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火河山-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中国元首李国勇也当着英法公使的面,一连几封命令加大作战力度的电报发出,口气一封比一封严厉,但却毫无起色。

整个亚洲凡有叛乱的地方,就在中英法三国军队互相合作,互相猜疑的日子中一天天过去,而这正是李国勇想要的。

亚洲按照李国勇大亚洲体系的战略部署在一步步前进,中国国内也行动起来了。

和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商定的向德国派遣军队的协议开始执行,11月底,中国政府宣布向德国派遣1000名劳工,以试探英法两国的态度。

谁知道出人意料的是,可能人数微不足道的缘故,英法两国政府除了表示了下关注,竟然没有任何反应。

这下中国政府迅速行动起来了,在日本,足足有3000名日本师的士兵,脱下了军装登上了开往德国了轮船。

在这不得不提一下以后在历史中赫赫有名的日奸田中建四郎。

原本身为早稻田大学校长的田中建四郎,在大正下台的第一天,对局势头脑比较清楚的他,就心甘情愿的为中国卖命,他先是向中国驻日司令官提供了早稻田大学存放文物的几个秘密地点而受到了王璁的赏识,任命他为日本政府人力资源部部长。

接着田中建四郎在人力资源部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在第一年就往中国送去了17万日本青壮年劳工,又向军队提供了35000的兵源,其工作效率之高,让人佩服不已。

为了嘉奖田中建四郎,同时也是为了保护这么个日奸人才不受到伤害,王璁还特意的给他派了一个排的士兵保证他的生命安全,田中建四郎风光无限。

对于司令官的好意,田中建四郎感激淋涕,更加疯狂地为中国效命,往德国派遣所谓的“老公”,田中建四郎更是发出了豪言壮语,派去多少人一个月之内他就能双倍补充。

这样的“优秀”人物到后来不光引起了王璁和光绪等人的重视,就连远在南京的李国勇也知道了,特意指示为田中建四郎颁发了一级服务勋章,授予侯爵称号,并重点关照光绪要把田中建四郎当成下一任的日本首相来培养。

这在日本可是了不得的大事,佩带着中国一级服务勋章的田中建四郎,当真是“惜安优忙三,略输风采;立见尚文,稍逊风骚;引无数日奸竞折腰。”

第304章 风暴(一)

身为日奸们偶像的田中建四郎,生平最大的功绩不是在劳工输出的问题上,而是在他在一战爆发前两年写的一篇《日本对中国的关系:论日本有无必要做为一个国家存在》。

这篇文章可以说是石破天惊,让熟知日本走向的李国勇也目瞪口呆,并且为当时已是日本首相的田中建四郎赢得了包括“元首文学基金奖”;第一届“中华奖”中的“中华和平奖”和“中华文学奖”;接着被“中华帝国杰出风云人物评选委员会”评为当年度“十大最有贡献杰出风云人物”第一位,而堂堂的帝国元首李国勇排在了第二位,第三位的是蒋百里,帝国的元首和总参谋长居然排在了一个日本人的后面,可见当时这篇文章的影响有多大,中国国内各阶层是如何的器重这篇文章。

凭着这篇文章,田中建四郎被中国誉为了“和平使者”,并由帝国总理曾争亲自向他颁发了“荣誉中国国民”的证书。

日后被保存在帝国国家博物馆的这篇文章的原稿中有几段是这么写的:

“……公元前3世纪,既弥生时代,中国的水稻种植和金属器具使用技术进入日本;公元4世纪,即古坟时代,中国的知识、技术已经开始流向日本,凭借着这些知识和技术,日本才能生存下来;5世纪,日本开始学习并且使用中国的汉字,6世纪,接受中国儒教文化的熏陶。因此到这我们可以这么说,这已经奠定了日本本来就是中国一部分的基础。

……

日本历代统治者(在这我们仅仅能称统治者,而无法用我们以前习惯的称呼‘天皇’,那仅仅是自封的)屡次接受中国的册封,这便已经奠定了中国和日本的‘父子’关系,中国即为‘父’,日本即为‘子’。

至于从中国大明朝开始,日本流寇屡屡侵犯中国边境,以子犯父,实在大不孝也!幸亏我们的父亲中国宽宏大量,并没有追究逆子的责任。但父亲的容忍是有限度的,等到了儿子一错再错,我们的父亲忍无可忍,只轻轻的挥起一只胳膊,整个日本已在颤抖……

现在的日本,在父亲派来的官员管理下,政治上井井有条,从东京到各个乡村,无不仰慕中国官员的卓越领导力;经济上繁荣向上,路不拾遗;军事上,有中国的军队战舰在,试问有谁敢来侵犯?

