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策-第1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件影响的超级空运系统。有趣的是,当初空军着力开发这种空运系统的目的是用来向海军的航母挑战,可是大战期间,航母迅速没落,即便遥控战斗机问世让航空兵中兴,也没有让航母中兴。如此一来,空军寄予厚望的空运平台不再是理想的作战平台,降级成为运输平台。正是这一改变,让这种原本没有得到多少人重视的空运系统获得了发展空间。
2060年,共和国最高统帅部批准了采购20台5万吨级空运平台的合同。
得益于战时机制,这件和平时期需要10年才能完成的工作只用了2年。2062年第四季度,第一批5台空运系统交付,并且完成了测试。到2063年3月底,20台空运系统全部建造完成,并且交付使用。空运平台的最大优势不是载重量,而是运输速度。
与大部分商船相比,飞行速度在每小时900公里以上的空运平台能用十分之一的时间飞往同样的航程。更重要的是,空运航线不受地理因素限制,因此从共和国本土出发,到古巴的空运航线仅为14000公里,比最短的海运航线还短了大约7000公里,因此空运的速度是海运的17倍。更重要的是,空运平台采用了更有利于装卸的模块化装具,如果有足够大的场地就能在数个小时之内完成卸载工作,然后用12个小时完成装载。而一艘50万吨级的大型商船的装卸时间往往在1周左右。综合这些因素,在同样向古巴运送50万吨货物的情况下,一座5万吨级的空运平台需要飞10趟,总共耗时15天,而一艘50万吨级的大型商船只需要航行一趟,却要耗时30天。因为这还没有考虑到天气因素(空运平台的飞行高度在10公里以上,基本上不用考虑天气造成的影响),所以空运平台的运输效率至少是同等运载能力的船只的20倍。
20台5万吨级的空运平台,相当于一支拥有50艘大型船只的船队。
正是这支运输力量的到来,让战略打击重新进入快车道。
当然,这个时候已经有人意识到,这种新式运输设备必将改变人类文明的基本面貌!
第128章 上弦之箭
从理论上讲,文明的本质就是信息。衡量文明发展程度的唯一标志就是信息交换速度。
当然,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物质也是信息,即物质是信息的载体。
也就是说,一个文明的发达程度,由信息传递速度,以及物质流通速度决定。这也非常直接的反映在了人类文明上,即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信息传递速度与物质流通速度的发展史。从石器时代到量子时代,人类文明的信息传递速度提升了数亿倍,而物质流通速度也提高了数亿倍。过于久远的不大好理解,就拿以蒸汽机与内燃机为代表的机械化时代与以神经网络计算机与云通信网络为代表的智能化时代做对比就能发现,信息传递速度与物质流通速度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本质。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以西班牙、荷兰、英国为代表的海洋文明为什么能够统治世界数百年,而美国实际上就是荷兰与英国文明的传承者,依靠几乎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地缘优势将这两个典型的海洋文明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本质上,美国就是一个柔和到一起、而且膨胀了数十倍的荷兰与英国的结合体。
事实上,这也是海军兴盛了几百年的根本原因。
说得简单一点,海军能够在13世纪兴起,并且在接下来的数个世纪内控制着人类70%的生存空间,关键就在于海洋是最便捷也是最高效的物质运输载体,即海洋承担着信息传递与物质交换的重任,而海军的本质就是保护信息传递与物质交换。当然,这也解释了,在电台问世之后,对无线电空间的争夺为何能够成为新的军事制高点,甚至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领域。
第三次世界大战中,信息传递与物质流通都出现了新的载体。
在信息传递领域,量子通信设备已经展现出足够巨大的影响力,而且肯定会取代无线电通信设备,成为新的信息传递载体。因为量子通信不受光速限制,通信频率也就不会受到限制,还不会产生相互干扰,所以量子通信不受距离限制,通信带宽几乎无限,可以说是人类文明最理想的通信载体。可以想像,这种很多人都搞不懂的新事物,必然会在不久的将来彻底改变所有人的生活。
说得不客气一点,量子技术实用化,会使整个人类文明得到升华。
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应该记得,在21世纪初,出现了好几部涉及到、或者必然涉及到量子技术的科幻电影,比如《黑客帝国》与《未来战警》、还有第一部用计算机制作的虚拟3D电影《阿凡达》,实际上都涉及到、或者必须涉及到量子技术,特别是量子通信技术。原因很简单,这些科幻电影都提到了“意识遥控”,即让人类的意识进入某个虚拟空间、或者进入其他某个机体、或者遥控其他某种设备,暂且不说别的问题,仅在信息传递方面,电磁场领域的通信技术就无法达到要求,一是电磁通信受光速限制,很难做到同步;二是电磁通信的带宽非常有限,不可能传递大容量信息;三是电磁通信极易受到干扰,信息传递难以做到真实稳定。只有解决了这三个问题的量子通信,才能够让人类的意识脱离肉体的束缚,进入一个完全自由的空间!
