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策-第4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炸纪录,总共摧毁日本各城市城区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炸死炸伤100余万人员,破坏建筑物百万余栋,导致数以百万计的居民流离失所。
虽然绝大部分被炸死的平民都活不了2年,但是因疾病而死与被炸死完全是两码事。按照共和国空军与海军航空兵的轰炸进度,要不了三个月,日本所有人口在20万以上的大中城市将被彻底摧毁,死伤人员肯定会超过5000万!
更重要的是,共和国空军与海军航空兵随时有可能轰炸横滨港!作为日本唯一的对外窗口,横滨港一直没有遭到轰炸,可以说,大和民族的希望就在横滨港。如果战略轰炸的规模继续扩大,共和国的轰炸机迟早会“光顾”横滨港。对囤积在港口内的人道主义救援物资、以及聚集在港口内与港口附近的上千万日本难民来说,大规模轰炸将造成难以想像的灾难。
会议开始后,美国国防部长就率先提出,共和国必须约束轰炸行动。
美国的提议立即得到了其他国家的支持,连法国与俄罗斯都认为共和国应该在日本境内划出几块“安全区”,允许流离失所与亟待救助的难民前往“安全区”,也允许其他国家提供的人道主义救援物资送入“安全区”。
西方国家的一致态度早在共和国的预料之中。按照王元庆的指示,叶致胜答应了美国的要求,并且拿出了详细方案。除了横滨港之外,在本州岛北部的仙台港、西部的和歌山港、四国岛的松山港、九州岛的鹿儿岛港各划出50到150平方干米的“安全区”,平民可以沿着指定的道路前往“安全区”,各国运送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的船只可以前往“安全区”停靠,并且在“安全区”内建立“人道主义救援机构”,为日本难民提供必要援助。
共和国的这一反应,既让西方国家震惊,又让西方国家意外。母庸置疑,美国国防部长最为惊讶。从叶致胜在会议上提出具有实际可行性的“人道主义保障计划”来看,共和国不但料到了西方国家的反应,还早就有所准备,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应付西方国家的“刁难”。
当然,美国也早就有所准备。第一个问题得到解决之后,美国国防部长立即提出,盘踞在相模湾的共和国航母战斗群与“预制舰队”应该尽快撤离,让聚集在横滨港的日本难民前往相对安全的伊豆诸岛,避免造成更大的人道主义灾难。美国国防部长提出第二个“要求”之后,美国的策略显露了出来。先是试探共和国的底线,然后一步步提高“要价”,最终肯定会提出终止战略轰炸、解除战略封锁的要求。
按照大部分的看法,叶致胜不会接受美国国防部长的要求。结果恰恰相反,叶致胜非常爽快的答应了美国的要求,同意尽快撤走航母战斗群与“预制舰队”,只是明确表示,所有由日本本土前往伊豆诸岛的船只都得接受共和国海军的彻底检查,杜绝日本借机向伊豆诸岛派遣军事力量、运送军事物资。最重要的是,吐致胜还要求所有向日本运送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的船只在离开日本之后,必须接受共和国海军的第二次检查,避免某些国家借“人道主义”之名向日本提供战略物资。
会谈在这里出现了第一个分歧。检查日本船只没有问题,日本已经在此之前将工程部队派往伊豆诸岛,不再需要派遣军事力量,日本也没有多少军事物资,更没有必要在伊豆诸岛浪费宝贵资源。问题是,美国坚决不同意接受第二次检查。
按照美国国防部长的说法,共和国既然允许船只前往日本港口,证明船上运载的都是人道主义救援物资,不存在违禁物品,也就没有必要接收第二次检查。在美国看来,共和国要求所有船只接受第二次检查,不是为了杜绝战略物资流入日本,而是想借此耽搁人道主义救援工作,使更多的日本平民遭受战争之苦。
在叶致胜不肯做出让步的情况下,第一轮会晤在不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有必要进行第二次检查吗?
