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初唐-第5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丧失了成长的乐趣,祖国的幼苗,就成天关在一个四面密闭的空间里边成长,况且他也不是树木,人总需要活动的空间,别说是人,就算是条狗,关得久了,怕是都要呲牙来咬人撒气,何况于是皇太子,那么个娇生惯养的主儿,生生丢在牢笼里边圈养了近二十年,不给憋的整日行为怪张,性格畸形才怪,所以我觉得李叔叔的教育方式相当的失败,这怕也就是为什么李承乾想要造自家老爹的反,革自家老爹命的主要原因之一。

……

当然这个结论我不好意思告诉李叔叔,但是李叔叔或许也注意到了他教育方式的失败的成因,所以,这才把李治丢我这儿来打打野食,放放风什么的。给予他一个成长的空间。

回了渭南,刚用了饭,才想起了好几天没去上课了,嗯,大唐渭南备选官吏夜校的课程可不能拖,至于李治和李慎,一块儿拉着去,让他们旁听,省得一会子不知道又逛哪个窟窿眼去了,把这二位勒在裤腰带上,心里边也安宁一些,再说了,我讲的课对于他们来说也同样有相当的好处,有助于他们思想的成长发育。

嗯,每每讲课,我也同样会得到相当的心得,比如今天晚上,我所教授的就是政治课。别以为我跟后世的那些政治老师一般,尽教一些无聊的玩意,成天需要靠死记硬背才能获得考试的成绩,我的政治,更多的是让他们明白,国家的概念,国家的权力、制度、秩序和法令;还有指管理人民和教化人民的责任等。

这些,才叫政治,而不是成天哼哼叽叽尽玩些虚幻得看不见摸不着用不到的鬼东西。

“今天,我们主要说的就是国家。什么叫国家,诸位,你们有什么想法,或者说你们对于国家一词,有什么看法,请提出来。”我站在讲台前,下边,蹲着六七十号人,包括崔仁师等人也老老实实地蹲坐着,身前的案桌上摆着纸笔,一开始并没有让他们来听,不过,几节课之后,原本只是来凑热闹的崔仁师等人终于发现,本公子育人子弟,为国育才的才华是非人力所能及的,所以,他们也干脆跟其他的备选官吏一块听起了我的课来。而坐在左侧那一顺溜的,正是一票皇子堂,为首的,自然是李治。

“国家者,以帝王为尊,以天子之智统治之地域,是为国家。”这是其中一位官吏的答案,接着,大家都踊跃地站起来发言,不过,他们的回答也都是大同小异,而且还有一些不太明白我传授知识方式的学子还以为本公子让他们在这儿吹捧李叔叔这位帝国。

这让我相当的失望,这是政治课,不是马屁教学培训班。但是为了不影响学生们的积极性,我只能耐着性子听完。随后,冲这些日后会成为大唐体制改革的先锋官的官吏们挤出了一个和蔼的笑容:“唔!诸位的解释,也都有各自的道理,不过,却都不全面,应该说,太片面性了,太语言化了,这不好,很不好。”

说到了后边,我的脸色也沉了下来,对他们的回答表示了失望。不过没关系,他们知识层面的浅薄正好能衬托出我的高深和浩瀚。“国,邦也。这是《说文》里的解释,而在《周礼·太宰》里亦有注:大曰邦,小曰国。指的,都是一定的土地范围,但是,除了土地之外,还需要有人,对,需要有人在这块土地上劳作,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然而,有了土地和人就够了吗?不够,人们需要建立一种完善的组织,来对人类的行为方式进行规范,进行分工,这就有了统治阶级的出现,进尔,就演变成了国家,国家的概念就由此进而产生了出来……”

