不敬佩有加。午饭过后,会有一段时间午休。待午休结束,邓云便会传授各种技艺,包括刺枪、弓箭、刀盾、骑术等等,直到黄昏时候,方才结束操练。而且,邓云时常会在这个时间段里,抽出一些时间,分批比试各项功课,以此来激发众人竞争心理。邓云本就从周侗那里学得许多本领,更兼又极为精通练兵之道,再加上结合后世得来的知识,自非寻常之法能相比。而更为难得的是,邓云名望声威在枫林山的义匪心里,愈来愈高,众人都愿听他,努力操练,少有偷懒。如此一来,只是半月,这数百义匪的战斗力已不逊色于一般的马贼恶匪。
而到了夜晚,邓云多是与家里爹娘还有徐、吉、霍几家人相聚。邓冲生性喜热闹,早些年前,邓家大宅里便常常聚着是十数人。大家伙早已习惯如此,相处融洽,如一大家子人。再说,自从邓云回来后,邓母神气便愈来愈好,天天都是笑容满脸。邓云看着欣然,但心中却时常有着另些想头。
而经过这半月休养,又有金创药这疗伤圣药,邓云的伤势已然痊愈。
现如今,天下局势越来越乱,先说在宣和元年,那官家老爷赵佶,不知局势,可笑可怜,竟不知利害轻重,妄以上国自居,命奸相蔡京和金人使臣说,想约金人一同攻辽。金主阿骨打听使者说,宋室君臣上下荒淫,国力调敝,天灾人祸屡屡不休,倒有几分崩溃之势。金主听闻,大笑赵佶夜郎自大,不知廉耻,先是不作理睬。
后来赵佶君臣见金主久久未有答复,蔡京以为宋不足以显其诚,又命马政带了诏书礼物,前往金邦报聘。哪知走到登州,听说金主阿骨打已立为皇帝。赵佶听说,又惊又怒,急教马政归来,本想商议如何对付金人。哪知不久后,又听说金人连连挫败辽兵,各队兵马骁勇至极。赵佶君臣听了无不畏惧,哪敢再有与金人作对的念头。奸相蔡京又说,这些女真族本都居住于穴居野处,迁徙无常,喜吃生肉,如野兽无异,因此各个天生彪悍,极其善于厮杀,只可联之。于是赵佶又派使臣,带上重金前往去见金主,说这联合之事。
这金主阿骨打亦是一枭雄人物,更兼老奸巨猾,极有雄心野望,心想一时要把辽人杀尽,绝非易事,而且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宋虽已没落,毕竟中原之地,历来不乏英雄人物,全因那赵佶无能,使得这些英雄都无出路,但若是紧要时刻,这些英雄定会群起涌出。因此,阿骨打也不愿让宋国坐收渔人之利,以免有个万一。
于是阿骨打便答应联合剿辽,暗里却想着宋国昏君奸臣养的那些官兵骄将,都是些无用废物,若是打起战来,哪里是辽人的敌手,使得其大折兵马,吸引辽人兵力亦是好的。
赵佶这无知老儿,却不知阿骨打的算盘,听说金邦同意联合之事,沾沾自喜,全然不顾老臣李纲、宗泽所劝。另外,童贯贪功心盛,自不量力,一心一意还想去收复燕云之地,实在是看宋国迟早大乱,加上赵佶曾说过,谁能收复燕云之地,便封为燕王,坐拥燕云十六州!童贯却是打着这称王的主意,一边大举征集兵马,一边又向赵佶进谏,要求他日联合灭辽以后,把燕云之地还以宋国。
宣和二年,金人势如破竹,杀得辽人节节败退,却争先取下了燕云大半地方。阿骨打回书,告诉赵佶,他金邦费了不知多少人命、钱财,才把燕云大半州县打下,绝然不会白送。赵佶君臣眼见金邦日愈强盛,方才恍然醒悟,知其乃吞人虎狼,连忙教童贯发兵,约定金取中京,宋取燕京西京。同时,赵佶又听童贯奸言,打算送给金人岁市五十万金,把国库里不知染了多少血的民脂民膏,拿去讨好金人,打算将来得到一些方便,要回燕云之地也能好些说话。尚书李纲看出童贯不怀好意,直言进谏,宗泽更说此乃养虎为患之举,怎奈赵佶昏庸,一味听说谗言。