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建议取消所谓的‘日本国’称号,直接并入中华帝国之版图,则日本幸甚,日本人民幸甚……”

田中建四郎的文章可谓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论据充分,气势恢弘,不愧为一代文学巨匠的作品。这篇文章发表后,也在日本引起了轰动,日本人争相传诵,也为日后日本并入中国版图立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的田中建四郎仅仅身为人力资源部的部长,从1910年底到1914年,田中建四郎总共为帝国提供劳工资源150万,提供兵源70万,被元首在公开场合称赞为“日本有史以来第一人”。

最近的几年时间,由于战争主要是在中国境外进行,国内并没有受到战争的威胁,经济高速发展,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可能是太平日子够久了,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些无法避免的社会现象,其中以滥用职权和腐败的问题最为严重。

在南方的某个小县城里,有个到县城去赶集的农民,抗着的扁担不小心撞到了县长独生儿子的车子,那个农民才20来岁,年轻气盛,也不知道被他撞的车子的主人就是县长的公子,当时双方就发生了口角。

后来在路人的相劝下,争端这才平息,谁知道那个公子爷余怒未消,觉得一个农民胆敢和他吵架面子上实在挂不上,居然拔出了一把枪,冲着那个农民一连开了七枪,当场格杀了那个可怜的农民。

但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还在后。命案发生后,县政府迅速采取了三条“得力措施”:一调集全县的警察,但不是调查取证,抓捕凶手,而是严阵以待,防止死者亲属上访、吵闹;第二条是县长亲自带着警察跑到了当地的报社,威胁报社主编不得渲染此事;三是派县政府要员带着全副武装的警察冲到了死者的家里,扔下了1000块中华币,警告不许闹事,否则全部抓进大牢。

采取了这三条“得力措施”之后,事情的处理结果非常令人满意,死者的家属几时见过那么大的排场,不要说告状了,能拿到1000块钱就谢天谢地了;至于记者,在武力和金钱的双重压力下,也集体保持了沉默。

一切都归于了平静,就象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本来天高皇帝远,这事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也许是老天爷也无法容忍这样的丑剧了,一个偶然的机会竟然让帝国的元首李国勇知道了。

“党卫军内部调查署”的一名党卫军军官正好是这个县上的人,回去奔丧的他偶然听到了这个故事,回来之后就说给同伴听,传着传着就传到了陶自强的耳朵里,得到消息的陶自强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立刻第一时间汇报给了元首。

正在批阅文件的李国勇忙碌的身子忽然停了下来,抬起了头问道:“真有这种事发生?”

“是的”陶自强认真地回答道:“那名军官还亲自在县城里问过,千真万确,而且还把那名死者的姓名和住址都打听清楚了。”

“混蛋!”李国勇猛力拍了一下桌子,用力之大让桌子上的杯子不停地晃动,在自己的时代身为平头老百姓的他就最痛恨这些事情,没想到到了这个时空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

李国勇重重推开了椅子,愤怒的在室内走来走去,这些人但的什么官,朗朗乾坤,光天化日,他们竟然视人命如草芥,难道不怕遭到报应吗?

“那个县长叫什么,他的儿子叫什么!”李国勇指着陶自强的鼻子,仿佛他就是那个县长一样:“还有当地的警察局长,报社主编,都叫什么名字!”

“县长叫朱中球,他的儿子叫朱祖协,警察局长朱光胡,报社主编谢涯隆。”陶自强将一张写满的名字的名单交给了元首:“所有牵涉到此事的人员,我已经全部纪录了下来。”

李国勇来回看了几遍,怒气更盛:“他们想做什么,他们这是在动摇帝国的基础!老百姓也许能够忍受一时,但难道他们会永远忍受下去?我们推翻了满清才多少年,怎么我们的官员比满清那些当官的还要凶残腐败?他们难道不怕晚上睡觉的时候做噩梦梦到那个农民?他们难道不怕遭到报应?满清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我看我们的帝国就快要走上那条老路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陶自强屏住呼吸,一口大气也不敢出。

“全是畜生,畜生!”李国勇嗓音之大,让办公室外面的人也能听得清楚,工作人员面面相窥,什么事让元首发那么大的脾气?他们悄悄地听着从办公室里传出的声音:

“还有,还有那个报社的主编,他忘记了自己的职责?他就能眼睁睁的看着惨剧的发生却只言片语也不报道?一个我们的同胞就惨死在了自己人手里,我们的记者表现出来的却是麻木和冷漠,他们屈服于武力和金钱,他们丧失了起码的良心,丧失了起码的做人准则!”

等元首的脾气稍稍平息了些,陶自强小心翼翼地问道:“领袖,您看这件事怎么处理为好?”

李国勇考虑下了,竭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说道:“陶自强!”

“到!”

李国勇把那张名单重新交给了他:“你把内部调查署的事情暂时放一放,带一个连队的党卫军下去,亲自去那个县城,亲自调查这些事情,按照名单一个一个的给我调查,不许遗漏一个;你给我听着,要是让我发现你也营私舞弊,我会亲手枪决了你!”

“是!”陶自强大声回答道,接着问道:“一旦调查清楚以后怎么办,在县城审理还是带回南京来审理?”

李国勇的眼里杀气腾腾:“不用带回来,我给你一个特别的权利,任命你为临时法官兼行刑官,只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斩立决!从那个县长和他儿子开始给我杀,哪怕把全县府的官员给我全杀光了也不要紧,杀多少我补充多少!这次我要杀得血流成河,让这些狗官的人头给全国各地同样的狗官们做个榜样!还有那个报社从主编到记者,家产全部查没,连同那些官员的家产,一起补偿给死者!”

