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策-第8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巡洋舰与多用途驱逐舰上有两门大口径电磁炮,反潜驱逐舰上则有一门大口径电磁炮。这些电磁炮的最大射程都在800公里左右,因此能够在波斯湾北部海域向伊拉克北部地区的作战部队提供炮火支援。非常可惜的是,因为美军控制着红海的入海口,所以共和国海军不能随意进出红海,也就无法用战舰上的电磁炮支援戈兰高地方向上的作战行动。
相对而言,因为美国将直接参战,所以在无法完全确保制空权的情况下,护航战舰携带的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意义非常显著。
也正是如此,仅仅投入舰载航空兵肯定不够。
与岸基航空兵相比,舰载航空兵的最大问题就是持续作战能力不强。
虽然舰载航空兵的爆发出动能力非常惊人,以“上海”级航母为例,基本设计指标就是在打击半径为1200公里的情况下,在最初的24小时之内出动400架次的作战飞机(不包括支援行动),即在搭载72架战斗机的情况下,每架战斗机出动5。56架次,其中防空战斗机出动5架次,多用途战斗机出动6架次。扣除作战所需时间,等于每架战斗机在返回航上母之后,必须在90分钟之内再次升空。为此,“上海”级航母准备了可以容纳近500名飞行员的军官舱,而其他航母最多只能容纳300名飞行员。但是受航母本身限制,特别是海上作战环境的限制,舰载航空兵的持续作战能力远不如岸基航空兵。从基本构造上也能解释这种情况,即承载舰载航空兵的航母是一种立体集约型的作战平台,而承载岸基航空兵的航空基地是一种平面分散型的作战平台。
制订战争计划的时候,裴承毅就知道,必须尽快投入空军。
问题是,如果过早动用空军,共和国的战争意图就太明显了,从而会在国际斗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事实上,在战斗打响之前,裴承毅也不可能动用共和国空军,甚至不能用运输机向前线运送作战部队。
针对这一情况,裴承毅只能动“歪脑筋”。
与伊朗、伊拉克、叙利亚进行谈判时,裴承毅通过军情局提出了一个特别要求,即三个国家的空军要在战争爆发后的第一个24小时之内承担50%的空中作战任务,另外50%的空中作战任务将由共和国海军的舰载航空兵承担,而在开战后的24小时之内,共和国空军将完成兵力调遣与投送工作。
也就是说,空军将在24小时之内向前线部署至少500架作战飞机与100架支援飞机。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当然,这不是裴承毅的承诺,而是空军司令雷靖鸣上将的承诺。
作为在空军服役了40多年,先后辅佐了数位空军司令,直到62岁才以上将身份成为空军一把手的空军上将,雷靖鸣绝对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开玩笑。
事实上,实现“24小时到达与部署”,正是空军努力追求的现实目标。
按照雷靖鸣在2037年上任后提出的空军改革方案,在以支援航空兵、特别是全球兵力投送能力为主要发展方向的情况下,空军首先得从自身做起,实现在24小时之内向距离本土5000公里范围内的任何一处热点地区投送一支规模与战斗力不亚于地区性强国空军总体势力的空中力量。具体来说,就是在全体动员的情况下,向5000公里范围内的地区投送7个战术航空兵联队。
这里说的投送,主要是指地面保障设备,以及持续作战所需的弹药物资。
虽然战术航空兵的战斗机可以在加油机的支援下直接飞往目的地,但是要想确保部队持续作战,就得向前线投送包括地勤人员、保障设备、备用零件、通信设施、乃至人员基本生活设施设备在内的所有保障物资,以及满足作战需要的燃油、弹药等作战物资。
别看空军是空中作战部队,其留在地面上的装备肯定比飞上天的多得多。
按照共和国空军的编制,1个装备J…17多用途战斗机的战术航空兵联队的地面保障车辆超过300台,平均1架战斗机需要4台车辆,而地勤人员超过500人,平均1名飞行员对应3名地勤人员。运送这些设备与人员,需要动用12架Y…15大型运输机、或者18架Y…16多用途运输机。虽然在雷靖鸣发起改革后,空军花了很大的力气“减肥”,但是为了保证部队的战斗力,增添了不少后勤保障设施,比如装在12个集装箱内的、为全联队的飞行员与地勤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综合勤务支援与生活保障系统”就能塞满3架Y…15或者4架Y…16的货舱。
除了保障设备,战斗物资的运送工作更加麻烦。
即便按照中等强度出动,1个J…17多用途战斗机联队每天消耗的物资都需要动用20架Y…15或者28架Y…16。由此可见,如果出动7个战术航空兵联队,空军拥有的运输机就得全部用来运送弹药。
万幸的是,在海湾地区作战,暂时不用考虑空运作战物资。
按照裴承毅的部署,空军的战术航空兵主要部署在以胡齐斯坦省为中心的伊朗南部地区,以及以巴士拉为中心的伊拉克东南部地区。而这两个地区都有大型港口,而且都有比较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主要机场均有直通港口的铁路,军用机场也有直通港口的公路。更重要的是,这些地区远离战区,安全有保障。
