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丞相乖,碗里来 作者:家养鬼怪-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丞相请留步。”

孟酌言闻言停下脚步,看着气喘吁吁追上来的黄尚书问道:
“黄尚书有何指教?”

黄尚书抬头看了下四周,低声道:
“孟丞相,请借一步说话。”

说罢,将孟酌言引到了一个僻静之处,环顾四周没人,才开口说道:
“孟都护昨日有密令传来,叫我等全力阻止珺阳公主和亲一事。”

孟酌言闻言一愣,问道:“这是为何?”

黄尚书道:“北戎使节来访十分突兀,都护大人事先并未得到消息,而这次和亲的对象正是北戎国的大皇子耶律齐疆,从孟将军处得知北戎的四个皇子除了最小的四皇子耶律洪昌之外,其他三人都早已有妻室,北戎王突然下旨,就连耶律齐疆本人都不知道此事。所以都护大人断定这次和亲必有阴谋。”

孟酌言想了一下,问道:“既然明知有诈,那为何不奏禀圣上,拒绝这门亲事即可。”

黄尚书叹了口气道:“微臣等一干人等已经全力反对此事,无奈洛丞相大力赞同,皇上权衡之下,还是采纳了洛丞相的建议,同意了此事。原本微臣以为此事已经没有胜算,不料今日圣上召见众大臣商议和亲使节一事,洛丞相居然举荐你为和亲使节,这真是柳暗花明啊。”

孟酌言闻言问道:“黄尚书的意思是?”

“如果你做了这和亲使节,那么这和亲之事的成败就尽在我们掌握之中了。”黄尚书笑道。

孟酌言点了点头,明白了今日为何出现大臣么众口一词的情况了。随即开口问道:
“那依照你们的意思,该如何阻止这门亲事呢?”

黄尚书的眼中闪过一丝杀意,开口道:“此去北戎,路途遥远,沿路不乏山贼劫匪,到时只要在北戎边境之处拟做遭遇贼人劫道即可。”

孟酌言闻言一惊,道:“难道你们想把珺阳公主给……”

黄尚书点了点头。

孟酌言睁大眼睛道:“谋害公主,这可是重罪啊。皇上若是知道,你我都要诛九族的。”

黄尚书冷笑了一下,说道:“此时必要做的干净利落,岂能让皇上知道,况且就算是皇上真的知道了,也未必会降罪于我们,孟丞相可知道这珺阳公主是谁?”

孟酌言摇了摇头道:“不太清楚,似乎以前没有听说过。”孟酌言说这话的时候有些心虚,除了这珺阳公主,其他的公主她也几乎没听说过。

黄尚书开口道:“宫□有七个公主,其中有两个是当今圣上所出,年纪尚幼,其余五名有三人为太后所生,早在先皇在世之时便已经赐了婚,剩下两个还未到婚配年龄。所以这北戎王此时提亲,宫中并未有适龄的公主。”

孟酌言闻言,疑惑道:“这珺阳公主不是宫中这七位公主之一?”

黄尚书眼中闪过一丝鄙夷,回答道:“当然不是,这珺阳公主是皇上前日才下旨册封的。并非宫中之人,只不过是冠上个公主的名号用来敷衍北戎而已。想我大齐和北戎的关系,两国随时有可能开战,皇上岂能将真的公主送入狼口?”

孟酌言此刻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不过她有些奇怪这公主是谁家的女儿,于是开口问道:“不知这珺阳公主是哪家的千金?”

黄尚书笑道:“千金?确实是千金,此人千金难见一面,孟丞相应该知道魅香楼的花魁柳传夕吧?她就是皇上新册封的珺阳公主。”