从现实意义来看,确实没有必要。虽然美国船在离港前把多余燃油留在了日本,但是对于日本来说,每艘船上的几百吨燃油无疑是杯水车薪,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共和国此时在“战略物资”上做文章,明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如果共和国一味退让,最终肯定会被美国逼到角落里。叶致胜按照王元庆的指示,提前抬高价码,不是为了第二次检查船只,而是明确无误的告诉美国,共和国的让步是有限度的,美国不能借此无理要价。
美国不是不明白这层意思,只是想获得更多的“好处”。
正式会晤结束后,叶致胜与俄罗斯国防部长进行了单独会晤,美国国防部长也与法国国防部长进行了单独会晤。
当天晚上,在俄罗斯与法国的撮合下,叶致胜与美国国防部长进行单独会晤。因为双方均未在会晤后透露会谈内容,所以外界并不知道会晤的实际情况。完全没有必要猜测,叶致胜与美国国驻部长单独会晤,无非是摸清对方的底线,为后面的多边会晤打下基础。
共和国不想让“五加九会议”变成空谈,美国也一样。要想阻止战争规模继续扩大,所有参加会议的国家都得做出最大限度的努力,共和国与美国更得在会议上表现出足够的诚意。不管是共和国还是美国,只要有一方退出“五加九会议”,结果都不会好到哪里去。
事实证明,叶致胜与美国国防部长的会晤很有成效。在双方均表明了态度之后,白天的分歧得到了弥补。美国同意对部分离开日本的船只进行第二次检查,共和国则承诺提前24小时公布接受第二次检查的船只名单。双方各让了一步,确保“五加九会议”能够继续进行下去。
次日,会议继续召开,双方开始探讨更重要的话题。
与“五加九会议议”相比,2027年最后一天发生的另外一件事情更加重要,也更能代表当前的国际大趋势。
第144章 技术革命
2027年12月31日,法国巴黎时间8点30分,阎尚隆在参加“全面销毁核武器多边谈判”之前对外宣布,共和国将在适当的时候调整“技术输出限制条例”,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向所有国家提供包括可控聚变核反应堆在内的先进技术与产品,帮助其他国家解决因“电力革命”带来的能源问题、促进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与共同繁荣。
此消息在传媒界产生的震撼效应绝不亚于12级地震。
共和国如此大方,意图何在?改变世界,还是独霸全球?
以“超导技术”与“高效电力储备技术”为核心的“电力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与生产技术进步产生的作用绝不亚于历史上对人类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数次技术革命,从长远意义上讲,“电力革命”必将改变人类世界的根本面貌。
直到美国研制出复合蓄电池,共和国是唯一掌握“电力革命”关键接术的国家。随着复合蓄电池在生活与生产领域的广泛普及,“电力供应”成为了所有国家发展经济的瓶颈。换句话说,民众生活与社会生产的电力需求大幅度提高。以共和国为例,2020年的发电量是2013年的18倍、居民生活用电量增加24倍、工业生产用电量增加11倍,几乎所有领域的用电量都急剧增长。如果不是共和国最先掌握可控聚变发电站的技术,率先大规模建设可控聚变发电站,在金融与经济危机期间投入巨额资金建设国家级骨干电网,共和国的经济发展必然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
对其他国家来说,问题也一样。
虽然美国在2022年完成了第一座试验型可控聚变反应堆的全部测试工作,2024年开始建造第一座商用可控聚变核电站,预计在2030年正式投入使用,随后开始大规模建造可控聚变核电站,在2050年前后取代其他发电站,但是美国的基础建设却远不如共和国,受伊朗战争、半岛战争、金融危机与大萧条影响,美国的国家级骨干电网的建设工作在2025年开始,最快也要到2035年完工。
相对而言,美国还算“幸运”。不管怎么说,美国掌握了可控聚变反应堆的基础技术。
以法国为首的欧盟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早在20世纪80年代,法国就建造了第一座试验型可控聚变反应堆,积累大量试验数据。随着法德意三国联合开发的复合蓄电池投入生产,法国掌握了常温超导的核心技术,很快就能完善可控聚变反应堆的基础技术,建造第一座商用型可控聚变发电站。
真正遇到问题的是以巴西、印度、南非为代表的“次生经济体”。
技术进步,带来的不仅仅是人类世界的共同繁荣。受国家利益的影响,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加大国家间的差距。工业革命使英国一举超越西班牙等老牌帝国,成就了“日不落帝国”的传说,内燃机的出现,使德国与美国迅速超越英国,成为了工业发达国。电子技术的普及,使美国成为了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
与强国相比,弱国却在技术革命中越来越弱,最终失去超越强国的机会。21世纪初,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70%,到2026年时,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例已经超过85%。”电力革命”与以往的每一次技术革命一样,在成就了共和国的同时,让更多的弱国变得愈发贫弱。
别说非洲与南美洲的不发达国家,就连巴西、印度、南非这些“待发达”国家、乃至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大国与发达国家都存在技术落后、基础薄弱的严重问题。这些国家不但没有掌握“电力革命”的核心技术,短期内也不可能掌握核心技术,还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建立起完善的基础设施。
按照联合国的统计报告,“电力革命”使发达国家的领先优势扩大到了50年以上!
这是个什么概念?50年的差距,需要足足5代人才能弥补,以人类科技的发展速度足以完成2次“技术革命”。发达国家不可能裹足不前,除非有奇迹发生,不然发达国家永远都是发达国家!