对共和国空军来说,关键袁是如何在24时之内投送7个战术航空兵联队。
为此,空军必须占用所有大型运输机与多用途运输机,也就是说,投送第十战斗单位的行动必须延期。
裴承毅没有别的选择,在投送第十战斗单位之前,投入空中力量更加关键。
事实上,第十战斗单位的行动不会受到多大影响,因为没有空军的运输机,还有陆军航空兵的战术运输机。
虽然DZ…25E的最大航程无法把第十战斗单位从共和国的西南地区送到海湾地区,但是可以用不低于空军的空运效率,将第十战斗单位送到共和国的西北地区(也可以送到印度的恒河平原,只是印度当局不愿意卷入中东冲突,所以没有向共和国开放军事基地与国内交通设施),再通过中巴战略铁路前往巴基斯坦。如果不走海路,到达拉合尔之后,第十战斗单位就可以再次搭乘陆航的DZ…25E机群前往伊朗或者伊拉克。如果走海路,则需要继续南下前往瓜达尔港。
总的说来,第十战斗单位肯定能在6月底到达战场。
因为战术航空兵能够及时参战,所以裴承毅没有急着投入陆军航空兵的DW…25D低空攻击机群,而是打算让陆航跟随地面部队行动,以稳打稳扎的方式向战区运动,从而减轻前期后勤保障的压力。
综上所述,空中力量的投入问题并不严重。
在裴承毅解径了这个问题之后,苏劲辉与几位他国将领各提了一个问题,其中苏劲辉的问题是部署在叙利亚的地面部队的后勤保障。因为共和国很有可能以陆续增兵的方式投入更多的的面部队,所以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裴承毅只提到前期主要由伊拉克国防军与叙利亚国防军负责地面运输工作,共和国空军与海军航空兵负责防空掩护,并没提到后期的作战部署。苏劲辉也没多问,因为在前往大马士革之前,他从军情局获得了相关的信息,知道后期会有更大的动作。
在参谋进来通报国防部即将召开新闻发布会之后,裴承毅才宣布会议结束。
与以往的会议一样,裴承毅没有指望其他人能够提出有建设性意见的问题来。召开战前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以直接沟通的方式,让负责具体指挥工作的前线指挥官明白最高指挥官的战术意图,避免在作战行动上犯错误。事实上,这也主要针对苏劲辉。袁晨皓在印度战争期间就是裴承毅的副手,因此非常清楚裴承毅的战术思想。虽然苏劲辉也在半岛战争期间与裴承毅合作过,但是合作的时间并不长,而且当时的裴承毅还不是很成熟,所以苏劲辉对裴承毅的了解并不多。
事实上,裴承毅最担心的就是苏劲辉。
不管怎么说,在局势没有明朗之前,裴承毅不希望苏劲辉犯任何错误。
第63章 外交斗争
共和国国防部在半夜召开新闻发布会,实属罕见,也让人遐想连篇。
从地理位置上看,北京时间2点30分的时候,也就是安卡拉时间21点30分(安卡拉所处时区比共和国晚6个小时,因为共和国施行夏令制,所以在6月份,安卡拉时间比北京时间晚5个小时),美国东部时间则是13点30分(美国也施行夏令制)。也就是说,共和国国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土耳其总理厄扎尔肯定没有上床睡觉,而美国总统兰德斯刚刚吃了午饭。
在西方新闻媒体看来,共和国国防部在这个时候召开新闻发布会,完全针对“敌人”。
正是如此,在此之前的数个小时,西方新闻媒体才众口一声的认为,共和国将利用土耳其当局迫害库尔德人的问题发起针对性的军事行动。因为西方新闻媒体在此之前的拙劣表现,所以观众更加关注另外一个声音,也就是半岛电视台的相关报道。
与西方新闻媒体相反,半岛电视台从一开始就认为共和国不会向土耳其宣战。
按照半岛电视台的报道,有三个因素决定了共和国肯定不会以宣战的方式来解决存在已久的库尔德人问题。
一是土耳其是美国的盟国,也是北约集团成员国,虽然随着欧盟实现了军事一体化(只是部分实现,英国、冰岛与挪威并没加入军事一体化),法德意等欧洲大陆国家把安全建立在了欧盟的基础之上,北约集团已经名存实亡。但是在《北大西洋公约》正式作废之前,各成员国仍然得承担“共同安全”的义务。共和国向土耳其宣战,等于向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宣战。
二是库尔德人问题并非得到国际社会公认的“超国界问题”,在两个超级大国没有取的一致意见的情况下,库尔德人问题是当事国的民族问题,也就是当事国的内政。共和国一直奉行“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基本外交原则,就算本于制止人道主义灾难的目的,向土耳其宣战也等于否定了坚持了数十年、并且是与众多国家友好往来的基本外交原则,从而使共和国承受不必要的外交损失。
三是宣战本身没有任何价何。自第四次印巴战争以来,共和国总共经历了7次地区战争与局部冲突,只在日本战争与印度战争中向对手宣战。由此可见,如果共和国向土耳其宣战,那就意味着必须夺取最后的胜利,哪怕需要出兵占领土耳其全境。因为共和国在印度战争之后已经调整了基本国策,国防力量的规模大幅度缩减,仅陆军一线战斗部队的数量就从50万削减到了20万,所以共和国没有理由背上这个沉重的负担。