☆、和亲大军出京城

回府的一路上,孟酌言都在消化着小皇帝要把柳传夕送到北戎和亲这个事实,难道柳传夕不是小皇帝的中意的人吗?怎么突然就要送去和亲了,是景文帝始乱终弃还是另有用意?想起那日在朝堂上提起柳传夕之时,景文帝虽然对她的安危表示关注,但是神情却并不像对意中人般的深切。难道这其中另有内情?
就这样一路上孟酌言满脑子都是关于二人关系的种种假设,直到马车停了下来,才知道已经到了家门口。刚一掀起轿帘,府中的门役就急匆匆的迎了上来:
“大人,大人您可回来了,宫里头来圣旨了。”
孟酌言心里一惊,圣旨?自己刚从宫里出来,这圣旨怎么就到了?难道黄尚书拉着自己说话这份功夫景文帝的圣旨就下来了?一边想一边加快脚步来到前厅。
一进门看见了花总管正坐在椅子上侯着。见到孟酌言,起身道:
“哟,丞相大人,您可总算回来了。这圣上两道圣旨都来了,您跑哪去了?”
果然,景文帝下旨下得有效率,这花总管跑腿跑的也勤快,还两道……孟酌言讪笑了一下,答道:“路上遇到黄大人,聊了几句,就耽误了,没想到皇上会突然下旨。”说罢,立刻准备接旨。
花总管起身摊开手中的圣旨,朗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封仁德丞相孟酌言为和亲使节,护送珺阳公主北戎和亲,赐金牌一枚,可调用沿途地方兵力。另调派御林军两百,虎豹营军士一千随行,两日后离京,钦此。”
孟酌言谢恩接旨后,依然没有起身,等着花总管的第二道圣旨。可是花总管却开口道:
“孟大人请起吧,这第二道圣旨是密旨,皇上说交给你即可。”
孟酌言闻言,立刻起身,只见花总管从袖袍中取出一个小卷轴,交给了孟酌言 ,同时低声说道:“皇上说了,这密旨只能由你一个人看,看完之后立刻毁掉,断不能让第二个人知晓。”
孟酌言点头,随后送走了花总管,回到房间,借故支走了鸳鸯,随后立刻打开景文帝的密旨。孟酌言接圣旨的时候有些惊讶,御林军和虎豹营,她没想到景文帝竟让会从这两处调派人马,虎豹营是京城布防军中最为精干的一支,而御林军更是百里挑一,负责保护皇宫内院,这两队兵马平日里除非有十万火急的军情,皇上才会有所调动。而今天竟然从中抽调出一千二百人,用来护送公主和亲,这绝非寻常。
孟酌言一边疑惑,一边展开了手中的密旨卷轴,只见上面写着几行小字,字体清秀又不失苍劲,比起耶律屠夫的好认多了:
“言儿,此去北戎,路途险恶,特派精干将士随从。珺阳公主本为北戎细作,借此时机将之遣回,若途中生变,切记保重自己为先。念,安。
字数虽然不多,不过看完这道密旨,孟酌言的心中顿时觉得暖暖的,原来小皇帝派了这么多人,不是为了保护柳传夕,而是为了保护自己。想想今日他在书房中的阴郁表情,还以为会放任自己不管了呢,现在看来,他对自己是动了真心。
其实景文帝也不错嘛,相貌英俊,身份无敌,对自己又是体贴入微,像这样的好男人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可是与景文帝几次接触下来,孟酌言心底除了感激和温暖,却丝毫没有升腾起一丝的暧昧之意,也没有遇见耶律屠夫时候面红心跳的感觉。
如果说和景文帝的接触心底如同流淌过一股温水,那么和耶律屠夫的两次见面则是煮沸了一锅豆油……两者之间完全不可比拟,挣扎了半晌,孟酌言不得不承认,自己还是喜欢豆油的那一款类型……
剖析了半天自己的审美观之后,孟酌言的思维终于回到了正轨,目光随即落到了密旨上面的那行字:“珺阳公主本为北戎细作……”这又是什么情况?
北戎细作?原来柳传夕是北戎安插在京城的一枚棋子?那小皇帝又是如何得知的?难怪小皇帝对柳传夕的态度如此诡异,重视又带着几分疏离,但是柳传夕那边,是否知道自己的身份已经暴露了呢?孟酌言此刻突然想起了那日在魅香楼之中柳传夕对耶律屠夫的表白,很好,耶律屠夫是北戎人,柳传夕也是北戎人,这两位老乡都顶着别国人的身份在异国他乡的妓院里千里来相会,尼玛说这是纯属巧合有人相信么?
孟酌言此刻才知道,原来那晚自己打扰的恐怕不是一场约会,而是一场会议……耶律屠夫出现在魅香楼不是因为单纯的好色,而那晚柳传夕只接待他一人也绝非偶然,现在回想起柳传夕那突如其来的表白孟酌言也觉得有些蹊跷,就算是真情流露,也不用挑个有外人在场的时候吧,现在前后贯穿,孟酌言恍然大悟,八成是两人做戏给自己看……
想到此,孟酌言的心底有些失落,虽然心仪耶律帅哥,但是事实摆在眼前,两人之间的距离就好比部落和联盟,只能平行不能相交,自己再不济也是大齐的丞相,想起不久前唇上温热的感觉,孟酌言有些沮丧,上一次见面还是唇齿相依,下一回说不定就是兵戎相见。难怪人人都说和平世界最可贵,只有天下太平了,物质,经济,爱情……等上层建筑才能繁荣昌盛。