很多人都一脸的恍然大悟之色,而刚才拍马屁的那些人似乎也为自己不了解国家的政治含义而感到脸红,埋头疾书,飞快地记录着我说的每一句话。

李治听得摇头晃脑,不过下笔亦如有神助,嗯,听我的课多了,练出来的,就跟后世我玩电脑时差不多,咱那是叫盲打,这小屁孩是盲写。

“……土地、人、还有社会关系组成的,才能叫做国家,但是,光有这些有行了吗?这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很多的东西,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还包括着我们对于自己的血脉的认同感,这些,不仅仅是华夏民族国家的象征,同样也是联系天下子民,使得他们自我认同或者互相认同的纽带。”

“可是大人,辽东的那些高句丽人、百济人和高丽人还有粟末人、室韦人,他们既不跟咱们同属于一个各族,为什么咱……”一位年纪轻轻的,看样子刚刚成年中举的年青学子站起了身来方自说了前半截话,就发觉本公子瞪圆了眼,嗯,表情显得相当的可怕,吓得这家伙的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细。

……

“你们要记住一样,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他们弱小,就必然会被强大者所吞噬,这是物竞天择,这是自然之道,同样也是国家之间的生存法则,当然,不论我大唐出于什么借口和目的,征服了他们的国家,那么,他们就成为了我大唐的子民,而决不能用有色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这是错误的,而且是不明智的。”

“这不仅仅是一个态度问题,而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生存集团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的问题,如果每一位官吏都像你这样,用一种另类的眼光去看待那些人,区别对待,那么,他们会对我大唐真诚归心吗?他们也会就想法,其实早在三皇五帝之时,我华夏民族就以融合天下黎民为已任。”我端起了案桌上的茶水饱饮了几大口,清了清嗓子,冲那还尴尬地站在那儿手足无措的年青学子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

我深吸了一口气继续道:“三皇五帝之时,九黎在蚩尤的领引下去我华夏先民之祖黄帝轩辕氏相争于涿鹿,而后败亡,其族人一部分留在北方,建立了黎国,后来灭于周朝,也就是西伯勘黎;而一部分参加了黄炎部落联盟,逐渐融合于我华夏民族之先祖;而还有一部分退回到南方,想来也该就是九黎之后裔也。”

在座的诸位,都是优秀的人材,都是经过了层层的择优之后,最终被选上,来到了我的跟前的,况且,现在不是谈什么儒家的道德的时候,更不是后世那种搞什么保护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传承之类的神奇活动,我们说的是铁一般的生存理念,吞食掉弱小的来壮大自己,消灭掉不同的民族界限,进行完全性的,强制性的民族同化工作。

第1018章 西方蛮子的货币

“我们是什么人,我们在大唐帝国的子民,而他们,站在了我大唐帝国的土地上,那么他们也同样是我大唐子民,他们心里边有顾虑,有戒备,这都没关系,我们就需要用各种方法去使得他们认同我们,认同他们自己,认同他们跟我们同属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这要靠什么?就要靠你们的努力,就要靠思想和文化的传播,来让他们与我们互相认同,这样,我们才能把他们完全地,犹如我华夏先民所做的那样,同化他们!”我用力地挥舞着手臂。

知识不仅仅是力量,文字不仅仅是记载历史的工具,也不仅仅是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有很多时候,它们所带来的杀伤力远远比枪炮还在厉害千百倍。他们这些人,即将走上的工作岗位大多都是需要跟那些各地域的蛮子们打交道,所以,提前让他们明白清楚自己的职责是相当的有必要,对待那些不是敌人的族群,既然不从肉体上消灭掉,那就需要从意识、传统、历史等各个方面完全的同化,让他们认同自己的为华夏民族的一员,而不是某上山森野地里窜出来跳光屁股舞的野猴子。

“你们不但是大唐帝国的一份子,还是大唐帝国的年青官吏,你们是帝国未来的希望,同样,国家的未来也在你们的手里边,你们的责任,就是要帮助国家,减少内部冲突,协调民族矛盾,改良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同化其他弱小的民族,使之认同与我们同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伟大的帝国……”