当然,在量子技术实用化之前,这些都只存在于科幻电影或者科幻之中。
随着共和国的科学家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并且制造出了具有实用价值的量子通信设备,那么这些变成现实就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事实上,早在第一批遥控战斗机与空天轰炸机投入实战使用之前,共和国的科学家就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拓展应用研究,而第一个拓展应用研究仍然在军事领域,即制造出一种完全能够代替军人的“遥控战士”。
更重要的是,大战结束后不久,共和国就开放了量子通信技术。
也就是说,允许将量子通信技术用在非军事领域。
当时,共和国当局资助了一个被称为“伤残军人康复计划”的工程,委托一家由政府与民营企业联合资助成立的科研机构开发伤残军人肢体替代品,使数以百万计的伤残军人能够获得自立的劳动能力,而关键技术就是量子通信,即通过量子通信技术让使用者遥控仿生假肢。
不可否认,量子通信技术还有更好的应用空间。
别的不说,如果能够全面推广,量子通信技术能够使社会信息网络的通信与容纳能力提高到一个难以想像的地步。
问题是,对人类文明来说,在一些非常关键的技术取得突破之前,物质流通比信息传递更加重要。
说得简单一点,在没有办法把质能转换公式逆向推导的情况下,也就是不能把能量转换为质量的情况下,物质流通仍然是人类文明活动的主要因素,甚至可以说是人类文明活动的主要目的。
在此情况下,运输手段自然成为了决定文明发展程度的主要因素。
在此之前,海运无疑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动力。虽然海运的基本载体与基本方式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但是数百年间,运输效率却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比如在风帆时代,要将几万吨物资运送到大洋对岸,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而到了机械化时代,就不算多困难了,而到了21世纪,更是易如反掌的事情。这一点,从运输船只的发展历史就看得出来。
问题是,海运的运输效率总归有个极限。
虽然动力技术的进步,使商船的航行速度由最初的几节发展到了45节,而且在可控聚变反应堆的成本得到控制,并且能够大规模商用化之后,商船的航行速度还有可能提高到70节。问题是,70节几乎是极限了,即便采用更加优秀的设计,更加强劲的动力,与更加先进的推进系统,也很难把速度继续提高,更难以在合理的范围内提高。可以说,除非来一次新的技术革命,不然70节就是海运的最快速度,也是海运的极限效率。
在现有技术下,要想提高运输效率,就只能另辟蹊径。
这就是空运。
可控聚变反应堆的普及,加上磁感应推进系统的实用化,使得大规模空运,特别是能够与海运媲美的大规模空运拥有了可行性。
设想一下,如果能够以空运的速度将数以万吨计的物资运往世界各地,海运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空运平台的出现,正是空运复兴的重大体现。
当然,在大战期间,空运平台只为军队服务,还没有发展到为民间服务的程度。事实上,大战结束后近20年,空运平台也只为军队服务,没有进入民用市场。原因很简单,在美国战败之后,掌握了可控聚变反应堆小型化技术、而且能够使之商用化的只有共和国,出于自身安全与垒垄断等因素,共和国当局一直在可控聚变反应堆的商用化问题上徘徊不前,直到80年代中期,随着欧洲在相关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准备将第一种可以用在空运平台上的小型化可控聚变反应堆投入市场,共和国当局才变更立法,允许可控聚变反应堆商用化,并且支持空运平台的发展。
也就是说,到这个时候,空运平台才正式取代海上的船只,成为物质流通的主要载体。
对人类文明来说,这无疑是极为巨大的一步。
迈出这一步,意味着人类文明摆脱了地面与海面的束缚,在通往地外文明的道路上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
要知道,就在此后,即21世纪的最后10多年内,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不但所有海运船舶遭到淘汰,空运平台成为了唯一的物质流通工具,世界各国还兴建了数十座“空中城市”,让数千万人成为了“空中市民”。
因为“空中城市”始终在大气层内飞行,所以不受国界限制,居住在这些城市里的居民是第一批“自由民”,而这些人为人类文明的大融合打下了基础。
如同几乎所有改变了人类文明面貌的新技术一样,空运平台在最初的时候,是以战争帮凶的方式出现的。
在2063年,空运平台的主要职责就是将成千上万的弹药物资、特别是那些作战部队急需的贵重物资送往前线。
4月份,战略打击全面展开。
这次,唱主角的仍然是海军,而不是天军。