技术上的巨大差距,产生的负面影响必然由全人类承担。
因为没有掌握可控聚变反应堆的核心技术,共和国、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又不愿意向其他国家“免费”提供核心技术,甚至不愿意帮助其他国家建造可控聚变核电站,所以如同巴西、印度、南非、俄罗斯等国,仍然得依靠传统能源,特别是化石能源。受经济发展影响,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永无止境。与2013年相比,2026年的全球化石能源消耗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112%,印度在2022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在2025年超越共和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石油进口国。
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产生的灾难足以对所有国家产生影响。按照联合国公布的统计数据,2026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超过20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经济总量的11%,其中死亡人数超过100人的自然灾害总共发生86754起,平均6分钟发生1次。随图瓦卢之后,太平洋上的马绍尔群岛、汤加、基里巴斯,印度洋上的马尔代夫先后宣布放弃本国国土,将全体国民转移到其他国家。
在自然灾害面前,没有发达与不发达之分,所有国家都一样。2026年,美国东北部地区遭遇历央上最严峻的严寒、26000余名流浪者被冻死,共和国南方遭遇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数百万人无家可归,澳大利亚内陆遭遇最严峻的干早、数十万人被迫离开家园。几乎所有国家都遭遇了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地球再也不是人类的乐园!
通过谈判能够解决问题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自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世界各国先后在2015年、2019年、2022年、2024年与2026年召开“全球气候会议”,商讨解决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以及通过国际协议约束各国的碳排放量,共同维护人类家园。问题是,不但谈判的频率越来越高,每次谈判都以失败告终。发达国家希望发展中国家减少碳排放量,而发展中国家则要求发达国家提供资金与技术上的支持,不然不会做出让步。虽然欧盟、美国先后启动“碳关税协议”,对所有不减少碳排放量的国家的商品征收额外关税,共和国也计划在2030年之前加入“碳关税协议”,但是发达国家的举措不但没有收到实际效果,反而从根本上打击了发展中国家,制造了更加严峻的国际矛盾。
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技术共享。
可控聚变反应堆已经投入商业运行,其产生的影响足以抵消因为过度燃烧化石燃料对大气造成的影响,从长远来看,可控聚变反应堆迟早会取代化石燃料,成为人类最主要、也是唯一的能源。更重要的是,随着可控聚变反应堆的技术进步,能源问题肯定会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仅地球上存在的氘与氚就足够全人类使用上万年。如果能够突破“氢可控聚变”技术,加上其他行星与卫星上的资源,人类将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从此再无能源问题。
“技术共享”说起来容易,实施起来却不容易。人都是自私的,由特定人群组成的国家也不例外。
虽然共和国在2025年出台了“战略援助暂定协议”,以“援助建造”的方式,帮助几个主要盟国建造可控聚变发电站,第一批接受援助的国家包括巴基斯坦、朝鲜、老挝与柬埔寨,而共和国的相关企业因此获得了这些国家的电力市场准入权。但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技术共享”,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说别的,共和国从未向任何国家提供可控聚变反应堆的核心技术,甚至没有让其他国家的技术人员参与相关工作。技术上的垄断,为共和国带来巨额回报,仅复合蓄电池一项,就给共和国带来了难以估量的经济利益。共和国愿意“无私”的将最核心的技术转让给其他国家吗?
共和国不会,美国、欧盟也不会。
由此可见,阎尚隆在这个时候提出向所有国家提供可控聚变反应堆的技术与产品,对国际形势造成的影响不可低估。
谁都知道共和国的可控聚变反应堆技术独步全球,至少领先美国10年。为了得到共和国的“援助”,肯定有更多的国家与共和国“结盟”,或者形成“半结盟”的国家关系。即便美国与欧盟立即调整策略,也无法拿出与共和国相匹敌的技术与产品,更不可能在市场竞争中战胜共和国。
更重要的是,可控聚变反应堆技术全面推广为全面销毁核武器铺平了道路。有了可控聚变核电站,那些已经掌握核技术、或者以“民用核能”为名秘密发展核技术的国家都得三思而后行,放弃已经落后的裂变核技术,最终在全面销毁核武器的国际协议上做出全面妥协。
关键是,共和国这么做,仅仅是为了扩大势力范围,推动全面销毁核武器吗?
第145章 技术换产品
共和国的目的是什么?很快就公布于众。
在当天的“全面销毁核武器会议”上,阎尚隆向参会各国公布了“技术换产品框架协议”。按照该协议,任何国家都可以与共和国签署双边协议,只要承诺放弃核裂变技术,共和国就将为其提供可控聚变反应堆产品,帮助建造更高效、更经济,更环保、也更廉价的可控聚变核电站。
虽然提前“打了招呼”,但是阎尚隆公布的消息仍然让参会国家震惊不已。最“惊恐”的肯定是美国。
“技术换产品”,绝不是简单的交换,而是包含政治、外交与军事内涵的国家间全面合作协议。别的不说,如果某个国家承诺放弃核裂变技术,等同于放弃核武器与放弃发展核武器的意图,其国家安全必然受到影响。共和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