我说的这些,很赤裸裸,在座的有部份备选官吏面露不忍之色,又或者是不豫之色,但是,绝大多数都为我这番发言而感到高兴和兴奋,我就是他们在满是迷雾的大海里航行时掌控着前进方向的舵手,同样也是他们在黑暗的荆棘路上穿行时指路的明灯。

我们不仅仅讨论了民族同化的问题,同样,民族同化需要哪些手段,这我也要同时指出。“大家看到了吗?我摆在案头上的书籍,有几本是蒙学的教案,这是本官与前几期的学子一同探讨建设辽东弘文馆时,共同研究的,另外还有这些,《山海经》、《史纪五帝本纪》……知道这些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

“大人的意思多多在这些荒蛮之地开办教育之所,使得那些蛮人心向汉学,加以教化,施以仁德……”一位官吏站起了身来,摇头晃脑地道。我点了点头:“你答对了一半,多多开办教育之所,是必须的,而且是必要的,我们不可能去依靠他们自动自觉的去向我们的民族文化靠拢,所以,就需要靠教育,成年人,大多都已经固定了自己的思绪,还有他们的思想,但是孩子就不一样了,孩子具有强大的可塑性,教育孩子,让他们认同我们的文化精粹,把自已当成我们大唐的一员,这才是我们需要的,另外,《山海经》这些书籍里边的东西,你们知道这些有什么用吗?”

我下意识地咧了咧嘴笑了起来,可能笑得有些邪恶这让这些非职业学生们不由得下意识地打了个寒战,只有我的那些王爷弟子,也都露出了与我一般的邪恶目光和笑容。他们比较理解自己的师尊。

这节课,一直持续到了深夜子时,所有的学生们都在用心的听讲,努力地记着笔记,大家都很努力,学习得相当的认真,这很好,他们可以算得上是第一批接受到了国家政治理念强化教育的爱国官吏,前几批在鸿胪寺教育出来的都时间太短了,最多属于是短期培训班的产品,不过,他们的爱国思想强化和那些外交手段的学习也足以让他们胜任该项工作。

大唐目前已经向近五十七个属国派驻了使节,所有的使节,都是本公子教育出来的优秀学员,相信他们的存在一定能使得大唐在外交工作上,不再以好面子为最高奋斗目标,而是以为大唐获取实际利益为已任。

就像现如今,中亚诸国中的几个国家,已经过了与大唐帝国外派的使节经过了协商,由大唐出技术,当地出人力,进行采矿作业,所采之各种矿物炼制出来之后,大唐就折去了该分给大唐的那一部份分成,以低价购进,或者是以其他的交易物资换取我大唐所需的各种金属。例如铜、金、银、铁。

而新法炼钢技术,仍旧掌握在大唐帝国武研院的手里边,不过现在,业已在大唐的几个重要匠作监进行了推广,毕竟不论是钢质的武器还是农具,都拥有着铁制产品难以逾越的优越性和耐用性。

目前,武研院已经开始试制钢制农具,当然,农具上使用的正是夹钢法,以熟铁夹钢条,既减少了钢材的消耗量,同样也能获得比全铁制农具更好的适用性。当然,今天我赶到这儿,并非是为了听取这些报告,而是来观看水力冲压机械制币的情况,二百条生产线,年产钱币可达五百万贯,以前大唐制币,年制新币不会超过三百万贯,而且,需要付出的成本高昂,甚至还超过了钱本身的价值,而自从使用了现代流水线型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冶炼改良以来,造币的成本已经下降到了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不过,这还不是我希望看到的,我希望能有更好的,更丰富的货币机制,还有更能体现价值的货币。我一直在家中进行专研,经过了十余次易稿,终于完成了样稿,而且是与武研院的工匠们进行了商讨,确认了可行性之后,才算得上是成功。