陶自强听得不禁打了个寒战,元首这次是真的动了杀机了,只怕全县城牵连进去的官员一个也活不了,这次自己要不把这事办好了,估计自己的脑袋也悬了。

“去吧,准备下明天就启程,尽快给全县的老百姓一个交代。”李国勇疲惫地说道。

但陶自强却在迟疑着并没有走,他在眼现在元首正在盛怒之中,要不要把另外个腐败案件也告诉元首。

“还有什么事吗?”李国勇注意到了陶自强的表情。

陶自强咬了咬牙,反正元首早晚要知道的,不如现在趁早一齐说了:“还有件事牵扯到军队,问题就更加严重了,才由部队里的军官转来的。”

其实陶自强说的这事在好几年前就已经发生过了。驻守在海外的军队,发现发给他们的新式军服“09式”冬装在冬天根本就不保暖,冷风一个劲的往怀里钻,不少战士因此而冻伤,撕开了一看,里面竟然塞满了腐烂破败的棉絮和乱七八糟不知道什么东西。

还有国内运去的大米,难以下咽不说,最近一批居然有一半搀杂进了麸皮和沙子。

为了这两件事,官兵们的肺都气炸了,自己在外流血牺牲,驻扎在海外一年回不了一次家,换来的竟是这样的待遇?还好士兵们并没有闹出什么事了,只是通过正常途径把这情况反应到了国内,他们相信他们的元首会给他们个说法的。

本以为说完了这事元首肯定会大发雷霆的陶自强,却奇怪的看到元首并没有发脾气,只是坐在那陷入了深思,陶自强不敢打扰元首的思路,安静地站在了一边。

“自强,你说我们的国家怎么了,我们的官员和商人们这是怎么了?”李国勇开口说话了,他的声音很平静:“我真的想不出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是我给官员们的薪水不高吗?是我给商人们的利润不厚吗?还是帝国已经走向了腐败?”

陶自强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他想了一下说道:“我相信不是每个官员和商人都是如此心黑,这只是极个别的现象,大部分人还是好的,其实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强盛如汉唐,也一样会出现类似的状况;我看杀一批,关一批,查抄一批,煞煞这些人的嚣张气焰,应该会起到效果的!”

“我看杀一批,关一批,查抄一批。”李国勇喃喃念着陶自强的话:“是啊,该用重典下重手,帝国不能任由这些人胡来,中国不能因为这些人而混乱!”

说到这他忽然抬起了头,恢复了元首的威严:“让萧若秋、曾道富、王亚樵和唐衍,立刻放下手中工作来见我!”

帝国成立以来,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要开始了,在这场席卷全国的巨大风暴之中,不知有多少人头落地,不知有多少人因此而倾家荡产。

李国勇在这一刻已经下了决心,不那危害帝国的蛀虫全部挖出来,不用等到大战爆发,恐怕整个国家都会毁在他们的手里。

第305章 风暴(二)

当元首把事情告诉萧若秋、曾道富、王亚樵和唐衍四个人的时候,四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谁都知道军队是元首的宝贝,是性命根子,竟然还丧心病狂到了这种地步?

如果换成别的贪污腐败案,或许还有活命的可能,但动军事物资的主意,只怕满清时代满门抄斩,株连九族的刑法元首都会用出来。

李国勇看着他们,说话的语气里听不出一点生气的样子,只有冷漠,冷漠的让人害怕“你们一个是法官,一个是搞经济的,一个是搞特工的,还有个是做情报的,这次我把你们四个人一齐派出去,就是要彻底弄清究竟有多少人参与在了其中,怎么处理你们的事,我只有一个要求,不管查到谁头上,哪怕查到了我李国勇的头上,杀人的时候都不要手软!”

元首这次的决心下的大了,四个人唯一希望的是自己的家人千万不要参与到里面,尤其是唐衍,自己本身就是元首的表弟,李家的名声又向来不好,他最担心在里面查出有李家的人,那时候那把屠刀究竟是落下还是不落下?

李国勇注视着唐衍,冷冷地说道:“唐衍,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们几个人的官加在一起只怕比我这个元首还要大,让你们亲自去调查,为了就是消除一切阻力,还是刚才那句话,不管是谁,杀头不论大小!”

办公室的窗户是打开的,一阵寒风吹进,冬天的风刺骨的冷……

鹜阳县是位于绍兴边上一个小小的县城,这里的民风秉承了江南人的特性,柔顺而善良,甚至有点与世无争,也正是因为这一特点,让鹜阳县一直都很贫穷落后,但当地人对此似乎并没有什么不满的地方。

自从县长朱中球上任后,很有点干出业绩来的样子,也不知道他从什么地方弄来的资金,一口气开了几家工厂,还弄了一家报社,他在位的两年时间,鹜阳县的经济大有起色。

不过朱中球这个人很有点霸道的作风,在整个县城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曾经有几个不听话的官都被他弄成了平头老百姓;不过在实实在在的政绩面前,倒也没有人多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