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策-第10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样的,共和国海军也不会退缩。
5月7日夜间,登陆前的火力准备开始了。
与前期轰炸相比,登陆前的火力准备有非常明确的指向性,即针对登陆岛屿、甚至登陆岛屿上的某一特定区域。比如登陆海滩进行火力准备,重点打击该区域内的敌人,以及敌人的反登陆设施。
如果说在此之前,共和国天军的轰炸行动还算得上是有板有眼的话,那么共和国陆战队选择登陆塞班岛、而且将登陆场定为岛上最北端的萨瓦内塔角,那就非常出人意料了。要知道,萨瓦内塔角南面公里处就是北马里亚纳群岛的首府,即塞班市。准确的说,萨瓦内塔角是塞班市郊区的一个非常有名的旅游景点,也是岛上3个向游客开放,而且拥有全套基础设施的海滩浴场之一,如果不是因为战争爆发,每年5月初,这里至少会聚集上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不可否认,在风景如画的海滩浴场登陆,迎接共和国陆战队官兵的肯定不是身着比基尼泳衣、皮肤晒的黝黑的金发美女,而是无情的枪弹、以及松软沙滩上的陷阱。虽然从突然性上讲,岛上的守军也很难料到共和国陆战队会如此大胆,在距离塞班市如此近的地方,也就是距离守军防御中心如此近的地点上岸,但是对登陆部队来说,上岸也许不难,可是要想在上岸后站稳脚跟肯定不容易。别的不说,冲滩之后,因为登陆场东西宽度不足公里,所以陆战队必须向南挺进,扩大登陆场的纵深,不然就无法让更多的部队上岸(滩头阵地的面积决定了登陆部队的数量,没有哪个陆战队指挥官会让1个师的官兵挤在面积不到10平方公里的海滩上)。
问题是,守军肯定会依靠有利的城区地形,死守塞班市,而登陆部队在后继乏力的情况下,攻打坚固设防的城市将非常困难。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只是需要冒很大的风险,比如将塞班市变成战场,让10万市民给美军陪葬。
从战术上讲,选择首先登陆塞班岛并没错。
不管怎么说,首先登陆关岛肯定不现实。要知道,关岛是整座群岛中兵力密度最大的岛屿,也是防御设施最健全的岛屿。换个角度看,如果陆战队有能力一举拿下关岛,也就不会如此兴师动众了。虽然谁也不会否认共和国陆战队的战斗力,但是在战争初期,陆战队的战斗力肯定不会高到哪里去,战斗作风更加不可能像后面那样彪悍。无法直接登陆关岛,就得首先占领一座足以成为攻打关岛的前进基地的岛屿,也就是一座面积足够大,能够容纳足够多的陆战队与弹药物资的岛屿。当然,从后勤保障考虑,特别是从运输安全考虑,这座岛屿应该距离关岛足够近。如此一来,满足条件的也就只有罗塔岛、提尼安岛与塞班岛。罗塔岛距离关岛最近,可是岛上存放了上百万吨弹药,即便不考虑共和国会以该岛为跳板攻打关岛,出于保密,美军也会在失守之前引爆弹药库,用威力不亚于一颗战略核弹头的弹药将登岛的共和国陆战队官兵送上天,也让罗塔乌从海面上消失。提尼安岛的防御强度不会比关岛低多少,而且岛上也有不少的弹药物资,惹急了美军肯定会做出同样的举措。相对而言,塞班岛上的守军最少,而且受岛上居民众多影响,没有储备太多的弹药,而且美军指挥官在做出自杀决策之前,肯定的想想岛上的10多万平民。当然,塞班岛也不是没有缺点,最大的问题就是距离关岛太远,中间还有提尼安岛与罗塔岛,所以在进军关岛之前,共和国陆战队还得考虑是否占领提尼安岛,或者用部署在塞班岛上的重型武器,对提尼安岛与罗塔岛进行重点打击,使岛上的美军失去威胁。