抛去脑中的风花雪月,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怎么完成和亲使节这个任务,一边让自己护送公主到北戎和亲,一边又让自己在半路暗杀公主,孟酌言觉得这任务有点难,要是换做接到圣旨之前 ,佯装个山贼劫道什么的这种方法还可以一试,但是现在圣旨一下,此路立即不通了,略凡有点脑子的山贼土匪,也都知道这送亲队伍劫不得。就算真说有那种人傻胆大不知天高地厚的动了手,当那一千二百的士兵是吃素的吗?届时就算自己要放水,恐怕那虎豹营的军士也由不得一群毛贼败坏了自己的威名……
孟酌言觉得自己真是摊上事儿了……
接下来的一天 ,孟酌言一直在冥思苦想对策,但是从天黑到天亮,她也没有想到合适的应对之计,直到黄尚书来访,孟酌言才觉得自己这两日真是白白浪费了脑细胞。
出发前,黄尚书来府中两次,第一次是来找孟酌言商量送亲队伍的行进路线和沿途设伏地点,第二次则是敲定动手的具体时间。两次来访加起来没有超过半个时辰,全程都是黄尚书发言,孟酌言倾听并记录,名为商议,实为通知。
其中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孟都护早就将整件事情计划好了,你只要按着我们的意思来就行了,该走的时候走 ,该停的地方停,其他不用操心。孟酌言确实也没有操心,既然孟怀山想要这次和亲夭折,自己也没必要去作梗,况且小皇帝那边的意思也很明确了,柳传夕既是细作,也不至于自己拼上性命去保护。两头都有这意思,这任务反倒也简单了。但是令孟酌言心寒的是,黄尚书传达的孟怀山指令中,从头到尾也没提到过一句关于自己安危的字眼,虽说有一千多将士保护,劫道的也是自己人,但是刀光剑影中,保不齐就一个冷箭误伤什么的,这是危险重重的深入敌境,不是潇洒惬意的跨国旅行。就算再怎么不待见这个女儿,这种时候就算客套也应该嘱咐两句注意安全什么的。但是孟怀山完全没有这意思,孟酌言心中念叨,是这老爷子线条太粗?还是小孟不是他亲生的啊?完全体会不到父女亲情在哪里。
既然没人关照,孟酌言只好自己做好准备,备了两双轻便合脚的短靴,一套利落的短衫长裤,可以穿在那宽大的官袍之内,再就是去铁匠铺子买了一把锋利小巧的匕首藏在腰间,将景文帝给的金牌放在胸口的口袋中藏好。
转眼之间就到了出行之日,孟酌言天一亮就醒了,收拾好随身的包裹,叫来府内的管家,交代好事情,便动身到了出发之处,虎豹营和御林军的士兵一大早便等候在集结之处,孟酌言身着官袍,骑着一匹枣红骏马来到队伍之前,为首的将领的也是一名校尉,不过级别明显要比孙青高,一脸的端正严肃,见到孟酌言,立刻走到跟前躬身道:
“孟丞相,下官赵虎,奉命带军听从丞相调遣,护送公主北上。”
孟酌言点头,对赵虎说道:
“免礼免礼,本官一介文官,对这军队之事知之甚少,一路上还有劳赵校尉多多关照。”
孟酌言说的是实话,看级别虽然她要高出许多,不过到了野外,这官兵却不一定会听她这个傀儡丞相的指挥,所以还是要趁早和赵虎搞好关系。
两人相互客套了一下,就带着大队的人马朝城门口浩浩荡荡的走去。虽说柳传夕这个公主是临时封的,但是对外却没有公布这个消息,京城的百姓都聚集在队伍两旁,争抢着想要一睹公主的模样。
孟酌言到了城门口之时,只见彩旗飘扬,人头攒动,热闹的场面有些出乎孟酌言的意料,原本以为景文帝并不是很重视这次和亲,但是目前看来貌似完全不是这样,光是嫁妆就装足了十马车,排场声势之大,堪比皇上祭天,虽然孟酌言不知道以前的公主大婚是什么场面 ,但是看着眼前的架势,她知道肯定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过了片刻,景文帝的龙辇和公主的轿子一前一后出现在了城门口,景文帝亲自走下来为公主掀开轿帘,扶着公主下轿,一路走到马车旁边,两人站定,只见景文帝面带微笑,低头在珺阳公主的耳边低语了几声,公主穿着大红的嫁衣,头顶锦帕,看不见脸上的表情,但是孟酌言却感觉到景文帝说话之时,公主的脊背微微一僵。而景文帝依然是刚才那副从容的微笑,半晌之后,公主起身,上了马车。
随后,景文帝转过身来,看向四周的人群,最后的目光落在了孟酌言的身上,虽然隔着几百米远的距离,孟酌言依然看到小皇帝眼中闪过的那丝忧虑,似乎还带着几分矛盾和犹豫。孟酌言心头再次一热,朝着景文帝微微一笑,给了他一个“你放心”的眼神。
在众人的热烈围观之中,孟酌言带领着一千多的军士,声势浩大的离开了京城,出发之时她还在想这一去恐怕要一两个月之久,但是事情往往不从人愿,孟酌言万万没有想到,当她再度回到这里,已经是若干年后……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了,就是有点慢……不过不会坑……(*^__^*)