阿骨打却是用宋国百姓的金钱,去犒赏诸将,一众将士。金军无不振奋,各个争先作战,争取名利,自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连夺下了许多州县。
赵佶君臣,见金邦屠杀辽人,如土鸡瓦犬,以为辽人已无当年勇悍之风,还想着去捡便宜,又命童贯为河北、河东路宣抚使,蔡攸为副使,率领诸将,分路进攻。哪知辽人都憋了一口恶气,又是恨透了这趁火打劫,落井下石的宋人,两军刚一交阵,辽人宁死不退,一味往前冲杀,那些以童贯、蔡京为首的将领,大多都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本是来取进身之阶,却又无拼杀念头,哪里抵得住势如骑虎的辽人,被杀得是兵败如山倒,纷纷溃退,死伤无数。
赵佶得知,唯恐辽人反攻,慌忙下令,退兵保境。金主阿骨打得知宋人背弃盟约,自顾退军,并无发怒,反而当场大笑不绝,自此把宋军当做乌合之众,把宋室江山看作了囊中之物。
这些年,金邦君臣与宋国君臣的对比,天下人都看在眼里,中原许多英雄才俊,都知大宋破碎之日不远矣,无不忧心忡忡。宗泽更是在相州暗中征集这些英雄才俊,以备万一所需。这些消息,蜂拥四起,枫林山里的弟兄也经常传说。
这日,邓云立于山巅之处,远望碘麟村的方向,脑海里却回想起某段时光,喃喃而道:“光阴易过,如今已是物是人非。想当初,还在恩师那里学艺,清晨论文,午夜谈兵,谆谆海勉,言犹在耳。恩师一生光明磊落、本领惊天,实乃旷世奇才,这般英雄人物,如今竟是一抔黄土,长掩墓门,人之云亡,尚难保清誉,此恨何极!恩师临死遗嘱,历历在耳,宗泽老将军已开始征集兵马,可如今家里眷念,娘亲身体初愈。我一时实在难以动身。”
想到此,邓云不禁一叹。这时,徐庆忽然策马赶来,满脸凝重。邓云见了,不由脸色一变,赶了过去。
“大哥,据山下弟兄来报,那袁秀老贼,仗着自己是童贯这大奸臣的红人,从官府里借了一支千人兵马,其中又把自己麾下功夫了得的徒子徒孙召来,各为军中将校,正欲大举来攻枫林山,对外宣称是要为他的女儿、女婿复仇!”
徐庆翻身下马后,见邓云迎来,把眼一眯,低声说道。邓云闻言,顿时面色大变,却是先忧心王明那几家人,急问道:“袁秀老贼定是找到了游山虎夫妇的尸体,可知王员外还有张、汤那几家人的状况如何?”
“大哥放心。王员外为人机警,早就变卖了家产,张、汤两位叔父也是一样,不久前已离开了村里。而那袁秀老贼好似还不知这事与他们有关。”
第五十六章 英雄少年(上)
徐庆凝声而道,邓云听了心头一松,双眼射出两道精光,微微颔首道:“如此便好,就怕会连累了他们。那袁秀老贼作恶多端,恩师生前便早想将他除了。如今就由我们这些做徒儿的,来完成恩师生前之愿!”
“有大哥在,就算那袁秀老贼领来千军万马,我等兄弟也是不惧。大哥,我这便下去准备!”
徐庆亦是双眼萦绕着烁烁精光,说罢转身上马便走。邓云则观看四周地势,已然在思索对策。
袁秀领命欲攻打枫林山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开来,山中数百义匪却少有畏惧,反而都是亢奋。一来邓云早已成名,二来他们都是训练有足,有了底气,三来袁秀恶名远昭,又是大奸臣童贯的爪牙,天下人无不除之而后快!