客观的讲,首先攻打塞班岛,与锻炼陆战队肯定有关。
虽然从历史上看,陆战队来自共和国陆军(实际上海军、空军都来自陆军,只有天军与陆军的关系不大),但是与陆军相比,陆战队的战史就没有那么辉煌了,甚至可以说,陆战队在绝大部分都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在过去40多年的多场局部战争中,共和国陆战队只在东海战争与日本战争期间有过不错的表现,而且那两场战争都基本上与陆军无关。由此可见,在由陆军主导的战争中,根本没有陆战队插手的份,或者陆战队根本唱不了主角。必须承认,共和国陆战队缺乏战争经验,特别是大规模战争的经验。事实上,从规模上讲,共和国陆战队也偏小,不但比美国陆战队小得多,而且从与陆军的兵力比例上看,还低于法国与英国。
可以说,就算共和国陆战队的官兵悍不畏死,也不能让他们在毫无意义的战斗中流血牺牲。如此一来,就得让陆战队在强度稍低的战斗中获得经验,吸取教训,培养出一批实战经验丰富的老兵。考虑到在太平洋战场上,陆战队拥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共和国当局更得精心策划前几次登陆作战行动,即要确保战斗的强度,又要尽量减少伤亡,要让那些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官兵知道战争的真实面貌。
很明显,塞班岛肯定是最理想的战场。
即有足够的敌人,又不会有过于惨烈的战斗。
当然,减少战斗伤亡的另外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及时、准确、强大的火力支援。别说陆战队,即便在地面战场上,实战经验丰富的共和国陆军也只有在强大的火力支援下,才能摧枯拉朽般的击败敌人。
正是如此,舰队进行登陆前的火力准备时,其他支援力量也赶了过来。
从距离上划分的话,首先就是跟在舰队后面的火力支援舰队,即由12艘火力舰组成的两支火力支援舰队。在这12艘火力舰中,除了在开战后打击俄罗斯远东地区海军基地的那6艘之外,还有在3月底建成服役的6艘。虽然新服役的6艘都适当做了改进,但是因为还没有总结出火力舰的优缺点,所以改动不是很大,主要性能与战前建造的6艘相差不大,就连火力配备也完全一样。
相对而言,呆在战场外的另外一种支援力量显得更加重要,这就是海上基地。
当时,共和国海军总共动用了3座海上基地,其中部署在火山群岛海域的就是之前参加了攻打勘察加半岛的“长兴岛”。部署在东经140度、北纬20度附近海域的是由44艘模块船组成的“台湾岛”号海上基地。部署在东京135度、北纬12度附近海域的也是由44模块船组成的“海南岛”号海上基地。因为当时共和国海军总共就只有2座第四代海上基地,而且另外3座第三代海上基地都在别的方向上,所以看得出来,共和国海军为攻打马里亚纳群岛几乎动员了全部力量。
海上基地只是平台,而不是作战武器。
为了发挥海上基地的作用,共和国海军更是不惜血本,调动了2个战术航空队(比联队还要大的战时编制,其具体规模由战斗需要决定,可以是1个联队,也可以由数十个联队编成),分别部署在2座第四代海上平台上,另外还调动了1个支援航空队,部署在“长兴岛”号上。根据共和国海军的作战记录,这3个航空队总共拥有各类飞机近2200架,其中战术战斗机大约1600架,垂直起降运输机大约500架,另外还有预警机、反潜巡逻机、电子侦察机等等各类支援与辅助飞机近200架。暂且不说这么多战机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光是这些飞机的飞行员与机组成员就超过了10000人!