虽然在分配战略打击任务的时候,出于部署情况,共和国最高统帅部把面积更为广阔的美国中部地区分给了天军,而在这一范围内包括了五大湖地区,但是东海岸仍然是美国的核心地区,也是美国人口最集中的地区。更重要的是,美国中部地区过于广阔,必然导致战略打击效率大幅度降低,而直接结果就是天军的战略打击行动远远不像海军那样轰轰烈烈,给人一种默默无闻的感觉。
从某种意义上讲,进入4月份,战略打击的关键不再是把美国打成什么样。
当时,共和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来自大西洋东边,即欧洲对待这场战争的态度。
与美国进行停战谈判的消息公开后,欧洲就积极展开活动,向共和国施压。当时,以法德意为代表的欧洲做得最突出的一件事情就是拉拢巴西等中立的拉美国家,要求共和国尽快停止军事行动。
不管怎么说,也只有巴西这些希望在战后的西半球发挥影响力的国家会为美国说话。
事实上,这只是个开始。
4月2日,也就在共和国宣布恢复大规模战略打击的第二天,以法德意为首的欧洲军团踏上了大不列颠岛,随即英国政府宣布投降。
虽然按照集约集团订下的规矩,英国政府只能无条件投降,不然欧洲大陆国家无权超越同盟标准,有条件的接受英国投降。为此,英国当局也确实没有开出投降条件,而是在欧洲军团进入伦敦市区之后,把政权交了出来。也就是说,法理上,英国确实是向集约集团的同盟国无条件投降了,并没有违背集团利益。但是事实上,英国不但没有无条件投降,也没有完全交出政权。
2天之后,即4月4日,欧洲军团就宣布在英国成立临时政府,而临时政府首相就是英国驻欧盟大使。也就是说,转了一道手之后,欧洲军团把胜利者取得的政权归还给了英国当局,只是换上了几张新面孔。
显然,欧洲的这一举动,让共和国极度反感。
问题是,对于欧州玩的把戏,共和国甚至很难指责,更别说采取针对性行动了。
当然,对于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共和国当局考虑得非常全面,并且迅速调整了战略部署。
要知道,英国宣布投降,绝对不仅仅是英国一个国家的事情。
理论上,英国国王是加拿大的拥有者,而国王委派的总督是加拿大的元首。也就是说,英国投降,肯定会对加拿大产生影响。
这就是共和国当局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如果无法阻止加拿大提前宣布投降,共和国当局就得设法阻止欧洲军团跨越大西洋,登陆北美大陆。事实上,只要能够挡住欧洲军团向西进军的步伐,就能阻止加拿大提前投降,毕竟这对欧洲、对加拿大不会有任何好处,美国当局也不会容忍一个被共和国占领的加拿大出现。
4月4日夜间,原本在巴哈马海域活动的共和国海军舰队群紧急起锚,全速开赴北大西洋。
次日,共和国陆战队以闪电般的速度突击了冰岛,占领了这个中立国!
虽然冰岛是北约集团成员国,但是在希腊退盟之后,北约集团已经名存实亡,而且冰岛没有加入西约集团,所以在大战爆发后,冰岛当局迅速宣布中立,并且在美国参战后不久宣布退出西约集团,并且为永久中立国。
事实上,冰岛也是一个非常弱小的国家。
即便到21世纪60年代,这个岛国也只有不到100万人口,虽然旅游业非常发达,而且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加上发达的捕鱼业(冰岛出产的很多海鲜在国际市场上都是抢手货,一些高端产品在共和国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冰岛的人均收入在全球排名前十,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但是作为一个弹丸小国,共和国从来没有把冰岛当成威胁,甚至没有把这个国家放在眼里。
毫无疑问,在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占领冰岛,肯定不是件受欢迎的事情。
当然,这也只是个开始。
4月7日,共和国海军的主力舰队到达亚速尔群岛海域,在炮击了几座美国的军事基地之后,包围了这座属于葡萄牙的岛屿。因为葡萄牙是欧盟成员国,还是欧州大陆国家,更得到了法德意等国的安全保证,所以共和国当局没有批准攻占亚速尔群岛的作战行动,只是让舰队封锁这座岛屿,不让其成为欧洲军团跨越大西洋的跳板。
到此,欧洲军团要想到达大西洋对岸的北美大陆,首先就得询问共和国海军的意见。
问题是,欧洲不是共和国的敌对国,如果欧洲出动舰队掩护船队前往加拿大,共和国当局就没有理由阻止,至少没有理由对其进行拦截。说得直接一点,共和国不可能在大西洋上建起一道长城,也就不可能把欧洲军团挡在大西洋的东岸。要想解决问题,就得抢在欧洲军团出动之前登陆加拿大!
加拿大会不会投降不关键,关键是共和国军队得赶在欧州军团之前到达加拿大。
这很好理解,只要共和国军团登上了加拿大,如果加拿大当局选择投降,也应该向共和国军队投降,而不是向欧洲军队投降。
当然,登陆后的地面战争会打成什么样子,那是登陆后才应该考虑的问题。
万幸的是,共和国当局并不缺乏登陆作战的计划,以及执行登陆作战任务的部队。
虽然当时部署在大西洋上的两栖舰队非常有限,而且全都在佛得角群岛海域活动,把西非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