经半岛电视台报道,全球观众对库尔德人问题与共和国的立场有了更准确的了解。
因为半岛电视台与共和国当局长期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甚至被人称为是共和国的准官方媒体,所以一些头脑灵活点的人已经从半岛电视台的报道中听出了弦外之音,意识到共和国做的是战略布局,而不仅仅针对库尔德人问题。
正是如此,在共和国国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之前,就有人通过网络媒体宣称,共和国不但不会向土耳其宣战,甚至不会提到与战争有关的问题,而会借助发生在土耳其境内的针对库尔德人的暴力袭击事件,把库尔德人问题国际化,让更多的人来关注2000多万库尔德人的悲惨处境,为接下来的行动提供法理依据。
因为联合国在美国纽约,所以共和国当局选择在北京时间2点30分发布消息。
也就是说,共和国国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之后,驻联合国大使就会采取行动,向联合国大会与安理会提交制裁土耳其,甚至出兵攻打土耳其的相关提案,为采取军事行动提供最基本的法理依据。
当然,联合国早就名存实亡,加上美国的存在,共和国别想有什么收获。
关键是,只要美国在安理会投出否决票,那么美国就将丧失道义,除了遭到国际舆论的一致谴责之外,还会落下口实。更重要的是,处在美国的立场上,根本不可能投赞成票与弃权票,也就是不能为共和国出兵土耳其提供正当的法律基础。
也就是说,美国没有选择余地,安理会的其他国家很有可能借此机会顺水推舟,投弃权票或者赞成票,把压力全部交给美国。在此情况下,就算美国投了弃权票,让共和国得不到安理会的支持,在其他三个安理会常任理国与其他非常任理事国不反对的情况下,共和国肯定会采取积极行动,最多不过通过积极外交来争取到更多国家的支持。
如此一来,就算美国在法理上占优,也不可能拿共和国怎么样。
北京时间2点30分,当共和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走上讲台,仅仅5分钟后,那些“网络预言家”的预测就兑现了。
共和国没有向土耳其宣战,甚至没有提到战争,只是郑重声明,共和国高度关注发生在土耳其东南地区、针对库尔德人的暴力残害事件,并且本着大国的责任,要求土耳其当局立即制止暴力行动、约束军队官兵、逮捕残害事件的凶手、切实保护库尔德人的基本人生安全与财产安全。
虽然这番看上去有点空洞的辞令更像是由共和国外交部发表的声明,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份来自国防部的声明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不到1个小时,共和国驻联合国代表就先后在联合国大会与安理会上提出了对土耳其进行全面制裁,以及以联合国安理会的名义出兵土耳其、制止人道主义灾难的提案。
联合国大会的讨论没什么意思,关键就在安理会。
因为共和国驻联合国代表拿出了大量确凿证据,并且列举了一个世纪以来土耳其当局在国内少数民族人权问题上的斑斑劣迹,所以在当天下午的讨论中,包括法国在内的几个欧洲理事国都表示支持对土耳其进行全面制裁,却没在出兵问题上表态。
与外界的猜测一样,美国不但反对以联合国的名义出兵,也反对制裁土耳其。
在共和国代表的提议下,当天下午,联合国安理会就对制裁与出兵两项提案进行了投票表决。制裁提案在美英两国投了弃权票之后得到通过,而出兵法案进行表决的时候,虽然英国再次投了弃权票、法国与俄罗斯代表在请示了政府之后投了赞成票,但是因为美国投了反对票而被否决。
显然,这与“网络预言家”的预测几乎完全一致。
安理会的表决刚刚结束,共和国驻扎俄罗斯、法国与英国大使就带着“国书”拜会了这几个国家的领导人。
稍微晚些时候,共和国驻海牙国际战争法庭的最高代表在接受半岛电视台记者专访的时候表示,共和国已经掌握了数位土耳其高级将领、以及土耳其高级官员参与、或者下令残杀库尔德平民的确凿证据,将在整理好相关证据、组织好相关材料之后,与库尔德人代表共同在国际战争法庭发起控诉。
虽然这更像是惘吓,但是在半岛电视台进行报道后,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半岛电视台与共和国当局的关系不必多说,外界普遍猜测,半岛电视台能够在25日清晨以最快的速度发出报道,就是共和国当局在暗中提供消息,CNN等西方新闻媒体甚至在报道中暗示,发生在哈卡里省的战斗是由共和国的情报机构精心策划的,土军边境巡逻部队只是被利用的对象。正是如此,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共和国在国际战争法庭的代表不是在威胁土耳其,而是已经掌握了确凿证据,即共和国的情报机构掌握了土耳其总理厄扎尔暗中命令军队借机围剿库尔德武装组织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