当然,不能用以往的标准来衡量这3个航空队的作战效能。
原因很简单,这3个航空队实际上都是动员的预备力量,在1600多架战斗机中,大约1200架是在战争爆发前封存的老式战斗机,只有400多架专门负责防空的重型战斗机是最新型号。500多架垂直起降运输机更是老旧型号,就算主要性能指标不算落后,出动率也比不上现役型号(其实出动率是运输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那200多架支援飞机中,除了反潜巡逻机与预警机还算过得去之外,其他的更是又老又旧,有的甚至是从民间征用的准军用飞机,比如有2架电子侦察机就是用民航部门用来测试地面导航雷达的飞机进行改进而来的,性能比军用电子侦察机差了许多。
前面已经提到,大规模战争中,数量比性能更加重要。
不管怎么说,共和国海军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
事实上,美国海军也明白了这个道理。
在共和国海军向前线部署海上基地,以增强海空力量的时候,美国海军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即向马里亚纳群岛南面的密克罗尼西亚增派了第二座海上基地。虽然这只是一座由22艘模块船组成的大型海上基地,而不是像第四代海上基地那种的巨无霸,但是加上之前在该海域活动的那座由40艘模块船组成的“巨无霸”,以及美军在密克罗尼西亚的几座军事基地,美国海军能够投入的战机数量绝对不会比共和国海军少多少。当然,美国海军必须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弄来2000多架战机。要知道,战争爆发前,受国会限制,美国没有像共和国那样,大量封存退役装备(有的装备甚至没有到退役年限就退役封存了),只能将大部分退役装备赠送或者出售给盟国。为此,美国海军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从盟国征用作战飞机。
根据美国海军的作战记录,到5月8日,已经征用了澳大利亚皇家空军与皇家海军的480架战斗机、加拿大皇家空军与皇家海军的360架战斗机、墨西哥空军与海军的200架战斗机,以及英国皇家空军与皇家海军的200架战斗机,加上美国海军的600架战斗机、以及美国空军支援的物架战斗机,总共动员了2200架战斗机,其中至少三分之二,也就是大约1500架战斗机被派往海上基地、以及密克罗尼西亚的军事基地。因为美军不需要向马里亚纳群岛增派地面部队,也没有必要向前线运送物资(从理论上讲,如果美军能够夺取制空权,向前线空运部队与物资,那么共和国的进攻就已经失败了),所以美军暂时不需要向前线派驻战术运输机与太多的支援飞机。
由此可见,双方都在积极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
5月8日夜间,共和国海军的火力打击进入到巅峰状态。根据作战记录,天亮前,共和国海军的各支参战力量总共向塞班岛、以及邻近的岛屿投掷了各类弹药近10万吨,其中包括由部署在海上基地的航空兵投资的上万吨炸弹与导弹。天亮前,火力打击迎来了最后的高潮,在短短30分钟内,1支火力支援舰队的6艘火力舰就把携带的全部弹药,包括战术弹道导弹全部投了出去(因为炮击已经持续了一个晚上,所以在最后30分钟内打完了剩下的所有炮弹)。
战场时间9日上午8点整,共和国陆战队的第一批部队登上了塞班岛。
随着第7陆战旅第701营的官兵踏上塞班岛,美军才搞清楚,共和国陆战队为什么要在塞班岛登陆,而且为什么要选择在塞班市北面上岸,因为共和国陆战队用的不是传统登陆战术,而是像战无不胜的共和国陆军那样,以低空突击的方式发起进攻,即以立体登陆打响了登陆战。
事实上,立体登陆作战也没有什么好稀奇的。