邓、徐、吉、霍几家父母听说,各人反应不一,当爹的多是不怕,当娘的自是忧心忡忡,恐孩子有个损伤。唯有徐母,当堂厉喝,教徐庆当英勇作战,为民除害,这才不愧对周大侠所教一身本领!徐母倒有巾帼英雄之风,邓母等其他妇人见了,似乎都有所感触,纷纷把自家孩儿喊来,各做吩咐。
邓母也把邓云喊到身前,长叹了一声道:“你幼时性子木讷,不善与人交流,见到人来便要躲在娘的身后。曾几何时,娘还怕你难成大器,想着你这辈子平平凡凡过着便好。如今,你却成了乡民百姓、还有这些兄弟们的大英雄。娘知你这辈子肯定不会平凡,这也好,谁家父母不想自家孩儿是人中龙凤呢?云儿,娘的话,你就别操心了,等把这袁秀老贼除掉,你就依周大侠的遗嘱去从军吧。”
邓云闻言,脸色一变,原来他的心思早被邓母看出。邓云心头一紧,望着邓母满头发丝,又多了不少白发,面容也苍老了许多,想着这些年母亲对自己的无私疼爱,自己却未能尽过一份孝心,不由心头揪痛,便欲下跪。邓母连忙扶住,露出一慈祥的笑容道:“傻孩子,娘还记着你当年和娘说,要勤奋练武学艺,将来有出息了,便要好好孝顺娘,让娘住好的、穿好的、吃好的。娘可日夜盼着那一日呢。”
邓母话音刚落,忽然大堂外有人报道:“大当家!袁秀所领的官兵,已到山下数里之外了!”
邓母闻言,身体一颤,压着心头的慌张,强颜欢笑道:“孩子去吧,山里的兄弟都等着你领头呢。”
邓云大喘了一口气,眼神坚定,应声称诺,又向自家父亲投了一个眼色,便转身而去。徐庆等兄弟纷纷跟上。那些父母,各个分别看着自家孩儿高大的背影,恍然间才觉得自家孩儿真的长大成人了。
且说当日袁秀放火烧了柳林泄恨后,次日便听说自家女娃和女婿被周义还有一个少年杀得铩羽而归,赶来碘麟村找自己求援。袁秀当时一听,脸色勃然大变,有一丝不祥预感,连忙各发人手在碘麟村四周一带寻找,终于被他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发现了游山虎夫妇的尸体。
袁秀见了,当场痛哭过去,后来又想这附近敢杀自己女娃、女婿的定是周侗的那些徒儿,很可能当日邓云负伤而去时,有人赶来接应,两伙人正巧遇到。自家女娃素来冲动莽撞,自己又曾经跟她说过这亢龙棍的摸样,很可能当时急着替自己抢这亢龙棍,因此惨死在那些恶徒手中!
袁秀自不会这般轻了,立即假借童贯的威信,借了千余兵马,又连日派人通知自己两个儿子袁俊、袁杰,带上一干徒子徒孙赶来。整顿数日后,袁秀复仇心切,立即便引兵来攻枫林山。
却说袁秀引兵刚到枫林山下,正欲下令攻山,忽然前方一阵喊杀声起,一彪人马飞冲而落,气势如虹。
“爹爹!敌军来势正劲,不可急与之交锋,且令兵马后撤,摆定阵势,再伺机而动!“
袁秀狰狞凶恶的脸,听了这声音后,微微松了些许,转眼望去,那男子莫约三十出头,与长得唇红齿白,面如冠玉,甚为英俊。这男子正是袁秀第最小的孩子,名叫袁杰。袁秀老来得子,自是对他溺爱有加,更兼袁杰从小长得俊朗,惹人喜爱。更为难得的是,他这小儿,文武双全,天赋极高。因此袁秀自小对袁杰付以厚望。
袁杰曾经学过兵法,袁秀也是对他宠信,正欲颔首依从。这时,在袁秀左边的一个莫约三十五、六,长得极为彪悍、壮硕的大汉扯着嗓子吼道:“三弟你怕个鸟啊!区区小贼,我一人便能将他们捣个天翻地覆!!”
这喊话的正是袁秀的大儿子袁俊,袁俊为人冲动莽撞,凡事都只知用蛮力解决,袁秀自然没那么喜欢。
“闭嘴!你三弟之才胜你百倍,哪像你只知道用蛮力!?”袁秀吹胡子瞪眼地喝叱。袁俊似乎极其惧怕他的老子,连忙唯唯诺诺地应是。随即,袁秀便下令撤开十丈,然后迅速摆开阵势。
不一时,邓云引着数百义匪赶到,眼看对面阵型摆得还算严整,邓云不禁脸色微微一变,暗付:“莫非老贼从朝廷那里请来了沙场老将?”
就在邓云思念间,徐庆等人早就领着一众义匪摆好阵型。对面的袁杰见了,脸色一变,低声向其父说道:“爹爹,这些贼子摆的是天地三才阵,你别看这阵法简单,其左右两翼可冲阵亦可作为屏障,中央那队人马前头都是骑兵,其实厉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