拿着图纸,蹲在家里边,考虑着是该先做出样币之后,呈给李叔叔欣赏呢?还是应该先呈给李叔叔看好了,再来制作。有些纠结,这种问题是最令人心烦的,这时候,李治和李慎这二人谈笑着走了进来,见我这个师尊正蹲在矮榻上,对着几张纸发呆,很是好奇地凑到了近前来看。

“咦,俊哥儿,您这是要整甚子东西,这不是我父皇的画像吗?”李治一眼就认出来了那张按一比二十放大的钱币上的人头肖像。

我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废话,不是你爹,还有谁能有这资格把脸刻在钱币上。”“钱币?”李治两眼冒出一阵电火花,很感兴趣地就坐到了我身边,拿起了那张图样来打量,边上的李慎看了几眼之后,不由得冲我问道:“师尊,这钱没有孔啊。”

……

我两眼珠子再次露出了白眼仁:“有那孔,你们父皇的脸还要不要了?”我这话把李慎哽个半死,李治也点头表示认同:“是这个理,中间要是有个钱孔,主要就是拿来穿上麻线,便于携带的,可若是把我父皇的头脸印在了上边,若是还挖个钱孔,谁还认得这是甚子。”

“不过嘛……这钱中间无孔,怎么才能携带?”李治摸摸下巴,拿手指头戳了戳画上他爹的人头像,似乎在对比他跟他爹谁长得更帅一点。“你们以为为师我这是在玩儿啊,告诉你们,为师这是在准备铸造金银币。”

“金、银币?!”李治的声音顿时提高了八度,边上,李慎也瞪大了眼睛,看样子,他们还停留在那种只把铜当成金属货币的思维模式下。

我没多说话,伸手进了裤腰带里掏了掏,把我的钱袋给掏了出来,然后解开了口袋,朝桌上抖了抖,叮叮当的脆声连响,落出了十来个金光灿灿的金、银币,在桌上滴溜溜地晃荡了一番之后,全都倒伏在了桌上。

“这些,这些上面的文字可不是我们大唐所用的汉字,师尊,这些该不是那些西域蛮子们所用的货币吧?”李慎很聪明一眼就推断出来了,边上的李治拿起了一个金币,拿在手里边拈了拈,好奇地打量了起来。以前我也跟他们提到过西方蛮子所使用的货币多为金银,咱们大唐最主要使用的是铜币。

“嗯,正是那些西方蛮子所用的货币,比如这枚,是古罗马帝国强大的时候所使用的,还有这枚,应该就是罗马帝国出现了国王之后,就学着把人像拓在上边……”我很是兴致勃勃地为李慎负担起了讲解这些西方金银币的来历,不过这时候,边上的李治闷哼了一声,阴着脸儿不说话。

第1019章 果决的李治

我一抬脑袋:“咋了小治,一脸的不痛快,莫不是觉得这些个钱币不是你的,心里又痒痒了?”李治原本板着块脸,听了我这话,愣在当场,这才哭笑不得地指着我道:“俊哥儿您这不是拿小弟来开涮吗?区区几个金饼子,我还看不在眼头,只不过是小弟瞅这些许蛮子,造的这些货币,您瞅瞅,圆不圆,方不方的,一看就知道是一些次货,铸造的工艺还不如咱们大唐的铜钱呢。再瞅瞅上边这人影子,跟鬼似的,还整些乱七八糟的图样在上边,哼,难看!”

李治这么一说,我明白了,妒忌,李治的两眼仁里边写满了妒忌,肯定不是妒忌西方蛮子的造币技术,更不是妒忌我手里的金银币,想来应该是妒忌那些西方蛮子竟然也好意思把他们那张毛脸印在钱币上,着实可恨可恼之极。

知晓了他的心思,我以李治为参照物,心里边是更有信心说明李叔叔了,这时候,李慎正在边上研究我设计的图稿,远远比那些西方蛮子的金币漂亮百倍。在钱币的边沿线处有排列成圆弧形的汉字:大唐纪元三十二年,贞观二十三年制。

而下面,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