虽然在40年前,因为只有直升机与运载能力非常有限的倾斜旋转翼飞机才能将陆战队送上岸,因此很难把重装备送到登陆部队手中。在严酷的登陆作战中,登陆部队没有重装备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按照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总结的经验,坦克与两栖战车是决定登陆作战成败的关键性力量。但是到了21世纪中叶,随着重装备轻量化,以及运载能力非常出色的垂直起降运输机大规模装备部队,以“不湿脚”的方式把陆战队送上岸的登陆战术不再存在任何技术性障碍。事实上,在陆军都以低空突击为主的时代,陆战队搭上低空突击的快车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既然不需要冲滩,那么美军设在海滩上的障碍就没有任何价值。
更重要的是,低空突击对登陆点的限制并不大,甚至可以说没有限制,即登陆部队完全可以根据战场情况来决定登陆地点,而不是一定要在某个海滩上岸。因为在前期火力打击中,美军的地面军事设施全被炸毁,所以在共和国陆战队发起进攻的时候,美军很难有效抵抗,也就无法阻止陆战队着陆。与之相反,在美军不得不龟缩在地下与市区内的时候,共和国海军则可以出动无人侦察机,在几乎不用考虑威胁的情况下,准确掌握岛上美军的一举一动,让陆战队能够以最理想的方式投入战斗。
这场登陆作战,把共和国陆战队的特点完全发挥了出来。
即便在数十年后,仍然有不少人在评点这场登陆作战行动,并且将其当成岛屿登陆作战的典范。
归根结底,共和国陆战队扬长避短,充分利用了自身的优势。
前面已经提到,在21世纪前50年的大规模局部战争中,共和国陆战队几乎没有表演的机会,就算上了场,也很少成为主角,也就没有多少机会进行大兵团作战。问题是,这并不表示共和国陆战队没有打过仗。不管怎么说,陆军(特指正规军)是应付大规模战争的军队,轮到动用陆军的话,往往成为战争的主要特征(也就是说,如果不动用陆军,则往往被定为冲突),所以不到逼不得已或者目的有限,共和国当局肯定不会动用陆军。问题是,共和国面对的外来威胁并不少,需要动用军队、特别是小股地面部队的机会并不少,在这个时候,陆战队就派上了用场。按照共和国官方公布的消息,在2035年之后,除掉2041年的中东战争,陆战队参与的作战行动是陆军的20多倍,即绝大部分时候,共和国当局都把陆战队当成了唯一可以随便动用的地面部队。别的不说,在非州地区的军事行动中,即便需要深入大陆,共和国当局也从未考虑过陆军,而是全部动用陆战队。
由此可见,共和国陆战队是一支非常擅长进行小规模战斗的部队。
可以说,很早已经就有人认为,共和国当局不肯扩大陆战队的规模,比如在斯德哥尔摩谈判期间,共和国就有机会为陆战队争取到更多的份额,结果却在陆军上做文章,放弃了为陆战队扩军的机会,其主要原因就是想把陆战队打造成一支精锐部队,即在战斗力介于陆军正规军与特种部队之间,规模却比特种部队高得多的常备军事力量。
这也完全符合共和国的利益需求。
要知道,在2035年到2057年的22年间,除掉2041年的中东战争,绝大部分时候共和国所面对的都是非传统威胁,根本没有必要动用重装陆军。而动用特种部队的代价又过于巨大或者过于敏感,也就只能动用陆战队了。
毫无疑问,依托垂直起降运输机的低空突击作战,绝对是小规模战斗。
考虑到塞班岛的实际环境,即战场比较狭窄,可以供部队空降与机降的场地都不会很大,所以登陆部队都是以连排为单位投入战斗的,很少集中行动。虽然在登陆之后,必须尽快联系上附近的部队,避免被敌人包围歼灭,但是在至关重要的着陆阶段,却充分利用了陆战队擅长进行小规模突击战的特点。
与之相比,美军就不太适应这种作战方式了。
虽然守卫塞班岛的也是陆战队,而且美国陆战队的战斗力也不容觑。按照国际社会上公认的说法,美国陆战队的战斗力甚至超过了美国陆军,特别是在不利条件下,美国陆战队一直以顽强善战而闻名,但是美国陆战队更擅长的也是进攻,而不是在地面上迎击以低空突击方式到来的敌人,更不擅长在复杂的战场上、混乱的战局下,以单兵素质决定胜负的小规模战斗。
可以说,共和国陆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