☆、风暴生病途生变

出了京城没多远,孟酌言就下了马,换坐马车,坐在马车之中,孟酌言仔细回想了一下黄尚书对自己说过的计划:
从京城到五喉关,沿途要经过七个城,前四个城位于平原地区,四城相连,距离较近,沿途各大路口都有官驿,所以在这段路途没法下手,而过了第五个城就进入了北平领地,也就是说到了孟怀山管辖的地界,如果在这半途中动手,势必要牵连到孟家,所以也不行,最后敲定的最佳动手地点就是大齐和北戎交接之处,刚出五喉关,未到北戎的边境城松卢,这块区域地广人稀,山路较多,且已经出了大齐境内,公主一旦在此处遇劫,孟家便可将责任推给北戎一方。加之到了此地,随行士兵长途劳顿已久,必定身心疲惫,放松警惕。
这个计划看起来没什么纰漏,但是孟酌言却有些不安,她也说不上是哪里不对劲,只是隐约觉得这件事情并不会按着孟怀山的预期计划发展。不过现在已经出了京城,无论前路如何,也得硬着头皮走下去了。
就这样,大队人马按预定计划缓缓向前推进,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半个月之久,每天日出而行,日落安营扎寨,虎豹营和御林军不愧是训练有素的精干部队,一路上军纪严明,没有丝毫的懈怠,赵虎每天晚上都会向孟酌言汇报部队的进程情况。正如孟酌言之前预料的一般 ,前半程的旅途十分顺利,过山过桥,连个贼影子的都没看见。反倒是过城之时,沿途的百姓听说是公主出嫁,围观看热闹的倒是很多。
每到一城,城中的大小官吏都会出城迎接,盛情款待,孟酌言觉得景文帝赐给自己的那块金牌着实没用。地方官吏的热情不需要督促,孟酌言有种身为高官巡查的感觉。唯一令孟酌言有些意外的是,珺阳公主,就是柳传夕,这一路上安静得有些异乎寻常,除了在客栈歇息过夜之外,柳传夕其他时候没有出过马车,原本孟酌言还有些担心她路上会突然跑路,但是后来转念一想,她既然原本就是北戎的人,自然想要借机回去,哪能半路脱逃。
看着柳传夕那略微纤细的身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